乘法分配律说课稿(附乘法速算).doc_第1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附乘法速算).doc_第2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附乘法速算).doc_第3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附乘法速算).doc_第4页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附乘法速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附乘法速算)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P36页的乘法分配律,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 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接着学习“乘法分配律”不会觉得太难,但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二、说目标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学内容和学情,本节课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二)智能目标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情感目标使学生能联系现实问题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尘埃,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自主发现规律,抽象归纳,并能用符号、语言或其他方式与同伴交流规律。 三、说教法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我们每一堂课教学的根本目标。 新的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从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我采用了以下的方法(一)说教法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启发式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谁知规律,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和坡度,设计一些易混题,最后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说学法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始终参与教学活动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出示了学生的生活情景图,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乘法分配律。 合作交流,体会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开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观察、交流、反思等活动,提升思维品质,发展创新意识。 通过学生多思、多说、多练。 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五一就要举行艺术节的比赛了,为了这次艺术节,教师和同学们都花了很多的精力,这不,我们学校教舞蹈的老师正利用星期天,去为舞蹈组的小演员们挑选漂亮的演出服呢?(课件出示商店场景)【设计意图】创设一个充满现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并主动积极地带着自己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课堂。 (二)展开探索过程 1、初步感知 (1)提出要求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买这些些服装,叶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钱呢?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2)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 (3)交流反馈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列式板书655+455(65+45)5请生交流解题思路,并比较哪种解法更简便。 (4)列成等式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这两种解法虽列式不同,但都能解决问题。 那么我们在这两个算式之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得数是相等的呢?小结虽然这两个算式样子不同,但是计算结果是相等的。 我们就可以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 2、类比展开 (1)提出类比问题如果叶老师选择选择的是另两种服装,买的数量都是6件、或8件的,你还能用两种方法来求一共要付多少元吗? (2)要求每一小组编一题,用两种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比一比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3)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交流反馈,相机板书326+656(32+65)6328+658(32+65)8326+456(32+45)6328+458(32+45)8 (4)观察算式,引导列成等式,仿照等式随意举例像这样的情况,是偶然巧合还是有其中的规律呢?大家不妨再举几个例子,再算一算。 举例,小组交流,挑选几组板书。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在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的基础上引导有效的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启发,通过观察、类比列举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所初步感知,形成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而且也掌握了一学习数学的方法。 3、体验感悟 (1)观察这些算式,或小声地读一读这些算式,这中间隐藏着什么规律呢?学生有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 (2)修改算式,感悟规律通过观察,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发现了一些规律,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些算式,根据你刚才的观察,你觉得这些算式中,哪两个可以用等号连起来就把它们挑出来,如果有争议可以算一算来验证一下。 课件出示(3+4)636+46317+353(17+5)20(5+13)205+513(13+7)4134+7(13+7)4134+7交流反馈有哪几组等式。 让生想办法修改那些不能组成等式的,使它们变成等式。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类比列举、观察感悟、反思纠错等多种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生动活泼地建构起对数学富有个性理解的过程。 4、揭示规律 (1)游戏“交朋友”课件出示(80+20)4,谁是它的好朋友?(80和20打着伞,一块去和4交朋友,4可最热情了,它和80握握手,又和20握握手,多公平啊,80和20高兴地把伞都丢掉了)出示6(10+20),(A+100)5,(42+45),请生帮它们交朋友。 (2)揭示规律像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等式中存在的规律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反馈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学生可能用语言描述,可能用字母表示)用字母表示用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和第三个数相乘,再求和。 任何事物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去看,你们反着读一读用字母表示的等式,你能给下面两个算式找到朋友吗?358+658918+9282【设计意图】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数学要比生活更重要。 数学毕竟不是生活经验的“照片”,而是对生活经验进行重组、加工,逐步抽象打手成数学模型,它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它生活而又远远高于生活。 所以,前面的教学环节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学生有所感悟,但不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概括时,及时数学化,有效地引导学生小结规律,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三)巩固内化 1、根据乘法分配律,在_里填入合适的数 (1)、(15+23)2=_2+_2 (2)、(37+12)16=37_+12_ (3)、_+_=(16+26)8 (4)、(125+11)8=_+_ (5)、27638+27662=_(_+_)如果计算的话, (4)、 (5)你会选择左边的算式还是右边的算式进行计算,为什么? 2、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1)215+415=(2+4)15()订正 (2)5(20+6)=520+6()订正 (3)823+827=823+27()订正 (4)9(64)=96+94()订正 3、应用题一块长方形的桌面,长68厘米,宽32厘米。 周长是多少厘米?(用两种方法解答,并说说你喜欢哪种方法)* 4、用简便方法计算(任选一题)(125+9)812831-2831435+465+115小结有时是先乘再求和比较简便,有时是先求两数的和再乘比较简便,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对待。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不仅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而且注重练习的层次和坡度。 基本练习形式多样,达到了双基训练扎实的效果。 由于刚刚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为使学到的知识能更好地纳入到原有的已有知识体系里,必须进行一定量的、针对性强、有实效的基本练习。 (四)总结回顾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设计意图】“收获”既有知识的习得,也有情感上的感受及所得,反思的效果很明显。 (五)课堂作业 六、说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例短袖衫裤子夹克衫乘法分配律32元45元65元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655+455(65+45)5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3252251105550(元)550(元)其他购买方案326+656(32+65)6328+658(32+65)8326+456(32+45)6328+458(32+45)811=1乘法口诀表12=222=413=323=633=914=424=834=1244=1615=525=1035=1545=2055=2516=626=1236=1846=2456=3066=36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18=828=1638=2448=3258=4068=4878=5688=64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89=7299=8120以内退位减法表1192118311741165115611471138112=9129312841275126612571248123913941385137613671358134914951486147714681459乘法速算方法 一、个位前的数字加11乘自己的积的末尾添上个位上的数字的积。 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是10如5654516,6530,在30的末尾添上个位上的数4与6的积24,得到3024,这样56543024。 再如6169(61)642,199,当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是一位数时,仍要占两位,故在9的前面还应添一个0。 故61694209。 练习989275752921 二、十位相同,个位数字和不为0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速算方法。 用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数,乘以由十位上的数字组成的整十数,再加上个位上两个数的积。 例如5354(534)50345750122850122862练习858467683138 三三、个位上的数字相同,十位上的数字和为0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速算方法十位相乘加个位,末尾添上个位积。 (个位积不足两位,积前添0补足两位)例如2484十位相乘加个位28420,个位积是4416,故15961587157815691697168816791798178918992484xx。 练习357517974868 四四、各位数字和为010的两位数,与各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相乘的速算方法。 数字和为10的两位数的十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