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年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的特点、原因及政策建议【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猪肉价格进行短期波动和长期波动的特点分析,同时利用2000年以来我国去皮带骨猪肉的月度价格数据进行验证,之后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进行探讨,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猪肉价格 波动 【引言】猪肉是我国国民肉类消费的主要构成部分,猪肉价格与人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的猪肉价格出现出较大的波动,特别是在2007年我国猪肉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给我国的国民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猪肉价格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将开展对猪肉价格波动的研究。一、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呈现的特点(一)短期波动的特点1、短期波动比较频繁由猪肉的价格趋势图来看,我国的猪肉价格在2003年以前总体比较稳定,波动幅度较小,2006年9月后就呈现出了幅度较大的波动,与长期相比,短期波动频繁,且在2003年以前,波动的幅度较小,之后波动幅度不断增加。2、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 以一年为一个周期来看,我国的猪肉价格呈现出先高后低再高的U型变化周期,每年的3月开始,猪肉价格开始下降,5月、6月猪肉价格降到最低,7月开始回升,12月到次年2月猪肉价格一般都比较高,夏天炎热,居民猪肉消费比较小,猪肉需求较小,价格较低;冬季寒冷,且有中国传统节日比较多,尤其是春节,居民对猪肉的需求量比较大,价格较高。总的来说,各个月份的猪肉价格主要受居民消费习惯的影响,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2007年5月至6月猪肉价格出现异常现象,主要由于疫情,管理等原因导致生猪供给大幅下降。(二)长期波动的特点1、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总的来说,我国猪肉价格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大约3-4年为一个生产周期,通过对趋势图的分析我们看到,2000年至今大约经过了四个生产周期,2000年到2003年为第一个相对稳定周期,从2003年3月到2006年5月左右是第二个生产周期,2006年6月左右到2009年10月左右是第三个生产周期,2010年11月到2014年是第四个生产周期。2、波动幅度较大不难看出,从2000年以来,四个生产周期的波动幅度不断增大,第一个生产周期比较平稳,第二个生产周期出现小幅度的价格波动,到了第三个和第四个生产周期都呈现出价格大幅增长的趋势,第三个生产周期的价格上涨阶段猪肉价格增长幅度巨大。3、总体呈现出增长趋势,增长略有减缓 总的来看,我国猪肉价格呈现出上涨的趋势,这和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需求增加是分不开的。以2006年6月到2008年初,即第三个生产周期的价格增长阶段最为迅速。第四个生产周期增长阶段的增长幅度有所减缓,最近几年的价格增长幅度也在减缓。(三)数据验证下表为2000年以来我国去皮带骨猪肉价格去皮带骨猪肉价格(元/千克)年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0010.1310.039.789.629.569.479.7510.2710.6510.6410.5810.73200110.9411.0410.6710.5210.2110.310.6810.5910.8110.7710.6310.6200210.8110.8810.329.89.879.939.9410.1310.0810.3310.310.37200310.610.3310.039.919.769.8510.2110.5511.0311.5212.512.56200412.4712.4212.6613.1313.1913.8113.6714.6815.1315.0514.5114.33200514.214.321413.6313.4213.2813.1113.0913.1312.5311.7911.74200612.5512.1811.6511.1310.7110.5811.0612.0112.8212.9913.3514.4200714.9114.9714.514.3915.8617.7420.7722.9522.0121.0522.3524.05200825.5326.0825.3525.6824.7124.123.5823.1822.5920.8619.4620.34200921.2520.6219.317.615.6815.4616.2717.9418.9718.7118.4719.11201019.3118.6717.3216.2116.0916.0417.5419.320.1120.4221.3321.94201122.1722.9723.0923.3923.9726.7129.3129.8230.3529.7827.9427.17201227.8327.3625.7924.3623.3122.7822.6122.3423.823.9223.7624.38201326.4326.3223.9822.0321.4822.8123.4324.3225.3925.2425.0725.22201424.3722.9821.49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畜牧业信息网,由本人整理得出我们首先绘制出猪肉的价格趋势图和按月份绘出的价格波动图。从猪肉价格的序列图,可以看出猪肉价格序列上升趋势,同时存在季节周期,且波动较大,我们采用专家建模器对数据进行分解,由软件自动筛选出最优模型。下图为SPSS18.0输出结果由此可见,软件采用ARIMA模型分析,从Number图看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同时,由残差ACF和残差PACF可以看出,我国猪肉价格的确存在趋势和较大的波动性,且同时存在长期和短期的波动。二、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一)内部原因1、供求规律造成的蛛网现象蛛网模型解释了商品产量与价格之间的波动关系。我国的猪肉市场符合蛛网模型的假定,市场上猪肉的供给量是由前期猪肉的价格来决定的;在每一期,价格调整使得需求与供给相等。从猪肉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来看,短期内猪肉供给几乎没有弹性,而猪肉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同时,猪肉供给对价格变动做出反应存在一定的时滞(通常是一个饲养周期)并且猪肉不能长期保存。因此,如图所示,猪肉供给曲线的斜率S小于猪肉需求曲线D的斜率。原始价格为Pe,原始需求量为Qe,外来冲击使得猪肉价格上升的P1,供给增加到Q2,需求减少到Q1,由于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到P2供给减少,需求增多形成发散型蛛网,猪肉价格呈现出不断波动的现象。2、生猪生产的影响生猪作为猪肉的唯一生产来源,其生产周期与价格变动对于猪肉的价格有着巨大的影响。而生猪的价格主要与仔猪、饲料价格,人工成本有关。2.1生猪生产周期的影响生猪的生产必须经过繁育母猪、产仔、育肥3个阶段才能完成一次循环,一个过程至少要用1年半的时间,而猪肉又属于生鲜品,在冷藏冷冻设施不太完善、流通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很难通过库存来调节供给。因此,一旦市场供需失衡,不能马上通过产量反映出来。从开始生产到投放市场有时间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容易给生产者造成一种错觉,猪肉价格水平高时,扩大饲养规模,购进仔猪,母猪饲养量增加,仔猪和母猪都减少,市场上猪肉的供给进一步减少,价格进一步上涨;当仔猪出栏和母猪产仔后,供过于求,猪肉价格下降,生产者为尽快收回成本,减少生猪饲养量,猪肉供给进一步增加,价格进一步下降,形成周期性变化。具体内容如图所示2.2仔猪、饲料、劳动力价格等影响因素仔猪价格的波动对生猪价格也有较大的影响。猪肉价格低时,生产者积极性不高,母猪存栏量减少,导致苗猪供应少。猪肉价格上涨,生产者积极性升高,仔猪需求量上升。仔猪价格波动导致养殖成本的不断波动。猪生产过程中,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的60%以上,而猪的饲料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粮食,需要消耗大量的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养殖收益一般是以猪粮比价(猪肉价格/玉米价格)来衡量。当猪粮比价5.5:1为平衡点,超过该值盈利,低于该值亏损。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以粮食为代表的的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玉米价格和蛋白质原料豆粕价格都在不断上涨,导致了猪肉饲料成本的增加。同时,由于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近年来我国劳动力的成本不断上升,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加倾向于进城务工,这也导致了生猪养殖成本的上升。此外,我国猪肉生产结构正处于由散户养殖和小规模养殖向规模化养殖的过渡阶段,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户具有生产成本较小、生产方式灵活的特点,容易进入或退出市场。这些生产者的生产决策也容易造成猪肉生产的价格波动。(二)外部原因1、疫情等突发因素的影响生猪的疫情等对猪肉价格波动有巨大的影响。近些年,我国引入了大量的外来猪种, 但却不注意选育, 造成引入退化再引入的恶性循环。 外来猪种水土不服,免疫力低,将种类繁多的外国疫病也带了进来,如蓝耳病、流行腹泻、冠状病毒、圆环病毒等。2004年生猪价格到达历史最高状态,与2003年非典疫情有关,猪肉需求大量下降,同时,为控制非典疫情的传播,很多地方关闭了生猪购销市场,采用严格限制生猪流动等措施,造成市场分割,流通受阻,猪肉的生产供应格局变化,非典之后,对猪肉的需求量迅速回升,生猪供给不足,猪肉价格大幅上升。2006年下半年爆发猪蓝耳病疫情,生猪大量死亡,生产者减少生猪的饲养,猪肉供给大量减少,猪肉价格迅速上升,可以解释第三个生产周期的价格迅速上升。此外,地震,水灾等不可抗力造成的猪肉供给减少也是影响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之一。2、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宏观调控政策对猪肉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我国政府对猪肉市场采取多种政策手段进行调控,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生猪保险、猪肉收储、科研技术支持等。但由于政策出台仓促被动,而且不够稳定持续,难以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引导,政策调节生产和规避风险的功能比较弱,有时反而造成猪肉价格波动更加剧烈。如 2007 年猪肉价格高涨时,为了增加猪肉供给,国家出台优惠政策,促使能繁母猪大量增加,2008 年全国能繁母猪比例超过 10%,进一步推动了 2009 年猪肉价格的急剧下跌, 此时国家终止了对能繁母猪的补贴政策。同时,畜牧业信息体系不够健全,生猪生产和价格数据采集不完整、不及时也造成了生产者决策过程总的信息不对称。我国的畜产品市场预警机制并没有建立,生猪和猪肉市场的风险基金制度也不够完善,生猪和猪肉市场的储备能力有限,导致猪肉和生猪市场稳定性得不到保证。此外,部分地方政府对当地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实行区域保护,导致生猪生产流通不畅和市场不公平竞争加剧,导致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进而影响猪肉价格。随着国家对超载管制加强,生猪运输不允许超载,会有生猪在运输过程中死亡,运输成本增加。路况等也会导致影响猪肉的运输流动性,猪肉在全国的流动性也是导致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之一。3、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习惯变化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一定时期内对猪肉的需求增加,呈现出第三个生产周期猪肉价格迅速波动的现象;随着收入的进一步提高,猪肉成为劣等品,对于高收入阶层而言,猪肉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同时,人们对动物食品是我消费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尽管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喜食猪肉,随着生活观念的逐步改变,开始倾向于对牛羊肉、禽肉等的消费。猪肉替代品的价格波动将会影响到猪肉的消费,进而影响到猪肉价格的波动。我国牛羊肉与猪肉的价差较小,当猪肉价格波动较大时,消费者会增加牛羊肉的消费而减少猪肉的消费。而禽类的价格也呈现出不断波动的趋势,从而对猪肉价格产生影响。这也就呈现出第四个生产周期的猪肉价格波动特点:波动幅度减小,频率增加,周期性减弱。三、政策建议(一)完善生猪生产的系统和制度建设1、完善市场的信息发布和预警系统目前我国猪肉生产信息平台的开放性和完善性不足,导致了猪肉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一般的企业和农户都无力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即便掌握,也不愿公布于众。面对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最有效的政策手段是政府提供准确有效的市场信息。猪肉价格变动及其走势等信息具有比较典型的公共物品性质。由政府完善生猪生产和市场的信息发布和预警系统可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可以考虑以主产区和养殖大县为重点,建立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采集系统,强化生猪生产形势分析,定期对生猪生产和市场、成本和收益变动情况做出判断和分析,定期对能繁母猪、后备母猪、2月龄以下仔猪、2-4月龄中猪以及4月龄以上大猪的存栏情况以及育肥猪的出栏情况做出判断,定期对猪肉市场供需现状、未来走势、生猪养殖的成本收益及变动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并及时进行信息发布和预警,以指导有关决策部门根据生猪生产和市场、成本和收益的变动情况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同时,可以完善猪肉期货市场,生猪生产者可以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向随时了解猪肉价格的走向,指导生产,作出决策;也可以通过期货市场交易来保证收益。2、完善生猪的储备基金制度和保护价制度 我国的粮食早已实施了保护价制度,对我国食物安全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的生猪也应实施保护价制度。同时,可以尝试建立生猪的储备基金制度。生猪的保护价制度和储备基金制度应与猪肉储备制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屠宰加工企业的必要资源,当生猪价格下跌到合理水平以下时,国家及时动用保护价政策和储备基金调剂市场,支持加工企业收购市场上的生猪;在价格上涨时,支持加工企业适当抛售猪肉产品;同时,政府可以通过财税调节,补充用于储备基金的建设。从而保证我国猪肉生产的稳定发展。(二)改进猪肉生产的产业架构1、促进猪肉生产的规模化发展猪肉生产的规模化发展一方面能够对品种能很好的选择控制,可以对生猪品种进行改良,另一方面,规模化养殖有很合理的疫苗免疫保健程序,能很好的预防疾病和传染病,在生猪生病后也能得到很好地处理,不会导致疫情的大量传播和生猪的大量死亡,此外,由于具有比较好的组织架构体系,应对市场冲击也较好,不会因为猪肉价格的上涨或下降就会进入或退出市场体系,因此,猪肉生产的规模化发展可以很好地控制猪肉价格的波动。对于猪肉生产的规模化发展,可以考虑建立规模化养猪场、母猪专业场、商品猪专业场、自繁殖自养场、公猪专业场等利用现代化养猪设备实现我国猪肉生产的规模化发展。2、促进猪肉生产的产业一体化推进生猪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垂直协作方式与肉猪加工企业签订销售合同。通过预先订立合同,谈妥价格,再进行生产,避免了盲目性。这种销售方式可以较好地降低生猪养殖的风险,保证生产者的权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价格波动。同时,与肉类加工企业合作,通过对猪肉的分级处理及深加工,实现了产品的差别化,也可以增加猪肉的附加值,形成猪肉市场合理的产品结构。(三)建立疾病防疫体系1、注重兽医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重大疫病会对猪肉的供求产生剧烈的影响,进而也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镍及镍合金材合作协议书
- 2025版创业孵化器股权投资转让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校园场地租赁服务协议书
- 穴位知识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产业担保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影视剧本保密与改编权许可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电子设备租赁与3C产品售后服务合同
- 2025年高铁站墙面广告位租赁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机构国际贷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数据分析与优化合作协议书0814
- (完整word版)劳动合同书(电子版)正规范本(通用版)
- 深圳深圳市文汇中学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 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
- 留样登记表模板
- DB3402-T 32-2022 现代农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指南
- GB/T 27651-2011防腐木材的使用分类和要求
- GB/T 12241-2021安全阀一般要求
- GB 16663-1996醇基液体燃料
- 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考试总题库(含答案)
- 湖北省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址医疗机构名单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等级确认审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