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通信规约修改稿.doc_第1页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通信规约修改稿.doc_第2页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通信规约修改稿.doc_第3页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通信规约修改稿.doc_第4页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通信规约修改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通信规约修改稿 (xx)27号、电力行业部分)的安排,按照目前我国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和对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要求所制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农村电气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1DL/T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通信规约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与其它从站之间的物理连接、通信链路及应用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支持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与其它从站进行点对点或一主多从的数据交换方式的通信组网系统中。 也适用于其它具有通信功能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6829-xx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14048.2-xx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二部分断路器GB/T22387-xx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DL/T645-xx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736-xx农村电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运行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本标准中的涉及电力部分的相关术语遵照GB/Z6829-xx和GB14048.2-xx。 3.1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residual currentdevice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能接通承载和分断电流,以及在规定条件下当剩余电流达到规定值时能使触头断开的机械开关电器或组合电器。 3.2数据终端设备(DTE)data terminalequipment具有作为数据源、数据宿或者两者兼备,并能按照某一链路协议来完成数据交换控制的功能单元。 3.3主站master station具有选择从站并与从站进行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 本标准中指数据终端设备。 3.4从站slave station预期从主站接收信息并与主站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 本标准中指具有可通信能力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3.5总线bus连接主站与多个从站并允许主站每次只与一个从站通信的系统连接方式(广播命令除外)。 1DL/T3.6半双工half-duplex在双向通道中,双向交替进行、一次只在一个方向(而不是同时在两个方向)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3.7物理层physical layer规定了主站与从站之间的物理接口、接口的物理和电气特性,负责物理媒体上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3.8数据链路层data-link layer负责主站与从站之间通信链路的建立并以帧为单位传输信息,保证信息的顺序传送,具有传输差错检测功能。 3.9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利用数据链路层的信息传递功能,在主站与从站之间发送、接收各种数据信息。 4协议的总体结构。 协议按照通信需求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三部分,如图1所示。 应用层主站设备从站设备应用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电气接口物理层物理层图1协议层结构图物理层规定了主站和从站之间的物理接口及电气特性;数据链路层规定了主站和从站进行数据交换的帧格式,并详细描述数据帧的构成;应用层控制着数据链路层对数据的处理和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数据,最终完成主站和从站的数据交换。 本标准中,用户层根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功能要求的差别,将应用层的标识码分为三类,分别是基本功能类,增强功能类和扩展功能类。 详细参考附录A。 5物理层5.1物理层接口的类型2DL/T物理层规定了从站和主站物理接口的电气特性,确保物理媒体上信息的可靠交换,主站和从站的物理接口默认为RS-485串行电气接口。 可允许主站和从站之间的物理层采用其他方式的电气接口,方便数据交换网络的建设,确保数据在物理媒体上的可靠交换。 5.2RS-485标准串行电气接口本标准采用RS-485标准串行电气接口,使多点连接成为可能。 RS-485接口的一般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驱动与接收端耐静电放电(ESD)15kV(人体模式);共模输入电压-7V+12V;差模输入电压大于0.2V;驱动输出电压在负载阻抗54时,最大5V,最小1.5V;三态方式输出;半双工通信方式;驱动能力不小于16个同类接口;缺省速率2400bps,在通信速率不大于100kbps条件下,有效传输距离不小于1200m;总线是无源的,从站应为总线上通信的接口器件提供所需要的隔离电源。 5.3物理层的其他电气接口从站与主站之间的通信可允许采用其他电气接口组网通信,如低压电力线载波、微功率无线通信、以太网等。 但主站和从站之间的数据交换,应遵循本协议的规定。 6数据链路层6.1通信方式本协议为主-从结构的半双工通信方式。 每个从站均有各自的地址编码。 通信链路的建立与解除均由主站发出的信息帧来控制。 每帧由帧起始符、从站地址域、控制码、数据域长度、数据域、帧信息纵向校验码及帧结束符7个域组成。 每部分由若干字节组成。 6.2字节格式每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 (0)、一个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 (1),共11位。 其传输序列如图1。 D0是字节的最低有效位,D7是字节的最高有效位。 先传低位,后传高位。 0传送方向起始位8位数据偶校验位停止位D0D1D2D3D4D5D6D7P1图2字节传输序列3DL/T6.3帧格式6.3.1帧格式的数据构成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 帧格式如图3所示。 说明帧起始符代码68H A0A1A2地址域A3A4A5帧起始符控制码数据域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符68H CL DATA CS16H图3帧格式6.3.2帧起始符68H标识一帧信息的开始,其值为68H=01101000B。 6.3.3地址域A0A5地址域由6个字节构成,每字节2位BCD码,地址长度可达12位十进制数。 每个从站具有唯一的通信地址,且与物理层信道无关。 当使用的地址码长度不足6字节时,高位用“0”补足6字节。 通信地址999999999999H为广播地址,只针对特殊命令有效,如广播校时、广播冻结等。 广播命令不要求从站应答。 地址域支持缩位寻址,即从若干低位起,剩余高位补AAH作为通配符进行读表操作,从站应答帧的地址域返回实际通信地址。 地址域传输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6.3.4控制码C控制码的格式如下图4所示。 4DL/TD7D6D5D4D3D2D1D0D7传送方向0主站发出的命令帧1从站发出的应答帧D6从站应答标志0从站正确应答1从站异常应答D5后续帧标志0无后续数据帧1有后续数据帧D4D0功能码00000保留01000广播校时10001读数据10010读后续数据10011读通信地址10100写数据10101写通信地址10111更改通信速率11000修改密码11001设备告警11010设备告警应答11011事件清零11000设备控制图4控制码6.3.5数据域长度L L为数据域的字节数。 读数据时L200,写数据时L50,L=0表示无数据域。 6.3.6数据域DATA数据域包括数据标识、密码、操作者代码、数据、帧序号等,其结构随控制码的功能而改变。 传输时发送方按字节进行加33H处理,接收方按字节进行减33H处理。 6.3.7校验码CS从第一个帧起始符开始到校验码之前的所有各字节的模256的和,即各字节二进制算术和,不计超过256的溢出值。 6.3.8结束符16H标识一帧信息的结束,其值为16H=00010110B。 6.4传输6.4.1前导字节在主站发送帧信息之前,先发送4个字节FEH,以唤醒接收方。 6.4.2传输次序所有数据项均先传送低位字节,后传送高位字节。 数据传输的举例电流值为34567.8A,其传输次序如图5。 发送方33HABH89H67H+78H56H34H5DL/T33H接收方78H56H34HABH89H67H图5数据传输次序6.4.3传输响应每次通信都是由主站向按信息帧地址域选择的从站发出请求命令帧开始,被请求的从站接收到命令后作出响应。 收到命令帧后的响应延时T d20msT d500ms。 字节之间停顿时间T bT b500ms。 6.4.4差错控制字节校验为偶校验,帧校验为纵向信息校验和,接收方无论检测到偶校验出错或纵向信息校验和出错,均放弃该信息帧,不予响应。 6.4.5通信速率标准速率600bps,1200bps,2400bps,4800bps,9600bps,19200bps。 通信速率特征字见附录B,特征字的各位不允许组合使用,修改通信速率时特征字仅在Bit0Bit7一个二进制位为1时有效。 通信速率的变更,首先由主站向从站发变更速率请求,从站发确认应答帧或否认应答帧。 收到从站确认帧后,双方以确认的新速率进行以后的通信,并在通信结束后保持更改速率不变。 7数据标识7.1数据标识结构数据标识编码用四个字节区分不同数据项,四字节分别用DI 3、DI 2、DI1和DI0代表,每字节采用十六进制编码。 数据类型分为六类当前变量、累计记录、最大值记录、事件记录、参数变量、控制指令。 数据标识具体定义见附录A。 7.2数据传输形式数据标识码标识单个数据项或数据项集合。 单个数据项可以用附录A中对应数据项的标识码唯一地标识。 当请求访问由若干数据项组成的数据集合时,可使用数据块标识码。 实际应用以数据标识编码表定义内容为准。 7.2.1数据项、数据块7.2.1.1数据项除特殊说明的数据项以ASCII码表示外,其它数据项均采用压缩BCD码表示。 7.2.1.2数据块6DL/T数据标识DI 2、DI 1、DI0中任意一字节取值为FFH时(其中DI3不存在FFH的情况),代表该字节定义的所有数据项与其它三字节组成的数据块。 8应用层8.1读数据8.1.1主站请求帧功能请求读参数数据控制码C=11H数据域长度L=04H+m(数据长度)68H A0.A568H11H04H DI0.DI3CS16H地址域控制码数据域长度数据标识图6主站请求帧格式8.1.2从站正常应答控制码C=91H无后续数据帧;C=B1H有后续数据帧。 数据域长度L=04H+m(数据长度)帧格式无后续数据68H A0.A568H91H LDI0.DI3N1.数据Nm CS16H有后续数据68H A0.A568H B1H LDI0.DI3N1.Nm CS16H注如果没有满足条件的参数记录,从站按正常应答帧格式返回(数据域只有数据标识,数据域长度为4)。 图7从站正常应答帧格式8.1.3从站异常应答帧控制码C=D1H数据域长度:L=01H帧格式68H A0.A568H D1H01H ERRCS16H错误信息字注错误信息字ERR见附录B3.2。 图8从站异常应答帧格式7DL/T8.2读后续数据8.2.1主站请求帧功能请求读后续数据控制码C=12H数据域长度L=05H帧格式68H A0.A568H12H05H DI0.DI3SEQ帧序号CS16H读后续数据时,为防止误传、漏传,请求帧、应答帧都要加帧序号SEQ。 请求帧的帧序号从1开始进行加一计数,应答帧的帧序号要与请求帧相同。 帧序号占用一个字节,计数范围为1255。 图9主站读后续帧格式8.2.2从站正常应答帧控制码:C=92H无后续数据帧;C=B2H有后续数据帧。 数据域长度L=05H+m(数据长度)帧格式无后续数据68H A0.A568H92H LDI0.DI3N1.Nm SEQCS16H有后续数据68H A0.A568H B2H LDI0.DI3N1.Nm SEQCS16H图10从站正常应答帧格式8.2.3从站异常应答帧控制码C=D2H数据域长度L=01H帧格式68H A0.A568H D2H01H ERRCS16H图11主站异常应答帧格式8.3写数据8.3.1主站请求帧功能主站向从站请求设置数据(或编程)控制码C=14H数据域长度L=04H(标识码)+04H(密码)+04H(操作者代码)+m(数据长度)数据域DIODI1DI2DI3+PAP0P1P2+C0C1C2C3+DATA式中P0P1P2密码,PA表示该密码权限。 C0C1C2C3操作者代码,为要求记录操作人员信息的项目提供数据。 8DL/T帧格式68H A0.A568H14H LDI0.DI3PA P0P1P2C0.C3N1.Nm CS16H密码操作者代码图12写数据请求帧格式8.3.2从站正常应答帧控制码C=94H数据域长度L=00H帧格式68H A0.A568H94H00H CS16H图13写数据正常应答帧格式8.3.3从站异常应答帧控制码C=D4H数据域长度L=01H帧格式68H A0.A568H D4H01H ERRCS16H图14写数据异常应答帧格式8.4读通信地址8.4.1主站请求帧功能请求读从站通信地址,仅支持点对点通信。 地址域AA?AAH控制码C=13H数据域长度L=00H帧格式68H AAH.AAH68H13H00H CS16H图15读通信地址请求帧格式8.4.2从站正常应答帧控制码C=93H数据域长度L=06H帧格式68H A0.A568H93H06H A0.A5CS16H图16读通信地址正常应答帧格式9DL/T8.5写通信地址8.5.1主站请求帧功能设置某从站的通信地址,跟按键结合使用。 控制码C=15H地址域AA?AAH数据域长度L=06H数据域A0?A5(通信地址)帧格式68H AAH.AAH68H15H06H A0.A5CS16H图17写通信地址请求帧格式8.5.2从站正常应答帧功能按下“设置”键,进入密码验证状态的设备做相应处理并应答,否则不处理不应答。 控制码C=95H地址域A0?A5(新设置的通信地址)数据域长度L=00H帧格式68H A0.A568H95H00H CS16H图18读通信地址正常应答帧格式8.6广播校时,主站请求帧功能强制从站与主站时间同步,控制码C=08H数据域长度L=06H数据域YYMMDDhhmmss(年.月.日.时.分.秒)帧格式68H99H.99H68H08H06H ssmm hhDD MMYY CS16H秒分时日月年图19广播校时请求帧格式8.6.1从站不要求应答8.7更改通信速率8.7.1主站请求帧功能更改从站当前通信速率为其它标准速率控制码C=17H10DL/T数据域长度L=01H帧格式68H A0.A568H17H01H ZCS16H通信速率特征字正常应答帧中的通信速率特征字Z与请求帧中的通信速率特征字必须相同。 图20通信速率更改请求帧8.7.2从站正常应答帧控制码C=97H数据域长度L=01H帧格式68H A0.A568H97H01H ZCS16H图21通信速率正常应答帧8.7.3从站异常应答帧控制码C=D7H数据域长度L=01H帧格式68H A0.A568H D7H01H ERRCS16H图22通信速率异常应答帧8.8修改密码8.8.1主站请求帧功能修改从站密码设置控制码C=18H数据域长度L=10H数据域DI ODI1DI2DI3+PA O P0O P1O P2O+PA N P0N P1N P2N式中PA0P00P10P20原密码或更高权限的密码,PA0表示该密码权限。 PA N P0N P1N P2N新密码或需设置的密码,PAN为新密码的权限。 PA 0、PA N取值范围为0001,00为最高权限,数值越大权限越低。 帧格式68H A0.A568H18H0CH DI0.DI3PA0P00P10P20PA N P0N P1N P2N CS16H图23密码修改请求帧11DL/T8.8.2从站正常应答帧控制码C=98H数据域长度L=04H数据域PA N P0N P1NP2N(新编入的权限及密码)帧格式68H A0.A568H98H04H PANP0NP1NP2N CS16H图24密码修改正常应答帧8.8.3从站异常应答帧控制码C=D8H数据域长度L=01H帧格式68H A0.A568H D8H01H ERRCS16H图25密码修改异常应答帧8.9设备告警8.9.1设备主动发起告警或设备应答主站查询请求功能从站主动向从站发起告警,要求主站或终端按7.9.3做回应。 控制码C=99H数据域长度L=0EH帧格式68H A0.A568H99H0EH DI0.DI3N1.数据Nm CS16H图26设备告警上传帧8.9.2主站对设备告警的查询请求控制码C=19H数据域长度L=00H帧格式68H A0.A568H19H00H CS16H图27主站查询设备告警帧8.9.3主站对设备告警的应答控制码C=1AH数据域长度L=00H帧格式68H A0.A568H1AH00H CS16H图28主站应答设备告警帧12DL/T8.9.4获取设备状态的方式设备实时状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一是按照7.9.3规定的帧格式主站发起查询,设备按照7.9.2规定的帧格式返回参数。 二是设备按照7.9.2规定的帧格式主动向主站发起告警上传信息,主站收到设备上传的数据后按照7.9.1规定的帧格式做出应答。 使用本标准中4.1规定的硬件接口进行一主多从通信时,建议通过主站查询方式获取保护器实时运行参数。 不建议使用设备主动发起告警方式。 8.10设备数据清零8.10.1主站请求帧功能清空从站内的全部或某类事件记录数据,事件清零和设备清零记录不允许清空。 控制码C=1BH数据域长度L=0CH数据域事件总清零PA O P0O P1O P2O+C0C1C2C3+FFFFFFFF;分项事件清零PA OP0OP1OP2O+C0C1C2C3+事件记录数据标识(DI0用FF表示)帧格式事件总清零68H A0.A568H1BH0CH PA P0P1P2C0.C3FFH FFH FFHFFH CS16H帧格式分项事件清零68H A0.A568H1BH0CH PAP0P1P2C0.C3FFH DI1DI2DI3CS16H图29数据清零请求帧8.10.2从站正常应答帧控制码C=9BH数据域长度L=00H帧格式68H A0.A568H9BH00H CS16H图30数据清零正常应答帧8.10.3从站异常应答帧控制码C=DBH数据域长度L=01H帧格式68H A0.A568H DBH01H ERRCS16H图31数据清零异常应答帧8.11设备控制8.11.1主站请求帧功能主站向从站请求设置数据(或编程)13DL/T控制码C=1CH数据域长度L=04H(标识码)+04H(密码)+04H(操作者代码)+m数据数据域DI ODI1DI2DI3+P AP0P1P2+C0C1C2C3+DATA帧格式68H A0.A568H1CH LDI0.DI3PAP0P1P2C0密码.C3DATACS16H操作者代码图32控制请求帧8.11.2从站正常应答帧控制码C=9CH数据域长度L=00H帧格式68H A0.A568H9CH00HCS16H图33控制正常应答帧8.11.3从站异常应答帧控制码C=DCH数据域长度L=01H帧格式68H A0.A568H DCH01H ERRCS16H图34控制异常应答帧14DL/T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识码A.1数据格式说明XXX.X代表存储值或当前值数位和小数位;NNN.N代表整定的参数整数位和小数位;AA代表ASCII码;YY代表年;MM代表月;DD代表日;WW代表星期;hh代表时;mm代表分钟;ss代表秒;参数记录项中,无效的功能项或字节,均以FF表示。 功能类型(无)表示基本型;*表示增强型,增强型包含基本型;*表示扩展型,扩展型包含增强型。 (基本型是指漏电保护的基本功能,增强型是指其他的保护功能,扩展性的功能是指各厂家的一些特色功能)本标准中的相位以Bit的方式表示Bit0-A相;Bit1-B相;Bit2-C相。 其他位无效。 A.2数据标识编码数据标识编码参见表A.2.1-A.2.6。 表A.2.1当前变量标识码序号DI3DI2数据格式DI10110xx3FF01022020203FF013029002FF014029102FF502A00100000000XXXXX.X39XX1XXXX23XXXX2XXXX2BCD BCD BCD BCD BCD BCD BCD AmA mAms*当前C相电流值当前A、B、C三相电流值当前剩余电流最大相当前剩余电流值当前剩余电流最大相及剩余电流值当前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当前额定极限不驱动时间当前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额定极限不驱动时间告警参数0200XXX.X26BCD BCD BCD BCD V AA*当前C相电压值当前A、B、C三相电压值当前A相电流值当前B相电流值*DI0长码制度BCD BCD单位读写V V*当前A相电压值当前B相电压值功能名称功能类型XXX.X2XXX.X2*XXXXX.X3XXXXX.X3表A.3.111表A.2.2累计记录序号6标识码DI3DI2DI1033001DI0000070381000102XXXXXX XXXX XXXX XXXX数据格式长度3222码制BCD BCD BCD BCD单位次次次次功能读写*数据清零总次数总跳闸次数闭锁性跳闸次数剩余电流保护跳闸次数1名称功能类型*DL/T0304050607FF01803810201XXXXXXXX4BCD分*保护器运行时间总累计01XXXX XXXX XXXX XXXX XXXX XXXX222222BCD BCD BCD BCD BCD BCD次次次次次次*电流保护跳闸次数电压保护跳闸次数人工闭锁跳闸次数缺零保护跳闸次数试验跳闸次数(定时、远程、按键)跳闸次数参数模块退出剩余电流保护次数*数据清零次数和保护器运行时间总累计参数不允许清零。 表A.2.3最大值、最小值记录序号标识码数据格式DI3DI2DI1DI001038200?1E01038201?1E01038202?1E019038203?1E01038204?1E01038205?1E01038206?1E01038300?1E0103100383028301?1E01?1E01038303?1E2表A.3.38V*表A.3.38V*表A.3.38V*表A.3.29mA*表A.3.49A*表A.3.49A*表A.3.49A*表A.3.38V*表A.3.38V*表A.3.38V*表A.3.29mA*长码制度功能单位读写当日?上29日剩余电流最大相,最大值及发生的时刻当日?上29日A相最大电压及发生的时刻当日?上29日B相最大电压及发生的时刻当日?上29日C相最大电压及发生的时刻当日?上29日A相最大电流及发生的时刻当日?上29日B相最大电流及发生的时刻当日?上29日C相最大电流及发生的时刻当日?上29日剩余电流最大相,最小值及发生的时刻当日?上29日A相最小电压及发生的时刻当日?上29日B相最小电压及发生的时刻当日?上29日C相最小电压及发生的时刻名称功能类型*DL/T01038304?1E01038305?1E01038306?1E表A.3.49A*表A.3.49A*表A.3.49A*当日?上29日A相最小电流及发生的时刻当日?上29日B相最小电流及发生的时刻当日?上29日C相最小电流及发生的时刻*注本项中,(无)标注项,基本型只包含0-6天内的记录,增强型包含0-29日的记录;*标注项,0-29日的记录均作为扩展型功能。 表A.2.4事件记录序号标识码DI3DI2DI1DI00111038800?0A0112038D00?0A0113038E00?0A0214038F02?0A011503169000?FF01?0201?FF表A.3.99*表A.3.99*表A.3.812*表A.3.722*表A.3.623*表A.3.515*数据格式长度功能码制单位读写上1次?上10次剩余电流超限事件记录上1次?上10次保护器自检事件记录上1次?上10次保护器跳闸事件记录上1次?上10次剩余电流报警事件记录上1次?上255次线路剩余电流记录(参见附录C)名称功能类型*上256次?上511次线路剩余电流记录(参见附录C)*表A.2.5参数变量序号标识码数据格式DI3DI2DI1DI001170400010xx20318040004040506hhmmss NNNNNNNNNNNN NNNNNNNNNNNN366BCD BCD BCD ASCII ASCII ASCII ASCII长度4码制单位读写年月日星期时分秒功能名称功能类型YYMMDDWW BCD*当前日期当前时间通信地址设备号资产管理编码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基本电流最大(壳架)电流(Inm)3V AA AA?AA32AA?AA AA?AA AA?AA666DL/T0B0C0D0E0F10111213011904000502FFxx000703012104000C0203010203220400100405FF01022304001103FF0124040012FF01022504001303FF012604001402FF NNN.N NNNNN.NNN231BCD BCD BCDVA*断相电压整定值电压整定参数块额定电流整定值电流超限报警整定值(x0.1In)电流整定参数块NNN.N NNN.N22BCD BCDV V*定时试跳设整定参数块过电压整定值欠电压整定值NNNN DDhhmm13BCDBCD分*线路剩余电流记录间隔时间整定值(01-99)剩余电流整定参数块定时试跳整定时间NN NN NNNNNNNN NNNNNNNN1121BIN BIN BIN BCDBCD mAmA*AA?AA32AA?AA32AA?AA24AA?AA32AA?AA32XX?XX12XX?XX6ASCIIASCIIASCIIASCIIASCII BCDBCD ASCIIASCII mAms*设备型号协议版本号厂家工厂代码厂家固件版本号厂家硬件版本号剩余电流动作值用户定制档位参数极限不驱动时间用户定制档位参数自动重合闸时间范围剩余电流动作特性(A型或AC型)设备运行状态字1设备运行状态字2设备运行状态字参数块通信波特率特征字(0-9)0级密码1级密码2级密码设备控制字1设备控制字2设备控制字3设备控制字4设备控制字5设备控制字参数块剩余电流超限报警整定值线路剩余电流记录变化差值整定值(10-99)AA?AA24AA?AA24XX XX XX NNNNNNNN NNNNNNNNNNNNNNNNNNNNNN111444111BIN BIN BIN BCDBCDBCDBIN BIN BIN*注剩余电流动作值用户定制档位参数;跟附录B.2.4表的剩余电流动作值档位对应的具体参数。 12个字节分别对应1档-6档的动作电流值,由用户根据需求自行定制。 注极限不驱动时间用户定制档位参数;跟附录B.2.4表的极限不驱动时间档位对应的具体参数。 6个字节分别对应1档3档的极限不驱动时间值。 由用户根据需求自行定制。 4DL/T注设备运行状态字和设备控制字详细参考附录B。 表A.2.6控制命令序号标识码数据格式DI3DI2DI1010xx70601020203020*取消模拟试跳控制注NN:表示预约的时间,取值为0-99,NN=0,立即跳闸。 uu:表示单位02-分,03-小时。 01NNuuDI001NNuu NNuu长度20202功能码制BCDBCDBCD单位读写uu uuuu*预约远程跳闸控制(0-99)*取消远程跳闸控制*预约远程合闸控制(0-99)*取消远程合闸控制*预约模拟试跳控制(0-99)名称功能类型A.3数据单元格式说明表A.3.1设备告警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运行状态字1运行状态字2故障相位故障参数设备控制字1设备控制字2设备控制字3设备控制字4设备控制字5字节格式XX XXXX XXXXXXXXXXXXXXXX字节数111311111表A.3.2剩余电流日最大、最小值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剩余电流最大相剩余电流值出现的时刻字节格式XX XXXX YYMMDDhhmmss字节数126表A.3.3电压日最大、最小值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电压值出现的时刻字节格式XXX.X YYMMDDhhmmss字节数26表A.3.4电流日最大、最小值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电流值出现的时刻字节格式XXXXX.XYYMMDDhhmmss字节数365码制BCD说明码制BCD说明码制BIN BCD说明码制BIN BIN BIN BCDBINBINBINBINBIN说明故障参数根据故障原因动态获取,参数不足3字节的,按低位对齐方式,高位补零。 DL/T表A.3.5剩余电流超限事件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剩余电流最大相剩余电流值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字节格式XX XXXX YYMMDDhhmmss YYMMDDhhmmss字节数1266码制BIN BCD说明表A.3.6保护器自检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检测结果自检时刻自检方式自检前剩余电流最大相自检前剩余电流值自检前A三相电压值自检前B三相电压值自检前C三相电压值自检前A三相电流值自检前B三相电流值自检前C三相电流值字节格式XXYYMMDDhhmmssXXXX XXXX XXX.X XXX.X XXX.X XXXXX.XX XXXXX.XX XXXXX.XX长度16112222333码制BINBINBIN BCDBCDBCDBCDBCDBCDBCD说明检测结果0x00失败,0x11成功自检方式按键、定时、远程;记录的标号见附录B,表B.1,Bit0-Bit4有效,其他位无效。 表A.3.7跳闸事件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故障原因故障相别跳闸发生时刻跳闸前剩余电流值跳闸前A相电压跳闸前B相电压跳闸前C相电压跳闸前A相电流跳闸前B相电流跳闸前C相电流字节格式XXXXYYMMDDhhmmss XXXX XXX.XXX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字节数1162222333码制BINBIN BCDBCDBCDBCDBCDBCDBCD说明故障原因见附录B,表B.1。 几率Bit0-Bit4有效,其他位无效。 表A.3.8剩余电流报警事件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报警开始时间报警结束时刻6字节格式YYMMDDhhmmss YYMMDDhhmmss字节数66码制说明DL/T表A.3.9线路剩余电流记录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剩余电流最大相剩余电流值发生时刻字节格式XX XXXXYYMMDDhhmmss字节数126码制BINBCD说明7DL/T附录B(规范性附录)状态字、控制字和特征字B.1设备运行状态字表B.1.1设备运行状态字1Bit76543210跳闸、告警原因00000-缺省,11111其他原因告警状态闸位状态00010-剩余电流,00100-缺零,00101-过载,00110-短路,00111-缺相,描述保留01000-欠压,01001-过压,01010-接地,01011-停电,01100-试验,0-无告警,0-合闸,01101-远程,01110-模拟,01111-闭锁,10010-手动,1-有告警;1-跳闸;10000-互感器故障,10001-合闸失败,10011-设置更改注在剩余电流报警期间,或执行跳闸动作失败时,告警状态置位,并置位跳闸、告警原因。 注10011设置更改,在现场对设备进行设置时,告警状态置位。 除设置更改在告警结束(自动告警关闭时,保持10秒)后自动解除外,其他告警如实指示保护器当前状态。 Bit保留765表B.1.2设备运行状态字243210B.2控制字Bit功能7保留6数据告警0-全禁止1-全允许表B.2.1设备控制字1543报警灯光报警声音定时试跳0禁止0禁止0禁止1允许1允许1允许2档位返回0-允许1-禁止1重合闸0-允许1-禁止0保留本控制字中的数据告警是以下数据告警的总告警开关。 Bit描述7欠压保护数据告警0-禁止1-允许跳闸控制0-禁止1-允许6表B.2.2设备控制字25432过压保护缺相保护数据告警0-禁止1-允许跳闸控制0-禁止1-允许数据告警0-禁止1-允许跳闸控制0-禁止1-允许1过流保护数据告警0-禁止1-允许跳闸控制0-禁止1-允许0注1数据告警是指该功能被触发,要求设备(除非禁止)通过置位控制字1。 禁止控制的情况下,可通过声或光方式告警。 (下同)Bit功能7试跳源0-内部1-外部65B.2.3设备控制字343保留21缺零保护数据告警0-禁止1-允许0跳闸控制0-禁止1-允许Bit76剩余电流动作值II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