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漏报管理系统操作手册20120528.doc_第1页
死因漏报管理系统操作手册20120528.doc_第2页
死因漏报管理系统操作手册20120528.doc_第3页
死因漏报管理系统操作手册20120528.doc_第4页
死因漏报管理系统操作手册20120528.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死因漏报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文档编号:IE-DEATHFAIL-1.0-01死因漏报管理系统操作手册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5月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关于本文档项目名称死因漏报系统主 题死因漏报系统操作手册说明本文档描述了死因漏报系统的操作方法适用对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负责人、有关工作人员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组全体成员修 订 历 史版 本章 节类 型日 期作 者说 明1.02012-5-3周修文目录1.前言12.用户计算机硬件要求13.用户计算机软件要求14.功能操作24.1死因漏报管理24.1.1空白模板下载24.1.2村编码维护24.1.3常住人口资料录入34.1.4常住人口资料查询54.1.5死亡名单录入64.1.6死亡名单查询74.1.7调查表格信息查询录入与核对9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I死因漏报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1. 前言死因漏报模块主要有常住人口资料录入与查询、死亡名单录入与查询、调查表格信息查询录入与核对、空白模板下载和村编码维护等功能,本文详细介绍死因漏报模块的操作方法。本系统安装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服务器上,用户计算机上不需要安装本系统和任何特殊的软件,只要具备以下硬件和软件环境,通过IE浏览器输入指定的网址,就可使用本系统。2. 用户计算机硬件要求计算机配置要求:CPU:PIII600以上内存:256以上硬盘:20G以上分辨率在800600或以上打印机(建议A4激打)上网设备(拨号、ISDN、ADSL、宽带局域网、专线)。3. 用户计算机软件要求操作系统:Windows 2000、Windows XP或Windows 2003浏览器:MS IE 6.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支持软件:Office 2000或以上版本4. 功能操作4.1 死因漏报4.1.1 空白模板下载点击左侧功能树【死因漏报】【空白模板下载】,右侧出现模板下载选择页面,如下图所示:用户可选择需下载的文档,点击其后方的“下载”按钮进行下载。4.1.2 村编码维护点击左侧目录树【死因漏报】【村编码维护】,右侧出现浏览页面,如下图所示:村编码维护浏览页面共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检索工具条,即查询条件;下部分为查询结果列表。用户可以选择村所在地区浏览,以及其它查询条件来浏览。4.1.9图-1村编码维护查询页面村所在区域:维护村编码信息时,所关联的所属乡镇。年份:对应村编码信息的创建年份,该年份在创建村编码维护信息时系统自动生成。村名:维护村编码信息时,所填写的村名。【查询】:点击【查询】后查询出符合查询条件的村编码维护信息,如上图所示。【添加】:点击【添加】后进入村编码维护录入页面。如下图所示:4.1.9图-3村编码维护录入页面下面根据上图中有关项目分别进行阐述。注意:前面带红*的为必填项或必选项。编码:系统自动生成。村所在区域:必选项,必须选择到乡镇级。村名:必填项,手工录入。点击【添加】,符合添加信息,添加成功。点击【返回】,返回到村编码维护查询列表页面。【修改】:点击记录末端的【修改】按钮进入村编码维护修改页面,用户可以修改已有的报告卡,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修改信息。【删除】:点击记录末端的【删除】按钮,出现删除确认对话框,点击【确定】后删除相应的记录;点击【取消】则删除无效。【查看】:点击记录末端的【查看】按钮可以查看村编码维护详细信息,见页面4.1.9图-44.1.9图-4村编码维护查看页面【返回】:返回村编码维护查询页面。导出Excel :将查询出的村编码维护信息导出Excel形式。4.1.3 常住人口资料录入点击左侧目录树【死因漏报】【常住人口资料录入】,右侧出现录入页面,如4.1.1图-1所示。4.1.1图-1常住人口资料调查录入页面下面根据上图中有关项目分别进行阐述。注意:前面带红*的为必填项或必选项。发生地区: 选择时,选择某一地区点击【下一级】按钮,可以看到所选择地区下的所管辖的地区的名称。 点击【上一级】按钮,可以返回到上一级地区名称。重复此操作,最低可选择到乡(镇)级,最高可以选择到登陆用户所在地区。 只有当发生地区选择到乡镇一级后,才可点击【增加村人口记录】按钮,并选择已在“村编码维护”中已维护的对应的村名。如下图所示:发生地区:必选项。必须选择至乡镇级。 村名:必选项,选项根据所选择的发生地区而变化,需在村编码维护中预先维护。男性人口数:必填项,手工录入。女性人口数:必填项,手工录入。合计:必填项,手工录入,需与上面所填各村之和相等。年内出生数:必填项,手工录入。报告地区:必填项,通过点击【上一级】【下一级】按钮来进行选择,还可以通过下拉框选择报告地区,报告地区最低可选择到县区级。如果是直报用户登录系统,报告地区则固定为登录用户所在地区,不允许选择。报告单位:必填项,对于直报用户来说自动填入,不允许选择(灰色)。报告日期:系统默认为当前时间。报告人:当前用户的名称。填表日期:必填项,可以选择或手工录入(系统默认为当前时间)。填表人:手工录入。【增加村人口记录】:点击该按钮,可继续添加新的村记录。【保存】:符合添加信息,添加成功。【返回】:返回到常住人口资料调查查询列表页面。4.1.4 常住人口资料查询点击左侧目录树【死因漏报】【常住人口资料查询】,右侧出现浏览页面,默认根据登陆用户地区及当前年为查询条件,列出结果,如4.1.2图-1所示。常住人口资料调查浏览页面共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检索工具条,即查询条件;下部分为查询结果列表。用户可以选择地区浏览,以及其它查询条件来浏览。4.1.2图1常住人口资料调查查询页面功能说明:查询条件,其中的选择值都会作为参数供数据库查找所有符合条件的记录。注意:页面年度查询条件工作开展年份系统默认为当年。年度(起始年度、截至年度)为空系统查询全部信息。【修改】:点击记录末端的【修改】按钮进入常住人口资料调查修改页面,用户可以修改已有的报告卡,如下图所示: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修改信息。【删除】:点击记录末端的【删除】按钮,出现删除确认对话框,点击【确定】后删除相应的记录;点击【取消】则删除无效。【查看】:点击记录末端的【查看】按钮可以查看常住人口资料调查详细信息,如下图所示:4.1.2图-4常住人口资料调查查看页面【返回】返回到4.1.2图2。导出Excel :将查询出的常住人口资料调查信息导出Excel形式。4.1.5 死亡名单录入点击左侧目录树【死因漏报】【死亡名单录入】,右侧出现录入页面,如4.1.3图-1所示4.1.3图-1死亡名单录入页面【增加个案】:点击录入页面【增加个案】后添加一行信息录入框。如4.1.3图-24.1.3图-2下面根据上图中有关项目分别进行阐述。注意:前面带红*的为必填项或必选项。报告地区:必填项,通过点击【上一级】【下一级】按钮来进行选择,还可以通过下拉框选择报告地区,报告地区最低可选择到县区级。如果是直报用户登录系统,报告地区则固定为登录用户所在地区,不允许选择。报告单位:必填项,对于直报用户来说自动填入,不允许选择(灰色)。调查地区: 选择时,选择某一地区点击【下一级】按钮,可以看到所选择地区下的所管辖的地区的名称。 点击【上一级】按钮,可以返回到上一级地区名称。重复此操作,最低可选择到乡(镇)级,选择到乡镇级后会出现村选项,最高可以选择到登陆用户所在地区。村:必选项。调查地区选择到乡镇级后会自动出现,需在村编码维护中预先维护。录入人:当前用户的名称。录入日期:系统默认为当前时间。填表人:手工录入。填表日期:必填项,可以选择或手工录入(系统默认为当前时间)。编号:必填项、手工录入。死者姓名:手工录入。性别:手工选择。死亡年龄:手工录入。死亡日期:手工选择。家属联系电话:手工录入。死亡原因:手工录入。备注:手工录入。点击【增加个案】按钮,可增加一条死者信息。点击【删除】按钮,可删除对应一条死者个案信息。点击【保存】,对数据进行校验,校验通过,添加成功并返回查询页面。点击【返回】,返回到死亡名单查询列表页面。*注:如该页面所录入信息较多,时间较长,可先录入一部分后点击【保存】按钮,确认所填写内容都已保存;建议5-10条记录或5分钟保存一次。如需要录入另外一个村的死亡个案信息,需再次点击【死亡名单录入】,再次进入录入界面后依次重复以上步骤,将其他村死亡信息分别录入。4.1.6 死亡名单查询点击左侧目录树【死因漏报】【死亡名单查询】,右侧出现浏览页面,如4.1.4图-1所示。死亡名单查询页面共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检索工具条,即查询条件;下部分为查询结果列表。用户可以选择报告地区浏览,以及其它查询条件来浏览。4.1.4图-1死亡名单查询页面功能说明:查询条件,其中的选择值都会作为参数供数据库查找所有符合条件的记录。注意:通过功能树进入该查询页面时,系统会根据当前用户所属地区及当前年份为查询条件列出结果。【修改】:点击记录末端的【修改】按钮进入死亡名单修改页面,用户可以修改已有的报告卡,如下图所示:【乡镇死亡率】:当调查地区被选择至乡镇一级时,会根据当前所选择的乡镇以及该记录所填写的年份,对已存入数据库的数据计算出该乡镇的乡镇死亡率,点击【刷新】按钮可重新计算。点击【删除】按钮,可删除对应的死亡个案信息。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修改信息。【删除】:点击查询页面记录末端的【删除】按钮,出现删除确认对话框,点击【确定】后删除相应的记录;点击【取消】则删除无效。【查看】:点击记录末端的【查看】按钮可以查看死亡名单详细信息,如下图所示:4.1.4图-5死亡名单查看页面【返回】:返回到死亡名单查询页面。【下载调查表模板】:点击该按钮后,可根据死亡名单所填写的内容,生成Word调查表模板并供用户下载至本地,模板内容如下图所示:导出Excel :将查询出的死亡名单信息导出Excel形式。4.1.7 调查表格信息查询录入与核对 点击左侧目录树【死因漏报】【调查表格信息查询录入与核对】,右侧出现录入页面, 调查表格信息查询录入与核对页面共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检索工具条,即查询条件;下部分为查询结果列表。用户可以选择报告地区浏览,以及其它查询条件来浏览。如下图所示:4.1.6图-1调查表格信息查询页面功能说明:查询条件,其中的选择值都会作为参数供数据库查找所有符合条件的记录。注意:通过功能树进入该查询页面时,系统会根据当前用户所属地区及当前年份为查询条件列出结果。【查询】:根据所选择的查询,列出符合条件的结果。【修改】:点击记录末端的【修改】按钮进入调查表格信息修改页面,用户可以修改已有的报告卡,如下图所示: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修改信息。报告地区:必填项,由死亡名单选择所得,可修改,通过点击【上一级】【下一级】按钮来进行选择,还可以通过下拉框选择报告地区,报告地区最低可选择到县区级。如果是直报用户登录系统,报告地区则固定为登录用户所在地区,不允许选择。报告单位:必填项,由死亡名单选择所得,可修改,对于直报用户来说自动填入,不允许选择(灰色)。发生地区:必填项,由死亡名单选择所得,可修改, 选择时,选择某一地区点击【下一级】按钮,可以看到所选择地区下的所管辖的地区的名称。 点击【上一级】按钮,可以返回到上一级地区名称。重复此操作,最低可选择到乡(镇)级,选择到乡镇级后会出现村选项,最高可以选择到登陆用户所在地区。村:必选项,由死亡名单选择所得,可修改,发生地区选择到乡镇级后会自动出现,需在村编码维护中预先维护。录入人:由死亡名单所得,录入用户的名称。录入日期:系统默认为录入死亡名单时间。填表人:必填项,由死亡名单填写所得,可修改,手工录入。填表日期:必填项,由死亡名单选择所得,可修改,可以选择或手工录入编号:必填项,由死亡名单填写所得,可修改,手工录入。死者姓名:必填项,由死亡名单填写所得,可修改,手工录入。性别:必填项,由死亡名单填写所得,可修改,手工选择。死亡年龄:必填项,由死亡名单填写所得,可修改,手工录入。死亡日期:必填项,由死亡名单填写所得,可修改,手工选择。家属联系电话:由死亡名单填写所得,可修改,手工录入。死亡原因:必填项,由死亡名单填写所得,可修改,手工录入。ICD10:必填项,手工选择。根本死因:必填项,用户选择ICD10后,系统自动生成。身份证号码:手工录入。婚姻状况:必填项,手工选择。文化程度:必填项,手工选择。职业:必填项,手工选择。生前最高诊断单位:必填项,手工选择。生前最高诊断依据:必填项,手工选择。调查结局:必填项,手工选择。是否漏报:手工填写,填写死因系统中对应的CARD_ID,未填写则为漏报个案。 也可点击【匹配】按钮,系统自动在死因系统中匹配对应个案,并生成CARD_ID。 匹配规则:身份证号相同,则直接人为匹配;否则根据常住地、姓名、性别,以及年龄相差三岁以内为条件进行匹配。 当有多条记录可匹配时,会显示出各CARD_ID供用户选择,并提供查看链接,供用户查看该个案详细。【增加个案】:点击该按钮可增加补充个案。【删除】:点击记录末端的【删除】按钮,删除对应死亡个案。【保存】:提交并保存当前页面内容,因该页面操作时间可能较长,所以点击【保存】按钮后,仍会返回当前页面,以便用户继续操作。【返回】:点击该按钮,将返回调查表格信息查询页面。注:(1)调查表中“报告地区”、“调查地区”、“死者姓名”、“编号”等信息为死亡名单中所填写内容,如在调查表修改页面进行修改后,死亡名单中对应信息也将被改变。(2)如该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