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31-36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31-36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31-36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3.1-3.6测试卷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012年5月22日,美国“猎鹰9 号”火箭把“龙”号飞船送入太空,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龙”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相伴而飞,空间站丙宇航员透过舷窗看到“龙”号飞船如图所示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宇航员选取的参照物是( )A.舷窗 B.地球 C.太阳 D.“龙”号飞船2法国飞行员在天空中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子弹的条件是( )A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相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B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C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篮球从篮筐中落下 B.火箭发射升空 C.月球绕地球转动 D.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4“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5.在下图中,小球在斜面上自由滚下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6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 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7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 )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C.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D.由一位同学按照选项A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8. 下课时,有同学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上述三项都有关9.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A.桨划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10.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这条鱼多重?”、“这块石头太重了,搬不动”中对两个“重”分析较科学的是( )A.前一个“重”指重力,后一个“重”指质量 B.两个“重”都是指重力C.前一个“重”指质量,后一个“重”指重力 D.前一个“重”指质量,后一个“重”指密度11以下各图下方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12自行车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有许多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地方。以下有关事实,属于减小摩擦力的是( )A.刹车时需用力捏车刹 B.手把和轮胎印有花纹C.向车转轴处加润滑油 D.脚蹬刻有很深的凹槽13如右图所示是“竹筷提米”实验,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玻璃杯受到重力的平衡力是( )A.米对竹筷产生的压力 B.竹筷对米的摩擦力 C.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 D.手对竹筷向上的提力14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列车突然向右启动;列车突然向左启动;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A. B. C. D.15根据实验事实和一定的理论推理,揭示自然规律是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车。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短;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长;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较短;在水平平整的木板表面上,运动路程较长。则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A.事实,推论 B.事实,推论 C.事实,推论 D.事实,推论17下列示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的汽车看见远处有障碍物时提前减速 D跳远时快速助跑18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 B.木块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9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推力为60N,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对乙的推力与乙对甲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C.乙向后退,且始终受到60N 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0.同学们在以“假如”为主题的讨论中,下列四种观点正确的是( )A.假如失去摩擦力,任何物体都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B.假如没有了空气,声音就一定不能传播C.假如失去了重力,天平就不能再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D.假如没有了重力, 弹簧测力计就不能用来测拉力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21.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它的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 ,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22.小明踢足球时脚感到疼,说明_ _;飞行中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_ _作用。23.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 ,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27.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N;当t=5s 时,物体做 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表面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材料从A处下滑从B处下滑从C处下滑毛巾444545272827141313棉布505150313031161516木板67686841404121202131.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同一斜面上,分别从A、B、C处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实验重复三次。(1)实验中,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应从同一斜面的 _处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2)比较实验数据发现,小车运动状态改变最慢的是在_表面上。(3)实验结果能证明_ (选填序号)。A.物体运动需要力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32.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 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这时木块在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