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安全管理手册MUPSMM.ppt_第1页
地面安全管理手册MUPSMM.ppt_第2页
地面安全管理手册MUPSMM.ppt_第3页
地面安全管理手册MUPSMM.ppt_第4页
地面安全管理手册MUPSMM.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地面安全管理手册mupsmm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2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3 课程目标 明确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持续发展 的安全方针 了解公司相关地面安全监察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责 熟悉和掌握公司关于地面安全管理的规定 知晓有关地面安全信息管理规定及地面安全事故标准 树立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安全意识 防止不安全事件 事故的发生 促进公司持续 健康发展 通过本课程学习 使学员能够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4 培训提纲 地面安全管理规定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5 地面安全事故调查 地面安全教育与培训 培训提纲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6 目的与依据 1 目的制定 地面安全管理手册 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的地面安全管理 使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有据可查 最终实现安全目标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特种设备安全法 等国家有关的法规和规章 地面安全监察管理机构与职责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7 2 公司地面安全监察机构图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8 地面安全监察管理机构与职责 2 地面安全监察机构职责公司综合管理部地面安全监察部负责向公司领导提供做地面安全工作决策的信息和数据 公司综合管理部地面安全监察部是公司地面安全监察责任部门 公司各单位负责地面安全监察职能的部门负责本单位地面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9 地面安全监察管理机构与职责 2 地面安全监察部安全职责公司各单位地面安全监察职能部门职责 地面安全管理规定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10 3 定义地面安全管理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 对不涉及航空安全 含航空地面安全 的生产工作 开展的决策 计划 组织和控制等一切相关活动 适用范围地面安全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地面安全生产范围内的各项管理工作 是公司开展的与地面安全生产相关的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定 机动车及驾驶员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11 机动车安全管理机动车安全行驶标准车辆装备完整 车辆各系统 机件技术性能良好 车容车貌整洁 抓好机动车辆的年检 季检及日常车辆的保养维修工作 使车辆处于良好状态 车辆未经年审或审验不合格的不得上路行驶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12 机动车安全设施配置车辆必须配备车用灭火器及逃生锤 其中 大客车必须配置2公斤灭火瓶2只 并且安装牢固 确保使用方便 有效 小型客车前排必须装置座椅安全带 行驶车辆必须随车携带 故障车警告标志 机动车及驾驶员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13 机动车安全行车规定驾驶车辆时必须携带驾驶证 行驶证等有关证件 不准驾驶与驾驶证准驾车型不相符合的车辆 车辆发动时驾驶员严禁离开驾驶位置 离开时必须熄火并将车钥匙随身携带 凡公务用车必须安排专职驾驶员或持有公司车辆准驾证的人员驾驶车辆 要做到 五定 定人 定车 定任务 定路线 定时间 机动车及驾驶员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14 机动车出境报告制度对执行任务的车辆 出车前须对车辆安全性能等车况进行仔细检查 确保车况良好 执行单程超过300公里长途任务时 须配备2名驾驶员 并明确安全责任人 确保行车安全 机动车及驾驶员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15 驾驶员安全管理驾驶员准驾证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车辆准驾证是驾驶员驾驶公司车辆的必要证件 准驾证由公司综合管理部统一制作 印发 管理 准驾证只限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范围使用 机动车及驾驶员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16 驾驶员安全培训教育依据 公司 地面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新进或转岗驾驶员需在上岗前完成岗前安全教育培训 日常安全教育培训 复训要保证每月开展1次 教育培训的台帐要记录完整并指定专人负责 内容 行车安全法规 手册及岗位程序 不安全事件 案例 应急预案操作及演练等 机动车及驾驶员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17 交通事故处理发生交通事故 当事车辆驾驶员应及时报案 交警 保险 并同时向本单位汇报 如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事发单位事故处理的相关人员必须立即赶到现场处理 事发单位地面安全监察职能部门应根据事故性质及时报公司综合管理部地面安全监察部 对公司专职 兼职驾驶员 在工作期间发生的交通事故 涉及相关交通事故的相关责任由所在单位负责 机动车及驾驶员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18 管理职责公司内餐饮服务提供单位必须取得 餐饮服务许可证 并在就餐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者摆放 公司各单位要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食品安全管理网络 并配备专 兼 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明确网络中各成员的职责和责任划分 食品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19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人 关键岗位操作人等相关人员应持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有效的食品安全培训合格证明 建立从业人员培训制度每年组织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不能少于40学时 同时要组织进行相关的知识考试工作 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台帐要记录完整 食品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20 从业人员卫生管理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取得健康证 从业人员必须每年定期体检 食堂环境卫生管理食堂 餐厅卫生管理配餐卫生管理食堂设施设备安全管理 食品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21 食品采购 贮存及运输管理原料采购管理食堂库房管理食品加工操作管理备餐供餐管理餐具用具清洗消毒管理食品留样管理 食品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22 特种设备定义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 压力容器 含气瓶 压力管道 电梯 起重机械 客运索道 大型游乐设施 场 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 以及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23 管理职责公司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设备管理部门管理者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公司综合管理部地面安全监察部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主管部门 主要安全责任人的职责设备管理部门的职责安全监察部门的职责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24 基本规定使用 检验 检测应当遵守有关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 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 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 国家规定实行检验的特种设备应及时申报并接受检验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25 安装施工运行与使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 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内 向安监部门办理 取得使用登记证书并置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26 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 并作出记录 对设备的安全附件 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校验 检修 并作出记录 使用单位应当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 消除事故隐患 方可继续使用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27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将电梯的安全使用说明 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按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水 介 质处理 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定期检验 移动式压力容器 气瓶充装单位应得到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许可 并建立充装前后的检查 记录制度 使用单位须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28 检测检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于每年10月 将当年特种设备检测 使用等情况和次年检测计划 报公司综合管理部地面安全监察部 同时报相关部门申请检测费用 使用的特种设备应由国家认可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 安全检查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 发现严重安全隐患应以书面形式下发 整改通知书 责令其整改 消除隐患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29 相关术语 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锅炉房管理八项制度 锅炉房六项记录 电梯安全必知必守15条 压力容器管理十不准 压力容器使用十必须 气瓶管理八不准 气瓶使用十必须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30 管理职责公司所属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总经理 经理 主任 部长以及其他被指定为该单位负责人 包括临时负责人 的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含临时单位 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各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制 明确各级 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落实 消防安全自查 火灾隐患自排 火灾责任自负 消防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31 消防安全管理基本要求各单位都要制订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各单位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特别是消防重点部位动用明火 应当向所在单位保卫消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动工时现场必须要设有消防专人监管 消防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32 各单位应当保障疏散通道 安全出口畅通 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紧急照明设施 保持防火门 防火卷帘 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应急照明 机械排烟送风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凡储存 使用 运输或者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单位 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33 单位发生火灾时 应当立即实施扑救火灾和应急疏散预案 同时及时报警 单位应当为消防人员提供抢救人员 扑救火灾的便利条件 火灾扑灭后 起火单位应当组织保护好现场 接受上级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调查火灾原因 如实提供火灾事故情况 查明火灾事故责任 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同意 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消防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34 消防安全检查各单位每日应对进入机坪控制区的生产保障车辆在使用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保证车辆状况完好 被确定为消防重点单位的 应当每天进行消防巡查 并要固定巡查人员 内容和频次 其他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 各单位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消防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35 安全教育培训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对在消防重点单位 岗位工作的员工 必须坚持 先培训 后上岗 的原则 消防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36 预案管理消防安全档案管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消防档案 消防档案应当详实 全面反映单位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 并附有必要的图表 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 单位应当对消防档案统一保管 备查 安全考评 消防安全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37 事故报告伤亡事故发生后 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者逐级报告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重伤 死亡 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 应当立即报告公司综合管理部地面安全监察部 公司综合管理部地面安全监察部接到死亡 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 立即按规定逐级上报 发生死亡 重大死亡事故的单位应当保护事故现场 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 防止事故扩大 工伤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38 工伤认定申请办理机构用人单位工商注册地的区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办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6号 工伤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39 申办条件用人单位中 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从业人员 用人单位应当自从业人员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 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 用人单位未在上述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 从业人员或者其近亲属 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 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年内申请 工伤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40 申请材料填写完整的工伤认定申请表 伤亡人员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包括事实劳动关系 的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包括初次的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的原件和复印件 根据不同伤害情形 另需分别提供的材料 申请程序 工伤管理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41 基本原则各单位地面安全监察职能部门应要求定期组织安全监察工作 地面安全监察职能部门应严格按照监察工作程序开展相关工作并做好记录 并监督整改落实 同时要对阶段性安全达标情况进行全面控制 检查 对监察发现的安全隐患或问题必须及时解决处理 责任单位必须按期整改并及时反馈整改情况 地面安全监察规定及程序 4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42 监察程序地面安全监察工作由公司组织和各单位自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公司的地面安全监察由公司综合管理部地面安全监察部组织实施 公司各单位的地面安全监察工作由各单位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具体实际来制定 并报地面安全监察部备案 专项地面安全监察按要求适时开展 地面安全监察规定及程序 4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43 定义地面安全信息是有关地面安全的所有数据 文字 影像及图片 包括 安全管理及监管人员 车辆 特种设备 食品安全 医疗卫生 基建 消防 安全培训教育 地面不安全事件 工伤等相关安全信息 地面安全信息管理 5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44 职责公司综合管理部地面安全监察部是公司地面安全信息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公司地面安全信息的收集 发布及归档工作 公司各单位的地面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由各单位地面安全监察职能部门负责 明确具体负责人 按相关要求上报各类信息 地面安全信息管理 5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45 地面安全信息的报告报告种类 定期报告和地面不安全事件信息报告 定期信息报告内容 运行数据 管理情况事故信息报告内容 事故车辆 设备 相关人员单位名称 发生时间和地点 事件的现象和原因 如一时不能确定其原因 可暂时省略 待查明后续报 处置简况 以及报告单位 报告人及时间等 地面安全信息管理 5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46 安全事件信息报告时限重大 含 以上生产 交通安全事故 火灾事故 3人 含 以上食物中毒事件 发生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应立即报告 并于事发6小时内以书面形式进行上报 后续情况还应及时续报 一般事故 发生事故的单位应于事发1个工作日 24小时 内以书面形式进行上报 后续情况应及时续报 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后 事发单位还需将相关情况于5个工作日内报告 地面安全信息管理 5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47 概述安全教育培训应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和与公司地面安全运行相关的法律 法规内容 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形势 有计划 有目的的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 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 普及安全技术知识 增强安全操作技能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 减少人为失误 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与健康 地面安全教育与培训 6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48 组织与管理公司综合管理部地面安全监察部下达公司 地面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同时负责监督检查公司各单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完成情况 各单位根据股份公司要求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 制定本单位的培训计划 组织开展日常及阶段性培训工作 各单位应建立 健全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并进行有效的管理 建立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地面安全教育与培训 6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49 教育培训的对象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新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在岗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分为初训和复训形式和方法 地面安全教育与培训 6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50 地面安全事故标准的定义指公司各单位在地面安全生产的范围内 发生事故后产生的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的具体衡量 事故分类根据公司的生产运营范围和业务涉及类型 地面安全事故分为生产事故 交通事故 食品安全事故等 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地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的数量 地面安全事故标准 7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51 地面安全事故的等级生产事故等级 特别重大 重大 较大 一般道路交通事故等级 特大 重大 一般 轻微食品安全事故等级 特大 重大 较大 一般 地面安全事故标准 7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52 事故调查职责发生重 特大等级的事故 事故调查工作由公司综合管理部地面安全监察部门负责组织开展 事发单位协助处理相关工作 发生未到达重大等级的其他安全事故 事件 由相关责任单位负责调查 调查情况报至公司综合管理部地面安全监察部审核 备案 地面安全事故调查 8 r1版2014 3 4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