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铜梁电讯科技学校校园规划设计说明一、前 言重庆电讯科技学校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的省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重庆市对外劳务合作电子技术工、机械技术工、服装技术工培训基地,是重庆铜梁办学先进单位、文明单位;以从事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缝纫技术、电子技术教学、科研、技能考核一体的职业教育特色学校,是重庆市中等学校累计发展的典型。(一)育优雅环境,造形象品牌学校位于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科教文化名城重庆铜梁,座落于颇具影响力的铜梁科技教育园区内,与近十所著名院校相邻,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学校占地约150余亩,依山傍水,绿水环绕,环境优雅。学校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缝纫、汽修、文秘公关、电子商务等八大类12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电子技术、缝纫技术、电子商务专业是市教委的高级骨干专业。学校现在在校生3000余人,生源辐射贵州、四川、云南等多个省市,教职工125人,其中市级职称38人,中级职称50余人,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和宽敞的学生活动场所,学校有多媒体电教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有线电视教学系统、远程教育“四大系统”,建有计算机网格中心、服装裁剪中心、数控技术中心、机械加工“四大中心”。有计算机400余台,电子实作室、电子阅览室等各类实训实作室一应俱全,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基地。(二)综合培养,争管理品牌我校师资力量雄厚,始终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通过大量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各类技能比赛、考核、鉴定,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使学生在展示自我才华的同时增强自信;为适应社会,铸就人生辉煌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我校与国内品牌高校合作,开展专科、本科学历教育,连续五年升学率在95%以上,深受社会各界认可,取得可喜成绩,使就读我校的学子真正实现“升学有门,就业有路”,的愿望。(三)创特色学校,铸就业品牌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市场,实行开放式的“双目标”办法,教学质量年年提高。我校以计算机类、机械数控类和缝纫类实用人才的培养及安置就业为特色,以创新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就业”深深吸引着全国各地学子,毕业生被安排到了银行、邮局、保险公司、电信、联通、铁通等通信部门从业计算机应用领域,以进入白领阶层而自豪;以就业在富士康集团、重庆福特公司、格力集团、美的集团及欧美、东南亚地区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企业稳定就业而安心。学校以满意的就业安置,十年的免费跟踪服务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信赖。(四)建和谐校园,塑“树人”品牌重庆市政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铜梁电视台、龙乡日报等诸多媒体,多年来,数十次对我校在教育、教学社会活动及实习就业中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行过多次表扬和全方位报道,使学校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引起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的青睐,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新校区预计投入80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建设,力争2012年将我校建成科系齐全,在校人数达8000人以上的全国重点中职学校。二、建设规模及内容结合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与学校的发展规划,未来的在校住宿的学生规模按照3500人考虑。根据1987年国际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委印发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试行)进行项目建设规模测算,具体建设规模如下:)1.教学用房教学综合楼10778.38M2。2.学生宿舍(1-7幢)学生宿舍:16956.22M2。3.学生食堂(一、二期)学生食堂4116.11M2。4.实训基地及工厂实训工厂:5909.75 M2三、铜梁电讯科技学校校园建设方案 (一)设计依据及原则标准1.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版)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3.重庆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4.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8.重庆市规划管理条例9.业主提供的其它资料。(二)设计原则1.充分考虑此项目的客观条件,力求处理好各种不利因素,达到实用、经济、美观三方面的要求,使此项工程建成后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2.“以人为本”是规划方案的基本理念,方案不仅仅满足于提供一种教育设施、还要为师生提供交往活动的空间,处处考虑到行学生的为特点及需要,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气氛与灵活性空间是设计的中心。3.满足该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规划设计条件和要求,明确用地功能分区,合理规划功能布局,改善和协调内外部整体环境,提供一个宽松宜人的城市空间节点。4.积极有效地利用基地周边及内部的自然环境和资源,重视环境设计,注重空间造型,努力创造同自然环境有机协调的良好环境条件,形成有现代特色的立体多层次建筑空间效果。5.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基础与公用服务设施。6.建筑应结合地形和朝向展开,最大限度追求良好的通风采光、注意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7.总平面布局注意交通流线、教学、生活管理流线,使之合理适用、经济。8.立面处理考虑学校建筑性格,以简洁、明快时尚的现代风格为主并在景观、观景上着力打造山水园林风貌。9.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推广新技术。10.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保、绿化、消防、防灾减灾以及节能等方面的规范和规定。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要求。(三)总体布局1. 教学区根据业主要求,本规划分两期实施,本期主要实施的项目是教学综合楼、实习工厂、学生宿舍、学生食堂(一)等建筑,二期重点实施的是实习工厂、学生食堂(二),主要布局规划如下:一期主要满足学生的教学和实习、运动、生活;二期则是针对用工单位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对口培训、实施人才接口升级,因此,在一期红线范围内教学、生活、运动等设施均应具备,在一期用地红线中,根据总体规划,在中部布置教学综合楼,减少周边干扰,在大门右前部布置实习工厂,便于实习和产成品进出。在一期大门左方布置运动场,后面生活区布置学生食堂,在学生食堂两侧布置五幢学生宿舍,以上规划已基本满足3000学生学习、生活之需,在二期用地范围内,在二期大门左方布置培训基地和研训中心,在右方布置二期生活区。教学综合楼成“凹”字形,形成一建筑群体,建筑中间形成围合通道的空间,可修建花台廊亭,成为师生课余休息的场所。整体造型力图体现校园建筑的庄重素雅,又充分体现现代气息,形体上利用空间功能的变化,凸现立面造型和体量的生动,利用外立面墙体的收放对墙进行分解,以及外窗的设置进行有规律的变化,与凹凸的线条对比相得益彰,视觉效果强烈,虚实对比形成鲜明的肌理质感,整个建筑呈现一种生动的张弛线型和有力的骨感趋向,建筑群立面处理在强调虚与实的对比以及丰富的层次感的同时,充分体现中职校园的文化特色,现代意识及科学精神。学生宿舍在运动场的西边,每栋都为六层楼,层高3米。宿舍区内的建筑尽量紧凑,一方面可简化管网等基础设施,同时也可将绿地大范围集中,对改善生态质量、提高环境效益有积极作用。学生食堂(一)为二层建筑,层高4.2m。一层、二层分别设置就餐大厅,各功能分区合理,其入口面对运动场,并将两层高的食堂大厅设于主体后侧,既可缓冲疏散人流,建筑后部借助坡地、水池、小径可形成一处师生休憩的小景点,食堂建面为2653.13 M2。2.实习工厂区实习工厂位于一期校区北部,实训基地位于二期南部,考虑培训基地的中心任务是初中级人才的速成培训,所以,尽可能给学生和培训人员营造一个学习和实习的最佳环境。实习工厂设计6.3至7.5米柱网,利于各种不同的行业使用,整个实习工厂采用大开间设计,方便专业的灵活隔断,一楼层高5.4M,适用于大型机械实训,二至三楼层高3.9M,适用于普通专业的实训,实习工厂内设有4部电梯,2部楼梯以及专门的管理用房和厕所。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管理、加工、原辅材料、成品库房等功能用房,为便于生产和实习,拟设4部电梯,4部楼梯作为产成品及原辅材料的垂直运输和人员交通,并在各车间之间设置一宽敞外廊,便于学生之间交流和增加安全疏散通道。同时配有科研中心及对外展示中心与之配套,更加有利于对外交流学习和展示教学科研成果。3. 校前广场新校区前部为校前广场,尺度为30*80米,配有水景、文化雕塑、景观树种、休闲坐椅、叠泉、花台等,是引领一期整个校园规划及功能的核心,又是一期组团的对接转换点和交通枢纽,是校园空间的灵魂。通过水体与绿化景点、人文景观的共聚,强化了东西空间的联系,突出了校前广场的宏大雍容和中心轴线的严谨与对称,即保证了广场两边视觉的连续,又使得空间感觉更加亲切宜人。广场空间开阔,南北两面建筑群雄伟大气,严谨又开放,充分体现了当代中职学生的时代风貌。特别是凸显了中职教育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雄心壮志。二期工程实施完成后,将充分体现铜梁中职教育的档次和规模。以校前广场为中心,校园绿化景观设计中将名人字牌,小品雕塑,临水平台等把学校的历史沿革,光荣传统,办学理念,科学管理,师生情感,教学成果等寓意于时尚,优美的景观环境之中,把文化内涵及景观实景充分的结合起来,把物质赋予精神,使校园活跃起来,学生身居其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启迪效果,净化心灵,感悟人身,振奋精神,从而激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校园环境作为教学生活运动组团的室外配置功能,又能最大限度的烘托起教学大楼及实训组团的宏伟与壮观,它除了学生集散,交流,休闲外,景观环境将极大的丰富建筑群体的空间环境。(四)建筑设计1立面设计根据重庆和铜梁的气候特征和建筑使用功能,建筑立面造型均采用现代建筑手法,以简洁、大方和明快为主。建筑入口墙面采用玻璃及新型材料,使建筑更有通透造型美感。通过外立面强烈虚实的对比,横竖线条的变化,体量的高低凹凸、材质与色彩的合理搭配,局部现代装饰构件以及内部功能的充分结合与运用,创建出活跃、亲切、开放、轻快的建筑形象,满足当代学子心理上对现代化的向往和新颖独特的形象需求,突出了现代职业教育学校建筑的内在特点。2剖面设计建筑剖面是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涉及到投资的费用,也涉及到生产运行中的经常性费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缩短工程管网长度以及满足工程管网的布置与维修,选择合适的层高是非常必要的。本项目综合考虑了各专业管道走向及最适宜的室内使用空间,同时考虑使用功能、建筑造型、结构尺度、地形高差等因素,确定各建筑物的层高。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规划总用地面积:88835.87 m2(约133.25亩)一期用地面积:50395.91 m2(约75.59亩)二期用地面积:38439.46 m2(约57.66亩)总建筑占地面积:10979.72m2总建筑面积:46923.10 m2建筑密度:12.36%容积率:0.53绿化率:35.54%其中各单体指标:新建教学综合楼占地面积:2181.03 m2建筑面积:10778.38 m2科技培训楼占地面积:2329.29 m2 建筑面积:9162.64 m2实习工厂占地面积:1942.58 m2建筑面积:5909.75 m2新建学生食堂(一)占地面积:1249.01 m2 建筑面积:2653.13 m2新建学生宿舍1-4#、6、7#占地面积:2518.32 m2 建筑面积:15294.48 m2新建学生宿舍5#占地面积:271.83 m2 建筑面积:1661.74 m2拟建学生食堂(二)占地面积:487.66 m2 建筑面积:1462.98 m2(五)结构设计本项目中建筑单体均采用框架结构,部分屋面造型采用轻钢网架。1.设计依据A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B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C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D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E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F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2.地震烈度按照国家地震区划图,重庆地区教育建筑物按地震基本烈度7度设防,本建筑抗震等级为三级。3.荷载取值楼 梯 : 3.5kN/ 教室、办公室:2.0kN/实训室:3.0KN/厨 房:4.0KN/餐 厅:2.5/KN消防疏散楼梯:3.5kN/ 走道、卫生间:2.0kN/ 一般上人屋面:1.5kN/ 其 他: 2.5kN/ (六)给排水设计1、设计依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给排水规划条件概述学校位于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科教文化名城重庆铜梁,座落于颇具影响力的铜梁科技教育园区内,与近十所著名院校相邻,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学校占地150余亩,依山傍水,绿水环绕,环境优雅。3、规划原则3.1主要供水管网形成环状,尽可能从不同方向引入,以提高供水的安全性;3.2避免地面径流过分集中,根据地形情况就近排放,采取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规划原则;4、给水工程规划4.1、用水标准及用水量用水量标准参照建筑给排水规范GB50015-2003指标采用。序号用水项目用水规模(人/)用水标准用水量(m/d)1新教学综合楼180040L/人.d722实训基地80025L/人.d203实习工厂50025L/人.d21.54学生食堂1100025L/人.d255学生食堂280025L/人.d206学生宿舍2400150L/人次.d3607绿地及道路用水量82531 m21.5L/m2.d124 9其它水量1070总计713注:1、其它水量包括管网渗漏水量和未预见水量,按用水量的10计。2、规划最高日用水量为:740m/d,日变化系数Kd=1.60,时变化系数Kh=1.45消防用水量:室外消防用水量35L/s,室内消防水量15L/s。4.2、给水工程规划4.2.1水源:采用市政管网供水,由市政道路分两路接入,供水管沿小区道路呈环状供水。4.2.2给水设计管网计算与校核:给水管网按最高日最大小时流量计算,并按最高日最大时流量加消防用水量校核管网布置:根据规划区内最高日最大时流量及相关地块用水量,在道路及片区内规划布置DN150DN300的给水管道。根据该地块地形规划条件,区内供水采用分区供水,供水加压采用变频设备。室外消防及室内消防:本规划区内道路均按不超过120米间距布置室外消火栓,单体建筑内设室内消火栓。5、污水工程规划设计5.1、污水量规划标准和污水量5.1.1污水量规划标准:污水量按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污水排放系数为0.80,绿化、道路浇洒水量不计入污水量。5.1.2规划平均日污水量为:490 m3/d,总变化系数KZ=1.70。5.2、污水工程规划地块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由于自然地形呈水岸岛链特征,污水排水按场地坡度方向排放,并在地块东北角、南部及西部位置分别布置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水达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6、雨水工程规划设计在本规划地块因势较低就近组织排放,主要往市政道路排雨水,设计暴雨重现期一年,暴雨强度采用当地地区暴雨强度公式。7、热水规划学生浴室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的方式,热水用水量600m/天(60),采用太阳能加热系统。(七)供配电设计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J133-90(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4)建设方有关要求及提供的资料2.设计范围及主要内容(1)供配电及照明系统设计(2)通信系统设计(3)电气消防设计(4)防雷接地系统设计3.用电负荷估算本项目用电负荷标准预测,参照国内分类综合用电指标并结合重庆市土建学会电气专委会推荐的指标进行负荷估算。综合教学楼:60w/10974.09=658.45kw实训基地1:50w/13575.9=678.8kw实习工厂2:50w/12496.52=624.83kw体艺馆:40w/1435.54=57.42 kw学生宿舍13#:40w/4985.22=199.41kw学生宿舍47#:40w/10196.32=407.85kw学生食堂1:80w/2653.13=212.25kw学生食堂2:80w/1807.13=144.57kw新增供电负荷:(658.45+678.8+624.83+57.42+199.41+407.85+212.25+144.57)0.850.6=1521.63kw 注:考虑各类用电负荷间的同时系数为0.85,需用系数取0.6。4.低压配电系统根据学校总体设计校区内设一座10KV的配电房,配电房电源通过敷设在校前区16米路上的电缆沟引入,10KV配电房规划容量为21000KVA。变配电房采用放射式向各用电单元配电,各用电单元内配电采用树干式和放射相结合的方式配电,低压配电半径不超过300。本项目所有室外电力管线全部下地敷设,保证项目区域内市容环境整洁,区域内道路、广场照明管线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穿管直埋,其他电力电缆均采用电缆沟敷设方式,从本区域电缆沟至10KV配电房的电缆采用穿钢管理地引入地敷设方式。(八)防雷设计本工程各单体建筑均按三类防雷设计考虑,均采用8毫米的圆钢沿女儿墙设避雷带。利用立柱内的钢筋作引下线,以建筑物的基础多筋网作接地装置。防止雷电感应、雷击和电气设备防雷共用同一接地装置,采用总等电位联法,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九)消防设计1.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2.总图消防铜梁县电讯科技学校中心内交通道路布局合理,为科研教学创造了宁静安全的校园环境。道路基本做到了人车分流,而又相互连结,并且在建筑物周围空地可自然形成回车场。建筑之前距离较大,消防车可直接进入,形成环形通道。本项目完全能满足消防要求。3.建筑消防本项目建筑消防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以规范设防火分区,使消防车可以顺利到达建筑物,保证建筑物有足够的扑救面。合理布置室外消防给水管网,消防水池及室外消火栓设施以及防火规范中规定的各种设施及设备。4.消防装置(1)消防用水量预测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5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发生火灾时消防总用水量28L/S,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发生火灾时消防总用水量Q=540m3。(2)给水水源及水压本项目所需供水由当地自来水公司市政管网供给,学校内部将建设完善的供水管网,供水管道已敷设至拟建场地附近,供水水压已达到黄海高程250米,安全能够保证本工程的需要。(3)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由室外消火栓供给,室外消火栓沿道路敷设,其间距不超过120米。(4)消防管网市政供水管网已铺设至拟建场区附近,消防给水管网与生活用水管网合并与其直接连接,DN=250mm。(5)消火栓布置建筑的室外沿道路边都设地上式室外消火栓;每幢楼室内在每一层楼设置消火栓。(6)灭火器配置建筑都安装A、B、C类火灾都适用的磷酸盐干粉来火器。5.电气消防(1)消防电源及配电1)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等消防用电设备由两路电源供电,并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内自动切换。2)消防用电设备采用专用回路供电。3)消防用电配电线路采用阻燃电线、电缆。4)设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2)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应急广播主机消防专用对讲电话主机。(3)其它防火措施1)变电所的变压器采用树脂干式变压器,非燃性电容器,无油高压开关柜。2)柴油发电机房设气体自动灭火系统。3)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接地系统,做总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4)电气管井内预留洞采用防火材料填堵,防止火灾顺电缆蔓延。6.暖通消防(1)机械排烟系统1)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米的疏散内走道,设置的走道机械排烟系统。走道吊顶上设置排烟口,排烟口与烟(温)感消防控制装置连锁,排烟风机屋面排烟机房内。2)高度超过12米的中庭,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每个中庭设置专门的中庭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风机采用低噪声离心风机箱,设置于层屋面排烟机房内。(2)防火设计1)空调、通风系统送回风管道下列部位均设置防火阀:穿越防火分区的隔墙或楼板处。垂直风道、土建竖井与各层水平风道连接处。穿越沉降缝或变形缝处(两侧设置)。2)所有排烟口均受烟(温)感器控制,并与排烟风机连锁。3)所有通风、空调、排烟管道及设备均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管道及设备的保温、隔热、消声材料,风管柔性接头采用不燃材料制作。4)管道井每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非燃烧体作防火分隔。5)所有通风、空调、排烟管道穿越房间隔墙和管道井的孔洞;管道井、电缆井与房间吊顶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采用不燃材料填充密实。四、环保与节能措施(一)环境保护1环境质量及排放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域标准。3)环境噪声质量标准执行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1)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新污染源一级标准。2)固体废弃物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有关规定。2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防治措施本工程建设地址位于重庆市铜梁县科技教育园区内,周围无工矿企业和有害污染源,不存在制约条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排入市政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后,达标排放。本工程采取雨污分流体制,实验室污水经初级处理后排入总管道排到市政污水处理总站处理。同时要求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加强节约用水观念,减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产生。工程周围没有绿化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副高去年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茶叶种植合同管理与经营资料
- 建筑工人居住管理协议
- 日记采辣椒200字(14篇)
-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设计与客户满意度调查模板
- 江苏省南通如皋市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技术开发流程规划及实施指南
- 直播电商平台经纪合同
- 新年腊八节主题作文7篇范文
- 辽宁省营口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运动处方》课件-第一章 运动处方基础理论
- 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综合知识〉笔试考试大纲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人教版山东省济南市九年级中考英语模拟试卷(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2025+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 课件
- 消毒供应中心培训课件
- 反应釜操作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试卷真题(附解析)
- 物业薪酬管理办法
- 2025年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疫人员考试题(附答案)
- 外场管理制度
- 集团公司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