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奥赛中数论问题的解题方法.pdf_第1页
数学奥赛中数论问题的解题方法.pdf_第2页
数学奥赛中数论问题的解题方法.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奥赛中数论问题的解题方法 1 引言 在历年的国内外数学奥林匹克中 几乎每年都离不开数论问题 分析历年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试题易知 奥林匹克 数学中的数论问题主要有 1 整除性 问题 2 数性的判断 3 余数问题 4 整数的分解与分析 5 不定方程 问题 6 与高斯函数 x 1 有关的问题 本文对奥林匹克数学中的数论问题的常 用解题方法做进一步的分析总结 2 常用的部分解题方法 2 1 奇偶分析法 奇偶数的性质 1 两个奇数的和与差为偶数 而 积为奇数 2 两个偶数的和 差 积为偶数 奇数与偶数的和 差为奇数 而积为偶数 3 如果m 为整数 a 为奇数 则 m 口的奇偶性与m 相反 如果m 为整 数 b 为偶数 则m 6 的奇偶性与相同 例设N 是正整数 如果存在大 于l 的正整数k 使得N k k 1 k Z 的正整数倍 则称N 为一个 千禧数 试确定l 2 3 2 0 0 0 中 千禧数 的个数 并说明理由 解设 是 千禧数 则存在正 整数m 使得N 一丛生尘 砌 即 Z 2 k 2 m 七一1 显然七与 2 m 七一1 的奇偶性不同 且后 l 2 m k l l 所以2 N 有大于l 的奇 因子 从而 有大于l 的奇因子 反过来 若 有大于l 的奇因 子 则可设2 N A B 其中A B 的 奇偶性不同 且A l 且 一 A 4 1 竺一 A A 1 A 里二 222 2 其中 垄i 为正整数 Z 综上 只有当 有大于l 的奇因子 时 是 干禧数 而在l 2 3 2 0 0 0 中 只有l 2 2 2 2 1 0 不是 千 禧数 故有 干禧数 2 0 0 0 1 1 1 9 8 9 个 评析 奇偶分析法是从未知数 系 数的奇偶性入手讨论未知数的可能取值 情况 以达到缩小考察范围 得出相应 教育观察勰 5 1 0 8 0 0 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王坤 的结果 在解决与正整数有关的问题 如 数性有关的问题 能灵活运用奇偶分析 的方法 往往有 四两拔千斤 的效果 2 2 分类讨论 依据数学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的相 同点和差异点 将数学对象进行分类 然后对划分的每类分别进行研究和求解 的方法 叫分类讨论的方法 分类讨论必须遵循的原则 1 分类讨论的对象必须是确定 的 2 每次分类的标准必须是同一的 3 分类必须不重复 不遗漏 4 连续多次分类 按层次逐级进行 不得 越级 例解方程x 3 一I x 3 解将方程变形为B 工3 3 由不等式x l b J 工 可得 z 一1 z 3 3 x 由此又可以得到 2 一x 3 1 因为当x 1时 工 一工 x x 2 一1 1 0 所以此时方程无解 因方程的解必 须满足 1 又因为当M l 时 f x 3 x I x I l x 2 一 I I x 2 1 2 时 x 一x x x 一1 6 所以方程仍无解 因此 方程的解必满足l x 2 于是必有翻 l 将阴 l 代入原方程立 即得出原方程的解为x 可4 评析 在数论问题中往往出现多个 正整数或其他更特殊的情况 此时必须 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正整数或其相关式 子进行分类讨论 本例中就是灵活地对 x 的取傻范围进行分类讨论 最终蛆结 出J 的值 解题过程中还应注意往往有 时一次分类不够 还要进行第二次分类 两次分类可以相互独立 也可能第二次 是将第一次的一个子类再分类 2 3 反证法 通过证明论题的矛盾论题 即否定 命题 进而肯定命题的真实的证明方 法叫做反证法 反证法的一般步骤 1 反证 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2 归谬 从该假设出发 经过推论论证 得出与已知条件或公理或定理矛盾的结 论 3 结论 由矛盾判定假定不正确 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即 反证 推理 否定或肯定 三步 例设正整数d 异于2 5 1 3 求证 在集合 2 5 1 3 d 中可以找到两个 不同的元素a b 使a b I 不是完全平 方数 第2 7 届I M O 试题 证明 2x5 1 3 2 2 1 3 1 5 2 5 1 3 1 8 2 只须证2 d 1 5 d I 1 3 d l 不全 是完全平方数 假设2 d I 5 d I 1 3 d 1 均是完全平 方数 不妨设 2 d l 工2 I 5 d 一1 1 2 2 1 3 d 1 z 2 f3 解出可得 2 d q 2 一P 2 g t p X q p 2 d 是偶数 即g 一 是偶数 p g 同奇或同偶 从而q P g P 是偶数 于是2d 是4 的倍数 则 d 是偶数 这与推出d 是奇数相矛 盾 故原命题正确 评析 反证法是数学证明中的一种 重要方法 在解决数论问题中反证法也 具有其普遍应用性 特别是在判断数性 问题 如解平方数问题等 中应用更多 证明的关键是构造矛盾 通常借用奇 偶数等方式来构造矛盾 2 4 无穷递降法 无穷递降法是一种与数学归纳法相 对应的的数学方法 它的原理一般称为 无穷递降原理 其现代表述为 若要证 明关于自然数的命题N n 不成立 需要 证明 1 N n 不成立 f2 若N 依 成立 则有k 数1x n y N 满 足莲塞霎一 T y 2篓勇委量茎奏萎差至萋 主薹 量 量 被2 除下去都仍得偶数 除非为o 因 二趸 斗蟹二 苫二 二 证明若存在非零整数x 满足此璺会守翠矛盾 可见也不会有偶数并 y 点采多而又 享菽写性 夏某 箨 新 痘 麓瑟嚣疆一二一 二 心菇卷 x v z m 蒹姜竺銎量震豁雾蒙理囊黧鬻 啪华南 工2 2 2 2 叫少 z m 翟曩茎篆羹萋喜黧军萼是i 羹主耋茎理工赫舭撕 一 教育观察2 万方数据 数学奥赛中数论问题的解题方法数学奥赛中数论问题的解题方法 作者 王坤 作者单位 510800 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刊名 东西南北 教育观察 英文刊名 East West South North 年 卷 期 2012 6 参考文献 3条 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