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崇州市蜀州公园总体规划 崇州市蜀州公园总体规划说 明 书 第一章 城市环境与公园功能分析崇州市地处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东距成都25公里,位于天府之国的腹心。崇州市历史悠久,古称蜀州,自古为繁荣富庶之地,有“蜀中之蜀”、“蜀门重镇”之称。崇州市城区范围内现有陆游公园、罨画池公园、滨河路公园和一些广场街头绿地供市民休闲游憩。蜀州公园位于城市中心,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蜀州公园,可以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形成“园在城中”的城市布局。第二章 自然条件及用地分析一、地理位置与用地条件蜀州公园北临永康路,南临蜀南中路(建设中),东临崇庆南路(建设中),西邻蜀南小学。北侧主要为商业用地,东侧为安置房小区,南侧拟建高层建筑。崇庆南路东侧有附四渠,。公园规划占地96875.5(145.31亩),成L形。南北长约405.5m,东西最窄处约207.5m,最宽处约307.5m,最大标高537.02m,最低532.10m,相对高差约5m,地势平缓。本公园基地内东北面原为东门市场,西北面以居民用房为主,建筑等级较低,南面多为植被茂密的荒林地。公园内拟建崇州市文化馆(占地8.27亩),为公园的定位提供了依据。二、自然地理条件(一)气候特征园址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15.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4温差为19.7。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61.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12.4,雨日和雨量均为夏多冬少,春季为176.1,夏季为588.0mm,秋季218.4mm,冬季为29.9mm。风向频率以静风最多,占全年的37%;其次是北风,占9%。年平均风速为1.3m/s。平均霜日19天,平均无霜期为285天。年平均雪日3天,且雪量较小。主要灾害性天气为连续性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寒潮、霜冻等。(二)土壤情况:园区原为旱地、建筑用地及小面积林地,地形平缓。建设用地对植物生长不利,需要改良才能营造好植物景观。(三)植物资源:用地范围内有大面积旱地,植物多为杂灌,有小面积水杉林。需要进行植物群落构建,丰富群落类型和植物种类,提高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和景观丰富度。第三章 SWOT分析优势(Strength):区位优势:崇州城区中心,四面临城市干道,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客源优势:公园周边规划用地均为居住用地,公园西南还有一小学校,围绕城市公园,未来将集聚大量的人口。同时公园也提升了居住区和整个城区的整体环境。公园定位优势:崇州城区现有公园仅3个,分别为一个文物古迹单位罨画池和两个带状公园滨江公园和陆游公园。崇州城区缺少集运动、休闲、文化、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蜀州公园的建立将填补这个空白。生态效益优势:蜀州公园规划面积9.69万平方米(145.35亩),建成后公园将成为城市中心的一个大型绿核,与滨河绿带、道路绿带及街头绿地一起使崇州城区绿地系统更加完整。同时公园也将提升周边居住区和整个城区的整体环境。其他积极因素:拟建形态良好、功能鲜明的崇州文化馆;劣势(Weakness) :基地无现有植被,植物群落建立及成熟需要一定时间。基地无现有水源,水景营造需要工程措施辅助。机会(Opportunity):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指导下,政府对城区发展的定位需要一个品质优秀,生态效益良好的中心公共绿地。挑战(Threat):崇州自古就是一个文化底蕴颇深的城市,在蜀州公园的规划中,如何结合城市文化肌理,在特性与共性间找到平衡点。基地无现有植被,如何快速的构建植物群落基础,同时又符合美学评价。基地无原有水源,如何引入水源,并低成本的维持水景。第四章 规划依据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7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9973、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1992 4、成都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 19975、成都市公园条例 20066、崇州市蜀州公园地形图7、现场收集的资料 第五章 公园性质与环境容量一、公园性质 蜀州公园定位为集运动、休闲、文化、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开放性综合公园。二、规划目标 结合崇州现有文化资源,以人为本,建立一个多功能、多用途的城市生态公园 1、各类运动/景点和休闲活动/科普教育存托出基地的特色 2、生态公园 3、居住区旁的生态绿地 4、文化的体现和展示 5、生态、文化、城市结合的体现三、环境容量为防止公园遭到超容量的破坏,导致风景资源和环境质量下降,从保护生态环境和游览的舒适、安全出发,根据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公园环境容量计算如下:1、蜀州公园陆地面积为92863.8 m2,依照相关规定,公园游人舒适游览面积按60m2/人计算,其环境容量为1547人。2、如公园每天使用周转率为1.5次,公园每天舒适环境容量为2321人次。第六章 规划原则1、着重强调公园的植物栽植,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2、通过民俗文化与景观的结合,加强对文化的认知3、创造四季变化的植物景观,营造多层次的休闲绿地空间,充分体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中“园在城中”的格局4、加强公园的多功能性,强调市民的参与5、 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第七章 规划布局及景观规划一、 规划构思(一)布局构思综合考虑公园现状、公园性质和城市景观需求,形成“两轴一线四区多点”的多层面的空间格局。两轴:以文化馆为终点,东北角入口至文化馆形成民俗景观轴,东侧入口至文化馆形成历史文化轴。一线:贯穿公园的全场约615m的水系景观游览线。 四区:分别为竹报平安,书画传情,风筝寄思,兰花沁幽四个景区。多点:指四个景区中依照每个景区特征设置的多个景点。(二)设计理念考虑公园的休闲功能和持续建设,在确保公园生态效益的同时,组织市民需求的健康游览休闲项目,一方面引入了文化休闲的概念,即为建设有崇州特色的公园,提取崇州四个民俗文化特色之乡:竹编艺术之乡道明、书画之乡怀远、风筝之乡金鸡、兰花之乡街子为景观主题,分别形成四个景区:竹报平安,书画传情,风筝寄思,兰花沁幽。另一方面整个公园分为文化、休闲、自然三个活动空间,三个空间相互交融又各具特色,为市民提供多功能的活动空间,强调市民的参与性,体现出现代城市文化公园的特色。文化休闲自然崇州特色,强调文化的多元性崇州文化馆、崇州人文历史、灯廊猜谜、风筝之乡、兰花之乡、竹编艺术之乡、书画之乡多种活动组合,强调具有娱乐性的多种体验球类运动、放风筝、嬉水、健身器材、钓鱼、山地自行车、花田种植收获、健身舞剑、民俗小吃、竹特产购物美好环境的包围,强调人与自然零距离和谐共处天然氧吧、竹林寻幽、田园情趣二、功能分区及主要景点规划公园分为六个功能区:历史文化区、休闲游览区、疏林活动区、密林游憩区、体育运动区、科普教育区1、历史文化区:该区位于公园南部,邻接崇州文化馆,总面积约27208 m2。景区沿东西方向,从公园东入口至崇州文化馆形成历史文化轴,引导游人进入公园。历史文化区分为东入口广场、历史文化大道、书画园、诗歌园四个景点。(1)东入口广场邻接崇庆南路,为公园与城市道路之间的过渡区域,起到集散人流,标志公园入口的作用。(2)历史文化大道长约128m,以印刻铺装的形式表现崇州自古就是蜀中之蜀的富饶之地。(3)书画园和诗歌园分别位于历史文化大道两侧,以精致的山石小品结合中国书画和诗歌艺术形成多个休息小场地。2、休闲游览区:该区位于公园中部,占地面积约为25258m2。该区有民俗景观大道贯穿全区,景点沿线布置,分别有蜀风广场、民俗景观大道、风筝广场、灯廊、纸鸢楼五个小景点。(1)蜀风广场 公园东北角入口,为公园的主要入口,也是民俗景观大道的起点。蜀风广场利用蜀文化的符号、图腾营造巴蜀特色。同时蜀风广场邻接城市道路,既是公园与城市的过渡区域,也是最方便市民使用的街头绿地。(2)民俗景观大道 崇州是一个民俗艺术多元的城市,民俗景观大道分段表现崇州的民俗文化:、山水崇州、圣水祈福、风之意向、天上街市、梅馨千代。(3)风筝广场 公园中心广场。风筝不止是一项艺术也是一项活动,风筝广场周围布置了灵动活跃的象征风的小品,中心提供了大型场地供市民开展各种活动:表演、舞剑、放风筝等。(4)灯廊 不单纯的把灯的意向放在景观中,而是融入市井生活里,打造花灯灯廊,结合当地小吃和特产,形成人气聚集的街市。(5)纸鸢楼 风筝广场东北侧的,占地面积100,为现代中式风格二层建筑,与文化馆建筑风格相呼应。纸鸢楼以风筝艺术为装饰元素,既是一座蜀国风筝的展览馆,也是一座具有民俗特色的茶楼。3、疏林活动区:该区公园临近公园东北角入口和东侧次入口附近,占地面积约为7808。该区由暗香林和疏林草坪组成。(1)暗香林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仿崇州著名的罨画池的梅林景观,种植一片面积约1000为市民提供一处冬季赏梅的城市景观。(2)疏林草地 占地面积约6808的开阔的大草坪被郁郁葱葱的森林环绕,周围的梅林传来暗暗幽香,爱狗人士或三口之家都可以在草坪上进行阳光浴、读书会、野餐、放风筝等任意活动。在地震灾害等特殊时期,疏林草地也作为紧急避难场所。4、密林游憩区:该区占地面积约15601,位于民俗景观大道北侧,与疏林草地相对,锦溪从该区蜿蜒流过,是相对幽静的游憩空间。密林游憩区包含个园、竹里馆、竹径通幽、竹逸亭、竹溪轩五个景点。(1) 个园 个园以景墙的形式用前后关联的图画表现崇州竹编工艺。(2) 竹里馆 竹林中藏着的幽静小楼,竹与芭蕉种于竹里馆外,营造“巴山夜雨”的氛围。(3) 竹径通幽 弯弯曲曲的竹林小径连接竹里馆和竹逸亭。沿途分段种植多个品种的竹类。(4) 竹逸亭 以竹的诗词配合竹亭表现中国人对竹的喜爱。(5) 竹溪轩 青竹、桃花、竹轩、溪水融合为一幅中国水墨画。5、体育运动区:该区位于公园西侧入口附近,占地面积约4744。包括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6、科普教育区:该区位于公园西北角,占地面积约16256。包括童乐园、幽兰园、花田等景点。(1) 童乐园 儿童活动场地,设置在花田和浅溪附近,以场地游乐设施为中心,结合具有植物科普教育的花田景观和可以嬉水的浅溪,丰富了儿童的活动。(2) 幽兰园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兰花作为崇州人生活的重要组成,在小小的幽兰园中以盆景展示的形式结合书画诗词表现。(3) 花田 将田园花田景观进入城市中心,景观性和参与性并重。可以作为临近的蜀南小学的课外实习基地,丰富孩子们的植物知识,也可以作为小型观光农业园,成为公园可持续运营的组成部分。二、 建筑小品规划1、 建筑风格:公园建筑整体风格为现代中国风格,与崇州文化馆建筑风格相呼应。2、 建筑布局公园以城市森林植物景观为特色,建筑除非必要的功能建筑和点景建筑,尽量少布置建筑。北入口和东入口布置管理建筑,其次在休闲游览区和体育运动区布置公共服务建筑满足游人需求。此外,在公园其它地方布置亭、廊、构架等点景建筑面积控制在200以内。第八章 绿化规划一、 规划原则1、顶级生态原则:以构筑稳定的生态群落,促进顶级演替,形成安全的生态格局为基本规划原则。在公园的群落配置植物设计中,种植以樟楠林、大叶女贞为主的常绿阔叶林;香樟、栾树混交林,注意形成群落的垂直层次,乔、灌、草配套设计,使之逐步向自然群落演替。2、景观性原则:依据适地适树原则,优化乔木、保留原有杂灌木。在立面关系及植物形态上注重植物轮廓的变化,塑造起伏的林冠线,增加层次感,使之更具有变化性。同时,植物选择中,应用常绿和落叶混交相结合的原则。应用这些原则对林冠、色相进行搭配,并加入适当的香花植物,以形成优美的景观林。3、先绿为主、逐步更替原则:种植乡土树种和速生树种,使用自然演替与人工淘汰的方法,逐步改造公园生态林,在保证绿量的同时,增加季相色彩变化。局部地区适当种植点景大树,达到景观效果。二 植物选择:1、常绿乔木:香樟、楠木、大叶女贞、天竺桂、小叶榕、黄桷兰、乐昌含笑、杜英、桂花等。2、落叶乔木:黄葛树、栾树、羊蹄甲、银杏、石榴、樱花、海棠、紫玉兰、桃树、李树、杏树、柳树、皂荚树、水杉等。3、灌木:金叶女贞、红继木、火棘、南天竹、山茶、野牡丹、花石榴、夹竹桃、悬铃花、十大功劳、毛叶丁香、紫荆、花叶姜、栀子、夏鹃、红枫、佛顶珠、山麻杆、金边六月雪、海桐球、碧桃、八角金盘、黄花槐、红叶李、红枫、腊梅、含笑、满天星、栀子球、云南黄素馨等。4、竹类:楠竹、凤尾竹、慈竹、佛肚竹、苦竹、斑竹等。5、热带植物类:蒲葵、棕榈、丝兰、苏铁等。第九章、道路交通及竖向控制规划一、规划原则 1、园内道路形成环线,不走回头路。 2、以游人游览行为特点为依据、方便管理为前提布置园路,园内道路采用分级制,为游客引导方向。 3、路面装饰和用材应与景区风格、景点特色相协调,以自然材料铺地,图案形式多样,体现生态性。二、公园出入口规划按照公园用地特点、周边城市规划道路和城市居民的流向以及城市的发展,公园共设游人出入口六处,分别是: 1、公园主入口公园主入口设两处:位于公园东北角和公园东侧,邻接规划建设的城市道路和居住区,交通便利,利于乘车前往,同时也方便社区居民游览。2、公园次入口公园次入口三个,其中在西侧、北侧、东侧各设置一个出入口,作为对主入口的补充,方便城区居民到达。3、文化馆专用入口崇州市文化馆集办公、会议、展览功能于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税法前景分析试题及答案
- 文学中的道德两难问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逻辑考试应注意的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逻辑考试关键题型总结
- 计算机一级Msoffice试题及答案强化训练
- 2025年教育行业数字化营销与招生渠道整合策略分析报告
- 叙述者与读者的互动关系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WPS技术提升与职业发展的相关策略分析与建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育大数据在教育管理中的风险控制与优化报告
- 2022年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攻略
- 特选2023年广东省3+证书高职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和答案
- 盆腔脏器脱垂课件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3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 ︳青岛版
- 医疗机构麻精药品管理要点-课件
- 人工神经网络6HOPFIELD神经网络ppt课件
- 适老化居家环境设计与改造-项目三-适老化居家环境课件(PPT 37页)
- 安全现场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清单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 签约仪式背景
- DB4201∕T 646-2021 轨道交通工程运营期结构监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