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量及综合利用情况分析.doc_第1页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量及综合利用情况分析.doc_第2页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量及综合利用情况分析.doc_第3页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量及综合利用情况分析.doc_第4页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量及综合利用情况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量及综合利用情况分析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12.40(2):937938,941责任编辑王淼责任校对卢瑶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量及综合利用情况分析安载学,穆楠,李万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长春130033)摘要从吉林省是玉米大省也是玉米秸秆拥有量最多的省份入手,根据吉林省玉米秸秆可利用资源量,强调对玉米秸秆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配置.介绍了目前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新技术及效益情况,分析了吉林省玉米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吉林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管理措施.关键词玉米秸秆;资源量;综合利用;管理中图分类号$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2)020093702AnalysisOilAmount0fResourcesandtheComprehensiveflzafionofMaizeStalksinJilinProvineeANZaixueetal(Jili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Changchun,Jilin13O033)AbstractJilinProvinceiSoneoftheprovincesfamousforitsmaizeproduction.Accordingtotheavailableresourceamountofmaizestalks.thestudyemphasizedthedevelopmentanddeploymentformaizestalksandreasonableresources.describedthecurrentutilizationofstrawindustryinJilinProvinceandthebenefitsofnewtechnologies,analyzedtheexistingproblemsinuseofmaizestalks,andproposedtheutilizationandmanagementmeasuresofCOITIstalksinJilinProvinee.KeywordsCornstalk:Resource:Comprehensiveutilization:Management吉林省是我国玉米产量大省,2010年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为300万hm,玉米产量为2150万t,吉林省年产玉米秸秆约有2300万2500万t,秸秆总值在15亿元左右J.玉米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重视和很好的利用,据最新资料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大约7亿t,列世界之首.总体上看,吉林省玉米秸秆利用率仍很低,大部分被作为燃料烧掉,即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而且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秸秆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利用得好可以变废为宝-oJ.我国森林资源有限,在国家强调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今天,应尽快制定颁布法律,尽快研究推广玉米秸秆利用的先进技术,使其变废为宝.1吉林省玉米秸秆可利用资源量根据调查技术规范和相关文献,汇总玉米秸秆家庭燃用和废弃焚烧的总量,计算得出吉林省玉米秸秆可利用资源量为2639.76万t.区域分布上,西部地区731.74万t,占吉林省27.72%;东部197.56万t,占7.48%;中部1710.41万t,占64.8%.长春,松原,四平,吉林等地是可利用资源量富集地区,其中长春地区为912.04万t,占29.81%;其次为松原,四平,吉林地区,分别占20.24%,19.33%,11.84%;白城,通化,延边,辽源可利用量较小;白山地区可利用量最低,仅为0.66%.从县(市,区)分布上,农安县,榆树市,公主岭市,扶余县,德惠市,梨树县,乾安县,前郭县,九台市,长岭县是秸秆资源可利用量集中地区.吉林省玉米秸秆可利用资源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部松原地区(表1).吉林省一定要根据各地区玉米秸秆可利用资源量为未来玉米秸秆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的开发.2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及新技术及效益情况2.1成立吉林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联盟2010年12月22日吉林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联盟在长春成立,联作者简介安栽学(1963),男,吉林长春人,助理研究员,从事农业经济与农业科技管理研究.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11-09-23盟中13家开发玉米秸秆产业的知名企业,科研机构将让各单位之间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得到进一步发展,达到合作多元化的效果,以此推动吉林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2.2辽源,梅河口生物能发电吉林省辽源,梅河口等地秸秆发电项目均已启动投产.国能辽源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是吉林省第一个生物质发电工程,也是我国第一批环保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生物发电示范项目之一.年消耗生物质能燃料2028万t左右,提供绿色电力约2亿kWh,可为当地农民增收约60008000万元,发电的成本几乎全部转化为农民的收入.围绕燃料收加储运环节,可直接吸纳农村劳动力1000多人.国能梅河口生物发电有限公司,2010年共生产绿色电力6400kWh,消耗农林废弃物l2.3万t,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21万元,利税308万元,为周边农民创收3200多万元.表1吉林省各地区玉米秸秆资源量万t注:数据来源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研究所.2.3吉林鼎基新能源公司玉米秸秆颗粒项目吉林鼎基新能源公司玉米秸秆颗粒项目2010年5月27日开工,吉林鼎基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玉米秸秆颗粒项目设在农安县.项目总占地面积14.6万rn2,公司总投资在1O亿元以上,一期投资2亿元.秸秆颗粒项目可以实现节能减排.吉林鼎基938安徽农业科学2012正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还将与大中专院校联合科研攻关,对秸秆颗粒产品进行深度开发,生产木糖醇,木质纸浆,酒精,可降解餐盒,生物质有机肥等.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努力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生物质能源基地.2.4大成集团玉米秸秆生产植物多元醇和制糖新技术长春大成集团经过3年多的科研攻关,自主研制出用玉米秸秆和非粮植物生产化工醇的新技术两吨玉米秸秆即可生产1t多糖,可作为制造化工醇的原料.目前大成集团已经成功掌握了用玉米秸秆替代玉米生产工业用糖和化工醇的技术,从明年开始他们将在全省布点收购农民的玉米秸秆,滚动实施100万t秸秆糖和化工醇工程.到2015年,争取年产300万t的化工醇全部不用粮食,而是用玉米秸秆替代生产.2.5松原来禾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新技术松原来禾化学有限公司拥有一套30万,年秸秆炼制生产线,对秸秆三组分进行组分分离和定向转化,在充分利用秸秆半纤维素生产丁醇的同时,生产出具有优良特性的高纯度木质素和纤维素.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税金0.85亿元,利润近1亿元.3吉林省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3.1秸秆利用率低据估算,吉林省目前秸秆剩余量远远高于全国水平,达到50%以上,也就是说,每年至少还有1200万t秸秆弃之荒野.吉林省玉米秸秆利用方式主要分为家庭燃用,饲料,肥料,工业原料以及食用菌基料等.其中,用于家庭直接燃用为1896.18万t,占全部收集量的61.6%;其次为废弃焚烧743.57万t,占24.2%;用作牲畜饲料304.1万t,占9.87%;用作肥料直接还田125.34万t,占4.o7%;用于造纸和食用菌基料分别为8.1和1.15万t,合计比重不足0.5%.从上述可以看出吉林省秸秆利用方式粗放,利用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综合利用程度低.3.2秸秆还田,秸秆肥料技术没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吉林省在玉米品种繁育上花了很大的力气,提高了玉米的产量,但玉米的根须越来越发达,吸收土壤的微量元素乃至氮,磷,钾的含量也越来越高,土壤出现板结硬化.化肥的过量施用导致土壤黄土层越来越厚,不见昔日黑黝黝的土地,玉米生产大部分还是停留在靠施用化肥来提高玉米产量上.农民种植玉米具有随意性,应考虑到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农村中还没有完全把秸秆还田,秸秆肥料技术广泛的推广和应用.3.3缺乏秸秆转化技术目前可推广的秸秆利用项目中的技术还不成熟,有的还需研发.技术上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秸秆的有效利用,如秸秆气化中的焦油问题,高效生物有机肥工业化生产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及国产化问题,秸秆饲料的优化配制等u.3.4未曾培育优良的玉米秸秆品种吉林省还没有对玉米秸秆的繁育进行专门立项研究,应在确保提高玉米产量的情况下,研究和选育秸秆营养价值比高,工业用纤维素含量高的优良玉米秸秆品种,要为未来绿色石油替代不可再生的黑色石油及深林资源和动物饲养,有机农业还田等一系列环节做好必要的技术储备,加快玉米秸秆品种农业科技创新步伐.4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及管理措施4.1利用玉米秸秆.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如果利用玉米秸秆过腹还田不仅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还能缓解氮,磷,钾化肥的比例失调的矛盾弥补磷,钾不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民到了秋季收割玉米后,整茬还留在田间里,应根据不同地区土壤情况,研究相应的秸秆切割粉碎和刨茬粉碎机械用来还田,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4.3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禁止焚烧秸秆严格执行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等有关规定,并围绕秸秆还田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对焚烧秸秆,掠夺式经营土地行为给予法律约束,对增加有机肥投入,进行秸秆还田或有效利用的农民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和奖励.4.4加强组织管理,完善机构建设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是一项跨学科,跨部门的新的建设领域,政府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全省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协调工作.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采用的技术,经济,行政措施,必须把科研,推广,管理纳入这个大系统,把各方面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搞好组织协调.4.5政府要加大推进秸秆科学研究的力度近年来,吉林省已经开始了秸秆研究,如国家973项目就是瞄准秸秆组分分离,分级定向转化的前沿问题,采用秸秆组分分离一纤维素酶解发酵与热化学转化的有机整合的研究主线进行研究,但是,由于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具有秸秆特性的转化过程理论和技术体系,所以在适用技术及其推广方面还不成熟.因此,必须改变现行的秸秆利用技术效率较低,经济效益差,投入产出不合算的状况.4.6加大投资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地方财政负责给投资者创造软环境,如对秸秆利用给予必要的扶持,特别是资金的扶持,必须有一定的补贴和政策上的倾斜.建立起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推动农村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参考文献1佚各2O052010年吉林省玉米总产量变化图EB/OL.(2011-08-29)/data/viewdata207666.htm.2白绪贵.关于举办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高层论坛的通知R.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文件,2010.3库丽霞,陈彦惠,岳建芝,等.玉米秸秆能量指标的测定和利用研究J.玉米科学,20O4,12(1):114118.4曹稳根,高贵珍,方雪梅,等.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J.宿州学院,2007,22(6):110112.5杨中平,郭康仅,杨林青,等.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7(1):7679.6高国臣,陆伟,张国梁,等.玉米秸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综合利用J.吉林农I科学,2OO8,33(4):5961.【7那伟,赵新颖,黄枭,等.吉林省玉米秸秆可利用资源评价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1(6):3236.(下转第941页)40卷2期穆恩深喀斯特区石桥小流域不同条件的坡面径流的产流特征分析9413.3不同坡长与坡面径流的产流特征由表3可知,不I口坡长小区之间单位面积土壤侵失模数相差不大,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坡长20m小区单位面积土壤流失量最大,而坡长25ITI小区单位面积土壤侵蚀量却低于标准小区,说明坡长不是造成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各小区径流深为:坡长5m小区>坡长10m小区>坡长15m小区<坡长20m小区>坡长25m小区<坡长30m标准小区,结果表明坡长与径流深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就其原因为坡长越长土壤入渗越大地表径流深越低,坡长20m小区是由于当年农民破坏了植被造成了径流深偏高,减小坡长是增加地表径流的重要手段,因此该地区在修建蓄水池,拦山沟等拦,蓄措施设计,施工时应尽量选择集雨面积大,坡长短的地方修建.表3不同坡长与坡面径流的产流产沙特征4结论(1)结果表明保水能力依次为:坡改梯>水土保持林>经果林>梯土>荒山荒坡>作物小区>裸露坡耕地,保土能力依次为:坡改梯>梯土>水土保持林>作物小区>经果林>裸露坡耕地.(2)对坡度不同的小区,径流深随坡度增加而增大,土壤侵蚀模数随坡度增大而增大.(3)不同坡长小区之间单位面积土壤侵失模数相差不大,坡长与径流深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就其原因为坡长越长土壤入渗越大地表径流深越低,坡长20m小区是由于当年农民破坏了植被造成了径流深偏高,减小坡长是增加地表径流的重要手段,因此该地区在修建蓄水池,拦山沟等拦,蓄措施设计,施工时应尽量选择集雨面积大,坡长短的地方修建.参考文献1喻理飞,朱守谦.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灰复过程中群落动态研究J.林业科学,2002,38(1):17.2丁泽民.我国水土保持四十年J.中国水土保持,1989(9):17.3张侠,赵德义.水土保持研究综述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6):272q.(上接第938页)8李彦国.吉林省成立玉米秸秆产业联盟打造新兴战略产业EB/OL.(2011-12-22)http:/www.chinanews.corn/df/2010/12-22/2738646.shtm.9省农业产业化办.我省生物质能源产业方兴未艾EB/OL.(2011-03.09)hRp://Html/20110309/2_79266_2011_o3_0991497.htm1.1O粘青.吉林鼎基新能源公司玉米秸秆颗粒项目开工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0(4):3.11石明山.吉林生物质能源产业方兴未艾N.科学时报,20110815.12徐彩丽,张军.吉林省秸秆综台利用与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N.吉林日报.20110323.13j佚各老问题新办法吉林省玉米秸秆开发利用初探EB/OL.(20O8-12-05)/news/6587320.htm1.14王建忠.关于吉林省的农业问题R.吉林省委党校研究生学院的报告,2O04.15阎文圣,陈颖.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探讨J.中国农机化,2003(3):1213.36.4周作亨.国内外水土保持发展的动态综述J.江西水利科技,1993(1):8792.5王德炉,喻理飞喀斯特环境生态脆弱性数量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2005(11):2326.6王德炉,喻理飞,熊康宁,等.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效果的初步评价J.1L地农业生物,2005,24(3):233238.7李安定,祝小科,喻理飞,等.罗甸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O07(12):6365.8高华端,李锐.贵州省地质背景下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oo6(8):26-32.9高华端.贵州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对水土流失的影响J.山地农业生物,2005(5):2632.10代全厚.张力.嫩江大堤植物根系固土护堤功能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8(12):3638.11代全厚.东北低山丘陵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模式及评价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12穆恩深,伺跃军,李光明,等.天星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生态效益初析J.安徽农业科学,2OO7,35(17):52675268.12赵护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