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方案施工测量方案(定稿) 目录 45、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 56、地下室部分的施工测量. 191、编制依据1.1由北京东方华太建筑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唐山市学警路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工程施工总承包标段施工图纸1.21#楼、2#楼、3#楼、8#楼四栋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3河北联合大学测量研究所提供的测量成果报告书1.4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2、工程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唐山市学警路保障性住房1#楼、2#楼、3#楼、8#楼住宅楼及地下车库2建筑功能民用住宅3建筑面积B01#(28664.2m2),B02#(28645.26m2),B03#(22999.65m2)B08#(16337.5m2),地下车库(15907m2)4结构形式主楼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框架结构5建筑层数主楼地下2层,地上分别为31层、26层,地下车库地下1层6层高地下地下一层3.1m;地下二层3.15m地上B01#首层3.15m;其他各楼及标准层2.8m7建筑檐高B01#(89.1m),B02#(88.75m),B03#(88.75m)B08#(74.75m),地下车库(4.05m)8高程换算形式室内0.000=13.45m9室内外高差h=0.450m(即室外地坪=-0.450m)10平面坐标依据G01(X=4384856.927,Y=475158.518)G02(X=4384710.036,Y=475227.963)11高程依据G01标高12.772m,G02标高12.620m 3、施工部署3.1施测程序3.2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河北联合大学测量研究所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 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4、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4.1施测原则4.1.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4.1.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4.1.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1.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4.1.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4.2准备工作4.2.1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座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座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0.000的绝对标高。 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层高,对比基础,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4.2.2测量仪器的选用。 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序号仪器名称仪器型号精度单位数量1全站仪拓普康336N型2套12经纬仪TDJ22套23水准仪DS3-13mm套24激光垂准仪DZJ21/40000台25大钢尺50米-把26钢卷尺75米-把47钢卷尺5米-把68铝合金塔尺5米-把49线坠1公斤-个34.3测量的基本要求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 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 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测量规范,此工程设置精度等级为二级,测角中误差20秒,边长相对误差1/5000。 5、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5.1工程定位根据市测绘规化部门提供的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详见后附图)。 按照所计算的建筑物主轴线座标点进行轴线定位。 5.2平面控制网测设5.2.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5.2.1.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5.2.1.2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想一致。 布设呈矩形。 5.2.1.3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5.2.1.4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5.2.1.5桩位必须用险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5.2.2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5.2.2.1依据平面布置与定位原则,共设置横三纵三条主控轴。 5.2.2.2主控轴线定位时,均布置引线,横轴东侧以及纵轴北侧、横轴西侧、纵轴南侧设置定位桩。 地面引线均用红三角标出,清晰明了。 施测完成后报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加以妥善保护。 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定位桩的精度要符合下表要求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丈量相对中误差一级71/300005.2.2.3桩位必须用砼保护,砌砖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详见下图轴线、高程点控制桩埋设示意图)。 5.2.2.4控制线随结构逐层弹在外墙上,用以检查复核楼层放线。 5.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5.3.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5.3.1.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的首要条件。 5.3.1.2根据场区内规划局给定的路边高程点G01=12.772m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 5.3.1.3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根据规划局给定的路边高程点G01=12.772m,在场区内(包含1#、2#、3#、8#楼)建立高程控制网。 先用水准仪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即场区半永久性水准点G01=12.772m,以此作为保证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该点也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5.3.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5.3.2.1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5.3.2.2半永久性水准点位处于永久建筑物以外,一律按测量规程规定的半永久.5.3.2.3桩的方式埋设,并妥善加以保护。 5.3.2.4引测的水准控制点,需经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5.3.2.5高程控制网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等级高差全中误差(mm/km)路线长度(km)与已知点联测次数附合或环线次数平地闭合差(mm)三等650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L5.3.3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5.3.3.1水准点的埋设水准点选取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 水准点应选设在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位于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5.3.3.2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等级水准仪型号前后长度(M)前后视距较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基辅分划读数差(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三级DS375250.32.03. 06、地下室部分的施工测量1.地下室施工阶段的平面控制测量1.1轴线投测的基本方法将全站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上基坑另一侧的桩(或主轴线标识),倒镜复合引线,若三点均在同一线上则可直接将所需的主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施工层上投测的纵横方向主控制线不行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施工层平面上测设其它相应轴线,然后以轴线为依据测设各细部线和相应的控制线。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允许超过3毫米。 1.2基坑清槽时的平面控制首先应认真仔细的阅读和核对施工图纸、明确设计意图和槽底的施工任务即放线内容、对于比较复杂的部位(如集水坑、电梯基坑等)应画出小图(放大图),各条细部线均应考虑因做法厚度(如垫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的厚度)而应放大的尺寸。 各个部位的放坡均应严格按照图纸尺寸用钢筋或木桩钉出上下口的位置。 (独立柱基基坑放线方法类似)1.3CFG桩的定位控制首先以地基处理方案及CFG桩定位图纸结合建筑总平面图和建筑、结构施工图换算出各桩点坐标并画出定位图,以场区控制点为依据,采用全站仪直接定点。 1.4垫层上的放线内容包括基坑四周的挡土墙即防水导墙(砖胎模)、核对集水坑、电梯基坑等的上下口线。 1.5撂底线(防水保护层上)的内容、施测程序和方法防水保护层上的基础撂底线是比较关键的一步,其工作内容比较繁多,包括墙体、柱、电梯井、集水坑、楼梯插筋等的位置;其又是施工面上第一次比较全面和精确的定位,因此必须严格遵循测量程序首先依据建筑方格网准确投测各主控轴线,投测到施工层的各主控轴线必须作距离和角度的校核;确保准确后再用钢尺两端卡死分出各细部轴线,然后再以各细部轴线为依据施测各细部线和相应的控制线。 各细部线施测完毕后应用红油漆标识清楚各条线的名称和用途,其中符号标识必须统一,文字标识的字体和文字方向必须一致即字头只有向北和向西两个方向,做到详细、美观、一目了然。 1.6地下室基础底板以上各施工层的平面控制均以基坑四周往下投测的主控轴线为准,各施工层的放线方法和程序均同撂底线一致。 2.0.000以下的高程控制2.10.000以下的标高传递基坑内的高程传递依据现场高程控制网采用悬吊钢尺的办法,首先在基坑边上牢固支设一100100的方木并倒挂钢尺(即零端朝下),钢尺下端吊一50N的砖块,基坑上架设水准仪于高程控制点和钢尺之间,在高程控制点上后视铝合金塔尺并算出视线高程,前视悬吊的钢尺读数;然后在基坑底架设水准仪,后视悬吊的钢尺读数,通过已有数据可推算出坑底仪器的视线高程,根据施工需要可在基坑内的护坡桩上测设-6.000米高程控制点。 (标高引测的见标高引测记录图)地下室标高引测示意图+0.000m(46.750)售楼处结构外墙后视塔尺#前视钢尺#后视钢尺#前视塔尺#(后视塔尺#)(后视钢尺#)(前视钢尺#)(后视塔尺#-#(#)注括号内为标高复核回测记录。 护坡桩护坡桩点号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前后视距差高差(m)高程(m)*钢尺基坑内的高程基准点标高引测记录表备注*-+F=50N#已知#b n=3mm合格2.2基坑内标高传递的注意事项标高传递应从不同地方多次传递,传递的部位不宜少于三个。 最后复合基坑内所传递的三点的闭合差,如果闭合差均在3毫米以内则可以取平均值作为坑底的标高控制依据,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所示标高为相对正负零的标高-6.000米)。 标高传递应详细作好原始记录。 2.3地下室各施工阶段的标高竖向传递和高程控制2.3.1基坑清槽和垫层施工面的标高控制依据应采用从基坑上的高程控制网直接引测下来的经闭合差调整后的基坑高程控制桩上的标高控制点(红三角上表面所示为-6.000米);地下室外墙拆模后应把标高控制点引测到外墙上,地下室的以上各施工层的标高控制均应以地下室外墙上引测的标高控制点为准,标高引测时应采用大钢尺始终从原始点向上引测。 2.3.2基础底板标高控制基础底板施工前应将标高引测为各构件的顶面标高的0.500米水平控制线,施工时据此标高下返0.500米即为构件的顶面标高。 2.3.3各层结构板、梁底等的标高控制墙、柱拆模后,应将控制标高引测到墙、柱立面上即抄测出下一层的建筑1.000米水平控制线(一米线相对于每层设计建筑标高而定),下一层的建筑一米水平控制线必须和上一层的结构板面0.500米水平控制线配合使用即相互校核后再使用。 7、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施工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1.1由于本工程属于高层建筑,工期较为紧张且现场可供使用的场地较为狭小,所以轴线的竖向投测只能采用内控(即采用激光垂准仪向上传递轴线)。 1.2内控点的布设原则内控点的布设应根据地上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分区)来考虑,各个施工段上南北和东西两个方向的主轴线应不少于两条,且不得大一个尺长,以保证施测时各轴线的相互闭合。 1.3竖向投测孔洞的留设内控孔洞的留置应避开梁、柱等承重构件以保证孔洞的上下贯通;孔洞的留设应用模板做成上口为200200下口为170170的标准模型;下层的方木垫块、龙骨、钢管架等应避开内控孔洞。 1.4内控点的布设方法首先应在首层结构板砼浇筑前用100X100X10的钢板(每块钢板下加焊四根100长的钢筋固定筋)水平固定在钢筋上,要求钢板的上表面应高于结构板标高3毫米;砼浇筑后应依据建筑方格网将主轴线投测到首层的结构板面上,作角度和距离的校核,如果轴线在3毫米以内应调整过来,以保证地上各建筑物放线准确。 主控轴校核完毕后应精确的将内控点布设在预留的钢板上,作点时采用水泥钉在钢板上钉出一个小点,小圆点的直径不得大于1毫米。 点位应清楚作好标识。 1.5地上建筑物主控轴线的竖向投测程序1.5.1主轴线竖向投测前应将将孔洞的障碍物清理干净,以保证垂准仪激光束上下贯通。 1.5.2垂准仪的操作仪器对中整平后应将仪器目镜调清楚,保证接收靶上的激光点最小,然后分别将水平读盘对准到0度、90度、180度、270度的部位分别投测。 1.5.3施工层上的点位采集首先应在接收靶上贴一张白纸,当接收到测站提供的信号和激光点后应精确在白纸上在0度、90度、180度、270度时分别作出四个点,然后对角连线,所得交点即为待测点。 1.5.4施工层(工作面)上的点位校核首先用50米大钢尺将接收靶上采集到的点位进行距离校核,然后用经纬仪作角度校核;一经校核合格后方可用经纬仪测设出主控轴线。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项目允许误差(mm)每层3总高(H)H30m530mH60m1060m 1.5.6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项目允许误差(mm)外廓主轴线长度(H)L30m530mL60m1060m 布设高程基准点应考虑到施工层上的分区状况(即每个施工段不得少于3个点相互闭合)。 2.2标高的竖向传递标高的竖向传递采用50米大钢尺始终从高程基准点向上引测,每个施工段引测的基准点不得少于2个,经校核在规定误差范围内方可取平均值作为该层竖向控制的依据。 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项目允许误差(mm)每层3总高(H)H30m530mH60m1060m 8、装修阶段施工测量1.平面控制1.1装修阶段的平面放线应与结构施工阶段的放线系统一致即使用结构阶段的平面控制系统,隔墙、构造柱、设备安装等测设工作前应用清水冲出结构阶段所测设的控制线(如主控轴线、轴线等),施测时应环环紧扣、相互闭合。 1.2房间净空和方正的控制测设各隔墙线时应测设出各墙体的0.300米控制线,以保证墙体立面施工(抹灰、刮腻子)的精度。 2.高程控制室内建筑装修地面标高、房间吊顶、设备安装等的标高控制均应与结构施工阶段的标高系统一致,抄测时应使用结构施工阶段所标识的建筑1.000米水平控制点。 9、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1.建筑物四大角的控制首层墙、柱施工完毕后应分别在距建筑物大角30厘米处(外墙大角或角柱上),各弹出一条自下而上的铅垂直线,并涂上红三角标识,作为上层墙体支模的控制线。 上层墙体支设模板时,应以此30CM控制线为基准,以保证墙(柱)角与下一层墙(柱)角在同一铅直线上。 以此用经纬仪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上下垂直和方正。 2.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为了保证剪力墙、隔墙和柱子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测设出墙柱边的0.500米控制线,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各层墙柱施工完毕后应将各轴线用经纬仪投测到墙柱立面上,以便用此线测设梁口线、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并满足装修阶段施工测量的需要。 3.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结构施工过程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出门窗洞口的竖向中心线,洞口两侧的边线也应弹在墙体立面上。 门窗洞口的标高控制应本层建筑1.000m水平控制线为依据。 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度。 4.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在结构施工中,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墙体50厘米控制线,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 在后续的施工中,每层都要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墙体的0.500米控制线线,并投测到墙体立面上用红三角作好标识。 5.各楼层悬挑板(阳台板)边的平面及标高控制方法5.1悬挑板边线的控制底板模板支设完毕后应在模板上测设侧模的位置线和侧模0.500米控制线,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支设悬挑板侧模时应严格按侧模边线就位,并以控制线为依据进行加固。 5.2悬挑板的标高控制底板模板支设完毕后应由专业测量人员架设水平仪进行底模标高检查,施工人员应及时调整模板标高,误差应在3mm以内。 底模精确就位、梁板钢筋安装完毕后(浇筑砼前)应在悬挑板范围内测设控制砼面的0.500米临时水平控制线。 10、边坡位移观测1.基坑四周的边坡安全稳定涉及到本工程所有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边坡位移观测是一项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工作,必须引起全项目和全测量人员的高度重视。 2.基准点和后视点的埋设基准点和后视点应选在比较稳定,通视良好又不易破坏的地方,点位的埋设应按有关要求和标准进行。 3.观测点的布设观测点应布设在边坡变形(位移)比较明显和突出的地方即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点距不得大于10米。 观测点应采用1.5米长的22钢筋制作,一端削尖,用铁锤打入边坡土层内,另一端削平并锯上十字交叉点。 4.观测方法观测时人员和仪器均得固定,首先将仪器精确架设在基准点上,后视后视基准点,精确量测本次位移量,并作好记录,量测完毕后应计算累积位移量。 5.注意事项5.1记录必须完整、真实;并及时如实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反映。 5.1观测次数地下室施工边坡尚未稳定时应每日一次,稳定后应保证3天观测一次,施工至0后应保证7天1次,如遇下雨或观测数据有异常时加密观测次数。 边坡观测应持续到肥槽完毕。 11、沉降观测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沉降观测将由甲方委托其它有资质的单位施测,我项目部将根据有关要求进行配合。 12、质量保证措施1.测量作业时应严格执行规程、方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养护施工规范及质量控制方案
- 酒店前台接待礼仪及客户关系维护方案
- 2025年健康养生行业健康管理与养生产品市场研究报告
- 2025年人工智能行业智能助手市场发展前景报告
- 2025年儿童教育产业全球市场发展态势与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行业工业0技术应用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食品饮料行业健康食品趋势与市场创新研究报告
- 2025年体育行业体育产业发展与体育消费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影像诊断技术进展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钣金工艺流程与检验标准手册
- JG/T 455-2014建筑门窗幕墙用钢化玻璃
- T/CNFAGS 3-2021三聚氰胺单位产品消耗限额
- 一例胃癌患者的疑难病例讨论
- 管道试压安全培训课件
- 2025白山市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鲜食玉米车间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国银鳕鱼段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贵州省赫章县野马川镇初级中学-红色精神张桂梅【课件】
- 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画布
-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水上乐园工程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