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版教材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1页
2017新版教材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2页
2017新版教材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3页
2017新版教材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4页
2017新版教材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怀念我的母亲 总第 课时 课型 新授课备课时间教学目标1掌握人物回忆录的基本特点和写法。2学会写简单的人物传记。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小传的基本特点和写法。教学难点学会写简单的人物传记。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1、 大家都知道朱德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和革命家,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他小时候手的教育有分不开的联系。他的母亲教给了他很多东西,他在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就讲述了这些事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怎样的。 2、欣赏有关歌颂母亲的歌词:“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不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 你身在(那)他乡中,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里面,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2、 介绍作者:朱德,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本文是作者为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 三、抄写词语,注音和解释: 迁徙( ) 溺( )死 和睦( ) 衙( )门 妯娌( )节衣缩食 宽厚仁慈4、 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了解课文都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优秀品质并找出表现这些优秀品质的事例的语句。 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在文中标出,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掌握文中词语的意义。 5、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15分钟) 六、朗读分析课文:教师范读第一段,这段情真意切,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热爱和怀念。要求学生仔细聆听,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朴素优美的语言魅力,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提问: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指定几名学生朗读2-15段,要求感情充沛,尽量声情并茂。 提问:这一部分以记叙为主,但其间穿插着评价母亲优秀品质的语句,请把这些句子找出来,思考他们有什么作用。“母亲是个好劳动”“聪明能干”“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烈了”“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这些语句都是由哪些具体材料来支撑的?请加以简单的分析开门见山,高度概括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其中“我爱我母亲”是文章的感情基调,“勤劳”总领全文,是叙事线索,“回忆”点明主旨。“母亲是个好劳动”是第四段的中心句。“天不亮”,“轮到就煮一年”,“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一系列的词语表现了母亲劳务繁重,赞颂母亲勤 劳。表现母亲聪明能干的三件事:a用桐子榨油点灯;b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c亲手纺线,请人织布染色做新衣。本段从以下五个方面表现母亲的思想性格:a勤劳,在家庭中起带头作用;b极能任劳任怨;c性格和蔼;d同情贫苦的人,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e严格管束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恶习。 七、布置本节课的作业:阅读课文,进一步熟悉内容,完成练习三。 板书设计学写人物小传什么是传记传记的特点传记的要求教学反思(手写) 时间: 教研组查阅教导处查阅教学内容 怀念我的母亲 总第 课时 课型 新授课备课时间教学目标1掌握人物小传的基本特点和写法。2学会写简单的人物传记。教学重点1掌握人物小传的基本特点和写法。2学会写简单的人物传记。教学难点掌握人物小传的基本特点和写法。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检查学生对该课词语的掌握情况。 二、整体解读:第一部分,痛悼母亲去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第一层,写母亲的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第二层,写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和朴素的阶级觉悟,仇恨为富不仁者,支持和慰勉作者参加。第三层,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第二部分,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展示母亲的美德,表达作者对母亲的赞颂、感谢与怀念。第三部分,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思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是本段的中心句,也是这一层的小结。 3、 问题研讨:1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等等。其中,“爱”是基本感情,是贯串全文的感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民对母亲的深情赞歌。2 母亲一生值得叙述的事迹很多,本文选择了哪些材料?是怎样安排这些材料的?表现了母亲的什么品质?文章按照时间顺序选取八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的事情来写。见下:时 间 事 迹 表现的品质作者小时候 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的人 勤劳俭仆、任劳任怨、宽厚仁慈1895-1900年前后 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 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1905年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1908年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1919年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继续劳动,直到最后 勤劳,热爱劳动1924-1927年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1937年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1944年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勤劳,热爱劳动四、共同探讨课后练习三,完成表格,了解课文内容,熟悉母亲经历的事情,体会作者在文中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答案见教师参考用书。 提问: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条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六、全班有感情地齐读14-15段,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抒写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回答:一是“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仔细朗读这两个段落,谈谈你对这两个自然段的理解。 七、请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两个段落,思考问题:作为全文的结尾,16段表达了哪几层意思?回答:“有三层意思:一是悼念母亲的离去,二是对母亲的高度评价,三是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8、 小结本文的布局特点:1、以时间为顺序,点面结合,既照顾全局,又突出重点。2、围绕中心选材恰当。3、详略得当。4、前后照应,过度和衔接自然。 小结本文的语言特色:本文语言朴实,但是更难得是它朴实中的真情实感。 (教师应结合文中句子详细讲解句子所包含的深厚感情。) 九、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二和四,抄写本课词语。2、小作文:母亲二三事 板书设计情 爱母亲 交融、升华 尽忠于民族和人民 爱党、爱人民 尽忠于中国共产党 教学反思(手写 时间: 教研组查阅教导处查阅教学内容美丽的颜色 总第 课时 课型 新授课备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居里夫妇高贵品格,从中得到有益启示,磨炼意志,热爱科学。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和他的丈夫是在哪里,用了多长时 间,在如何艰难的环境里提取镭的,你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美丽的颜色一探究竟吧!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简陋(lu)炽热(ch)猝至(c)窒息(zh)吹嘘(x) 沸腾(fi) 咽喉(yn) 溶液(y) 触目(ch) 踱步(du) 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炽热:温度高,极热。 猝:突然。 窒息 :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吹嘘:夸张地宣扬。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 有了。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 亲。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3背景介绍 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 兰著名科学家。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1898年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满了艰辛和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交流点拨】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2速读课文,居里夫妇是在哪儿发现镭的?他们工作的环境怎样? 【交流点拨】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里发现镭的。工作的环境非常艰苦,因为这是一个残破的小屋,棚顶是玻璃的,夏天燥热得像温室;冬天下雨的时候雨会落在地上,工作台上,下霜的时候,把人都冻僵了,同时还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另外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又极其简陋,没有排有害气 体的“通风罩”等。 3在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中,居里夫人主要分工是什么?你觉得她的工作怎么样? 【交流点拨】居里夫人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我认为她的工作非常辛苦。表现在有时候一整天用差不多同等身高的铁条搅动沸腾的东西,到了晚上,累得筋疲力尽;在院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凌乱,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做的是壮工的工作;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要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沸腾的材料,是极累人的工作。 步骤三品味语言感受形象 认真 细致阅读本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 1第一自然段中“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 且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此句中的“艰苦”和“快乐”矛盾吗?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矛盾。“艰苦”是指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极其恶劣,夏天燥热,冬天严寒;设备极其简陋,没有排放有害气体的“通风罩”;工作极其繁重,辛苦,使人“筋疲力尽”。而“快乐”是指居里夫妇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事业的热爱,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乐此不疲,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2第十二自然段中“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镭”以 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了。生动幽默地表现了“镭”的难以提取,“镭”的发现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 板书设计美丽的颜色一(17)介绍居里夫妇研究工作的环境。 二(818)居里夫妇在科学研究中的艰辛与快乐。 三(1925)居里夫妇提炼出来的“镭”闪射着迷人的光芒。 教学反思(手写) 时间: 教研组查阅教导处查阅教学内容美丽的颜色 总第 课时 课型 新授课备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居里夫妇高贵品格,从中得到有益启示,磨炼意志,热爱科学。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交流点拨】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2速读课文,居里夫妇是在哪儿发现镭的?他们工作的环境怎样? 【交流点拨】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里发现镭的。工作的环境非常艰苦,因为这是一个残破的小屋,棚顶是玻璃的,夏天燥热得像温室;冬天下雨的时候雨会落在地上,工作台上,下霜的时候,把人都冻僵了,同时还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另外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又极其简陋,没有排有害气 体的“通风罩”等。 3在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中,居里夫人主要分工是什么?你觉得她的工作怎么样? 【交流点拨】居里夫人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我认为她的工作非常辛苦。表现在有时候一整天用差不多同等身高的铁条搅动沸腾的东西,到了晚上,累得筋疲力尽;在院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凌乱,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做的是壮工的工作;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要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沸腾的材料,是极累人的工作。 步骤三品味语言感受形象 认真 细致阅读本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 1第一自然段中“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 且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此句中的“艰苦”和“快乐”矛盾吗?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矛盾。“艰苦”是指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极其恶劣,夏天燥热,冬天严寒;设备极其简陋,没有排放有害气体的“通风罩”;工作极其繁重,辛苦,使人“筋疲力尽”。而“快乐”是指居里夫妇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事业的热爱,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乐此不疲,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2第十二自然段中“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镭”以 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了。生动幽默地表现了“镭”的难以提取,“镭”的发现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 步骤四探究写法把握主旨 1本文在叙事的同时,还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比如“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等等。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文章在叙事的同时,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灵活,跌宕生姿。 2再次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 【交流点拨】这篇文章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作者像一个摄影师。充满感情地将一个个镜头展示出来。我们仿佛置身于那残破的棚屋。看 到居里夫妇辛苦忙碌的身影,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辛,也领略到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 们过去只会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 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 事业。 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她从事科学工作所拥有的坚定信念上。学习本文后,谈谈你受到的最大启发。 【交流点拨】我受到的最大启发是居里夫人为了科学研究而过着艰苦的家庭生活,却能够以苦为乐,这使我想到了同学们喜欢盲目攀比。不是比学习成绩谁最好,而是比谁的家庭条件好,吃得好,穿的好,从而造成了 学习时间的浪费,我们应该学习居里夫人这种精神。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手写) 时间: 教研组查阅教导处查阅 教学内容人无信不立 总第 课时 课型 新授课备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3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2通过诚信故事,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古代,“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治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要的精神品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信不立”这些名言在我们身边萦绕。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难以立足。诚信如金,诚信如歌,诚信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诚信如清晨第一缕阳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诚信、觅诚信、说诚信吧!二、活动指导1“引经据典话诚信”。分组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1)组长汇总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论述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分为“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也可以将资料划分为“正面”“反面”两类。(2)根据以上材料,分类分组讨论:“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意义等等。(3)小组内讨论: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于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意义?组长做好记载。2“环顾身边觅诚信”。我们环顾身边,寻找守信之人,听取长辈观点,反思失信之害。(1)讲述身边的诚信故事。(2)访问你的父母、老师等长辈,虚心听取他们对诚信的理解。(3)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反面事例,如考试作弊,借钱不还、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小组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碰撞思维的火花。3“班级演讲说诚信”。(1)围绕“诚信”话题,写演讲稿,在小组试讲。组员认真听,并提出修改意见。(2)小组推荐精彩演讲稿和出色演讲者参加班级演讲会,小组通力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并为演讲者出谋划策。(3) 组织一次班级演讲会。课代表及小组长统筹安排,协调组织好班级演讲会。想一想策划、组织这次演讲会需要做哪些工作,列出任务清单,各小组分工完成。三、展示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1失信就是失败。左拉2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3言必信,行必果。子路4诚信为人之本。鲁迅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谚语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查阅教导处查阅教学内容 21、与朱元思书 总第 课时 课型新 授上课时间2017- - 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教学内容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修改栏)1、导入新课: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索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这一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富春江山光水色的短文与朱元思书。2、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读背诵。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检查预习情况。(1)学生听课文范读。有三个任务:注意字音、语速、语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