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师职称论文:艰苦奋战二十年工程造林结硕果.doc_第1页
林业工程师职称论文:艰苦奋战二十年工程造林结硕果.doc_第2页
林业工程师职称论文:艰苦奋战二十年工程造林结硕果.doc_第3页
林业工程师职称论文:艰苦奋战二十年工程造林结硕果.doc_第4页
林业工程师职称论文:艰苦奋战二十年工程造林结硕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业工程师职称论文:艰苦奋战二十年工程造林结硕果 作者: 日期:2 林业工程师职称论文:艰苦奋战二十年工程造林结硕果迁西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调查报告摘 要: 本文阐述了迁西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效益、存在问题、相关建议以及“十二五”期间工程造林总体设想。关键词:防护林迁西县位于燕山东段长城脚下,地处京津腹地。全县辖17个乡镇,417个行政村,36万人口。总面积217.7万亩,其中山地158万亩,占73.2%,耕地28.8万亩,占13.3%,是个“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纯山区县。一、迁西县自然状况1、自然环境条件。迁西县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一般山高海拔300-500米,最高海拔831.3米,最低为69米。地质构成北部为片麻岩和花岗岩,土层厚,通透性强;南部为石灰岩、白云岩、土壤较粘重。土壤种类以褐土为主,部分高山为山地棕壤。迁西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804.2mm。年均气温10.1,一月份平均-7.8,7月份平均25。年日照时数2705.9小时,日照率60%,10活动积温天数为196天,无霜期183天,年平均相对湿度65%,年平均风速2.1m/s,地理自然条件较为优越。迁西境内有滦河、洒河、长河、沙河、清河、还乡河六条主要河流,有大黑汀、潘家口两座大型水库和95座中小型水库。地上水资源较为丰富。2、社会经济概况。全县总人口37.5万,其中农业人口为32.1万。县内男女整半劳力16.9万个,其中农业劳力为8.4万个。2008年全县社会总产值218174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126028万元,占5.8%;第二产业总产值1460956万元,占66.9%;第三产业总产值594762万元,占27.2%。农业生产总值188780万元,其中林业58401万元,占31%。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生活纯收入为5970元。二、自“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所取得的效益自1986年迁西县被列入“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充分利用“三北”造林工程补助款,立足山区优势,大搞以“围山转”模式为主的工程造林。二十多年来,累计新增造林面积60.3万亩,森林覆盖率每年以1.5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已达12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8.26%。社会林业产值突破5.8亿元,其中以“三北”工程为主林业产值达2.4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44%。随着“三北”工程的深入开展,迁西县林业取得了越来越明显的综合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创造了山区水土保持的新措施。以“围山转”模式为主的三北造林工程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融为一体,解决了山区水土流失的难题。据水利专家测算,一亩“围山转”纯蓄水最低为159.97mm,加上生物截流、自然蒸腾,可承受一次降水379.9mm。凡是搞“围山转”生态经济林的地区,土壤侵蚀模数都由原来的10001300吨平方公里年,下降到现在的30-200吨平方公里年,呈现出“小雨中雨不下山,大雨暴雨缓出川”的自然景观。二是开辟了山区国土资源利用的新途径。“围山转”是个“春开夏得利,夏开秋得利”的复利率增值的事业,目前,全县“围山转”种植粮油作物相当于纯增耕地6万亩,年收获矮杆粮油2500多万公斤,相应伴生资源同步增长,年产紫穗槐条子4000多万公斤,收获干鲜果品3200余万公斤。三是加快了荒山绿化步伐。1986年以来的20多年间全县完成工程造林49.58万亩,相当于前10年造林面积的2.2倍。同时,过去的山地造林抵挡不了春旱,造林成活率一般在40%上下徘徊,采用“围山转”工程造林以来,全县造林成活率达85%以上,面积核实率达100%。四是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找到了新门路。围山转树上结果,树下种粮,同时促进了伴生植物的生长,为山里人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汉儿庄乡杨家峪村人均6亩“围山转”,140株板栗树,现已全部进入盛果期,自2000年以来人均板栗产量达600公斤,仅此一项收入就突破6000元。现在,全县每年从“围山转”获得粮油收入4000万元,干鲜果品收入2亿元,合计年收入2.4亿元。2007年,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达5970元(其中林果收入占35%),比大搞“围山转”前的1986年提高了4000余元,增长近10倍。全县17个乡镇、417个行政村中靠林果收入达小康生活水平的村占55%。五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新组合。“围山转”造林模式的出现和形成使天然降雨由过去的地表径流变为地下渗透,县内百座水库,库库有水,水中有鱼,现有淡水面积6.2万亩,年捕鱼突破1万吨,居河北省内陆地县淡水养鱼第一位。2005年全县牛羊等草食性家畜存栏由1986年的4.8万头(只)增长到23万头(只)。山区优势的林牧副渔四业总产值由1986年占农业总产值的52.9%,增长到66.8%。多年来,迁西县以“围山转”为主的工程造林,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1987年、1991年分别被中央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1994年被林业部授予“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1995年被中央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同年3月,还被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1995年迁西县以“围山转”为主的工程造林综合技术推广项目,获唐山市科技兴市市长特别奖一等奖;1987-1996年在河北省首都周围造林绿化评比活动中连续十年榜上有名。2001年11月3日,国家林业局授予迁西县“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三、存在问题一是投资标准多年不变,标准较低,仅基本的种苗费就严重不足;二是栽植后特别是五年内抚育管护没有专项投入。四、建议一是按照不同的造林立地条件,提高补助标准;二是增加栽植后抚育管护资金投入。五“、十二五”期间工程造林总体设想随着工程造林的不断深入,迁西县林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但依据本县自然资源和林果业生产现状,林果业发展仍有较大潜力,全县尚有15万亩宜林荒山、1万亩荒滩和8万亩可退耕还果的耕地,可新造林24万亩,其中可营造水保经济林13万亩,速生丰产林1万亩,水源涵养林10万亩。县林业部门计划五年期间,完成以“围山转”工程造林为主,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为辅的造林面积15万亩,每年森林覆盖率增长不小于1%。在争取国家省市资金支持的同时每年县级财政投入不小于2000万元,其它投资不少于8000万元,确保迁西县的林业建设能健康可持续发展。County continuation records has examined and approved t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