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伴我成……”主题班会教案及反思.doc_第1页
“感恩伴我成……”主题班会教案及反思.doc_第2页
“感恩伴我成……”主题班会教案及反思.doc_第3页
“感恩伴我成……”主题班会教案及反思.doc_第4页
“感恩伴我成……”主题班会教案及反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恩伴我成长,责任与我同行主题班会李 娅一、班会背景:这是一个积极向上,风气正、学风浓,正在迅速成长的班集体。大部分同学懂得感恩,知道责任,团结友爱。但有一小部分同学严重缺失感恩意识和责任之心。表现为整天浑浑噩噩,不学习、厌劳动、不友爱、不守纪,心中只有自己,眼中再无他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从不承担责任。这少数人成为班级进步中极不和谐的因素;没有感恩之情、没有责任之心,这是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而“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来的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少年,他们的感恩之举、责任之心、救人之勇就是最鲜活、最生动、最真实的教育素材。二、班会设想: 希望通过这次主题班会的准备、召开活动,引导促使学生向身边的同学学习,向汶川大地震中经历灾难却彰显感恩美德和勇挑救人之担的小英雄学习。力求唤醒所有同学的感恩意识,培养所有同学的责任之心。让每个人学会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审视自己,反省自己。明白“知道感恩是德、承担责任是金”的做人道理。三、班会准备:1、 提前一周布置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与责任的周记作文。、搜集背景轻音乐和歌曲感恩的心、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烘托主题。、搜集汶川地震中感人事迹的图片、音像资料等,通过对比触动学生的心弦。、创作、排练心理短剧克星。5、取得家长的支持,小明(化名)家长写来一封向孩子倾诉心声的感人肺腑的长信。四、班会过程简述:(一)、引入主持人王玥(女):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首先请大家跟我一起看大屏幕。(老师放课件)、(画面一)这是温家宝在监护室看望在汶川地震中受伤的三岁小朋友郎铮。、(画面二)中央台记者杨卫华说:这个孩子非常非常懂事,我们把他从废墟扒出来之后,我们安慰他,要坚强,要勇敢。我有一点葡萄糖水,我给孩子喝了一点,孩子振奋了一点。我们就给他包扎,安慰这个孩子,这个孩子说谢谢叔叔。、(画面三)我们找到一块木板把他抬出来,他说谢谢叔叔,举起右手向叔叔敬礼。我的眼泪都下来了,我感动得按下了快门,让我非常震撼。(这三幅画面的展示,深深触动了同学们的心弦,他们的神情非常专注。)、这最后一幅画面,震撼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心。因为它向我们诠释了一个三岁孩子懂得感恩,知道担起用行队礼表达自己感恩之情的责任。、同学们,小郎铮懂得感恩,知道责任。我们应该比他做得更好。主持人王玥、张浩(男):北京市清河中学初二()班“感恩伴我成长,责任与我同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二)表演心理短剧克星主持人张浩:首先请同学们欣赏由王玥、姚宠、王金鑫、范琳琳、贾炳森同学带来的心理短剧克星。表演克星(三)教师朗读家长的一封信(背景音乐:钢琴曲wings)主持人张浩:欣赏完克星中小明的故事,再请同学们听一听班主任李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生活中小明家长的一封信。 老师读信 (王玥放背景音乐:钢琴曲wings)(在老师深情朗读家长的来信时,几次在哽咽中抑制自己的感情,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老师们哭了,班上的女同学哭了,男同学的眼睛湿润了。)(四)一起面对困惑(帮助短剧克星中的小明认识、了解自己)。主持人王玥: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请李老师上台,带领我们与小明一起面对困惑吧。 老师引领同学们解答问题:联系生活中的小明家长在信中提供的有关信息,结合短剧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小明为什么进入初中就自暴自弃?你想对小明说点什么?(李建同学回答第二问时边说边哭:“小明,你应该感到幸福才对,因为你有妈妈管你。我想让我妈妈管我还求之不得呢?我想见我妈一面都见不着。”李建说到这里泣不成声,许多女同学又流下了眼泪。老师心疼地对李建说:“好孩子,别哭了。老师看着心疼,是老师对不住你,没能给你更多的关爱。你今后就把老师当作你的妈妈吧,有什么心里话给老师说,不论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有困难就来找老师好吗?”李建含着眼泪笑着点点头。)2、怎样做能让小明在妈妈和老师、同学面前言而有信?请你为他支招。3、小明把自己的过错原因推到妈妈的唠叨上,这是一种什么行为?你赞同吗?4、在小明身上最缺失的是什么?(在同学们争相发言后,小明(化名)自己做了最后的补充,他说:“小明的身上最缺失的是自我控制能力,由于自控能力差,所以挡不住诱惑。”)(五)、观看影象资料,学习小英雄林浩的事迹。主持人王玥:谢谢李老师,您辛苦了。正如同学们所说,小明最缺失的是一颗感恩的心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主持人张浩:王玥,我这里有一段影象资料,你看过之后一定会对“责任”两个字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主持人王玥:那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看吧。老师播放影象资料主持人王玥:相信同学们看过小林浩的英雄事迹,感慨良深吧?与小林浩相比,我们最缺失的是什么呢?请哪位同学说说看。 同学们发言。(六)、心理访谈,实话实说(共同承担责任,解读同学心声)主持人王玥:的确如同学们所说,我们太缺少无私的奉献精神了,个别同学连最起码的友爱都做不到。不信,让我们跟随李老师去聆听一位同学的心声吧。1、李老师读学生作文心声(课件显示内容)2、李老师引领学生思考、回答问题。(1)、假如你是小亮,面对崔某的辱骂和同学的哄笑,你正确的做法是什么?(2)、在屡教不改的“对骂家长”风波中,谁应该承担责任?(3)、靠小亮一个人的努力,能避免对骂家长的行为吗?(4)、怎样做才能彻底杜绝对骂家长的不孝行为和两败俱伤的愚蠢行为?(七)、范琳琳同学朗读周记谢谢你,我的同学(背景音乐:钢琴曲柔如彩虹)主持人张浩:是啊,如果我们都有一颗友爱之心,都有一颗宽容之心,都有一颗感恩之心,小亮与同学之间的矛盾也就不会产生了。不过,我们班绝大数同学都像范琳林一样,对同学们充满感激之情。下面请同学们欣赏范琳林同学带来的谢谢你,我的同学范琳林朗诵 (老师放背景音乐:钢琴曲柔如彩虹)(八)、填写感谢师恩卡(背景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主持人王玥:同学们的点滴相助都让范琳林同学没齿难忘。而我们老师给予我们的恩惠就更加让我们难以忘怀,难以回报了。不过,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感激之情化做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敬爱的老师们。请同学们拿出笔,在感谢师恩的卡片上写下你最真挚的感激与祝福吧。同学们开始写(老师放背景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九)、全班齐声朗诵在感恩中担起责任主持人张浩:同学们,我们不仅要感恩父母、感恩同学、感恩老师,而且还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那才是真正的感恩。下面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共同朗诵在感恩中担起责任 全班朗诵在感恩中担起责任(十)、班主任总结 主持人王玥:同学们,是李老师精心策划了这次主题班会,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李老师为我们做总结。 老师总结发言:同学们,今天受到教育的不仅是你们,受到感动的也不仅是你们。作为初二()班的班主任,我很幸福!你们给了我太多的爱,分担了我太多的辛劳。我听到最多的是“老师,谢谢你!”“老师,这事不用您操心了!”你们为了报答师恩,在我的脚受伤时,争先恐后地背着我进课堂;你们为了承担责任,在参加抗震救灾义卖活动的筹备中,为班级做展板竟然做到了夜里下两点。你们的言行也在激励着我承担更多的责任。让我们以“感恩伴我成长,责任与我同行”共勉吧!(十一)、宣布结束,欢送听课老师离席主持人王玥、张浩: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初二(6)班感恩伴我成长,责任与我同行的主题班会到时结束。主持人王玥:请全体起立!欢送领导老师离席。五、反思:这次主题班会开得非常成功,我们年级组长原雪琴老师听后这样说:“我还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好的班会课,我已经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了。”德育主任邓丽萍老师也是赞不绝口。从学生观看影象资料的凝神屏气,听老师读信和同学发言后的几次流泪、讨论问题时的积极发言,小明的“现身”参与讨论问题,班会后同学围着小明进行规劝等等来看,这次主题班会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反思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主题的确定是主题班会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本次班会的主题是“感恩伴我成长,责任与我同行”,确定这个主题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因素深深撞击着我的心灵。一方面是“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来的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另一方面是我们的一部分学生身在福中不知福地整天浑浑噩噩地消磨大好时光。更让我心痛的是“5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多少人的心,我们有的学生却了解甚少。一方面是由于回家后需要写家庭作业,时间不富裕;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家长没有抓住契机教育学生的意识。而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决不能错过这个教育学生做人,洗涤学生心灵的好机会。反思我们学生的行为实质,就是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缺失。而在汶川大地震中彰显出的最伟大的人性光辉正是感恩、爱心与责任。所以,要让学生的心灵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要让人间大爱、大恩、大责沐浴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触动、感动、震撼中反思自己,教育自己,学会感父母、他人、社会之恩,担起做学生的责任。2、准备过程中选材要精当。教育学生时采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是最有亲切感、现实感、最有说服力的。而在取舍时应该采用以一当十的集中而又典型的素材。如,我选用了范琳琳同学的一篇作文谢谢你,我的同学,因为她在这篇作文里写到了每一位同学让她感动的言行举止,感恩之情如涓涓细流浸润着每位同学的心田。如果我们从远离学生生活的素材中选择材料,那就应该选择与学生是同龄人或者年龄小于学生的少年英雄事迹。如,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了千千万万的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舍己救人的人民教师、冲锋在前的人民子弟兵、无私忘我的公安干警、人民的守护神白衣天使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但我只选取了三岁小郎铮和八岁小林浩的故事,他们一个是在痛苦和灾难面前不忘感恩,举起了行队礼的小手;一个是在死亡面前不顾个人安危、勇担救人之责。而他们的年龄却远远小于我们十三、四岁的学生。在看到两个小朋友的事迹介绍时,学生们会不自觉地想到自己,不自觉地比照自己的言行,从而产生愧疚之情受到心灵的触动乃至震撼。所以,选择精当的素材会使我们的教育更有力度。3、解决焦点问题要有技巧。如小明的问题以短剧克星(根据小明的情况,我“量体裁衣”,为他编写了这个短剧。)的形式真实地再现在同学们的面前,既让生活中的小明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又让同学们在接下来的讨论中能无所顾及地剖析小明的行为,从而使小明不失尊严地接受同学们的教育,进行审视自己、反省自己。接下来小明听到的是妈妈的一封来信,在信中妈妈的一片爱心、一片苦心、一种无耐、甚至是一种绝望而又深怀希望与期待的复杂而痛苦的心情被老师传达地淋漓尽致,深深触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更是重重地敲打在小明的心上。这样,所有的教育之箭都巧妙地射在小明的心上,这种不露声色而又有的放矢的教育,使作为不孝之子、难育之生的小明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与洗礼。4、借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在主题班会的准备过程中,我向小明的妈妈说明召开班会的意图,希望她能写一封长信敞开心扉地诉说自己对小明的浓浓的爱和恨铁不成钢而导致对小明教育不当的苦衷(此时,小明的妈妈与小明已经无法正常沟通了。而小明的打骂家长、顶撞老师、勒索同学而又屡教不改的恶劣行为,几乎让她的妈妈精神崩溃。而作为班主任的我,以理服不了他,以情动不了他,以爱感化不了他,面对这样一个恶性张扬,不思向善的孩子,我也心中长叹,不吐不快。)所以,在小明的妈妈把信交给我以后,我做了部分的修改,以家长的口吻猛敲小明的心灵之门,告诫小明要感同学之恩、感老师之恩,要以实际行动回报用友情包容他、帮助他的同学们和用博大的爱、无尽的耐心去教育感召他的老师。当我读完那封信后,小明的眼睛湿润了。显然,我借传家长的情说老师的理,借家长之力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