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课本剧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doc_第1页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课本剧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doc_第2页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课本剧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doc_第3页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课本剧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doc_第4页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课本剧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课本剧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成都市人民北路中学祝丹浅谈课本剧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内容提要: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课本剧的形式,为素质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第一:课本剧是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联系纽带。第二:课本剧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是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的催化剂。第四:让学生既学演戏,更学做人。第五:课本剧能促进学生合作意识。总之,课本剧的排练,使学生体会到了人、事、情理。享受到了学习,创造的快乐;收获了初中生活中美好的体验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关键词:联系纽带 学习能力 催化剂 学会做人 合作意识 综合素质16前言我们的教育、教学为了顺应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要求,即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使学生走出校门更能适应社会。什么是素质教育呢?从学校教育来说,素质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完成某种社会实践活动所需具备的能力。(参新华字典)因此,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中国教学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左右,要提高认识,发展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 中国教学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02.13然而,过分追求分数和升学率,使我们的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怪现象。往往是老师认为内容已经讲的很细了,学生们还是不喜欢听,甚至听不懂。二是许多学生成绩好,但口头表达能力差,人际交往不如人意。在社会生活中,不受到欢迎。可以想象,这样不愿学习,不懂交际的学生,走上社会的结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教育教学与我们的素质教育的用意背道而驰。因此,我们的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诱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终生都具备愿意学习,自觉学习的兴趣和习惯,使他们能善于倾听、表达,善于融洽的与人沟通,从而适应社会。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就须要多种渠道和形式,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早在千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是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六艺”是古代学生的必修课,他认为艺术教育是对人格修养的教育,达到“仁”的境界。因此学校开展了各种艺术形式的活动,课本剧即是其中之一。因为课本剧的创作,交流、互动、准确表达的形式特点,为培养这些综合素质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一、 课本剧是纽带,它促进了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联系,它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主要来源于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学校的教育成就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家庭教育的有力配合。因此,必须有效地将学校、家庭的教育相结合,各施其长,互补不足,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而能把学校、家长、学生这三位一体结合起来的,只有一个,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排练课本剧的宗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切为了学生,这样共同的目标像一根纽带,把家长学生学校联系在一起。如果功利去求参赛得奖,这样学生家长就有被利用的想法,更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学生也会因此而体验不到参与的快乐。我们要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的心态,要明确,排演课本剧是为了让学生在排练中收获美的体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学生的积极参与。小小的课本剧,成了纽带,把学校、家长、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如:我们接到排练任务后,学校很重视,在排练过程中,领导多次观看,过问,提建议,还请了专业老师指导,学生们曾担心地问:“学校这样重视,得不到奖怎么办”心理压力很大,排练时学生拘谨、放不开。这时学校领导对同学们说:我们的排练,目的不是得奖,而是为了让你们从中学到东西,给你们初中生活留下一些美好的记忆。一席话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让他们愉快的投入到排练,更重要的是学生们感受到了学校为他们成长的付出,而更热爱学校了。这种美好的情感,在现在有的学生把学校当成地狱,把老师当成敌人的现象中,显得多么珍贵。同时,家长也非常支持,有的家长们甚至让学生停下了周六、周日的补习,参与排练,还主动提出愿意为课本剧的演出化妆。这种融洽的关系的基础,就是学生家长体会到学校为学生的真诚付出,调动了家长关心子女,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一个小小的课本剧,凝聚了学校老师家长对学生成长的关爱,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沟通心灵的桥梁和纽带,从而更好的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二、 课本剧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教学生要“授人以渔”,要培养能力型人才,而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型人才,知识是死的、无尽的,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才会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而课本剧要求学生对人物性格、心理的揣摩,以及充分表达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恰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途径。这次我们排练范进中举课本剧,是初三的课文,而排练的学生是初一的学生,学生们对所扮演的人物的背景、性格,能理解吗?以试一试的心态,我指定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徐子杰为小导演,让他带着其他学生演员学习课本,揣摩角色,并要求每个学生为角色写出人物性格以及的动作语言的潜台词结果学生们完成的挺好,小导演徐子杰写到:“要想把角色演好,就必须要明白当时人物的心理与想法。我作为这部戏的导演与主角,我清楚地明白这其中的重要性。可是,要带领着所有演员去体会当时那个角色的内心,着实不易。好在我的手中有课本,我想,体会课本原文也并不难。于是,我便让角色的饰演者一遍一遍的啃着原文。过不久,每个角色的潜台词被编辑出来了,演员的动作都有心理活动了,这更有利于表演了。怀揣着满腔的热血,和似乎用不完的精力,我们一遍遍的排练着,修改着,在无数次的尝试中,渐渐夸张自己的动作,丰富自己的表情,将自己置身于那时间之中最终,我们用自己的动作与表情,跨进了当时的社会与人物。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会了揣摩人物内心的方法之一让自己成为人物!”图表 1(这是演出时的照片,照片中间是徐子杰同学饰演主角范进,从范进十足的疯态,可见学生对人物性格、心态的把握很到位)(这是演出时的照片,照片中间是徐子杰同学饰演主角范进,从范进的十足的疯态,可见学生对人物性格、心态的把握很到位。)图表 2(中举后的范进倨傲的神态,和胡屠夫谦卑的举动,学生们都把握的十分到位)由于学生们对剧中所演人物的性格心理很到位,加上惟妙惟肖的表演,吸引着几个已经看了一整天节目的评委老师兴奋地站起来,一边随着剧情笑着,一边给他们拍照,整台演出很顺利完成,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热烈掌声。虽然评奖结果没下来,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学生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收获了美的体验。这个结果证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不能小看,而课本剧的排练,正好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契机,发掘促进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潜力。是学生自主参与,不断挑战自我,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也是一次巨大的成长过程。三、是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的催化剂强烈的愉悦性、观赏性及形象性是戏剧的特点,它既刺激人的视觉,又能刺激人的听觉,所以课本剧实际上是一种立体的直观手段,当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戏剧中时,有意识的去揣摩台词时,已经不潜移默化的品味了语言的美。因此,课本剧生动形象、有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课本剧的台词,对白的要求,能促使学生去用心与人物交流,通过读思练演,大胆的想象,夸张的表演,去塑造所饰演的人物。这就要求学生朗读时动脑体会情感,积极思维所读文字的含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的思维活动。初中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但一味单调的课堂学习,很可能让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我们经常看到在课堂上读书张嘴不出声的学生、双眼无神,昏昏欲睡的学生,也经常看到读书缺乏吸引力,读不出感情的学生,这些现象,其实正是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缺乏学习思维造成的。饰演报录人的学生陈彤辉,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语文课无精打采,读书只见嘴动,听不到声音,结果一段精彩的台词,被他说的平淡无奇,没有停顿、没有重音,吐字含混不清。本来是一个很好的笑点,被他说得完全没有效果了,指导老师足足给他排练了十多分钟,结果还是读不出感觉,我又在课堂上用无中生有的严厉批评激怒他,哪知他还是一种温和、平淡的语调回答我。其原因就是因为平时没有养成读书动脑的习惯。于是我又让把每句台词人物的心理仔细分析,其他演员又帮助他纠正每个字的音调、语气,还配合设计了动作,终于让他学会了念台词时能动脑读出语气语调,表达人物的情感。表演时他这句台词引起了在座评委老师和观众的会意大笑。他在后来的体会中写道:“在排练课本剧时,我本有所担心。因为排练课本剧分散了精力,成绩会有所下降。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我似乎语文的思维能力更上一层楼,成绩不但没有下降,而且还隐隐有上升的趋势。读书也有兴趣多了。我也明白了表演时锻炼了我的综合能力,这是在课堂上完全学不到的东西。而且表演还开阔了我的眼界。”图表 3(图中最左的演员就是学生陈彤辉,从他的说台词的动作中,可看出他对台词的理解)现在这个学生读书有了感情,而且还有意识地多读书,锻炼自己,语文课常常举手发言,学习兴趣高昂,半期考试语文成绩提高很大。课本剧的排练,学生的身心沉浸到作品所描述的事件或情景中,促使学生发挥理解力和想象力,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强化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创造力。把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寓教于乐,为教育教学开辟了新天地。四、课本剧的排练让学生不但学演戏,更学做人要成才,先成人。这是我们综合素质最重要的一点。这才是立足社会的根本点。有了积极地思维,有了善于表达的口才,甚至有了一定学习的知识的能力是不够的,:懂礼貌,守规则,尊重他人,负责任,是人的最根本素质。有些学生,看起来挺聪明,但在家里娇惯了,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这些坏习惯,很可能导致学生走向社会,处处碰壁,成为不受社会接纳的人。而课本剧的排练过程,也是让学生学习做人的过程。排练过程中,暴露了学生身上的许多问题。其一,缺乏责任心和全局意识。在排练过程中迟到。按理,是学生们应该早到等指导老师,但前两次排练,都有学生姗姗来迟,让老师和同学等他。延误了排练竞度。其二:缺乏规则意识和尊重意识,排练中,指导老师要求,在排练时,没排戏的演员静静默戏,现场不应有声音,这个是起码的规则和尊重。但是现场说话的,玩飞镖的,吃东西的、上厕所的应有尽有。用学生后来的话说:“老师的脸上像蒙上了一层寒霜”其结果是指导老师生气的草草结束了排练。下来,我教育了学生,告诉他们只有尊重规则,尊重他人的人才值得别人的尊重。我们学演戏,更要学会做人。并带着学生向指导老师检讨、道歉。杨老师告诉学生,如果是真的拍戏,这样的演员早被开销几百次了。后来的排练,学生们懂事多了,早早到场,静静默戏。排练之后,齐声谢谢指导老师。结果,指导老师为我们的课本剧又设计了两个精彩的细节,还配上了音乐,为课本剧增色不少。如图四图表 4(这张图片,是剧的结局定格造型,图中范进骄傲的走在最前面,胡屠户谦卑谄媚的为范进拉扯衣服,接下来是范母范妻,在下来依次是报录人,买菜大婶,就是一个封建等级社会的缩影,这个小的细节,别致新颖,又余味无穷,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好评。)这件事让学生懂得礼貌、尊重、遵守规则,学会做人的重要性,这些素质关系到事情的成败,是能否能立足社会的根本。正如学生们在收获之中写的:“排练时,我偷偷地跑出去买了一些吃的。反正藏也藏不住,就大摇大摆地吃了起来。可是,老师在辛辛苦苦地教我们表演,我们却在这儿吃东西!心里有些愧疚,想我们尊重别人了吗?如果,他是导演,早就把我们开除啦!从此,我便学会了尊重别人。”因此这次课本剧的排练,让学生学习了做人的道理。学会尊重、遵守规则是最根本的素质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走出学校后,更好适应社会,发挥自己的才能。课本剧让学生不但学演戏,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五、 课本剧是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催化剂南开大学创办人,也就是最早在中国传播话剧之一的章张柏岑先生十分痛恨国人的“私,认为这是国力衰败、民心不振的主要原因王文俊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55页”,“中国之深之实,不在个人之没有能力,而在个人缺乏合作精神张白岑,1984年,今后南开的新使命,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85页 ”,团结与合作是张柏岑想通过戏剧教学来培养的品德与能力。我们现在校本教育宗旨,就是要让学生能具有善于合作、互相扶持,的能力的人才。课本剧是一种集体性的艺术活动。和朗读、背诵等训练形式相比较,课本剧对培养学生的交际和合作能力更有优越性。如:情节,人物情感,眼神交流,都需要默契的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排练中就促进了学生主动交流、在交流中增进合作,从而实现了个性的互补。因此,课本剧的排演是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催化剂。如扮演胡屠户的学生杨宗鑫得写到:“在下面的表演中,我们一环扣一环,眼里闪现出信任对方的目光,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可是有几处,我们出现了一些小问题,都被我们瞒天过海,瞒过去了。例如胡姝娅的一次失误:当我说完一句台词后,胡姝娅明显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我看气氛不对头,马上补了一句“怎么会这样!”看起来,在情境中,胡屠户结巴了,就这样瞒过去,将失误给填了。”图表 5(图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