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油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doc_第1页
松辽盆地北部油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doc_第2页
松辽盆地北部油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doc_第3页
松辽盆地北部油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doc_第4页
松辽盆地北部油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松辽盆地北部油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150内蒙古石油化工2ol1年第】5期松辽盆地北部油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周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摘要:本次油藏类型划分除考虑圈闭成因和油藏形态因素外,同时结合油气勘探发现的新成果,新认识和重点目标.将松辽盆地坳陷层(中浅层)油气藏类型划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复合油气藏四大类.油气藏分布主要受控于区域构造面貌和沉积相带,以中央蚴陷区为主要背景,油气藏分布呈条带性.不同类型的油气藏以生油凹陷为中心向外呈环带状展布.本文通过系统总结盆地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对明确下步勘探工作思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关键词:油气藏分布油气藏类型;松辽盆地中图分类号:P618.13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81(2011)15一O15OO3松辽盆地已有近50年的油气勘探历史,在坳陷层中发现过数量众多,类型各异的油气藏.截止2003年底,松辽盆地北部已探明41个油气田,其中油田32个,气田9个,按层系统计有近200多个油气藏.近年来,由于新理论,新思路和新技术的应用,松辽盆地老区中的油气藏勘探不断取得新发现,人们对盆地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有了实质性的跨越.因此,系统总结盆地油气藏类型及成藏控制因素,对明确下步勘探工作思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国内外学者从理论性和实用性出发,对油气勘探有实际意义的分类一般是依据圈闭成因,油气藏形态,遮挡条件,储集层类型等条件,将油气藏分为构造,地层和复合三大类型1.我国石油地质学家胡见义等根据中国陆相盆地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特点,以圈闭成因为分类标准,以圈闭形态,遮挡条件和储集岩类型作为划分亚类和细分类的依据,把油气藏分为构造型,非构造型,混合型和水动力型四大类及若干亚类J.松辽盆地油气藏类型划分曾有多种方案,均以圈闭成因作为油藏类型划分的基础,以油藏形态作为亚类划分为依据E3,4.本次油藏类型划分除考虑圈闭成因和油藏形态因素外,同时结合油气勘探发现的新成果,新认识和重点目标.将松辽盆地坳陷层(中浅层)油气藏类型划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复合油气藏四大类.1油气藏类型划分本次油藏类型划分除考虑圈闭成因和油藏形态因素外,还结合了近年来油气勘探发现的新成果,新认识;并考虑了盆地目前以及未来油气勘探的主攻方向或重点目标.按上述原则,松辽盆地坳陷层(中浅层)油气藏类型划分结果(见表1),包括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复合油气藏四大类.1.1构造油气藏1.1.1背斜油气藏这类油气藏在盆地分布较多,按形态可进一步划分为块状背斜和层状背斜两个亚类.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上的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三个构造组收稿日期:20110515成一个大型块状油藏,其特点:背斜构造完整,储集层砂岩厚,物性好,各砂层间连通性好,成一个块体式油贮I全油田具有统一的油水边界,具有底表1松辽盆地陆相地层油气藏分类表水,无水夹层,油藏高度与油柱高度一致油藏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喇嘛甸地区气油界面为一770m,油田压力系统一致,压力系数为1.02左右.阿拉新,二站,白音诺勒气田,龙虎泡,朝阳沟,葡萄花等油田为层状背斜油气藏,这类油气藏的特点是:油气藏面积完全受背斜构造圈闭面积所控制,即油藏面积等于或小于构造闭合面积油气藏高度与油柱高度不一致,例如白音诺勒气田,青山口组高2011年第15期周华松辽盆地北部油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151台子气层,气藏高度仅12m,而气柱高度则可达99m油藏只有边水,没有底水,有的有水夹层;在一个油田上可以有不同的压力系统,例如龙虎泡油田,萨I,萨,Trot组和葡萄花油层压力系统不完全一致,其压力系数分别为0.980,1.007和1.036(见图la).1.1.2断层油气藏断层圈闭是指沿储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所形成的圈闭,在断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为断层油气藏.近年来的勘探实践证实,松辽盆地生油凹陷周边的斜坡部位和青山口组以下地层断层发育,与断层有关的断层油气藏已成为盆地油气勘探重要的油藏类型之一.根据断层与其它遮挡因素的组合情况,断层油气藏分为断层遮挡油气藏,断块油气藏和断鼻油气藏三个亚类三肇地区,新站和巴彦查干地区油气藏为断层遮挡油气藏,油藏有以下几个特点:储层倾向与断层交叉切割;纵向上含油层位多,往往多套层系含油气;油水关系复杂,一般为层状油气藏特点;油气田的压力系统不一羊气田的宋71块,宋站气田宋2井区块及榆嚷的树1井油气藏为断块油气藏,断块油气械一越面积不大,宽度一般12kin,含油气面积35kin.新肇,新站,英台,龙南等油气藏为断鼻油气藏,鼻状构造的上倾方向被断层封闭而构成圈闭,在其中聚集了油气则为断鼻油气藏.1.1.3构造裂缝油气藏裂缝性油气藏是指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为裂缝的油气藏.各种致密,脆性的岩层通过构造作用以及后期的改造作用,使局部地区的储层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裂隙,具备了储集空间,形成了裂缝性圈闭.由于裂缝的产生往往与构造活动有关,因此这类油藏归入构造油气藏大类.松辽盆地泥岩裂缝油气藏主要发育于嫩江组一,二段和姚家组,青山口组地层中,主要分布区是古龙凹陷南部地区.钻探实际资料表明,这些构造裂缝不受地层层面,岩性因素限制,一般延伸长度大,开启性,连通性,渗透性相对较好,并能串联超压裂缝.1.2地层油气藏地层圈闭是指储集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即与地层不整合有关的圈闭.在地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为地层油气藏.松辽盆地地层油气藏目前发现较少,仅见于西部斜坡区的中,下部含油组合根据油气层与不整合面纵向分布关系,包括地层超覆油气藏和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两类.江桥地区的江37井为泉头组和姚家组超覆在不整合面上形成的地层超覆油气藏(图lb).1.3岩性油气藏松辽盆地目前发现的岩性油藏从形态上看,包括上倾尖灭及砂岩透镜体岩性油藏.从油藏的圈闭成因特征看,储层物性的纵横向变化可以在沉积作用过程中产生,也可以是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盆地葡萄花和扶,杨油层大面积,错叠分布的砂岩透镜体油藏提供了最好的例证.松辽盆地扶,杨油层岩性油藏特征与葡萄花油层有一定差异,一是岩性圈闭形成的机理不同,油藏分布的地理位置各异,扶,杨油层岩性油藏分布一般受凹陷控制,葡萄花油层岩性油藏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I二是在储层的发育规模和含油性上,扶杨油层储层砂体形成于滨浅湖和河流泛滥平原相,砂岩普遍发育,而葡萄花岩性油藏储层砂岩形成于三角洲外前缘相,以河口坝和席状砂为主,具有油层有效厚度薄,储层物性差和横向连通性差的特点.扶杨油层岩性油藏以肇州油田为例,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油藏受构造控制不明显,油层分布与岩性有关;油藏在分布上不受鼻状构造或局部小圈闭的控制,主要与断层附近的砂岩有关,这类油藏断层提供油气运移通道,砂体提供储集空间,砂体周缘地层提供遮挡条件,表现为岩性油藏特征(图lc);储层成岩作用强,储集物性差;油藏油水分异好,具有正常一超压特征.1.4复合油气藏储层集在空间上由构造,地层,岩性等因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共同封闭而形成的圈闭为复合圈闭,在其中形成的油气藏为复合油气藏.松辽盆地复合油气藏可以分为2类,一类以构造因素为主导的称为岩性一构造油气藏,另一类以岩性为主控因素的称为构造一岩性油气藏.卫星油田(葡萄花油层)a.龙虎泡油田(背斜型)0f一lIji:,躲【:l+:C.肇州油田(岩性型)152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第15期d.徐家围子油田(构造岩性型)图1松辽盆地坳陷层油气藏剖面图油田为岩性一断层油藏,徐家围子油田为断层一岩性油藏(图ld).2油气藏分布特征松辽盆地坳陷层油气藏空间分布主要受源岩,储层,构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发现的油气藏数量众多,资源量大小悬殊,类型各异,但在分布上仍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2.1油气藏在垂向上的分布松辽盆地坳陷层油气分属下,中,上含油气组合,油气藏分布主要受生,储,盖匹配关系的制约.下部含油气组合(泉头组)油藏数量多,分布范围广.下部含油气组合油源条件较好,但储层成岩作用强,单砂体分布范围局限,多砂体横向错叠连片,所形成的油藏一般面积大,油层厚度薄,油层物性差,油水关系简单,产能较低.油气藏类型主要为断层一岩性油藏,岩性油藏,其次为构造油藏,构造岩性油藏.中部含油气组合(青山口组一姚家组):油气藏数量多,资源富集程度高.中部含油气组合生,储,盖条件配合较好,为成藏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整个盆地看,中部含油气组合油气藏数量占总数6O,储量占总量的近9o.中部含油气组合油气藏类型以构造油藏为主,其次是构造一岩性油藏和岩性油藏.储层物性好,油气产能高.上部含油气组合(嫩江组一明水组):油气藏数量较少,分布局限.上部含油气组合由于受生油条件和盖层条件的限制,油气藏发现的数量少,单个油藏规模小.油藏类型有构造油藏,岩性一构造油藏.储层物性好,油层厚度薄,产能较低.2.2油气藏在平面上的分布松辽盆地坳陷层油气藏平面分布广泛,油气藏类型分布主要受控于区域构造面貌和沉积相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中央坳陷区为主要背景,油气藏分布呈条带性.松辽盆地的区域构造面貌由于受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影响,在近东西向的拉张和挤压应力作用下,构造线方向为北北东和北东向.油气藏在一级构造带或二级构造带的控制下,也呈北北东和北东向条带状分布.每个带的油气藏具有相近的构造面貌,大致相同的油气圈闭特点以及大致相似的油气藏形成过程.二是不同类型的油气藏以生油凹陷为中心向外呈环带状展布.以齐家一古龙凹陷和三肇凹陷为例,凹陷的构造面貌和沉积相带的有机结合,决定了生油凹陷及周边油气藏类型的平面分布模式.生油凹陷中心为岩性油藏分布区,向外依次为偏岩性的复合油藏,偏构造的复合油藏,构造油藏的环带状分布特点.而断层油藏的分布受断裂带制约明显,多分布在砂岩相对发育的断裂带,如敖古拉一哈拉海断裂带上就发育有一串断层油藏,类似的还有长垣东侧的断裂带也发育有断层油藏,而齐西一小庙子断裂带上则主要发育岩性油藏或偏岩性的复合油藏,因该断裂带位于齐家一古龙四陷中部砂岩相对不发育.构造岩性构造一岩性岩性一构造地屡图2松辽盆地北部油气藏划分图3结论3.1松辽盆地坳陷层(中浅层)油气藏类型划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复合油气藏四大类.3.2油气藏分布主要受控于区域构造面貌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