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拆装及其特性实验报告.doc_第1页
发动机拆装及其特性实验报告.doc_第2页
发动机拆装及其特性实验报告.doc_第3页
发动机拆装及其特性实验报告.doc_第4页
发动机拆装及其特性实验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动机实验(实习)报告(第一学期)姓 名: 同组人姓 名:专 业: 班 级: 指 导 教 师: 成 绩: 2012年项目一、发动机拆装实习报告一、发动机拆装一、实习名称: 发动机拆装 内燃机型号: _ 实习目的: 通过对发动机的整体拆装,对其内部构造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发动机的拆装顺序以及拆装需注意的问题。二、实习观察结果: 项 目观 察 结 果内 燃 机型 式_四_行程; _水_冷; _直_列;_液压顶_置式气门; _汽_油机汽缸体和汽 缸 盖材料: _铸铁_缸套型式: _湿式_曲轴支承型 式轴承型式: _瓦式轴承_轴承数目: _连杆四个,主轴五个_曲轴轴向定位方式定位部位: _曲柄中部及两部_定位方法:_轴承_ : _活 塞材 料: _铝合金_ _顶部形状: _凹顶_ _裙部形状: _椭圆_ _切槽形状: _凹线型_ _活 塞 环断面型式: _矩形_ _切口形状: _直角形切口_ _连 杆断面形状: _工字型_ _大端剖分面: _平切口_ _大端轴承: _滑动轴承_ _活塞销的安装型式圆柱形内孔长环轴向定位曲 轴主轴颈.连杆轴颈数: _五、四_ _曲柄转角: _90_ 曲柄平衡: _平衡块_ _气 门 组气门顶形状: _凹顶_ _弹簧固定型式: _锁片_ _导管型式: _直立式_ _凸 轮 轴轴承数: _五_ _轴向定位方式: _止推式_ _驱动方式: _齿轮式_ _图一 发动机标签发动机的基本数据,根据车型,可选择发动机的种类,此发动机可供汽车行驶里程为32961Km,发动机烧油为机油 图二 发动机气缸盖 油底壳 图三 发动机气缸体图四 曲轴 齿圈图五 连杆盖 连杆螺栓图六 整体气缸盖 气缸盖衬垫 活塞 连杆盖 连杆轴瓦 传动带 带轮 定时齿轮 气门组 凸轮轴 挺柱三、思考题: 1、基本术语及型号解释:气缸、排量、压缩比、内燃机工作循环、CA6102Q、BJ492Q答: 气缸:汽缸体上半部有一个或若干个为活塞在其中运动导向的圆柱形空腔叫气缸。 排量:一台发动机全部气缸工作容积总和。 压缩比: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 内燃机的工作循环:该发动机为四冲程发动机,则工作循环由四个活塞行程组成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排气行程。 CA6102Q:CA是一汽的简称,6102 是表示6缸,每缸缸径102毫米,Q表示汽车用。 BJ492Q: BJ是北京汽车制造厂的简称,492 是表示4缸,每缸缸径92毫米,Q表示汽车用。 2、阐述汽油机的基本构造组成及四行程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答: 汽油机的基本构造: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起动系统等。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汽油机是将空气与汽油在气缸外部的化油器、节气门体处或进气道内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可燃混合气,然后被吸入气缸,在压缩行程中,进、排气门全部关闭,混合气被压缩到燃烧室内,从而密度加大,温度升高,在作功过程中,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火花塞发出电火花,混合气经压缩点火燃烧而放出大量热能,其压力和温度迅速增加,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曲轴飞轮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排气行程时,可燃混合气燃烧后生成废气,从气缸中排出。四冲程汽油机在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项目二、喷油器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 喷油器检测 喷油器型号:CMC850实验台型号: 实习日期: 2012年实验者姓名: 三、实验理论: 喷油器是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中实现燃油喷射的重要部件。 喷油器的功用:根据柴油机混合气形式的特点,将燃油雾化成细微的油滴,并将其喷射到燃烧室特定的部位。喷油器应满足不同类型的燃烧室对喷雾特性的要求。一般说来,喷柱应有一定的贯穿距离和喷雾锥角,以及良好的雾化质量,同时在喷油结束时不发生滴漏现象。汽车柴油机广泛采用闭式喷油器。闭式喷油器主要由喷油器体、调压装置、喷油嘴等部分组成。根据喷油嘴结构形式不同,闭式喷油器可分为孔式喷油器和轴针式喷油器两种。本实验主要为孔式喷油器。孔式喷油器工作原理孔式喷油器用于直喷式燃烧室柴油机上。 当柴油机工作时,来自喷油泵的高压柴油管通过高压油管送到喷油器,经进油管接头16、喷油器滤芯17以及喷油器体9和针阀体12内的油道进入喷油嘴内的压力室。油压作用在针阀的承压锥面上,产生向上的推力。当此推力超过调压弹簧的预紧力时,针阀升起并将喷孔打开,高压柴油经喷孔喷入燃烧室。针阀升起的最大高度即针阀升程,由喷油器体(或接合座)的下端面限制。当喷油泵停止供油时,喷油嘴压力室内的油压迅速下降,针阀在调压弹簧的作用下迅速落座,终止喷油。在喷油器工作期间,有少量柴油从针阀和针阀体配合表面的之间的间隙中漏出,并沿顶杆周围的缝隙上升,最后通过回油管接头1进入回油管,流回燃油滤清器。这部分柴油在漏过针阀偶件时,对偶件起润滑作用。喷油器检测方法: 轴针式喷油器的组成:滤网、电接头、衔铁、电磁线圈、喷油针阀、壳体等。 工作原理:喷油器由电磁线圈控制,电磁线圈的电流的通断由ECU控制,当ECU感知喷油信号后,ECU控制电磁线圈通电,吸合衔铁,压力室的高压油通过喷孔喷向气缸。 若喷油器损坏,检修方法有:1.就车检测;2.拆检。就车检测: (1)、听工作声音 发动机正常运转时,应能听到有节奏的“嗒嗒”声;若听到声音小, 则表示工作不正常,喷油器喷油量出现问题;若听不见声音卡 死或者电路问题。 (2)、断缸检测单缸断油:拔下喷油接线插头,观察转速变化,进行判断。 (3)、检测喷油器电压,喷油器电压一般914V (4)、测电阻:低阻抗喷油器一般为35,高阻抗喷油器一般为1216拆检: 主要有目测检验、泄漏测试、油量测试、喷油器清洗,重新安装项目三、喷油泵特性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 喷油泵特性实验 喷油泵型号: CMC850 实验台型号: CMC油喷实验台 实验工况: 油门全开 小组成员: 实验日期:2012年二实验数据: 计算供油不均匀度H:按下式计算。 H=(Qmax-Qmin)(Q平均)100% 其中: Qmax:各缸之中供油最大者 Qmin:各缸之中供油量最小者 H: 转速750转/分(最大油门)H3% 转速250转/分(最小油门)H25% 表一 喷油泵实验数据供油量转速150r/min250r/min350r/min450r/min550r/min650r/min765r/min1098r/min1缸(ml)1717.67.298.899.99.52缸(ml)17.716.97.28.88.89.29.69.63缸(ml)16.817.87.88.48.48.99.294缸(ml)17.317.47.78.48.28.89.19平均值(ml)17.217.4257.4758.658.558.9759.459.275H(%)5.235.168.036.947.024.468.476.47齿条位移(mm)20.4620.2512.5812.3412.3012.3012.0112.14 3、 喷油泵工作特性曲线图一 平均供油量与转速的关系曲线 图二 齿条位移与转速的关系曲线 四、讨论题: 喷油泵调速器处于非额定工况时,喷油泵的工作情况如何? 根据柴油机转速的不同,调速器可能处于1、标定工况、2、最高空转、3、校正工况、4、怠速工况、5、启动工况。所以说调速器处于非额定工况,需要分别针对4种工况来进行论述。当处于最高空转时,此时相当于最大油门时突然卸掉负荷,柴油机转速高于标定转速,飞锤全部张开,向外拉动齿杆,油量减小,在最高空转处平衡。处于启动工况时,飞锤完全合拢,此时柴油机正在启动,喷油泵将供给最大供油量。处于校正工况时,相当于柴油机处于标定工况后遇到更大阻力或负荷,转速下降,调速器校正机构推动齿杆向前移动,喷油泵的喷油量略有增加,以维持阻力或负荷增加后转速的平衡。怠速工况则为汽车不带负荷,不踩油门,柴油机仅仅维持低速运转,此时喷油泵喷油量最低。 项目四、491汽油机速度特性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 491汽油机速度特性试验2、 实验目的: 1、观察并操作发动机实验台的基本设备,对发动机机架有较为全面、 系 统的了解。 2、重点了解发动机扭矩、功率、转速、油耗等参数的测试方法。 3、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实验设备,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处 理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三、实验设备: BJ491EQ1多点电喷汽油机、FST2C控制系统、CW100测功机、油耗仪、 HP3847打印机等。(设备详细说明见相应设备使用说明书)4、 实验原理: 1汽油机速度特性定义:将汽油机节气门的开度固定,发动机的有效功率、有效扭矩M、小时耗油量、耗油率等性能指标,随发动机转速n 变化而变化的关系,称为汽油机的速度特性。 速度特性如果用曲线、M、表示,即为速度特性曲线。若节气门固定在全开位置时,称为标定功率速度特性或全负荷速度特性(亦称外特性)。如果节流阀固定在全开度的90%、75%、50%、25%时,称为部分负荷速度特性。本次实验中,将节流阀固定在全负荷位置上,完成发动机全负荷速度 特性实验。2CW100电涡流测功机涡流测功机又称电磁测功机,它是利用涡流损耗的原理来吸收功率的。 由涡流测功机、控制器及测力装置组成的测功装置,可以测取被测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和转速,从而得到输出功率。 计算功率的公式: 式中:P 功率(Kw) M 转矩(Nm) n 转速() 计算转速的公式: 式中: f 脉冲信号频率(HZ) n 转速() z 齿轮齿数(本测功机为60) 计算燃油消耗量的公式: 式中: 燃油消耗量() w 设定的燃油(g) t 计测时间(s)五、实验结论及数据分析:表一 汽油机速度特性实验数据转速(r/min)100610971200130014001500160117011800190020002100转矩(N.m)31.07548.04544.87637.61829.23629.23624.94223.40919.62721.26218.91114.413油耗量(Kg/.h)1.3231.3821.4311.4091.4041.4091.4371.4871.4961.4962.4172.345功率(Kw)3.2745.5195.6395.1214.6614.5924.1824.1703.7004.2313.9613.170燃油消耗率(g/Kw.h)412.52247.97254.34270.42301.23307.78343.85358.27406.35353.31610.11739.66图一 转矩与转速关系曲线图二 油耗量与转速关系曲线图三 功率与转速关系曲线图四 燃油消耗率与转速曲线图五 各指标与转速理论关系曲线图实验数据分析:结合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及图五可知,1.随着发动机的转速的增加,输出扭矩是不断减小的;2.输出功率在达到额定转速之前是逐步增加的,在超过额定转速后,随着转速的增加,相反功率会下降;3.随着转速的增加燃油消耗率先下降然后在上升;4.随着转速的增加耗油量会逐步上升。 实验误差:得到的实际曲线与理论曲线存在较大的差别原因为受天气因素,发动机启动温度较低,没有运行在稳定状态,导致测得的数据的偏差特别大。项目五、发动机燃油供给系实习报告一、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基本组成 图一 化油器式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统如图一所示:化油器式的发动机的燃料系统由燃料供给装置、空气供给装置、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可燃混合气供给和排出装置组成。其中:1、 燃料供给装置:由汽油箱1、汽油滤清器4、汽油泵5、油管2等组成,主要功用是储存、输送及清洁汽油。2、 空气供给装置:由空气滤清器9组成,主要作用是清洁空气。3、 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由化油器8构成,主要作用是将洁净的空气及汽油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成可燃混合气。4、可燃混合气供给和排出装置:由进气管7、排气管6、消音器3组成,主要功用是向气缸供给可燃混合气以及将废弃排出发动机。二、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基本组成图二 柱塞式喷油泵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示意图 1为燃油箱 2为油水分离器 3为调速器 4为输油泵 5为泵油提前器 6为直列柱塞式喷油泵 7为低压油管 8为燃油滤清器 9为回油管 10为高压油管 11为喷油器工作原理:直列柱塞式喷油泵6由柴油机的曲轴的定时齿轮驱动,固定在喷油泵体上的活塞式输油泵4由喷油泵的凸轮轴驱动。柴油机工作时,输油泵4从燃油箱1吸出柴油,经过油水分离器2出去柴油中的水分后,再经过燃油滤清器8滤除柴油中的杂质,然后送入直列柱塞式喷油泵6。在喷油泵内,柴油经过增压和计量后,经过高压油管10供入喷油器11,最后通过喷油器将柴油喷入燃烧室。喷油泵前端装有泵油提前器5,后端与调速器3组成一体。输油泵供给的多余的柴油及喷油器顶部的回油,均经过回油管9返回燃油箱。实习总结与感悟:这次实习时间为一个星期,从这次实习中收获了很多。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拆装,仔细观察,我对发动机的整体构造与零件布置有一定的认识,了解了各零部件之间工作的相互协调的工作原理,结合平时的理论知识,从而对发动机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实习的过程中,由不懂到懂,逐渐对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拆装发动机的时候我了解了发动机的组成结构,它由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启动系统等组成。发动机各机构的作用对于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来说有一定的区别,柴油机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没有点火系统,与化油器。发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