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导学活动设计.doc_第1页
《安塞腰鼓》(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导学活动设计.doc_第2页
《安塞腰鼓》(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导学活动设计.doc_第3页
《安塞腰鼓》(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导学活动设计.doc_第4页
《安塞腰鼓》(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导学活动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 山 县 中 小 学 导 学 活 动 设 计课题第 四 单元(章)第 17 课(节) 安塞腰鼓课型阅读导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重 点目标1、2难 点目标2导 学 思 路 及 学 生 活 动 设 计我的反思一、自主学习(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西北的黄土高原也有它独特的风情,它曾有雄睨世界的辉煌文明,也有独具魅力的民间大型舞蹈形式,这种舞蹈曾在第11届亚运会、香港回归庆典、建国60周年等大型活动中演出过,并远赴国外,令世人陶醉。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安塞腰鼓到底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呢?我们先来感受一下。(播放安塞腰鼓视频片断)(二)学生自学1、填一填:(1)“腰鼓”是产生于 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其是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安塞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 ”。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1日那天安塞腰鼓参加了国庆六十周年天安门广场的群众游行演出。安塞腰鼓是安塞三绝之一。(2)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人。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八十年代是他创作的一个高峰。他的第一篇散文转九曲获得了散文优秀作品等奖。 获鲁迅文学奖,被选人中国当代散文精华。2、初读课文,完成:(1)注音:晦暗 羁绊 蓦然 冗杂 亢奋 戛然而止 恬静 瞳仁 磅礴(2)解释词语含义: 晦暗: 羁绊: 蓦然: 冗杂: 亢奋: 戛然而止: 叹为观止: 二、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和安塞腰鼓的气势。1、配乐范读后学生自读课文。2、师生合作演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气势(教师:我们来分分角色,1至4段由一男生读,5至27段主要由老师读,其中13、17、22、24段全班齐读,28至30段又由一男生读)。3、学生体会角色分配用意,梳理全文脉络文章就是按表演前(擂鼓前)、表演中(擂鼓中)、表演后(擂鼓后)的思路来安排结构的。4、小组自由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1)问:作者在主体部分写安塞腰鼓表演时,痛快淋漓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有一句话反复出现,出现了几次?请找出来。(2)问:那“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该怎么读呢?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作者在反复咏叹之中常有变化,每段都有新意,层层递进,直到把感情步步推向高峰。我们读的时候读出作者感情的变化来,感情是越来越强的。(3)问:“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使文章层次分明。它每出现一次,又分别是在赞美安塞腰鼓哪个方面的“好 ”呢?(交流、反馈,教师点评、归纳:作者从宏伟场面、雄壮声响、击鼓后生、绮丽舞姿四个方面来展示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的。)(4)问:“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什么样的安塞腰鼓呢?安塞腰鼓好在哪里?请同学们用一个词、短语或句子来概括安塞腰鼓的魅力。可以用这个句式:“好一个 的安塞腰鼓”小组交流、反馈,老师点评。(示例:“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二)合作释疑: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作者用这几个字组成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有什么作用?2、“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效果?3、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句中“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 了“那么一股劲”?4、“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黄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过着贫困生活导 学 思 路 及 学 生 活 动 设 计我的反思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力量?5、“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6、“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是写静吗?为什么?7、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三、即时训练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捶起来就( ),( ),(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_;乱蛙一样,是_;火花一样,是_;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2、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3、模仿下面句子形式造句: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四、评点总结板书设计安静的腰鼓 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安塞腰鼓 激昂的腰鼓 歌颂阳刚之美静寂的腰鼓 表现要冲破束缚的愿望备注本活动设计时间: 年 月 日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其它:营 山 县 中 小 学 导 学 活 动 设 计课题第 四 单元(章)第 17 课(节) 安塞腰鼓课型阅读导学目标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精段阅读,深入理解课文。重 点目标1、2难 点目标1导 学 思 路 及 学 生 活 动 设 计我的反思一、自主学习1、诵读全文。2、自由品读。(1)勾画出文中运用排比、反复修辞手法的句子,体会表达效果,在书上作批注。(2)学生诵读所勾画的语句。二、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美读课文。2、美读竞赛。3、赏析课文美点,体会神韵。4、说话延伸: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那我国其他地方有没有这样的绝活儿呢?你能简单介绍一下吗?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把自己知道的其他地方的绝活儿跟同学分享一下,一会儿再向全班同学展示。三、即时训练(一)读短文,回答问题。 (1)但是: (2)看! (3)一捶起来就 , ,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是急促的鼓点;( ),是飞扬的流苏;( ),是蹦跳的脚步;( ),是闪射的瞳仁;( ),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4)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5)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6)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7)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8)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客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动! (9)好一个安塞腰鼓! (10)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11)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现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12)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1给选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意思。 第一层:( 段至 段) 。 第二层:( 段至 段) 。 2将“忘情了”、“没命了”、“发狠了”三个短语填人文中横线上,为什么这样排列? 3文中括号中依次填的短语是 、 、 、 、 。 4第三段从 方面写安塞腰鼓,突出其情景和场面的 。5第四段主要用了 的修辞,突出了安塞腰鼓的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2)她从巴颜喀拉山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山东、河南等九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3)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了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生长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他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之为“中华”。现在,“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黄河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立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出的古代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居住的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以及许多图案精美的彩色陶器。这些地下出土的资料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A)被人们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B)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C)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身旁的辛勤导 学 思 路 及 学 生 活 动 设 计我的反思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原文有删改) 1、文中横线上的九个省区,是黄河流经的地方,其中两个顺序有误,请改正。 2、与文中“黄帝”并称“五帝”的正确选项是( )。A少吴 颛顼 黄帝 唐尧 虞舜B伏羲 神龙 黄帝 颛顼 帝喾C神龙 黄帝 帝喾 唐尧 虞舜D黄帝 颛顼 帝喾 唐尧 虞舜 3、文章第一段共有三句,抽出第二句后段意并未改变,而且内容更简洁,作者为什么没有这样写? 4、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黄河为什么能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5、将“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一句,还原于ADC三处,应是( )处。 6、文中加点的词“相传”和“之一”用语准确有分寸,请简要说明。 7、下面是对一首与黄河有关的唐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A首句写远望黄河犹如一条银色彩带,似乎要飞上云端与蓝天连成一片,此句极言黄河源头的高远。 B第二句写连绵高耸的群山中有一座孤城,在高山大河的映衬下显得十分孤寂,同时也写出了戍边将士的辛苦和寂寞。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