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网上XX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doc_第1页
科技论文网上XX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doc_第2页
科技论文网上XX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doc_第3页
科技论文网上XX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doc_第4页
科技论文网上XX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技论文网上XX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 .Southwest universityof scienceand technology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科技论文网上投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院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付玲学号xx1380指导教师陈立伟副教授二一年六月.科技论文网上投稿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传统的投稿方式有邮寄和电子邮件两种。 邮寄方式投递时间长,反馈时间更长,并有投递错误、半路遗失的可能,既慢又不保险。 电子邮件服务投递邮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作者本人邮箱容量的限制、邮箱承载量的限制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科技期刊流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倾向于建立在线投稿系统。 该系统的方便性、快捷性,使投稿者和者交流更密切。 本论文设计了一个科技论文投稿系统。 本设计采用网站开发工具ASP作为网站开发平台,使用MACROMEDIA公司的网页制作工具DreamweaverMx制作页面,用VBScript语言嵌套了JavaScript编制连接数据库的程序,借助数据库工具SQL Server制作系统的数据库,WEB服务器软件使用新一代IIS5.1,制作了一个小型科技论文投稿系统。 主要功能包括科技期刊消息发布,投稿者注册与登陆后投稿,网上审稿与意见反馈,论文信息与期刊信息查询。 论文投稿系统的开发既可以节省部的工作时间又能提高该工作的效率,适应了新时代文化的传播,是一项很有实践价值的项目。 网络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在这样的网络时代中,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在迅速发生改变。 网络已经打破了人们原始的交流方式,创造了丰富而新颖的信息和娱乐资源,如何利用网络新技术为人类服务是当今时代的首要课题。 Inter正逐渐渗透人们工作、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个人要生存,企业要发展,就必须采取新的生存方式、竞争手段去适应。 传统的投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通过网络来投递稿件是投稿发展的方向之一,因为通过网络投稿经济、快捷、方便。 这就对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能完成传统的稿件处理工作外,还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管理和处理电子稿件,以适应现代网络的发展。 通过Inter投稿和审稿已成为期刊管理的发展趋势。 学术论文实现在线投稿,它将改变传统的稿件投稿模式,实现信息实时发布、信息贮存量大、处理速度快捷、数据准确直观、查询检索灵活方便、成本降低等优点,具体表现如下部以在线收发的方式来处理稿件,取代了传统的“信函方式”。 部实时发布稿件在每个阶段的处理情况,使投稿者更快捷、更方便地了解稿件的最新处理情况。 实现远程网上投稿,作者可在期刊主页上直接向部投递稿件,不需邮寄。 实现远程网上审稿,专家可在计算机上直接审阅稿件,填写审稿意见,并将其直接给部,操作灵活方便,大大缩短了审稿周期提高了期刊的时效性。 根据稿件的各项指标建立信息数据库表,包括登记稿件信息数据库、部用户信息数据库、审稿信息数据库等,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稿件、审理、编排等工作中产生的大量数据。 信息数据库表为一些常用的关键字建立了索引,能给快速的检索信。 而且计算机能够高效率的接受和分类稿件,从而使部的工作人员摆脱繁重的接收和分类稿件的工作,而且可以避免人为疏忽而造成的工作上的失误,在线投稿的方式比传统的方式灵活得多,也是当前很多学者的主要投稿方式。 .1.2国内外研究现状近期,国内外部分部已开始采用网络稿件管理系统,但有两类问题没有解决 (1)网络稿件类型各种各样,各种类型的稿件之间不能相互准确转换,使稿件的、编排、校对很困难(尤其是理工科稿件)。 (2)这些网络稿件管理系统,只能对稿件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不能从这些信息中挖掘出组稿侧重点、期刊发展方向等更有价值的信息。 目前,一些部还处在手工处理稿件阶段,在部人员少、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手工处理稿件既费时又耗财,而且不能及时发布质量高的稿件,这严重阻碍投稿的进一步发展。 有些稿件网络化管理起步比较早的网站,也只是用OUTLOOK,EXPRESS接收稿件,EXCEL表格统计稿件信息。 其他的网络稿件管理系统,也没有解决上述两类问题。 稿件处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如果不采用有条理的系统处理方式,将容易出错。 所以采用新技术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对投稿提出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3设计的基本思路本文在对现有投稿方式和投稿系统工作方式进行调查分析之后,开始了基于asp的“科技论文投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这个课题,结合目前软件工程、Web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等学科领域的技术,ASP、SQL Server2000数据库来实现该系统的基本功能。 本投稿系统的设计分为下面4个阶段系统需求分析与功能设计,包括可行性分析、用户需求、收集各种关于系统功能设计的要求,确定要设计的系统基本功能,撰写开题报告。 数据库设计。 确定数据库结构,设计数据库的参数如用户名和密码、创建数据库的表、关系图、数据字典、画出ER图等数据库的对象。 程序模块划分和实现。 根据系统登录用户对象划分不同的功能,对系统进行模块划分,分别编写代码,逐一实现系统的功能。 对整个进行测试以及功能补充。 通过上述工作之后,完成系统具有以下的功能实现了稿件的投递通过注册后的用户可以在登录系统之后,实现稿件的投递功能。 .实现用户的管理所有的投稿者必须按照要求填写注册表,系统会在信息提交后将用户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用户可以登录系统,投递稿件,修改个人注册信息,查询期刊信息,查看已投稿处理状态以及当前投稿情况等操作。 实现管理员对稿件的管理。 管理员可以查看当前所有投稿情况,添加管理员,删除投稿,发布周刊信息等。 实现专家在线审稿审稿专家可以查看当前还未处理的稿件,马上审批稿件,发表评论,查看已处理稿件的评论等。 1.4投稿系统的产生根据美国Emarketer公司公布的最新报告,截止xx年底,全球互相互联网用户总数已超过10亿,其中8045亿用户经常上网。 四分之一的全球互联网用户使用宽带或高速网络上网。 由此不难看出,互联网正在悄悄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并开始呈现出产业化的特点。 传统的部对稿件的处理就是作者与部之间通过邮件来往,传递信息的。 稿件寄到部,等待一段时间(其中有稿件在做着和部之间的传输过程,还有部对稿件进行,然后再由部通知作者),处理起来非常的浪费时间,效率不高,往往要耽误很长的时间,在社会高速发展,互联网普及的今天,高效、及时将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现今仍有许多部还没有实现无纸化的现代办公方式,靠的依旧是古老的邮件方式实现稿件的传输,虽然采用了很多的方法去改变这个现状,但是所取得的成效不大,迫切的需要有一种现代化的方式来对稿件进行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部的业务处理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之前的那种投递稿件的方式,费时费力且效率低,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中没有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便利与快捷的无纸化办公,由此产生了一种基于Web的投稿系统,解决了以上的问题,提高了办公的效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这种通过互联网的办公方式早就实现,并开始出现了比较完善的系统。 .第2章系统的技术支持和理论分析2.1开发环境 一、硬件要求 1、两个服务器,一个作为数据库服务器,一个作为web服务器。 2、客户端计算机若干。 3、网络通讯设备,主要包括交换机、网卡、集线器、MODEM等。 二、系统平台和运行环境采用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服务器端采用Microsoft WindowsNT4.O作为网络操作系统,web服务器软件采用IIS5.1(Inter InformationServer)。 客户端软件,包括单机操作系统和浏览器软件,分别选用Windows XP和Inter Explorer,数据库系统采用SQL Server有利于方便操作。 运行需求正常使用时不应出错,若运行时遇到不可恢复的系统错误,也必须保证数据完好无损,对数据的精确度、时间特性、适应性等都有一定要求,要求系统运行时能够保证正确性、可靠性、高效性、完整性、易使用性、可维护性、可测试性、复用性、安全保密性、可移植性、互联性。 2.2asp程序设计技术特点Asp是Active ServerPages的缩写,即是“活动服务器页面”。 Asp文件是以.asp为扩展名的,它的特殊之处在于所有可以在HTML文件中使用的标记语言多可以用于Asp文件中,而且Asp文件通过标记对把VBScript或JavaScript脚本语言的程序嵌入文档中,当服务器遇到这对标志时,便将其视为程序来进行解释执行,然后将执行的结果传送到客户机上供用户浏览,并且用户无法看见ASP的源文件,因此ASP也被称为服务器端脚本文件。 利用ASP生成的网页,与HTML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只要结构合理,一个ASP页面就可以取代成千上万网页。 尽管ASP在工作效率方面较之一些新技术要差,但胜在简单、直观、易学,是涉足网络编程的一条捷径。 它具备一个服务器端的脚本执行环境,用它可产生和执行动态的、交互的、高性能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 Active ServerPages的另一大优点是代码的安全性。 页面的访问者所能看到的只是服务器方的处理结果。 ASP文件可以用常规的文本器,ASP使用VBScript、JavaScript等脚本语言作为开发工具,镶嵌于HTML文本中,使用.“”将ASP的程序包含起来。 当用户从浏览器向web服务器提出请求时,web服务器会自动将ASP的程序解释为标准的HTML格式的主页内容,用户端只要使用常规可执行HTML程序的浏览器,就可浏览ASP所设计的主页内容,因此与浏览器无关,并且保证了ASP的源程序代码不会外漏。 ASP中包括五个内置的activex服务器组件和五个内置的对象:database aessponent(数据库访问组件)、file aessponent(文件访问组件)、adrotator ponent(广告轮播器组件)、content linkingponent(内容链接组件)、browser capabilitiesponent(浏览器信组件)以及request(请求对象):用于从客户端浏览器获取信息。 server(服务器对象):提供许多Server端的应用函数。 Sever对象是为处理服务器上特定的任务而设计的。 session(会话对象):Session对象是用来记载特定的客户信息。 即使该客户从一个页面跳转到另一个页面Session的信息仍然存在,它的信息是对一个客户的不同的用户拥有不同的Session对象。 response(响应对象):用来控制发送给用户的信息。 包括直接发送信息给浏览器、重定向浏览器到另一个URL或设置cookie的值。 application(应用程序对象):可以使给定应用程序的所有用户共享信息。 Request对象:可以访问任何用请求传递的信息,包括从HTML表格用POST方法或GET方法传递的参数cookie和用户认证。 同时使用Request对象能够访问发送给服务器的二进制数据。 在所有ASP组件中,最有用的是数据库访问组件,也称为Activex数据对象或ado。 在站点发布数据库将使用这个组件及其中包含的对象,以完成对ODBC数据源的读写。 此外,Asp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程序员可以利用java、visual basic、visual c+等语言制作适应自己特殊需要的Activex服务器组件来扩充ASP的功能使自己的动态网页几乎具有无限的扩充能力,这是传统的CGI程序所不及的。 总而言之ASP具有学习快、设计快的特点,不需花许多时间即可学会和快速设计出Web应用程序。 ASP的源程序码在服务器端执行,代码保密性好。 集成与HTML中,无需编译链接可直接执行,而且使用文本器即可设计。 2.3数据库理论基础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它产生于距今五十年前,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数据管理不再仅仅是存储和管理数据,而转变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管理的方式。 数据库.有很多种类型,从最简单的存储有各种数据的表格到能够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的大型数据库系统都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3.1主要特点 (1)实现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包含所有用户可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包括用户可以用各种方式通过接口使用数据库,并提供数据共享。 (2)减少数据的冗余度。 同文件系统相比,由于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共享,从而避免了用户各自建立应用文件。 减少了大量重复数据,减少了数据冗余,维护了数据的一致性。 (3)数据的独立性。 数据的独立性包括数据库中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应用程序相互独立,也包括数据物理结构的变化不影响数据的逻辑结构。 (4)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文件管理方式中,数据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不同的用户或同一用户在不同处理中其文件之间毫无关系。 利用数据库可对数据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并通过数据模型表示各种数据的组织以及数据间的联系。 (5)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主要包括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数据丢失、错误更新和越权使用;完整性控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并发控制使在同一时间周期内,允许对数据实现多路存取,又能防止用户之间的不正常交互作用;故障的发现和恢复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时发现故障和修复故障,从而防止数据被破坏 (6)故障恢复。 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时发现故障和修复故障,从而防止数据被破坏。 数据库系统能尽快恢复数据库系统运行时出现的故障,可能是物理上或是逻辑上的错误。 比如对系统的误操作造成的数据错误等。 2.3.2基本结构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分三个层次,反映了观察数据库的三种不同角度。 (1)物理数据层。 .它是数据库的最内层,是物理存贮设备上实际存储的数据的集合。 这些数据是原始数据,是用户加工的对象,由内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处理的位串、字符和字组成。 (2)概念数据层。 它是数据库的中间一层,是数据库的整体逻辑表示。 指出了每个数据的逻辑定义及数据间的逻辑联系,是存贮记录的集合。 它所涉及的是数据库所有对象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它们的物理情况,是数据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 (3)逻辑数据层。 它是用户所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表示了一个或一些特定用户使用的数据集合,即逻辑记录的集合。 数据库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映射进行转换的。 2.3.3常用数据库1.IBM的DB2作为关系数据库领域的开拓者和领航人,IBM在1977年完成了System R系统的原型,1980年开始提供集成的数据库服务器System/38,随后是SQL/DS forVSE和VM,其初始版本与System R研究原型密切相关。 DB2forMVSV1在1983年推出。 该版本的目标是提供这一新方案所承诺的简单性,数据不相关性和用户生产率。 1988年DB2for MVS提供了强大的在线事务处理(OLTP)支持,1989年和1993年分别以远程工作单元和分布式工作单元实现了分布式数据库支持。 最近推出的DB2Universal Database6.1则是通用数据库的典范,是第一个具备网上功能的多媒体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包括Linux在内的一系列平台。 2.Oracle Oracle前身叫SDL,由Larry Ellison和另两个编程人员在1977创办,他们开发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在市场上大量销售,1979年,Oracle公司引入了第一个商用SQL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Oracle公司是最早开发关系数据库的厂商之一,其产品支持最广泛的操作系统平台。 目前Oracle关系数据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3.Informix Informix在1980年成立,目的是为Unix等开放操作系统提供专业的关系型数据库产品。 公司的名称Informix便是取自Information和Unix的结合。 Informix第一个真正支持SQL语言的关系数据库产品是Informix SE(Standard Engine)。 InformixSE.是在当时的微机Unix环境下主要的数据库产品。 它也是第一个被移植到Linux上的商业数据库产品。 4.Sybase Sybase公司成立于1984年,公司名称“Sybase”取自“system”和“database”相结合的含义。 Sybase公司的创始人之一Bob Epstein是Ingres大学版(与System/R同时期的关系数据库模型产品)的主要设计人员。 公司的第一个关系数据库产品是1987年5月推出的Sybase SQLServer1.0。 Sybase首先提出Client/Server数据库体系结构的思想,并率先在Sybase SQL Server中实现。 5.SQL Server1987年,微软和IBM合作开发完成OS/2,IBM在其销售的OS/2Extended Edition系统中绑定了OS/2Database Manager,而微软产品线中尚缺少数据库产品。 为此,微软将目光投向Sybase,同Sybase签订了合作协议,使用Sybase的技术开发基于OS/2平台的关系型数据库。 1989年,微软发布了SQLServer1.0版。 6.PostgreSQL PostgreSQL是一种特性非常齐全的自由软件的对象关系性数据库管理系统(ORDBMS),它的很多特性是当今许多商业数据库的前身。 PostgreSQL最早开始于BSD的Ingres项目。 PostgreSQL的特性覆盖了SQL-2/SQL-92和SQL-3。 首先,它包括了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丰富的数据类型的支持;其次,目前PostgreSQL是唯一支持事务、子查询、多版本并行控制系统、数据完整性检查等特性的唯一的一种自由软件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7.mySQL mySQL是一个小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者为瑞典MySQL AB公司。 在xx年1月16号被Sun公司收购。 目前MySQL被广泛地应用在Inter上的中小型网站中。 由于其体积小、速度快、总体拥有成本低,尤其是开放源码这一特点,许多中小型网站为了降低网站总体拥有成本而选择了MySQL作为网站数据库。 mySQL的官方网站的网址是.mysql.8.Aess数据库美国Microsoft公司于1994年推出的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 它具有界面友好、易学易用、开发简单、接口灵活等特点,是典型的新一代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 其9.FoxPro数据库.最初由美国Fox公司1988年推出,1992年Fox公司被Microsoft公司收购后,相继推出了FoxPro2. 5、2.6和Visual FoxPro等版本,其功能和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FoxPro2. 5、2.6分为DOS和Windows两种版本,分别运行于DOS和Windows环境下。 FoxPro比FoxBASE在功能和性能上又有了很大的改进,主要是引入了窗口、按钮、列表框和文本框等控件,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开发能力。 2.4网页制作工具Dreamweaver介绍Dreamweaver2是Macromedia公司最新推出的主页工具。 这是一个所见即所得主页器,并带有站点管理功能,可以方便地设计和管理多个站点。 有如下特点: 一、最佳的制作效率Dreamweaver MX可以用最快速的方式将Fireworks,FreeHand或photo shop等文档移到网页上,使用检色吸管工具选择荧屏上的颜色,可设定最接近的网页安全色。 对于选择菜单、快捷键以及格式控制,都只需一个简单步骤便可完成。 DreamweaverMX能与其它的设计工具,如Plaback、Flash、Shockwave及其它外挂模组等搭配,用户不需离开DreamweaverMX便可完成需要完成的工作。 此外,只要单击便可使DreamweaverMX自动开启Firewoks或Photoshop,从而实现与设定图档的最佳化组合。 二、网站管理使用网站地图可以快速制作网站雏形,设计、更新和重组网页。 改变网页位置或文档名称。 DreamweaverMX能自动更新所有链接。 使用资源文字、HTML代码、HTML属性标签和一般语法的搜寻及转换功能,可使复杂的网站更新变得迅速又简单。 三、无可比拟的控制能力DreamweaverMX是唯一提供Roundtrip HTML、可视化与原始代码同步的设计工具。 它包含Homesite和BBEdit等主流文字器。 帧(Frames)和表格的制作速度快得令你无法想象。 进阶表格功能可使铃铛简单地选择单元格、行、栏或作不连续的选取。 用户甚至可以排序或格式化表格群组。 DreamweaverMX支持精确定位,利用它可轻易地将表格转换成表格的图层,以拖拉置放的方式进行版面设计。 .2.5I IS介绍IIS是Windows NT提供的Inter服务的核心。 Windows NT的安装光盘上带有IIS。 IIS是微软公司为企业和部门发布信息而设计的,一般用于大型的站点。 IIS5是新一代的Web服务器软件,它包括许多新的特征:ASP3.O解释工具和Asp调试工具、功能强大的Microsoft ManagementConsole、Microsoft TransactionServer等管理工具;对多Web站点(虚拟主机)支持;对Web站点内容完全控制;使用SSL3进行更加安全的客户验证;Microsoft Indexserver微软高性能索引器;1.1和重定向支持;用来进行站点评估的Site Analyst。 如果需要在Inter上发布主页,那么所设定的IP地址必须有效,并且不能和其它已有的IP地址重复。 如果只是调试网页或者在自己计算机上浏览网页,可以把IP地址设为,它的缺省域名为local host,代表本机。 Web站点的默认TCP端口值有1080和8080两种。 一般不必改变缺省的端口值,如果让站点具备安全功能,可以使用防火墙或认证系统。 简单的改变端口值达不到安全的目的。 因为使用很简单的黑客工具就可以扫描出端口状态,继而判断是哪一个端口提供服务的。 2.6VBScri ptVBScript是Visual BasicScript的简称,即Visual Basic脚本语言,有时也被缩写为VBS。 是asp动态网页默认的编程语言,配合asp内建对象和ADO对象,用户很快就能掌握访问数据库的asp动态网页开发技术。 VBScript是微软开发的一种脚本语言,可以看作是VB语言的简化版,与VBA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它具有原语言容易学习的特性。 目前这种语言广泛应用于网页和ASP程序制作,同时还可以直接作为一个可执行程序。 用于调试简单的VB语句非常方便。 由于VBScript可以通过Windows脚本宿主调用,因而可以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中可以被使用的程序库,比如它可以使用Microsoft Office的库,尤其是使用Microsoft Aess和Microsoft SQLServer的程序库,当然它也可以使用其它程序和操作系统本身的库。 .第3章系统需求分析3.1可行性分析在进行系统的开发工作之前,首先要进行完备的系统分析,主要包括系统的可行性分析、系统的详细调查和用户的需求分析。 针对现在投稿和收稿的实际情况,将可行性分析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用户可行性。 3.1.1经济可行性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的飞速发展,逐步发展的无纸化办公,传统的部工作方式不能适应现在办公高效、快捷的要求。 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而且可以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 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网络办公系统,是深化办公现代化体制的有效措施。 可以大大的解决现在部所面临的问题。 现在,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而本系统的开发,为部的工作效率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为此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投稿系统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第二,本投稿系统可以节省许多资源;第三,本投稿系统可以大大的提高部的工作效率。 所以,本系统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3.1.2技术可行性首先是完善的网络环境。 如今的社会,互联网的建设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几乎全国范围都覆盖到了,人们上网基本上达到了普及,有了良好的网络硬件基础。 再次有功能强大的开发平台。 本系统的开发利用的数据库是Microsoft SQL Sever2000,它是一个支持多用户的新型数据库,适用于大中规模的数据量需求,是性能稳定的服务器平台,而前面介绍的ASP更是具有Web开发的强大优势。 SQLSever+ASP正是开发基于Web的投稿系统的黄金组合。 综上所述,本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在技术上和硬件设备上的条件都是满足的,因此,它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3.1.3用户使用可行性目前,各个部的办公室都配备了功能强大的微机系统,而且均已接入Inter。 各部的工作人员均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而且部分工作已经.实现了微机管理和网络管理。 该投稿系统的运行,将实现办公的网络化和无纸化,有利于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受到部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 同时,对于普通的投稿者来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登陆到投稿系统,不必通过邮局等机构的烦琐流程就可以达到投稿的目的,获得了极大的便利和快捷,深受广大投稿者的欢迎。 3.2系统设计目标系统的开发主要是为了提高部的工作效率,解决投稿者投递稿件的烦琐,实现办公的现代化。 基于Web的部投稿系统,立足于覆盖所有互联网上的计算机,满足所有投稿者的需求。 系统设计的目标是管理功能齐、信息传递方便快捷和投稿方便。 结合部工作的特点,实现稿件的网上投递、管理、稿件的修改,为工作人员和投稿者提供便利。 3.3系统性能需求实用性为网上的投稿提供方便,有效进行稿件的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量,提高办公效率,优化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操作简单本系统面向的是不同的使用人群,包括普通的投稿者和部的管理员以及审稿专家,所以系统不应太复杂和烦琐,要求系统的操作尽可能简单易行。 技术先进产品的系统设计和开发应紧跟着整个计算机发展潮流,采用当时最先进的设计思想,利用最新的开发技术和开发工具。 使系统能够无论在功能设计上,还是在技术实现上,都处于同行业的领先地位。 安装使用简便服务器端的安装简洁明了,客户机无需再装任何软件,通过浏览器就可以直接访问,无论您身在何处,只要连接到互联网就可以使用本系统。 适应性应该能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部。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自行组合,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代码可读性好文中的代码将尽可能简洁,易懂。 .3.4功能管理模块3.4.1对功能的需求投稿者投稿主要是投稿者的注册、密码查询、登陆、个人信息修改、期刊查询、论文状态查询、稿件信息、在线投稿等功能。 管理员管理主要是对近期期刊的发布、管理员的添加、当前稿件情况以及稿件的删除等功能。 专家审稿主要是查询当前未处理稿件、稿件评论查询、稿件的在线审批、意见反馈等。 3.4.2数据字典分析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DD)是关于数据信息的集合,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定义的集合。 它的作用是为软件分析和设计过程提供关于数据的描述信息。 数据字典如表3-1.表3-1数据字典名字CONTRIBUTOR别名投稿者描述记录投稿者注册的有关信息。 组成投稿者用户名、投稿者密码、真实姓名、性别、职务、身份证号、出生年月、所属行业、单位名称、联系方式、邮政编码、E_mail、通信地址名字ARTICLE别名论文描述记录论文的基本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