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荷花》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荷花》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荷花》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荷花》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读中欣赏、积累课文优美语言。3、感悟珍珠泉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泉”的资料、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资料导入,揭示课题1、全班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泉水的资料。2、同学们介绍了那么多泉水,它们各有特点,真是令人惊叹。现在,我们要一起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板书课题:珍珠泉3、学生齐读课题。想知道这是一眼什么样的泉吗?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欣赏它的美丽身影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搜集关于泉水的资料,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泉,增加对泉的直观印象,拉近与课文的距离,为学习本课做准备。二、小组合作,明确学法1、请同学们读一读阅读提示,拿出笔画一画,找出本课学习要求。2、学生代表汇报:学习要求一是珍珠泉有什么特点;二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设计意图:阅读提示是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及单元教学的重点提出的学习要求,是学生自学的提纲,明确学习要求能帮助学生主动地展开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环节我设计让学生自己找学习要求,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达到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的目的。三、初读课文,感受美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两个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对照拼音读准“镶嵌、青苔、蕨草”等词语。2、说说珍珠泉给你的印象。(珍珠泉太美了。)(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它哪里美?生:泉四周的景色美,有青苔、蕨草、花朵。生:清澈的泉水美,水清得能看见潭底的沙粒和树叶。生:珍珠泉的水真绿啊,好像被染过似的。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说的也具体。谁能看着画面,把课文里的这句话读好。课件出示: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 生:读 过渡:听了你们的朗读,那又清又绿又静的珍珠泉水仿佛出现在我的眼前。设计意图:初读课文,鼓励学生谈珍珠泉美在哪里,这一点便是文章的中心基点,也是学生的情感基点。因为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和声音来思维的,通过让孩子们看插图,说一说,读一读,他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珍珠泉水的特点:静、清、绿,从而感受到了珍珠泉的美丽,这样珍珠泉的美在孩子们的心里更加丰满,更加实在。四、研读探究,体验美1、四人小组轮读课文,画出喜欢的优美语句,探讨珍珠泉的水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师引导梳理,珍珠泉的特点:深绿、清澈、冒泡师相机板书:深绿、清澈、冒泡2、课文是怎样描写泉水特点的?抓住重点句段品读感悟。(1)生交流汇报。找句子,感情读,谈体会。(2)课件出示: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师:读这几句话你有什么感悟?生汇报:这几句话写出了泡泡的颜色很多,非常美丽。 师:珍珠泉里的泡泡很多,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省略号的作用。)能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很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 师:我读这句话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说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而不说射下呢? 生:太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有些光线被遮住了,有些光线穿过缝隙,找到地上,所以用筛下一束束金光。 师:你说得真棒,我想你一定也能把它读好。 生: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3、美名由来:请学生说说珍珠泉名字的由来。生:从潭底冒出的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所以,人们叫它“珍珠泉”。设计意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要重文本的整体感悟,重语句朗读熏陶。第三自然段中,这几句话写得非常优美,是积累词句的首选佳句,同时这几句话的理解也是难点。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边读边悟,读中得到感悟,得到情感的体验。这样避免了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有助于学生在品读语言中领会景物特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并通过读和议,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五、回归全文,领悟课文记叙顺序1、是的,珍珠泉确实很美!因为它有(指板书)深绿、清澈、冒泡的水。下面,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珍珠泉的美,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1)生配乐朗读。师板书(美、热爱)(2)真是太美了!所以,每当我来到珍珠泉边,我看到这样绿、深、清的水,珍珠般的水泡,我就会情不自禁的说:(课件出示句子)“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齐读) 2、快速默读全文,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珍珠泉的?完成填空。多媒体出示我会填:作者按游玩过程首先介绍了珍珠泉的(地理位置),然后重点介绍了珍珠泉的(特点),最后抒发了对大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整体文本的感悟,有利于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地把握文章。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填空练习,目的是借助填空形式,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表达的方法。六、拓展延伸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了珍珠泉,感受到了珍珠泉是那样的美。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这样美丽的地方。课件出示:课后资料袋中各种泉的图片。师:下课后,请同学们回去留心观察,把观察懂啊的美丽景物按它们的特点记录下来,准备在口语交际课上交流。设计意图:课堂不应只停留在课堂,课堂应与学生的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孩子们观察家乡的美景,从而懂得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大自然,正是文本的人文价值所在。布置作业:摘抄、背诵你勾画出的优美词句。设计意图:本文语言十分优美,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的好课文。板书设计: 珍珠泉 深绿 清澈 冒泡 美 热爱设计意图:好的板书是文章的脉络,它清晰地展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根据阅读提示要求,板书再现全文。【总评】: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本着朗读与默读并重,通过初读、研读,默读,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体会了作者对珍珠泉、对家乡深深热爱的感情。填空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养成了良好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教学资源和手段准备课件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题。1.板书课题,读题。2.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荷花图。1.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2.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3.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4.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三、初读课文,读通句子。1.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2.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1)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2)碧绿:青绿色,课文指荷叶的颜色。(3)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4)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5)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6)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我看荷花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2.总结: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第三段(4,5)写“我”看着满地漂亮的荷花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荷花。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五、总结学法。1.回忆旧知:上一课我们学过放风筝,属于什么课文。(看图学文。)2.提示方法:我们该怎样去学习?(结合看图,初读课文,读通句子,了解词意。结合看图,再读课文,理解脉络,了解大意。结合看图,细读课文,深究文意,领会中心。)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之后又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第二课时一、分组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导朗读。二、细读课文,深究文意。1.精读第1部分。(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2)自读第2自然段: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3)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提示: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同座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4)质疑:荷叶是什么样的?书上怎么写的?出示幻灯片,读读比比:A.分析比较上述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第2句描写荷叶的具体形象。“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突出了荷叶的“姿势美”,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繁茂,把荷叶写活了。)B.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C.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白荷花的样子多,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B.“才”“全”“还”表示什么?(花“刚开”“全开”“未开”。)还有哪些词表现了白荷花的颜色美?姿势美?(想想、画画、议议。)(5)出示挂图:瞧,这就是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教师指图口述):一眼看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我们看见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的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已开放,露出了嫩黄的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待放;有的还未绽开,刚吐花蕾。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来游去,岸边丝丝垂柳轻拂着水面,像一位老爷爷,看着自己的爱女满池荷花,不住点头称赞: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6)练习:刚开的白荷花()。全开的白荷花()。将要开的花骨朵()。小结: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2.导读第3自然段。(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2)“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3.自学第4、5自然段。(1)默读课文,想象:当作者陶醉在荷花盛开的美景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2)(再次出示图)学生看图个别说,再集体说。(教师可出示幻灯进行点拨:“我”变荷花的情景;风起时,“我”和满池荷花舞蹈的情景;风过后蜻蜓、小鱼告诉我)(3)思考:为什么“我”由看荷花却情不自禁地变成了荷花,而蜻蜓和小鱼还要和荷花说上一阵悄悄话,是什么原因让荷花对人、物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荷花清香四溢、洁白无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4)第5自然段主要说什么?它对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作用?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提导书写生字。作业:抄写生字词;背诵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话。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荷花优秀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荷 花姓 名:赵军清 学校名称:山东省诸城市明诚学校 联系地址: 山东省诸城市南环路53号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荷花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生。2学 科:小学语文3课 题:荷花4课 时:1课时。5课前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利用百度搜索了关于荷花的资料、图片、视频资料、诗词以及关于作者叶圣陶的资料。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教学内容及重难点的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全文共五个自然段。首先让学生在读文章、想画面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让学生感悟描写的细腻以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二是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荷花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对象分析1、本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主动学习的能力,但由于学生平日所见不多,对作者丰富的想象及细腻的表达方法,学生理解掌握起来也有一定困难,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在学生的视、听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以画面促语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以“趣”促学,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2、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只起一个主导作用,对内容的理解,主要由学生结合课件提供的信息去解决。运用充分的美读,读中悟,悟中读,既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发挥,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独立分析问题、搜集信息和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这是一篇写景美文,学生平时接触较少。本课借助多媒体进行情景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荷花的美,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美的熏陶;课堂指导学生进行美读,使学生读中有悟,悟中抒情;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以启发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为主线,辅以讨论式、协作式、互评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媒体设计课文如画,课堂如诗。依靠录像、音乐等媒体营造出课文的意境,让孩子倘佯其中。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学习的辅助手段,首先要为解决学习重难点服务。要为学生学习提供最直接的帮助,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有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我借助音像资料将学生带进了美丽的荷塘,让学生亲眼见到了荷花的美丽与娇艳,听中想象,化语为画,让学生产生与作者心灵上的共鸣,获得审美体验,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今天老师这儿有个谜语,看看谁最聪明能猜出来。(多媒体出示“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轻轻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荷花)谁来跟大家交流你对荷花的了解?/view/4411.htm#1/question/291391482.html/htm/201214/3652.htm/view/34089.htm#1今天咱们一起去荷塘看荷花,好吗?(齐读课题)通过谜语设境激趣,触发学生的语感。二、创设情境,引导观察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件播放荷花的精美图片及视频)/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BA%C9%BB%A8(在播放荷花图片的同时可播放背景音乐)/v_show/id_XMTMwNDg0ODIw.html师:从同学们看荷花的那种惊喜的表情,老师知道你们肯定有很多的发现和感受,来,谁来说说荷花留给你的是怎样的印象?让学生大胆回答。(荷花的什么美?板书“姿态美”)三、小组合作,共同探究1.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师:说的真棒!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荷花的美呢?下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把你们觉得荷花美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读出荷花的美。(学生组内自读课文,勾画出荷花美的句子,练习朗读)师: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二段课文课件)A重点理解“挨挨挤挤”。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师:你能从挨挨挤挤这个词中体会到荷叶长得多,长得茂盛,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学生积极回答。师:同学们挨挨挤挤这个词在这里是形容荷叶长得生机勃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播放荷叶视图)B重点理解“冒”。 “白荷花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师:正是因为荷叶挨挨挤挤的,所以白荷花就在荷叶之间冒出来了!能换成“长”出来吗?(课件演示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的白荷花图片)C重点理解“展开、露出、饱涨”。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师:“饱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是形容花骨朵儿快要生:快要绽放了。师:(课件再次出示第二段)同学们用心去品味了,才能有这么多感受。听了你们的介绍,你们感受到了吗?谁来通过你的读来展示出这种美?(只名读,齐读)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同学们,荷花都有哪些姿势啊?(谁来说说,也可以用动作来表示)。师:哇!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生: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大自然)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通过充分的诵读,激活学生的语感。2、学习第四自然段:师: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着看着,沉醉在荷花的清香中,陶醉在她的色彩里。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背景音乐)/v/b/37665120-1645862694.html师:轻轻地,闭上你的眼睛。现在你就是荷花池中最美丽的那朵荷花,让我们静静的在荷花池中听听会有什么动人的故事。(轻轻诵读第四节)师:可爱的荷花仙子们,睁开眼吧!能说说你们刚才在荷花池中听到了什么吗?可以让四人小组之间交流一下。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地说说。师:(随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鱼戏莲叶间。多美的荷花,多可爱的小鱼;多么精彩的经历,多么有趣的事情。师: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谁愿意用你的读来展示?(指名读)大家听得那么专注,看得那么认真。你能背出来吗(配上动作)?师: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啊,想啊。看了很久,想了很多。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生:齐读最后一节。让学生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读说的训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逐步提高审美水平,领悟语感。3.再读课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变成荷花的情景。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