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初稿2范文.doc_第1页
论文初稿2范文.doc_第2页
论文初稿2范文.doc_第3页
论文初稿2范文.doc_第4页
论文初稿2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初稿2范文 学号xx1202139兰州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学院、系商务传媒学院专业(方向)汉语言文学年级、班xx级汉语言文学班学生姓名张建明指导教师朱君毅年月日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兰州商学院所有。 特此声明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张建明年月日兰州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阅表二级学院商务传媒学院学生姓名张建明题目解析网络营销中的新闻营销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成绩签名年月日评阅教师意见及建议成绩签名年月日注本页前二栏由学生填写兰州商学院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评语及成绩评定表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解析网络营销中的新闻营销答辩人张建明指导教师朱君毅学院商务传媒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xx级指导教师成绩答辩委员会评语及成绩评阅教师成绩答辩时间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年月日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摘要李清照的词婉约、清新,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善于用白描手法,语言浅显清新,能以细小的生活镜头反映人物的心理及性格。 她的词作以其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成为“易安体”。 关键词抒情白描清新ABSTRACT LiQingzhaograceful,fresh,strong lyricism,good atusing straightforwardstyle ofwriting,words areeasy toclean,to tinyliving lensreflect thecharacters psychologyand personality.Her wordswith itsunique artisticstyle,in thegraceful song,greatly influencedthe generations,had beean independentschool inin,beeeasy antisterone.Key words:line;drawing;fresh Lyric目录 一、李清照简介() 二、艺术特色()(一)浓郁的抒情性()(二)朴实的白描手法() 1、用白描的手法写景() 2、用白描的手法写内心活动()(三)浅显清新的语言() 1、熔炼家常语() 2、讲求音韵美()(四)以瞬间艺术表现人物心理及性格() 三、结论()注释()参考文献()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一、李清照简介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出生于书香味浓郁的上层士大夫家庭。 学识与博,才华出众,是诗、词、文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的还是词,特别是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受到历代词论家的仰慕和敬佩,被不少评论家推为婉约派正宗的地位,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女文学家杰出代表的地位。 她的词作,不仅在古典时代历来为人们喜爱,而且至今仍有不少名篇,被人们传诵以为绝唱。 这无疑主要取决于李清照词突出的艺术成就。 本文试图结合李清照具体的作品,对她此作的艺术特色,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二、艺术特色(一)浓郁的抒情性李清照的词有其独特之处,她能够用细腻的笔法写真情实感,并善于将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艺术境界。 中国古典抒情诗在艺术手法上作答的特色之一,便是创造意境。 所谓“意境”,即诗人的主观思想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一幅情景交融、身形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 李清照词正式她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情感构成的一幅幅情景交融的意境图画。 纵观其作,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幅典型图画第一幅河湖日暮图。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此词写的是李清照少女时一次荡舟活动。 沉醉的少女在天色已暮,尽兴而归时,小船“误入藕花深处”,但荡舟少女却乘着酒兴与游兴,仍然“争渡!争渡!”,知道惊起一滩雪白的鸥鹭才罢休。 这里,景、物、人、情融为一体,构成一色彩鲜明的水乡图画,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少女生活的无忧无虑及活泼开朗的性格也跃然纸上。 更突显出她词的清新明快。 第二幅西风黄花图。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花黄瘦。 (醉花阴)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婚后的相思之苦。 李清照与丈夫婚后,志同道合,恩爱异常,但他们常常有短暂的离别,所以作者以词的形式,热烈地歌唱自己的爱情。 此词细致地描摹了难耐的相思重阳时节,整整一天都拂不去那浓浓的愁思,女主人公独自伴着炉香消磨漫长的白天,可由于思夫太切,到了半夜,还无法入睡。 下篇写她为了排遣愁绪,对菊独酌,但借酒浇愁愁更愁,只好袖着菊花转回室内,渲染了一种揪心的离愁。 到此笔锋陡转“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作者抓住了因思念丈夫而日渐消瘦的特点,创造性的运用了“人比黄花瘦”这一形象,把相思的渴望诉诸画面,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才女思夫图。 形象的表达了作者真挚的爱情,倾诉了相思之苦,也体现了李清照爱情词的深婉清丽。 第三幅大鹏举翼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这首词一洗爱情词的倚罗香泽之态,以豪迈雄健之笔,生动描述了作者在幻想的梦境里上天入海的情形。 在那晓雾弥天、星河欲坠的云海里,作者驾着理想的帆船,在奇境中漫游,突然她梦魂出窍,飞往“帝所”,天帝为她的追求精神所感动,殷勤发问“你希望什么呢?”她答“人间的道路漫长无涯,日月如梭逝去,我不满足只创造一些惊人的诗句来虚度年华,我渴望进入一个壮阔的世界做一番事业,我真想化身为一只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直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的大鹏鸟,御飓风直上,远飞高举,飞到蓬莱、方丈、瀛洲那理想的境地。 全词一浪漫主义的手法,丰富的理想,雄健的笔力,创造出如此阔大深美的意境,也以豪迈激昂之气,壮阔飞动之风,表现了李清照词的另一风格豪迈遒劲。 第四幅梧桐细雨图。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这是李清照后期的杰作,概括而集中的反映了她南渡之后疾苦无依走投无路的处境和百计难解、欲说还休的国难家愁。 词一开头便连用十四个叠字,渲染了作者的孤寂和凄冰、沉痛和心酸。 往日与丈夫煮茶猜书,把玩古人真迹的那些笑声洋溢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而国破家亡,丈夫病逝,别人的诬陷和诽谤,才学得不到施展,而且孤身一人,形影相吊、无依无靠,这一切的创伤煎熬着作者的心,只好借酒浇愁,但“淡酒”难敌寒风,难解深愁。 这时天空中掠过一群鸿雁,更激发了作者的哀绪愁情鸿雁依旧,人事已非,再无人捎信来,也无人可寄信去了。 下篇将视角从抬头远望转到低头俯视只见落菊遍地,满目凄凉,自己也已“憔悴损”,触目皆是伤心景,只有“守着窗儿”,独自捱着这难熬的光阴了,更何况秋雨绵绵,不停地飘打在窗外残破的梧桐叶上,直到黄昏仍在“点点滴滴”。 这“点点滴滴”蕴含着家国之恨的沉痛之泪!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收束全词,把作者极度的悲愤之情传神的表达出来。 此词以淡酒、寒风、鸿雁、黄花、梧桐、细雨等形象,构成一幅悲凉凄惨的图画。 全词几乎全是写景,但它又是一首绝佳的抒情词。 作者巧妙地寓情于景,达到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地,显示出作者后期此作的悲怆沉郁的风格。 这一幅幅颇具立体感的画面,绘出了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少女时无忧无虑、美好欢乐,少妇时的宁静惬意、幸福美满及远大志向,晚年时的饱经忧患、悲苦凄惨;表现了她才学高瞻、文采风流的根底,豪爽旷达、热恋多情的性格;浓缩着她对祖国、人生的爱与恨、悲与怨,表现出浓郁的抒情性。 (二)朴实的白描手法白描手法是中国古代文学最传统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李清照词作中最常用、最娴熟的手法。 她的词多用白描手法摹写眼前景、身边物,寓情于景,借物抒情;或者用白描的手法写词中主人公的内心活动来表达感情。 1、用白描的手法写景以词人用同一词牌名浣溪沙填写的三首伤春的小词为例“髻子伤春懒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熏炉闲瑞脑。 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这首小词先落笔室外的晚风、落梅、淡云和月影,再写到室内香炉、香料、斗帐、辟寒犀,上片写的是眼前景,下片写的是身边物,全用白描的手法。 而主人公伤春的情感就在这清辞丽句所描绘的闲雅幽静的景色中淡淡的流泻出来。 再如第二首“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都草,江梅已过柳生锦,黄昏疏雨湿千秋。 和前首词一样,这首小词也是抒写伤春情感的。 所不同的是,在内容的安排上和前首词刚好相反,上片先从室内景象起笔,写玉炉残烟和主人公醉梦卧枕的慵懒形象;下片移笔至室外,写斗草游戏、写柳絮、写疏雨、写秋千。 而这些也都全用白描手法,表现出工人公触景伤怀的情感。 另一首如“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还是抒写伤春的情怀。 而这一首重在借眼前的景来抒情。 上片先写近景,“小院闲窗”、“重帘未卷”,意在淡笔勾画主人公身边的环境;下片放笔描绘主人公远眺之境,展现在词人眼前的是“远岫出云”、“西风吹雨”、“梨花欲谢”的暮春景象,寄托了词人对春光将逝的惋惜惆怅之情。 因为李清照用白描手法多写眼前景和身边物,所以读她的词总能给人以景真意切的感受。 2、用白描手法写内心活动如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这首词写女主人公在深闺中的愁绪,情调缠绵凄婉,人物的心理很复杂,愁绪千回百结,而又无可奈何。 词人在表现这种心情是只是淡笔白描,不作渲染。 然而却曲折的揭示出词人内心的痛苦的失望。 再如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山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这首词写姊妹之间难分难舍的情感,也纯用白描手法,真实地写出了驿旅离人的内心动态。 其中有离别时的悲伤,有旅途驿馆中的孤寂,还有别前地慌乱,别后的思念,以及渴望得到亲人舒心的复杂心情。 这些情感在女词人的笔下都表现的几位细腻生动,感人至深。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最显著的特点是简洁、单纯,而不加渲染烘托,对景物或事物进行线条似的勾勒,以展现其形象。 这一定义显然是指语言艺术中词语的组合和运用。 那么这种手法能否用来进行作品构思布局呢?笔者以为只要不是刻意谋划、故作安排,而是自然流淌、天然浑成的作品结构,都可以算是一种运用白描进行够细布局的结果。 李清照的许多词作就都具有这样的构思特点。 也就是说,李清照的词不仅用白描手法来抒发内在情感,而且她的词的外在形式也是白描化的。 像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词只有六句,构思简洁,先由“常记”二字领起,词人“常记”什么?从后面引出的旧时嬉戏的几个场面来看,词人是在追述一次郊游的欢乐情景。 而这幅欢乐情境图随着词人的记忆,画面依次展开显示一幅溪亭沉醉的画面。 在这幅画中,首先出现的是溪边的亭子和傍晚的落日,其次是人物和人物的表现。 前者既暗示出事情发生的地点和时间,又点染出了一种独特的环境;接着是一幅舟入荷塘的图画。 而这幅图画紧承上一幅图画而来,因为是“晚回舟”,才会“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突出动态,给人惊奇。 短小的篇幅里,既不靠巧思奇构,而是纯用白描,却自然天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三)浅显清新的语言词不同于诗,词本身是用来歌唱的。 这就要求词的语言大众化,口语化,既便于唱,又便于听。 李清照的词在语言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善于运用寻常的语言铺成极其精巧、细腻的画面,婉约清新、意境高远。 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自然和谐的表达感情。 1、熔炼家常语柳永是把词引向市井的开拓者,他用语通俗明畅,然好为徘体,偶涉蝶默。 周邦彦変俚为雅,搭词精工,施采丽密,而李清照把一些家常语熔炼在她的词中,不着痕迹。 她善于运用通俗语言铺成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婉约深细,而又意境高远,她遣词造语,自出机抒,创造了以自然率真为主要特色的文学语言,所谓“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彭孙通金粟词话)。 这种语言对于北宋末期华贵典雅的词风无疑是一种冲击。 如孤雁儿写孤独惆怅之情“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以寻常言语入词,字字句句锤炼精巧,看似平平淡淡,却写出一个才女沉痛的孤独感,令人十分同情。 如声声慢中“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怎一个愁字了得”等语,几乎近于白话,写的都是极普通的日常生活,却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词人晚年孤独寂寞、悲怆凄清、无依无靠的生活境遇。 词意隽永有味,真切感人!如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仿佛毫不经意,冲口而出,但仔细体味,却含义多层,十分精细。 亲人远别,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分手已定,重重心事,说又何用;离恨别苦,难以启口的内心隐秘,刺人衷肠,宁可自我承受,不愿再增加行者负担。 中重重思绪,微妙心态,全用家常语道出而含蕴绵绵不尽。 再如行香子“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全是口语,无雕饰斧凿痕迹。 似信手拈来,但细细品来,却又词蕴深意,言外有情。 这些看似寻常的语言,不是却反选择的俚巷俗语,而是经过词人精心提炼的“寻常语”,浅而不俗,丽而不艳,精确得当,如行云流水,不露痕迹,运用恰到好处。 2、讲求音韵美词基本上是一种音乐文学,必须谐律合乐。 李清照在词论中,强调词“别是一家”的言论,认为作词要研究是否合“五音、五声、六律、清浊、轻重”,是由词作为一种乐诗特质决定的。 她本人对音律的造诣很高,懂得利用语言本身的自然音响和节奏来表达特定的情感,语言明如家常,能以寻常话度入音律,以俗为雅。 “以寻常话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则难”,所以读李清照的词,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韵律美,或疏缓、或紧促,皆声情并茂,音韵和谐,富有音乐美。 举其声声慢为例其中用舌声15字,齿声42字,尤其是末几句,二十字里齿声交加重迭,这应是有意用啮齿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 在行香子中“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丁宁”的口吻,写自己忧郁彷徨的心情,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霎儿雨,霎儿风”。 语意既浅显,而且又带有韵律美,同时在内容上将牛郎织女的欢会,置于一会儿晴,一会儿雨,一会儿风的阴晴不定之中,给美丽的神话传说,增添了极深的感情色彩,遥寄了女词人一缕情丝。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莲藕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一韵到底,节奏明快,给人以舒适,愉快的感受。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菩萨蛮使韵脚的变幻,随感情的起伏变化而变换,抑扬顿挫,错落有致。 并且她在词里很喜欢运用叠字、叠句来增强词的音乐性。 如“知否,知否”“浮槎来,浮槎去”“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又还秋色,又还寂寞”等,这些句子大多同句重叠,或只改装一两个字但字数不变,因而音调和谐,句式整齐,语气流畅,节奏明快,既把词人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合乎词的格律,富有音乐性。 这一语言特征,能使作品更接近口语,更宜于以朴素流畅之语,婉转曲折地表达情意,在音节、情调及气象营造方面,与内容紧密配合,续来朴素自然,不露痕迹,恪守词律又能挥洒自如,充分说明其语言功力的娴熟精深。 (四)以瞬间艺术表现人物心理及性格我认为,出色的艺术家,常用“瞬间”艺术来展现永恒的艺术魅力。 而李清照在词作中善于扑捉细小而生动的形象,用一些生活片段,具体细致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难以言传的感受和情感上的微妙变化,因此她笔下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如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慷整纤纤手。 楼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词人扑捉到了少女既害羞又调皮的一瞬间,刻画出她天真纯洁、调皮可爱、略带矜持的性格特点。 因怕客人看到,所以“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这时她想看客人又不敢近前,因此“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少女觉得自己的狼狈之相已经被门户遮挡了,于是故作轻松地倚着门框嗅着青梅。 她嗅着青梅,不是真的嗅而是借其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以掩盖内心的紧张,瞬间的描写淋漓尽致地把少女心理的细致变化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再如浣溪沙“诱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一回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这首词写出了少女恋情的过程,“眼波才动被人猜”将少女眉目传情,又恐被人识破的矜持心理表现的惟妙惟肖。 “月移花影约重来”则表现少女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地与情人约会。 全词心理描写得十分细致生动,感情开展富有波澜,可谓姿态百出,曲尽人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青春少女那种大胆追求幸福爱情的心理。 三、结论总之,她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个性特点,成为我国古代词坛上最杰出、最有影响力的女词人,也成为无数人的崇拜对象和学习榜样。 她的词作在艺术上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易安体”。 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她将“语尽而意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 李清照的出现,打破了“男子而作闺音”的历史格局。 这不仅是词史上,也是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在中国文学历史进程中,很少出现击败须眉男子且令男性文人膺服的女性作家。 李清照便是这漫漫长夜里辉煌灿烂的启明星。 并且,她还在词论中对词的创作提出一系列严格要求,即“协音律、重铺叙、贵典雅、有情致、尚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