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A 500-2004 气溶胶灭火剂》是中国公安部发布的一项关于气溶胶灭火剂的技术标准,旨在规范气溶胶灭火剂的生产、检验及应用,确保其在火灾防控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气溶胶灭火剂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具体内容包括:

  1. 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的气溶胶灭火剂类型,通常涉及固态或液态物质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用于灭火的气溶胶颗粒。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实施本标准时所依据的其他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确保各项要求和技术指标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3. 术语和定义:对气溶胶灭火剂相关的专业术语进行了解释,帮助读者准确理解标准内容。

  4. 分类:根据气溶胶灭火剂的成分、工作原理或适用场合的不同,将其分为若干类别,便于针对性地制定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5. 技术要求

    • 物理性能:如密度、粒度分布等,确保气溶胶能有效分散并覆盖火源。
    • 化学性能:涉及灭火效能、反应产物的安全性(如无毒、无腐蚀性)等。
    • 环境适应性:包括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气溶胶灭火效果的影响。
  6. 试验方法:详细描述了如何进行各项性能测试,包括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灭火效果的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环境适应性试验等,以验证气溶胶灭火剂是否满足规定的性能指标。

  7. 检验规则:规定了产品出厂前的检验程序、抽样方法及合格判定准则,确保每批产品的质量可控。

  8.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产品包装上应明确标注产品信息、生产日期、有效期、使用方法及安全警示等内容,并对运输和储存条件提出具体要求,以防损坏或变质。

  9. 附录:可能包含具体的测试仪器、设备要求、计算公式或参考数据等辅助信息,为标准执行提供技术支持。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2004-06-04 颁布
  • 2004-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GA500-2004气溶胶灭火剂的分类与要求(pdf 10页).pdf_第1页
GA500-2004气溶胶灭火剂的分类与要求(pdf 10页).pdf_第2页
GA500-2004气溶胶灭火剂的分类与要求(pdf 10页).pdf_第3页
GA500-2004气溶胶灭火剂的分类与要求(pdf 10页).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A500-2004气溶胶灭火剂的分类与要求(pdf 10页).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1 3 . 2 2 0 . 1 0C 8 461 : 1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公 共 安 全 行 业标 准GA 5 0 0 - 2 0 0 4气溶胶灭火剂A e r o s o l f i r e e x t i n g u i s h i n g a g e n t2 0 0 4 - 0 6 - 0 4发布.2 0 0 4 - 1 0 -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 布GA 5 0 0 - 2 0 0 4前言 本标准的第4章、 第 5章为强制性, 其余为推荐性。 本标准技术内容中“ 灭火性能” 是修改采用 I S O 1 4 5 2 0 - 1 气体灭火系统一 物理性能和系统设计 制订的, “ 理化性能 ” 是参照G B 1 5 0 6 0 -2 0 0 2 ( 磷酸按盐干粉灭火剂 和A S / N Z S 4 4 8 7 : 1 9 9 7 易安龙自 动灭火系统 制订的。并根据其特性增加了燃速、 抗震性、 热安定性、 燃烧产物的腐蚀性、 撞击感度等技术指标 。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三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昆山宁华阻燃化学材料有限公司、 山西安华灭火器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刘玉恒、 戴殿峰、 李妹、 郑建兵、 白利生。 本标准 由公安部天 津消防研究所负责解释 。GA 5 0 0 -2 0 0 4气溶胶灭火剂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气溶胶灭火剂的定义、 分类、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 贮存和运输。本标准适用于热气溶胶灭火剂。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 T 6 6 8 2 -1 9 9 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n e q I S O 3 6 9 6 ; 1 9 8 7 ) G B 1 5 0 6 0 -2 0 0 2 磷酸钱盐干粉灭火剂 G J B 7 7 2 . 2 0 6 -1 9 8 9 炸药测试方法撞击感度一 爆炸概率法 S H 0 0 0 4 -1 9 9 0 橡胶工业用溶剂油术语和定义下列术 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气溶胶a e r o s o l液体或固体微粒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一种稳定或准稳定物系。3 . 2气 溶胶灭火荆 a e r o s o l f i re e x t i n g u i s h i n g 明e n ?通过燃烧或其他方式产生具有灭火效能气溶胶的灭火剂。热气溶胶灭火荆c o n d e n s e d a e r o s o l f i re e x t i n g u i s h i n g a g e n t通过燃烧产生具有灭火效能气溶胶的灭火剂。4要求4 . 1 一般要求4 . 1 . 1 化学组分 生产厂应公布气溶胶灭火剂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组分。氧化剂允许的偏差不超过公布值的士2 %04 . 1 . 2 安全性 用于生产气溶胶灭火剂的各种原料必须对生物无明显毒害, 燃烧产物不含破坏臭氧层的有害成分。4 . 2 技术要求 气溶胶灭火剂主要性能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裹 1广 一 一一Xffi 下厂 一# 蘸 丽 牙1 一 一衰 未 指 标一 不 合 格 类 型一松密度/ ( g / c m ) 含水率/ 纬 粉 剂粉 剂 和 药 柱厂方公布值士0 . 1 ( 2 . 0GA 5 0 0 - 2 0 0 4表 1 ( 续 )项目样 品 形 式技 术 指 标不合格类型粒度分布/ %0 . 2 5 0 m m粉 剂0C0. 0 6 3 m m( 3 0底 盘 5 0密度/ ( g / c m, )药柱厂方公布值士。 . 1C抗 展 性药 柱无 破 裂c吸湿率/ %粉剂和药柱G 5 . 0c热 安 定 性粉 剂 和 药 柱试样无嫩烧、 爆炸和明显颜色变化A燃速/ ( g / c m, s )粉 剂 或 药 柱厂方公布值士。 . 0 0 5B撞击感度/ 写粉 剂0A燃 烧 产 物 的 腐 蚀 性粉 剂 或 药 柱铜板和铝板均无明显锈蚀现象B燃烧产物的电绝缘性/ k V粉 剂 或 药 柱) 5B灭B类火性能粉 剂 或 药 柱灭 火 成 功A灭 A类火性能5试验 方法5 . 1 松密度 按 G B 1 5 0 6 0 -2 0 0 2中4 . 2的规定进行检验。5 . 2 含水率5 . 2 . 1 仪器、 设备 天平: 感量。 . 2 m g ; 电热真空干燥箱: 精度0 . 0 0 2 MP a , f 1 0C , 范围( 0 - 0 . 1 ) MP a , ( 0 -1 0 0 ) 0C; 秒表: 分度值 。 . 1 s ; 称量瓶: $ 5 0 m mX 3 0 m m; 干燥器: 0 2 2 0 m m ,5 . 2 . 2 试验步骤 在已恒重的称量瓶中, 称取气溶胶灭火剂试样 5g , 称准至。 . 0 0 0 2 g 。将称量瓶免盖置于真空度0 . 0 9 5 MP a -0 . 0 9 6 MP a , 温度 5 0 士2 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1 h 。取出称量瓶加盖置于干燥器中, 室温静置 1 5 mi n 后称量, 称准至 0 . 0 0 0 2 g ,5 . 2 . 3结果 含水率用质量百分数表示, 按式( 1 ) 计算: X =( m、 一MO/ m, X1 0 0 , 。 中 (1 )式 中:m l 干燥前试样重, 单位为克( 9 ) ;m Z 干燥后试样重, 单位为克( B ) ; 取二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5 . 3 粒度分布 按c8 1 5 0 6 0 -2 0 0 2中4 . 8的规定进行检验。GA 5 0 0 - 2 0 0 4 5 . 4密度 5 . 4 . 1 仪器 天平: 感量。 . 2 9 ; 直尺: 分度值 1 mm,5 . 4 . 2 试验步骤 取 2 个药柱, 分别放在天平上称量, 用直尺测其体积。5 . 4 . 3结果 密度按式( 2 ) 计算: P =仇3 / V ( 2) 式 中: F 一 一 一 药柱的密度, 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 g / c m ) ; m3 药柱的质量, 单位为克( 9 ) ; V药柱的体积, 单位为立方厘米( c m ) ; 取2个药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5 . 5 抗展性5 . 5 . 1 仪器 跌落试验台: 跌落高度( 0 - 3 0 ) mm, 跌落加速度 9 . 7 m/ s ,5 , 5 . 2 试验步骤 将药柱固定在跌落试验台上, 以1 H: 的频率, 下落高度 1 5 m m的条件, 跌落5 0 0次。5 . 5 . 3 结果 观察药柱有无破裂。5 . 6 吸湿率 按GB 1 5 0 6 0 -2 0 0 2 中 4 . 4的规定进行检验。5 . 7 热安定性5 . 7 . 1 仪器 增竭: 0 2 0 m m; 恒温干燥箱: 精度士2 *C; 天平: 感量0 . 2 9 ; 秒表: 分度值。1 s ,5 . 7 . 2 试验步骤 称取5g 试样, 称准至。2g , 至于柑锅中。将增竭放人 7 5 1C士2 的恒温干燥箱中, 加热 4 8 h取出。观察试样的反应情况。5 . 7 . 3结果 观察试样是否燃烧、 爆炸和明显的颜色变化。有上述现象之一则判为不合格。5 . 8燃速5 . 8 . 1 仪器、 设备 反应器: ( 见图 1 ) ; 秒表: 分度值。 1 , , 直尺: 精度 1 ; 天平 : 感量 。 . 1 g oGA 5 0 0 - 2 0 0 4单 位 为 毫 米; 0 001 瓶体;2 导流板;3 瓶 盖 ;4 -喷 嘴 ;5 导线;6 点 火 器 . 圈 1 反应器图 2 气溶胶收集箱示意圈5 . 8 . 2 试验步骤5 . 8 . 2 . 1 粉荆试样 称取试样m; 克 。 二( 松密度X V) , 称准至 。 . 2 g , 置于反应器中, 安装好点火器, 用导流板将试样压实。用一节 1 号电池做电源引燃试样, 同时启动秒表计时, 至试样燃烧结束。5 . 8 . 2 . 2 药柱状试样 取 1 个药柱 , 测定其截面积 : , 称量药柱的质量m, , 称准至 0 . 2 g 。置于足够大空间的室内地面上,安装好点火器, 用一节 1 号电池做电源引燃试样, 同时启动秒表计时, 至试样燃烧结束。5 . 8 . 3结果 燃速 u按式( 3 ) 计算 : u= m, /( s。t ) (3) 式 中: u -燃速, 单位为克每平方厘米秒( 9 C M- 2 s ) ; 7n , 试样的 质量, 单位为克( 9 ) ; s 反应钢瓶内的截面积, 单位为平方厘米( c m ) ; t燃烧时间, 单位为秒( S ) ; 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5 . 9 f l)xs 烧产物的腐蚀性5 . 9 . 1 仪器、 设备 气溶胶收 集箱: ( 见图2 ) 1 0 0 0 m m X 1 0 0 0 m m X 1 0 0 0 m m; 黄铜板和L F 。 铝板: 2 0 0 m m X 2 0 0 m m X ( 1 - 5 ) m m; 电 热鼓风干燥箱: 控温精度士 2 C ; 恒温恒湿箱: 控温精度士2 ; 无水 乙醇 ; 其他设备同5 . 8 . 1 .GA 5 0 0 - 2 0 0 45 . 9 . 2试验步骤 取黄铜片和铝片各一片, 用 2 0 0号水砂纸打磨, 去掉氧化膜, 再用 4 0 0号水砂纸磨光, 用硬毛刷在自来水中冲刷、 洗净。 最后用无水乙醇洗涤擦干。将处理好的试片放入( 6 0 士2 ) 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干燥3 0 m i n , 取出 放至室 温。 将处理好的 铜板和铝板对角放人气溶胶收集箱底部。 称取试样1 5 0 g , 称准至。 . 1 g , 置于反应器中, 安装好点火器。将反应器放人气溶胶收集箱内。用一节 1 号电池做电源引燃试样 , 试样燃烧结束2 4 h 后取出。 放入温度3 0 士2 0 C 、 相 对湿度8 5 %的恒温恒湿箱中, 保持4 8 h 。目 测试样表面, 结果应符合表 1 要求。5 . 1 0 姗烧产物的电绝缘性5 . 1 0 . 1 仪器、 设备 升压变压器: 由一个适当的低压电 源供电, 输出电 压可连续升到1 0 k V ; 电极: 由抛光的黄铜制成, 直径 2 5 m m, 厚度不小于 3 n m m , 边缘成直角, 两电极间距离为 2 . 5 0 m m士0 . 1 mm ; 气溶胶收集箱: 1 0 0 0 m m X 1 0 0 0 m m X 1 0 0 0 m m; 其他设备同5 . 8 . 1 .5 . 1 0 . 2 试验步骤 将电极固定在收集箱内, 距底部 5 0 mm处。称取试样 1 5 0 g , 称准至 0 . 2 s , 置于反应器中, 安装好点火器。将反应器放人气溶胶收集箱内。用一节 1 号电池做电源引燃试样, 试样燃烧结束后。调节变压器为电极施加5 k V电压, 保持 5 m i n记录是否击穿。5 . 1 0 . 3结果 施加 5 k V电压, 保持 5 mi n不击穿为合格。5 . 1 1 搜击感度5 . 1 1 . 1 仪器、 设备 落锤仪: 符合 G 7 $ 7 7 2 . 2 0 6 -1 9 8 9 的要求; 天平: 感量 1 mg ; 恒温干燥箱: 控温精度士2 0C.5 . 1 1 . 2 试验步骤 将试样均匀散布在扁平器皿内, 厚度不超过 3 mm, 在( 6 0 士2 ) 的恒温干燥箱内干燥 2h 。试样烘干后放在干燥器内, 室温下保持 0 . 5 h , 称取干燥试样( 3 0 士1 ) m g , 倒人击柱套内, 晃动, 使试样均匀分布。 让( 2 0 0 0 士2 ) g的落锤从( 2 5 。 士1 ) m m高度自由落下进行撞击, 同时观察现象, 重复试验 2 5次。5 . 1 1 . 3结果 2 5次试验, 试样应均无燃烧、 爆炸现象, 为合格。5 . 1 2 灭 B类火性能5 . 1 2 . 1 试验条件5 . 1 2 . 1 . 1 灭火试验房间 房间容积为 1 0 0 m , 封闭空间的面积( a Xb ) 和高度( H)见图 3 ) , 安装防火门和排烟风扇。5 . 1 2 . 1 , 2 试验仪器及材料 a ) 氧浓度仪: 精度士。 . 1 0 a ; 氧气浓度应由精度。 . 1 %的氧浓度仪进行测量。该分析仪应能连续监控和记录整个试验过程中封闭空间内的氧气浓度。( 见图4 )G A 5 0 0 - 2 0 0 4工 一 一 0料罐;2 -燃料盘.图 3熬 1 试验对象; M 氧浓度测定仪; M : 、 M 。 测 温 探 头. 图 4 M, 与房间中心的水平距离应在8 5 0 mm到1 2 5 9 mm之间, 高出地面的高度为h , M: 位于火灾模型上方 1 0 0 mm中心处; M。位于四个燃料罐上方 5 0 mm处。 灭火过程宜用红外摄像机进行观察。 b ) 燃料罐 四个直径 8 0 mm高 1 0 0 mm的铁罐。罐内放人 5 0 mm燃料, 燃料面距罐口上沿至少 5 0 mm。四个罐放置在房间四角, 距墙 5 0 mm交点处, 其中二个罐距地面不大于 3 0 0 mm, 另两个罐距房顶不大于3 0 0 m m, 两两对角对称放置 c ) 燃烧 盘 面积为 。 . 2 5 m, 的方型盘, 高 2 0 0 mm, 壁厚 6 mm, 盘内加 1 2 . 5 L燃料, 燃料面距盘 口上沿至少5 0 mm.燃烧盘置于房间的中央, 底部距地面 6 0 0 mm, d ) 燃料 1 2 0 #溶剂汽油( 符合 S H 0 0 0 4 -1 9 9 0 )5 . 1 2 , 1 . 3 灭火装里的安装 所试验的灭火装置可以安装在房间内除了能直接喷射到燃料盘以外的任何地方。气溶胶灭火剂的GA 5 0 0 -2 0 0 4质量可根据生产单位提供的 灭效能确 定, 灭火装置可多台 组合。 但灭火剂总 量不应大于1 5 k g .5 . 1 2 . 2 试验步骤 将气溶胶灭火剂放在一2 0 士2 条件下 2 4 h , 然后立即移入 5 0 士2 条件下2 4 h , 取出室温下放置至少 2 h 。 将燃料盘、 罐按规定加好燃料 , 首先点燃四个燃料罐 , 然后点燃油盘, 预燃 3 0 s , 关闭试验室门, 开始驱动灭火。在驱动时, 房间内燃烧盘高度上的氧浓度低于正常大气中氧浓度的值不得超过 。 . 5 %5 . 1 2 . 3结果 灭火剂释放结束后 3 0 s 内火焰全部熄灭, 则为灭火成功。5 . 1 3 灭A类火性能5 . 1 3 . 1 灭火实验房间 同5 . 1 2 . 1 . 1 。5 . 1 3 . 2 试验仪器 a ) 氧浓度仪同5 . 1 2 . 1 . 2 a ) ; b ) 火灾模型; 火灾模型由整齐堆放在金属支架上的木条构成, 金属支架高为 6 0 0 m m士1 0 mm, 木条含水率为9 % - 1 3 %, 含水率 1 2 %时的密度为 。 . 4 5 g / c m - 0 . 5 5 g / c m , 木条横截面为正方形, 边长 4 0 mm士1 m m, 木条长度4 5 0 mm士1 0 mm. 木条分层堆放, 上下层木条成直角, 每层六根, 间隔均匀, 共四层。 引燃盘同5 . 1 2 . 1 . 2 0, 引燃燃料 1 . 6 L .5 . 1 3 . 3 灭火装里的安装 所试验的灭火装置可以安装在房间内除了能直接喷射到燃料盘以外的任何地方。气溶胶灭火剂的质量可根据生产单位提供的 灭效能确定, 灭火装置可多台 组合。 但灭火剂总量不应大于1 5 k g .5 . 1 3 . 4 试验步骤 a ) 将气溶胶灭火剂放在一2 0 C士2 C条件下 2 4 h , 然后立即移人 5 0 士2 条件下 2 4 h , 取出室 温下放置至少 2h。 b ) 在面积为。 . 2 5 m 的引燃盘内加人 1 . 6 L 1 2 0 #溶剂汽油, 通过点燃汽油引燃木垛。将木垛放 在引燃盘上部中心处, 其底部距引燃盘上沿 3 0 0 mm。试验架应制成能使木垛底部暴露于大 气中。在房间外引燃木垛, 使木垛自由燃烧 6 mi n , 在 6 m i n预燃时间结束前 1 5 s 之内将木垛 移人房间内放在试验架上。试验架位于房间中央木垛底部距地面 6 0 0 mm, c ) 关闭房间门, 开始驱动灭火。在驱动时, 房间内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