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采区车场技术.doc_第1页
第十四章 采区车场技术.doc_第2页
第十四章 采区车场技术.doc_第3页
第十四章 采区车场技术.doc_第4页
第十四章 采区车场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采区车场1、采区车场:采区上(下)山与区段平巷或阶段大巷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及硐室2、采区车场巷道:甩车道、存车线、联络巷道及各硐室3、车场分类:1) 按地点, 分: 采区上、中、下部车场 。 2)按服务对象, 分: 主提升甩(平)车场; 辅助提升甩(平)车场。3)按线路布置,分: 单道起坡甩(平)车场; 双道起坡甩(平)车场。4、采区车场施工设计1)车场轨道线路设计 (1)要求:i、与采区运输方式和生产能力相适应;ii、调车方便可靠;iii、操作简单,安全,效率高;iv、车场的开掘及维护工程量小。(2)车场线路组成:甩车线路(或平车场线路)+ 装车站线路 + 绕道线路;(3)设计步骤:i、线路总体布置,绘草图;ii、计算各线段和联接点尺寸;iii、计算线路总尺寸;iv、作线路布置的平、剖面图。2)硐室设计按线路设计,定巷道或硐室断面大小;确定硐室位置。第一节 轨道线路布置的基本概念一、矿井轨道矿井轨道:巷道底板铺设的道床、轨枕、钢轨和联结件等。(一) 轨型1、轨型:钢轨的型号,以kg / m表示。2、类别:重轨 24kg /m的钢轨;轻轨 24kg /m的钢轨;矿井常用轨型有:24、18、15、11等。小矿或运输量小的巷道可选用8.5型。3、选用:1)根据列车重量、行车速度、行车频繁情况选择轨型。见表14 1。2)斜井用箕斗提升,选用重轨。(二)道岔 使车辆由一线路转运到另一线路的装置。(switch)1、道岔结构及参数(1)道岔结构1 尖轨;2 辙叉;3 转辙器;4 曲轨;5 护轮轨;6 基本轨。特点:道岔是一个刚性整体装置。(2)参数:a、b 外形尺寸, a 辙叉角。表示法:Fig、14 2,3示。在线路图中,道岔以单线表示。道岔主线与岔线用粗实线绘出。2、道岔类别(国标)1)类别:单开道岔 DK(one way switch)对称道岔 DC(symmetrical switch)渡线道岔 DX(cross over switch)2)系列:615、618、624、918、924每个系列中按辙叉号码和曲线半径不同,又有不同型号:DK615 4 12DC624 3 9DX918 5 20 16(1)符号含义:DK、DC、DX 单开、对称、渡线。(2)第一段数:6、9 分别表600、900轨距。15、18、24 分别表示轨型。第二段数字(4、3、5)为辙叉号码(M)(3)辙叉号(M):M 与辙叉角(a)的关系是: 道岔角a280438185530141511251693138Ctg a24.0003935.9998818.00018510.00006212.000077M23456DK道岔有5个系列:615、618、624系列各有5个(M):2、3、4、5、6。918、924系列各有4个(M):3、4、5、6。b段等长。DC道岔:615、618、624、各有2个(M):2、3。918、924各有1个(M):3b值为岔线实长b1的水平投影。DX道岔:615、618、624各有2个(M):4、5。918、924各有2个(M):4、5。道岔的 a 小,R 大,行车速度 (4)道岔半径道岔名称中的尾数段DK 名称尾数表示道岔曲轨的曲线半径,单位为:m。DC如:6、9、12、15、20、25、30m。DX 名称尾数有四位数。如:DX918 5 2016DX918 5 2019四位数 前两位数:表示曲线半径,单位:m; 后两位数:表示轨中心距,单位为:dm。 如:16示1600mm ;19示1900mm。(5)道岔的方向性DK、DX道岔有方向性 左向、右向。道岔手册中所列型号均为右向道岔。如:DK615 4 12未注明左、右,均为右向道岔。右向道岔 岔线在行进方向(由a b)的右侧。左向道岔:必须在尾数末注上(左)字。如:DK615 4 12(左)岔线在行进方向(由a b) 的左侧。3、道岔选择1)与基本轨距一致。如DK615 4 12,只用于600轨距。2)与基本轨一致,可高一级,不能低一级。如基本轨型是18 k g /m道岔可选18kg /m或者24kg /m。3)与行车速度相适应DK:M为2、3号的只能走矿车,不能走机车。DC:M为2、3号的只能走矿车,不能走机车。R 9m,a 185530的只能走矿车,不能走机车。4)与行驶车辆速度相适应R小,a 大,行车v ,只走矿车的道岔,其行车v 200mm。装车点: d 700mm,摘挂钩点:d 1000mm。(2)弯曲段:S B + d + DS机车运输:DS = 300mm其它运输:DS = 200mm。2)选用:线路中心距一般取100mm为单位的整数。例:1t矿车,机车运输,轨距600,机车宽1060mm,1060 / 2 = 530, 530 2 + 200 = 1260 1300 直线段:S1 = 1300mm曲线段:S1 + DS = 1300 + 300 = 1600mm。按表143选用。3、线路表示方法:用两根轨道中心线作为线路的标志,采用单线表示。单轨线路 单线(细实线);双轨线路 双线(细实线)。(二)轨道曲线线路Concept:任何一个车场线路 = 直线段线路 + 联接点线路(圆曲线)。1、曲线半径R及弯道转角d1)单轨线路联接系统参数(图14-7)已知巷道转角d 曲线半径R(选用)切线长T:弧长K:2)选用R;与车辆轴距、轨距有关。 (mm) SB轴距:1t矿车: SB = 550mm1.5 t矿车: SB = 750mm3t矿车: SB = 1100mm7t、8t、10 t机车 ;SB = 1100mm5t矿车、14t机车: SB = 1600mm当SB 1100mm时,按表14 4选用R。2、曲线线路外轨抬高和轨距加宽1)外轨抬高目的:抵消离心力的影响,避免挤压外轨,防止车辆倾倒,必须将外轨抬高。方法:将外轨抬高Dh,使离心力(Gv2/gR)与车辆重力(G)的合力垂直于外轨抬高后的两个轨面的连线,以抵消离心力的作用。抬高Dh:当900mm轨距时,Dh =10 35mm600mm轨距时,Dh = 5 25mm当行车v,R,则Dh 。2)轨距加宽目的:防止车轮挤压外轨及倾倒。方法:将轨距加宽DS。加宽DS:当轴距SB = 550mm, DS = 5 15mm轴距SB = 1100mm,DS= 10 20mm在SB一定时,R,DS。3)抬高加宽在线路上的位置(1)x:在直线某点开始,提前逐步抬高和加宽到曲线起点处,使抬高Dh和加宽DS,正好达到规定的数值x。x 外轨抬高和轨距加宽的递增(递减)距离。一般,x=(100300)Dh 外轨抬高坡度为(1.03.3);(2)有时,在x = 0时,同时抬高和加宽,达到规定值。但必须降低运行速度,R大。4)抬高Dh、加宽DS对线路设计无影响,只是施工时应注意。1、曲线巷道加宽及轨中心距加宽1) 车箱内伸外伸A1 A2 车箱纵轴长;D1、D2 车辆轮轴;D1 D2 SB车辆前后轮轴距;L1 车轴至矿车前(或后)端的距离;L2 车辆前轴(或后轴)至车辆前后端的距离,即L2 = SB + L1(1)D1、D2始终沿线路移动,当A2刚入曲线时,车箱前端开始外伸;(2)当前轮D2刚进入曲线起点,D 1 D2内割圆弧,A1偏离向外,车箱中部内伸,车箱后端外伸;(3)后轮D1进入曲线,车箱内伸D2,外伸D1,达最大值。机车运输: DS=300mm,1t矿车可取200mm。(4)外伸 D 1= 200mm,内伸 D2 = 100mm。2)曲线巷道加宽(1)曲线段加宽 DS = D1 + D2 (2)直线段加宽范围:L2 D2进入曲线,车辆即内伸外伸。在L2段内,直线与弯道宽相同。(3)某些次要巷道,设有人行道一侧可以不加宽,但应注意车辆撞人!(4)不同车型,加宽L2不同:车 型车辆长(L)SB=L2-L1L1=(L- SB )/2L2加 宽15T矿车2000550725127515003t矿车3500110012252275250010t以下机车4500110017002800300014t机车500016001700330035005t机车3)轴中心距加宽Fig、14 5,6示。车辆外伸D1、内伸D2,轨中心距加宽值:DS = D1 + D2机车: DS = 300 mm,其他车: DS = 200mm。4)L0值选取:(1)设计选取:机车运输: L0 5m1t矿车: L0 = 2 2.5m3t矿车: L0 = 2.5 3.0m(2)巷道加宽:轨中心距加宽DS,巷道加宽DS,直线加宽范围 L0,且外侧帮按直线施工。三、轨道线路联接轨道线路联接 平面线路联接 道岔曲线联接 纵面线路联接 竖曲线联接(一)平面线路联接1、DK道岔非平行线路联接 单侧分岔点1)特点:(1)用DK道 曲线联接系统变单轨为双轨,联结两条不同巷道。 (2)道岔是一刚结构,本身既不能抬高外轨,也不能加宽轨距; (3)采用道岔岔线与弯道曲线直接相连,取消了缓和直线C; (4)巷道转角 d 。2)联接系统参数 Fig、14 7示(1)道岔参数:a、b、a(选定);(2)曲线线路参数: b = d - a n = H /sind, f = a + bcosa-Rsina 设计时,据已知选定道岔,可查各参数。 (3)联接点设计作图法:自学。2、DK道岔平行线路联接 Fig、14 8示。1)特点:同一巷道中,用DK道岔和一段曲线变单轨为双轨;2)参数:已知:道岔参数a、b、a;联接曲线参数:R、a,轨中心距S。求:联接系统的轮廓尺寸参数:B = S ctg a, m = Scsc a;n = m -T,c = n - b L=a+B+T L DK平行线路联接点长度; m 联接系统斜长; C 联接系统参数,C 0。设计时,据已知条件,查手册及各参数。3、DC道岔平行线路联接1)特点:Fig、14 9示,用DC道岔和两段曲线变单轨为双轨;2)参数:已知:道岔a、b、(b1的水平投影)a ; 曲线:R、S、转角 a / 2、求:联接系统轮廓尺寸参数: L = a + B + T, C 0 3)注意:(1)道岔不能在曲线上铺设;(2)道岔参数设计中,C 0,但有可能C12,起坡点落在大巷顶板,且顶板围岩稳定的条件。底绕式当上山倾角a12,上山提前下扎于大巷底板变平,且底板围岩稳定的条件。(二)石门装车式下部车场1、在石门里布置装车站,如Fig.14-33示,巷道运输系统2、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优点:工程量小;调车方便,通过能力大,不影响大巷运输。缺点:石门长度有时不够长,就要将车场延伸到煤层平巷内或延长石门。适用:煤层群联合布置的采区。(三)绕道式下部车场1、绕道式下部车场开一段平行于大巷的巷道,专门布置装车线路。2、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优点:不影响大巷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