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传输线的基本理论第章 传输线的基本理论 于于 伟伟 华华于于 伟伟 华华 微波技术研究所微波技术研究所 思考 作业 小电阻状态能否描述所有传输线上工作状态的标 准状态如果可以不同工作状态间如何转换 准状态 如果可以 不同工作状态间如何转换 zjs ZzZ tan1 zjs j ZzZ cin tan 行波状态行波状态全驻波状态全驻波状态 特例特例 s 1s inc ZzZ tan inc ZzjZz 传输线的工程问题 特征参数 工作参数的相关关系 工作参数间的 相互关系相互关系 c Zl lin ZZ 典型工程问题 已知负载求阻抗 反射系数 获得分布规律 已知阻抗或反射系数等求负载特性 已知阻抗或反射系数等求负载特性 阻抗匹配 2 jz lc lc ZZ ze ZZ zjZZ zjZZ ZzZ Lc cL cin tan tan cin ZZ ZzZ z z ZzZ cin 1 1 lc j Lc cin ZzZ z 1 传输线的工程问题 1 Zc 50 s 2的传输线系统 测量得到距终端负载的传输线系统 测量得到距终端负载 0 167 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求终端负载求终端负载Z0 167 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 求终端负载求终端负载ZL 解解 波节点位置波节点位置 25 c Z Zz 解解 波节点位置 波节点位置 25 in Zz s 2 50tan 6 l Zj tanZjZz 6 2550 2 50tan 6 l l j jZ tan tan Lc inc cL ZjZz ZzZ ZjZz 6 57 1437 12 l Zj 手工计算 能解决传输线问题手工计算 能解决传输线问题 传输线的工程问题 2 Zc 50 双线传输系统 终端负载双线传输系统 终端负载Zl 50 j25 设设 工作波长工作波长 10cm 现欲在双线上并联现欲在双线上并联一一个短路支个短路支工作波长工作波长 10cm 现欲在双线上并联个短路支现欲在双线上并联个短路支 线 以获得匹配 试求支线的接入位置和支线的线 以获得匹配 试求支线的接入位置和支线的 长度长度 长度长度 解 解 设接入点位置距离终端为d 在该处并联短路支线得设接入点位置距离终端为d 在该处并联短路支线得 到匹配到匹配 502550tan 505025 tan inc jjd ZdZ jjd 1 到匹配到匹配 1 ininin in YdGdjBd Zd 1 inin YdGd 1 1 tan in c jBd jZl 短支线实现 1 inc in ZdZ Gd 匹配 d 手工计算 处理复杂工程问题 数学运算繁琐 容易出现误差手工计算 处理复杂工程问题 数学运算繁琐 容易出现误差 传输线工程问题解决方法传输线工程问题解决方法 传输线阻抗 反射系数相关工程问题 手工计算法 直观 复杂工程问题计算繁琐 容易出现计算误差 计算机辅助设计 使用复杂 不直观 需要软件工具 昂贵 计算机辅助设计 使用复杂 不直观 需要软件工具 昂贵 图解法 SMITH圆图 使用方便 直观 物理意义明确 目前是 微波CAD软件和测试仪器仪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均均匀匀无耗传输线无耗传输线均无耗传输线均无耗传输线 SMITH 圆图及其应用SMITH 圆图及其应用 Smith 圆图的基本思想Smith 圆图的基本思想 反射系数为基底 01 有限空间有限空间 系统不变量系统不变量 z 同一传输线系统同一传输线系统 2 j jz 频率的周期量频率的周期量 反射系数圆反射系数圆 2 l j jz zee 频率的周期量频率的周期量2 与阻抗的对应性与阻抗的对应性 1 z ZzZ 反射系数圆反射系数圆 与阻抗的与阻抗的一一一一对应性对应性 1 inc ZzZ z 以反射系数为基底以反射系数为基底可以有限空间内反映可以有限空间内反映以反射系数为基底以反射系数为基底 可以有限空间内反映可以有限空间内反映 传输线其它工作参数及其相互关系传输线其它工作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Smith 圆图的基本思想Smith 圆图的基本思想 归一化思想 抗特特 阻抗归一化 1z 1 zZz 所有阻抗对所有阻抗对特特性阻抗归一性阻抗归一 1 1 inc z ZzZ z 1 1 in c zZz z Zz 长度归一化 2360 o 所有长度对波长归一所有长度对波长归一 ll 圆图的通用性圆图的通用性所有特性阻抗所有特性阻抗 2360 lll 2360 ll l o 圆图的通用性圆图的通用性 所有特性阻抗所有特性阻抗 所有工作波长所有工作波长 Smith 圆图的基本思想Smith 圆图的基本思想 将电阻 电抗嵌套在反射系数圆内 1 1 z zrjx z ri j 1 ri rF 2 ri xF 电阻圆电阻圆电抗圆电抗圆电阻圆电阻圆电抗圆电抗圆 一张圆图可反映所有工作波长传输线的参数关系一张圆图可反映所有工作波长传输线的参数关系 SMITH 圆图的基本构成圆图的基本构成 阻抗圆图 反射系数圆电阻圆电抗圆阻抗圆图 反射系数圆电阻圆电抗圆 导纳圆图导纳圆图 反射系数圆反射系数圆电导圆电导圆电纳圆电纳圆导纳圆图导纳圆图 反射系数圆反射系数圆电导圆电导圆电纳圆电纳圆 阻抗圆图的基本构成阻抗圆图的基本构成 Smith 圆图的基本构成 反射系数圆 22jzjz lc l lc ZZ zee ZZ 000 lc lri lc ZZ j ZZ lclc 0 l l 复数平面复数平面 r i 极坐标矢量极坐标矢量 0 0 i l A 22 0 l jjzjz l zeee 0 r l 2 22 0 ri ri zj 圆心圆心 0 0 0 半径半径 02 l zz 2 z z 传输线上任传输线上任一一点点 z 在复数空间上位于以在复数空间上位于以 0 为为传输线上任点传输线上任点 z 在复数空间上位于以在复数空间上位于以 0 为为 半径的圆上 点的位置与半径的圆上 点的位置与 0 相差相差2 z相角 相角 Smith 圆图的基本构成 反射系数圆 2 0 2 002 jz zez 0 i l A zzz 2 zzz z 0z zzz 0 r l 由由z向信号源方向移动向信号源方向移动 z 顺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2 z z z 顺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2 z 2 z 由由z向负载方向移动向负载方向移动 0z zz 向信号源向信号源 由由z向负载方向移动向负载方向移动 z 逆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2 z 等反射系数圆中最重等反射系数圆中最重 2z 2 zz 等反射系数圆中最重等反射系数圆中最重 要的概念 相角走向要的概念 相角走向 Smith 圆图的基本构成 反射系数圆 2 002 jz zez 不同传输线系统的反射系数圆不同传输线系统的反射系数圆 i j 复数平面复数平面 r i 0 002zez 01 10 圆心圆心 0 0 半径半径 0 匹配点匹配点 1 0 1 0 r o 原点原点 1 全反射圆 全反射圆 1 0 开路点 开路点 1 0 短路点短路点 纯电感纯电感 纯电容纯电容 1 0 短路点短路点 纯电感纯电感 纯电容纯电容 正实轴正实轴 小电阻位置 小电阻位置 负实轴负实轴大电阻位置 大电阻位置 正实轴正实轴 一一个反射系数圆只代表个反射系数圆只代表 多种传输线系统多种传输线系统 个反射系数圆只代表个反射系数圆只代表 一个特定传输系统 一个特定传输系统 多种传输线系统多种传输线系统 共同特征共同特征 相同相同 但但相角相角不不同同 Smith 圆图的基本构成 电阻圆 电抗圆 1 1 inc z ZzZ 1 1 in Z zrjx Z 1 inc z 1 c Z 1 1 ri j zrjx j 复数空间复数空间 r i ri j 1 ri j 22 2 2 1 ri r 2 2 2 1 i x ri 圆圆 轨轨 圆 轨 圆 轨 2 2 1 ri 2 1 ri 22 1r 22 211 轨轨 迹迹 迹迹 2 1 11 ri r rr 211 1 ri xx 1 1 1 0 1 r r 圆心 1 1r 半径 1 1 x 圆心 1 x 半径 等电阻圆是所有归一化电阻值 为 等电阻圆是所有归一化电阻值 为r的反射系数的轨迹的反射系数的轨迹 等电抗圆是所有归一化电抗值 为 等电抗圆是所有归一化电抗值 为x的反射系数的轨迹的反射系数的轨迹 等电阻圆 j 22 2 1 11 ri r rr i j r 0 1 11rr 0 1 r r 圆心 1 1r 半径 o 1 0 10 r 0 r 1 r 2 r 1 2 1r 1r 归一化归一化 电阻值电阻值 圆心半径圆心半径 实部实部虚部虚部 r o 1 0 r 1 4 电阻值电阻值 实部实部虚部虚部 r 0001 r 1 r 2 1 201 2 2 301 3 r r 1 2 100 1 302 3 r 1 41 504 5 电阻圆的物理意义 j ij r 0 1 二维复平面二维复平面 自变量为反射系数自变量为反射系数 o 1 0 10 r 0 r 1 r 2 r 1 2 自变量为反射系数自变量为反射系数 的实部 虚部的实部 虚部 r o 1 0 r 1 4 等电阻圆物理意义等电阻圆物理意义等电阻圆物理意义等电阻圆物理意义 归一化阻抗归一化阻抗的电阻部分为的电阻部分为某一某一 定值定值的的反射系数轨迹反射系数轨迹定值定值的的反射系数轨迹反射系数轨迹 电抗电抗部分可以为部分可以为任意值任意值 各点对应的各点对应的电抗电抗值各值各不相同不相同各点对应的各点对应的电抗电抗值各值各不相同不相同 对应的 对应的反射系数反射系数值也值也各不相同各不相同 电阻圆的特点 所有等电阻圆均所有等电阻圆均相切于相切于 10 点点 开路点开路点 i j 0 1 0 点点 开路点开路点 圆心圆心均在均在实轴实轴上上 10 r 0 r 1 r 2 r 1 2 在实轴上对应在实轴上对应r的刻度不均匀 左半实轴 的刻度不均匀 左半实轴r1 大电阻大电阻 圆心圆心 r 1 半径越大 对应的归一化电阻值越小半径越大 对应的归一化电阻值越小 半径越小半径越小 对应的归对应的归一一化电阻值越大化电阻值越大半径越小半径越小 对应的归化电阻值越大对应的归化电阻值越大 归一化电阻归一化电阻无穷大无穷大 对应 对应 1 0 点 点 开路点 开路点 归归一一化电阻化电阻等于等于0 对应最外侧的对应最外侧的单位圆单位圆 纯电抗点纯电抗点 归化电阻归化电阻等于等于0 对应最外侧的对应最外侧的单位圆单位圆 纯电抗点纯电抗点 电抗圆 j ij 22 211 1 ri xx o 1 0 1 0 xx 1 1 x 圆心 1 x 半径 x 0 x 1 归一化归一化 电抗值电抗值 圆心半径圆心半径 实部实部虚部虚部 r o 1 0 x x x 1 电抗值电抗值 实部实部虚部虚部 x 01 x 1 x 2 1 11 01 x x 1 2 x 1 4 电抗圆 j ij 22 211 1 ri xx 2 x 0 5 o 1 0 1 0 xx 1 1 x 圆心 1 x 半径 x 0 x 1 x 2 x 0 5 归一化归一化 电抗值电抗值 圆心半径圆心半径 实部实部虚部虚部 r o 1 0 x x x 1 x 2 x 0 5 电抗值电抗值 实部实部虚部虚部 x 01 x 11 11 x 21 1 21 2 x x 1 2 100 1 22 x 1 41 44 电抗圆的物理意义 j ij 2 x 0 5 二维复平面 二维复平面 自变量为反射系数自变量为反射系数 o 1 0 1 0 x 0 x 1 x 2 x 0 5 自变量为反射系数自变量为反射系数 的实部 虚部的实部 虚部 r o 1 0 x 1 x 2 x 0 5 等电抗物意义等电抗物意义等电抗等电抗圆圆物物理理意义意义 归一化阻抗归一化阻抗的电抗部分为的电抗部分为某一某一 定值定值的的反射系数圆反射系数圆 电阻电阻部分 可以为 部分 可以为任意值任意值 各点对应的 各点对应的电电 阻阻值各值各不相同不相同 对应的 对应的反射系 数 反射系 数值也值也各不相同各不相同 j ij 2 x 0 5 o 1 0 1 0 x 0 x 1 x 2 x 0 5 r o 1 0 x 1 x 2 x 0 5 电抗圆的特点 j ij 2 x 0 5 所有等电抗圆均相切于 所有等电抗圆均相切于 1 0 点点 开路点开路点 o 1 0 1 0 x 0 x 1 x 2 x 0 5 0 点点 开路点开路点 圆心均在圆心均在 1的直线上的直线上 r o 1 0 x 1 x 2 x 0 5 圆心均在圆心均在 r 1的直线上的直线上 在单位圆上对应在单位圆上对应x的刻度不均匀的刻度不均匀 半径越大 对应的归一化电抗值越小半径越大 对应的归一化电抗值越小 半径越小 对应的归一化电抗值越大半径越小 对应的归一化电抗值越大 归一化电抗无穷大 对应 归一化电抗无穷大 对应 1 0 点 点 归一化电抗等于归一化电抗等于0 实轴 实轴 实轴上点 为纯电阻实轴上点 为纯电阻 上半平面上半平面 感抗感抗下半平面下半平面 容抗容抗 上半平面上半平面 感抗感抗下半平面下半平面 容抗容抗 阻抗圆图 j j i j r 0 1 i j 2 x 0 5 o 10 r 0 r 1 r 2 r 1 2 o 1 0 1 0 x 0 x 1 x 2 x 0 5 r o 1 0 r 1 4 i j r o 1 0 x 1 x 2 x 0 5 i j o 1 2 1 0 1 0 二维复平面坐二维复平面坐 标标 自变量为自变量为 r 1 2标标 自变量为自变量为 反射系数的实反射系数的实 部部 虚部虚部部部 虚部虚部 等电阻圆与等电抗圆相交等电阻圆与等电抗圆相交 唯一确定一个归一化的阻抗值唯一确定一个归一化的阻抗值r jx 和对应的一个反射系数值和对应的一个反射系数值 阻抗圆图的特点 特殊点特殊点 特殊点特殊点 开路点 开路点 1 0 r 0 x 短路点短路点短路点短路点 1 0 r 0 x 0 匹配点 匹配点 0 0 r 1 x 0 特殊线特殊线 特殊线特殊线 实轴 纯电阻实轴 纯电阻 负实轴负实轴电压波节点电压波节点负实轴负实轴 r1 电压波腹点电压波腹点 单位圆单位圆纯电抗纯电抗单位圆单位圆 纯电抗纯电抗 特殊面 特殊面 上半平面上半平面 感性负载感性负载上半平面上半平面 感性负载感性负载 下半平面 容性负载下半平面 容性负载 r的值 的值 标注标注 在电阻圆与实在电阻圆与实在电阻圆与实在电阻圆与实 轴的交点处 以及与 轴的交点处 以及与x 1 的电抗圆的交 点处 的电抗圆的交 点处 的值的值标注标注x的值的值 标注标注 在电抗圆在电抗圆r 0 或或r 1的电阻的电阻或或r 1的电阻的电阻 圆的交点处圆的交点处 z相对于波长相对于波长 的数值 的数值 标注在标注在 1的单的单 z 1的单的单 位圆周界位圆周界 起点起点 节点节点起点起点 节点节点 导纳圆图的基本构成导纳圆图的基本构成 由阻抗圆图获取导纳圆图 1 i z ZzZ 1 in Z zrjx 1 inc ZzZ z 1 c j Z 11z 1zY c Y 11 1 in c z Yz Zz 1 1 in c zY ygjb Yz 1 i zY 若将研究的反射系数转为电流反射系数若将研究的反射系数转为电流反射系数 1 1 i in ci zY y Yz 若将研究的反射系数转为电流反射系数若将研究的反射系数转为电流反射系数 22 2 1g 二维复平面二维复平面 2 1 11 ri g gg 等电导圆是所有归等电导圆是所有归一一化电导值为化电导值为g的电流反射系数的电流反射系数 二维复平面二维复平面 坐标 自变坐标 自变 量为电流反量为电流反 22 211 1 ri bb 等电导圆是所有归化电导值为等电导圆是所有归化电导值为g的电流反射系数的电流反射系数 的轨迹的轨迹 量为电流反量为电流反 射系数的实射系数的实 部部虚部虚部bb 等电纳圆是所有归一化电纳值为等电纳圆是所有归一化电纳值为b的电流反射系的电流反射系 数数的轨迹的轨迹 部部 虚部虚部 ri zj 导纳圆图 j j i j g 2 g 0 5 i j b 0 b 1 o 1 0 1 0 g 0 g 1 g 2 g 0 5 o 10 b 0 b 1 b 2 b 1 2 r o 1 0 g g 1 g 2 g 0 5 r o 1 0 b 1 4 i j ij o 1 2 1 0 1 0 二维复平面坐二维复平面坐 标标 自变量为自变量为 r 标标 自变量为自变量为 反射系数的实反射系数的实 部部 虚部虚部部部 虚部虚部 导纳圆图 在导纳图中路在导纳图中路 容性负载容性负载 在导纳在导纳圆圆图中图中开开路路 点与短路点的位置 点与短路点的位置 开路点开路点 短路点短路点 开路点开路点 感性负载和容性负载感性负载和容性负载 的平面的平面 感性负载感性负载 的平面的平面 感性负载感性负载 用SMITH 圆图解决工程问题 传输线的工程问题 1 Zc 50 s 2的传输线系统 测量得到距终端负载的传输线系统 测量得到距终端负载 0 167 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求终端负载求终端负载Z0 167 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 求终端负载求终端负载ZL 解解 1 1 画出传输线系统简图画出传输线系统简图分析解题途径分析解题途径解解 波节点 1 1 画出传输线系统简图画出传输线系统简图 分析解题途径分析解题途径 l Z50 c Z 0 167l 由波节点出发 在传输线上向负载端移动由波节点出发 在传输线上向负载端移动l 0 167 距离距离即为负载位置即为负载位置距离距离 即为负载位置即为负载位置 传输线的工程问题 1 Zc 50 s 2的传输线系统 测量得到距终端负载的传输线系统 测量得到距终端负载 0 167 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求终端负载求终端负载Z0 167 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 求终端负载求终端负载ZL 解解 i j 2 2 找出传输线关键点在找出传输线关键点在解解 等驻波比圆等驻波比圆 波节点波节点 2 2 找出传输线关键点在找出传输线关键点在 阻抗圆图的位置阻抗圆图的位置 s 2 s 2 等驻波比圆等驻波比圆 直接由直接由 1 1 3 3 o 10 10 1 3 直接由直接由 等反射系数圆等反射系数圆 r o 1 0 1 0 传输线的工程问题 1 Zc 50 s 2的传输线系统 测量得到距终端负载的传输线系统 测量得到距终端负载 0 167 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求终端负载求终端负载Z0 167 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 求终端负载求终端负载ZL 解解 i j 2 2 找出传输线关键点在找出传输线关键点在解解 z 波腹点波腹点波节点波节点 等驻波比圆等驻波比圆 2 2 找出传输线关键点在找出传输线关键点在 阻抗圆图的位置阻抗圆图的位置 o 10 10 z 2 A s 2 s 2 等驻波比圆等驻波比圆 1 1 3 3 等反射等反射 r o 1 0 1 0 2 A 等反射等反射 系数圆系数圆 由波腹由波腹 波节点阻波节点阻 由波腹由波腹 波节点阻波节点阻 抗特性得到抗特性得到 2 2波腹点波腹点r s r s 2 2 波腹点波腹点 R 1 s 1 2 波节点 再画出等反射系数圆 R 1 s 1 2 波节点 再画出等反射系数圆 传输线的工程问题 1 Zc 50 s 2的传输线系统 测量得到距终端负载的传输线系统 测量得到距终端负载 0 167 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求终端负载求终端负载Z0 167 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 求终端负载求终端负载ZL 解解 i j 3 3 由关键点出发由关键点出发根据位置根据位置解解 3 3 由关键点出发由关键点出发 根据位置根据位置 关系 在阻抗圆图上找出关系 在阻抗圆图上找出 目标位置目标位置 o 10 10 2 由由A出发 矢径出发 矢径 沿等反射系数圆向负载沿等反射系数圆向负载A 目标位置目标位置 r o 1 0 1 0 2沿等反射系数圆向负载沿等反射系数圆向负载 方向 逆时针 旋转方向 逆时针 旋转 2 z 120o 此时矢径位此时矢径位 A B B 此时矢径位此时矢径位 置所对应的点即为 负载反射系数矢径 置所对应的点即为 负载反射系数矢径 在复平面的位置在复平面的位置在复平面的位置在复平面的位置 B 传输线的工程问题 1 Zc 50 s 2的传输线系统 测量得到距终端负载的传输线系统 测量得到距终端负载 0 167 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求终端负载求终端负载Z0 167 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位置为电压振幅值的节点 求终端负载求终端负载ZL 解解 i j 4 4 读出该点对应的归读出该点对应的归一一化化解解 4 4 读出该点对应的归化读出该点对应的归化 阻抗值阻抗值 z1 1 j0 711 o 10 10 2A zB 1 1 j0 71 1r 反归一 得到该点反归一 得到该点 r o 1 0 1 0 2A B 对应的阻抗值 即 为终端负载 对应的阻抗值 即 为终端负载ZL值 值 B 0 7x ZB Zc zB 50 1 1 j0 7 传输线的工程问题 2 Zc 50 双线传输系统 终端负载双线传输系统 终端负载Zl 50 j25 设工设工 作波长作波长 10cm现欲在双线上并联一个短路支线现欲在双线上并联一个短路支线作波长作波长 10cm 现欲在双线上并联一个短路支线现欲在双线上并联一个短路支线 以获得匹配 试求支线的接入位置和支线的长度 以获得匹配 试求支线的接入位置和支线的长度 解 1 画出传输线系统简图 分析解题途径解 1 画出传输线系统简图 分析解题途径 并联传输线并联传输线 d B 并联传输线并联传输线 结构宜使用结构宜使用 导纳来研究导纳来研究 50 c Z 5025 L Zj l A 导纳来研究导纳来研究 问题问题 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B点的归一化导纳值应为 点的归一化导纳值应为 1 jb B在在g 1圆上圆上 由并联短路直线实现由并联短路直线实现 jb由并联短路直线实现由并联短路直线实现 jb B点与点与A点的关系 等反射系数圆点的关系 等反射系数圆 传输线的工程问题 2 Zc 50 双线传输系统 终端负载双线传输系统 终端负载Zl 50 j25 设工设工 作波长作波长 10cm现欲在双线上并联一个短路支线现欲在双线上并联一个短路支线作波长作波长 10cm 现欲在双线上并联一个短路支线现欲在双线上并联一个短路支线 以获得匹配 试求支线的接入位置和支线的长度 以获得匹配 试求支线的接入位置和支线的长度 解 2 找出传输线关键点在圆图的位置 解 2 找出传输线关键点在圆图的位置 i j 负载归一化导纳负载归一化导纳A A 08 负载归一化导纳负载归一化导纳A A 50 0 8 0 4 c l l Z Y yj Y B 0 8g r o 1 0 1 0 5025 l c l yj Y Zj A B r 04bj 0 408 0 4bj 传输线的工程问题 2 Zc 50 双线传输系统 终端负载双线传输系统 终端负载Zl 50 j25 设工设工 作波长作波长 10cm现欲在双线上并联一个短路支线现欲在双线上并联一个短路支线作波长作波长 10cm 现欲在双线上并联一个短路支线现欲在双线上并联一个短路支线 以获得匹配 试求支线的接入位置和支线的长度 以获得匹配 试求支线的接入位置和支线的长度 3 3 由关键点出发由关键点出发根据位置根据位置 解 解 i j 3 3 由关键点出发由关键点出发 根据位置根据位置 关系 在圆图上找出关系 在圆图上找出 目标位置目标位置 由A点出发 反射系数矢径由A点出发 反射系数矢径 沿等反射系数圆向信号源方沿等反射系数圆向信号源方 B 目标位置目标位置 r o 1 0 1 0 A 沿等反射系数圆向信号源方沿等反射系数圆向信号源方 向旋转 与g 1的第一个交向旋转 与g 1的第一个交 点为目标点点为目标点B B B r 点为目标点点为目标点B B 0 408 传输线的工程问题 2 Zc 50 双线传输系统 终端负载双线传输系统 终端负载Zl 50 j25 设工设工 作波长作波长 10cm现欲在双线上并联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电工维修车合同范本
- 消防合同续期协议书范本
- 珠海对口帮扶协议书范本
- 香港投资项目合作协议书
- 销售合作协议中间商合同
- 高中教室出租协议书模板
- 防洪堤项目工程合同范本
- 汽车商贸怎样拟合同协议
- 机构运营合作合同协议书
- 私人幼儿园老师合同范本
- 国家开放大学本科《会计实务专题》在线形考(形考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 DL-T5394-2021电力工程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技术导则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 放射科检查健康宣教
- (新版)烟草制品购销员(三级)理论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大全-上(单选题汇总)
- 福建省住宅工程防渗漏技术导则(2023年)
- 灵芝完整分享
- 《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建设管理规范》
- 【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现状及其培养策略研究(数据图表论文)5000字】
- 配电室运行维护投标方案(技术标)
- 速冻隧道安全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