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W 系列高可靠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doc_第1页
DBW 系列高可靠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doc_第2页
DBW 系列高可靠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doc_第3页
DBW 系列高可靠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doc_第4页
DBW 系列高可靠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方电力论坛 DBW 系列高可靠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DBW 系列高可靠电除尘器 , 是引进美国 RC 公司技术制造的 , 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寿命长、耗电量小、可靠性高 , 维护、维修方便等特点。产品的原理及结构特点一 一1. 原理 : 将含尘气体引入高可靠电除尘器的入口喇叭管 , 经气流分布板 ,进入各电场通道内 , 因在每个电场通道上的沉淀极 ( 阳极 ) 和电晕极 ( 阴极 ) 之间有高压直流电压 , 两极间形成不均匀电场 , 含尘气体进入后 , 使 粉尘充分荷电 , 在高电场强度作用下 , 使带正电和负电的粉尘分 : 别按相反极性吸附到电晕极和沉淀极表面上 , 实现粉尘与气体分离的目的。然后净气再经出口气流分布板后 , 通过本体的出口喇叭、管道、风机、烟囱排入大气。当沉淀极和电晕极吸附一定的粉尘时 , 启动顶部电磁振打器 , 按不同电场、不同振打力及振打频率实现最佳时序和强化组合振打 , 使粉尘从沉淀极和电晕极表面脱离 , 落入灰斗内 , 再按不同的工况要求由灰斗排出。2. 高可靠电除尘器的结构特点 :(l) 沉淀极具有高可靠性 : 沉淀极的结构采用宽板一体结构 , 即在厂内将轧制的新型沉淀极组装焊接成沉淀极排 , 大幅度的提高了沉淀极排的刚度和稳定性 , 同时具有良好的电特性 , 收尘效果高和振打力分布均匀 , 且传递衰减小并能很好地防止二次扬尘等特点 , 所以说沉淀极具有高可靠性。(2) 电晕极是高可靠的 : 电晕线具有很高的强度及刚度 , 同时具有良好的电特性 , 实现高场强。电晕极是将刚性极线上下用横梁直接连接的简单结构 , 彻底消除了常用的 RS 芒刺线、锯齿线及星形线等常出现断线、掉齿、变形等不可靠问题 , 所以说电晕极是高可靠的。(3) 沉淀极和电晕极清灰全部采用顶部电磁振打 , 电磁振打完全置于烟气之外 , 对极板和极线所产生振打的加速度和振打力分布符合集灰脱落规律 , 即由上至下、由大到小均匀地分布传递。无任何振打死区 , 且振打力、振打频率、振打强度、振打周期随时可调 , 同一电除尘器的不同电场可施加最有效的振打力 , 实现最佳的时序和强化组合振打 , 取得最佳的效果。可有效的控制由于振打清灰时产生的二次扬尘 , 避免造成清灰期间排放超标问题 : 各振打器可实现不停机检修更换 , 可以保证振打机构的高可靠运行。(4) 电场内可以免维护 : 因在电场内仅有沉淀极和电晕极两种部件 , 无任 何转动和传动构件 , 加之沉淀极和电晕极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 , 是高可靠的 , 所以正常工况下可以免维护。此外 , 高可靠电除尘器还可以在有腐蚀性较强的烟气中可靠运行。高可靠电除尘器的使用一 一一( 电除尘器的调试1. 结构部分调整内容(l) 检查电场 : 对电场内的每排极距 ( 同极、异极 ) 用卷尺 ( 或专用量具 ) 进行检查 , 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同时查看电场内有无杂物 , 决不允许有任何细小的东西挂在极板、极线上。(2) 检查阴、阳极振打装置 , 看是否满足安装所要求的技术条件。(3) 漏风率根据实测应小于 5%( 或小于 3%), 否则要进行检查堵漏。2. 电气部分调整内容(1) 初步确定电磁振打强度 , 调整控制器。(2) 检查和调整电加热装置。(3) 根据烟气性质和对除尘器效率的要求调整火花频率。(4) 检查设备接地电阻 , 小于 2 欧姆为合格。3. 电除尘器试运转(l) 为保证电除尘器的运行可靠性 , 在安装就绪后 , 正式投产前或除尘设备长期停用 , 重新使用前 , 都需要进行试运转。(2) 试运转按以下步骤进行a. 检查电除尘器各部分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 电极间距是否准确无误 ,电极之间有无杂物 , 各部分联接是否可靠 , 设备危险区域是否确实无人 ,各检查门在送电前的否关上等。b. 开动排灰装置一小时 , 并检查排灰装置工作情况。c. 开动阴、阳极振打一小时 , 并检查各环节工作情况。d. 检查电除尘器主回路各部分电气接线是否正确。e. 检查接地的部位是否全部接地 , 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f. 将二次电压调整至最低 , 火花率调整至最小 , 启动电加热装置 , 预热 2小时。g. 空载送电 , 观察电压上升情况 : 应能较慢地上升到额定电压 , 观察电场内电晕情况及有无放电现象。h. 如以上试验顺利 , 可启动主风机 , 通入烟气 , 观察电压、电流及自动控制系统工作情况 , 可根据情况将火花频率调整至适当数值。i. 检查顶盖、人孔门、侧板等处有无漏气。j. 停车后 , 消除并解决试车时发现的问题 , 即可正式投入运行。4 电除尘器的操作(l) 启动前的准备检查设备各部分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 电极间距是否准确 , 电极之间有无杂物在内 , 设备运转部分是否灵活 , 各部分接地上是否可靠 , 危险区域是否确实无人 , 名检查门在送电前是否已拧紧锁好等。(2) 电除尘器启动程序启动电加热装置约 2 小时。待设备预热后 , 启动电除尘器 , 开动阴、阳极振打。 10 分钟后 , 可以关闭电加热装置 ( 或不关闭 ) 。启动主风机 , 打开烟道闸门。(3) 电除尘器的关闭程序电除尘器关闭前 10 分钟 , 启动电加热装置。断开高压开关 , 将高压电缆接地 1 小时后 , 关闭电加热装置。 2 小时后 , 关闭电除尘器阴、阳极振打装置。停止输灰 , 关上排灰阀。四维修和保养要保持电除尘器的长期高效率运行 ,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维护管理的好坏 , 电除尘器的维护管理工作 , 实际上是一项要求很高的工作 , 必须有专人负责 , 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 定期维护和检修。1. 运行中的检查与管理(l) 高压整流变压器、电机温升正常 , 无异常声响。(2) 振打装置良好 , 无异常。(3) 按烟气工作情况调整运行电压等 , 使其工作在最佳值。(4) 记录电气运行参数 , 每小时记录一次。(5) 遇异常情况 , 应做好记录 , 及时向有关人员汇报 , 并处理。(6) 保持现场和设备的清洁卫生 , 绝缘件应定期擦拭。2. 长期停用保养(l) 本体内部清扫 , 清除积灰。(2) 关闭进出口烟风门 , 有条件通热风加热保养。(3) 每周起动一次阴、阳极振打及排灰阀 2 小时 , 以免零件锈蚀。五易损件绝缘套管电加热器电加热器密封套密封套绝缘杆绝缘板Z 下 500DBW/2QT.9.1-1DBW/2QT18.1DBW/2QT.10G1-4DBW/2QT.11GL5DBRf/2QT113DB 矶 f/2QT7.13六电除尘器的故障及处理一般带共性的故障及处理办法故障现象可能原因处理方法1二次工作1.沉淀极和电晕极之间的短1.清除造成短路的杂物。电流大,二路。2.将瓷套筒擦拭干净,采次整流电2.瓷套筒内壁冷凝结露造成取措施提高套管的温压升不高高压对地短路度。3.灰斗内积灰过多,己堆积到3.清除灰斗内积灰。接触电晕系统等。2.二次电流1.沉淀极板和电晕极之间的1.检查调整极间距。正常或偏距离局部变小。2.清除杂物。低,整流电2.有杂物落在沉淀极或电晕3.擦拭绝缘件,提高温压升到较极上。度。低就产生3.热顶室温度不够,结露。火花击穿3.整流电压1.沉淀极板或电晕极上积灰1.清除积灰。正常,整流太多。2.检查,提高振打力。电流很小,2.阴、阳极振打未开或振打力3.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改二次电流不够。进措施。比平日大3.电晕极肥大,放电不足。4.降低废气中粉尘浓度,大降低。4.接地电阻过高,高压回路循降低风速或提高工作环失灵。电压。5.废气中粉尘浓度太大,出现电晕闭塞。4.二次电压1.整流输出端避雷器或放电1.查出原因,消除故障。和一次电间隙击穿损坏。流正常,二2.毫安表并联的电容损坏短次电流的路。毫安表无3.变压器至毫安表连接导线读值。在某处接地。5.二次电流1.通过电场废气的物理性质1.针对工艺方面问题解不稳定,毫急剧变化。决。安表指针2.瓷套筒或高压绝缘子对地2.检查处理产生放电的急剧摆动。产生沿面放电。故障。6.荷电异1.进入电除尘器的气流工艺1.针对实际原因采取措常,除尘效参数不符合本设备的使用施。率下降。条件。2.尘粒在电极上沉积很快通过振打难以振下。3.漏风较多。4.分布板堵塞。5.电压自动调节系统灵敏度下降或失效,实际操作电压不够高。七电除尘器的安全注意事项电除尘器在使用中应做好安全工作 , 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 即要有 必要的安全装置 , 在维修管理上要有安全操作方面的要求。在安全操作方面应做到 :(1) 高压电缆、人孔门、高压整流等处均应有警告牌或警告标志。(2) 每次开车前必须对电除尘器各处设备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