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水产站的工作总结(二).docx_第1页
乡镇水产站的工作总结(二).docx_第2页
乡镇水产站的工作总结(二).docx_第3页
乡镇水产站的工作总结(二).docx_第4页
乡镇水产站的工作总结(二).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水产站的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站认真贯彻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水产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和局确定的各项中心工作,主动适应渔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大力推进渔业结构调整,水产品质量建设和渔业科技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20*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5968吨,同比增幅*.*%,其中养殖产量5134吨,同比增幅*.*%,养殖面积16986亩,同比增幅*.*%。现将一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小结如下:一、深入调查研究,当好领导参谋 围绕渔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深入实际走访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渔业发展形势和趋势,把握渔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尽心尽职当好参谋和助手。今年主要做好了水产企业和100亩连片池塘的调查,为我县渔业项目申报工作提供了依据。二、组织实施三项工程,抓好渔业结构调整 围绕渔业双增,大力推进渔业结构调整,重点组织实施现代渔业建设标准化池塘改建项目、稻田(莲田)养殖、名特优新养殖三大工程。一是大力组织实施现代渔业建设标准化池塘改建项目。为我县争取现代渔业标准化池塘改建项目1000亩,并组织项目单位实施现代渔业建设标准化池塘改建项目,三板桥和源渔业合作社和高洲乡木舟塘养鱼专业合作社现代渔业标准化池塘改建项目已经在施工中,这两个项目可按计划完成。二是大力组织实施稻田(莲田)养殖工程。继续把调整稻田养殖作为提高稻田养殖效益重要增长点来培育,推动稻田养殖提档升级。全县实行稻(莲)鱼共作2多万亩,种草养殖近1万亩,通过优化种养模式强化科学管理,稻(莲)田养殖效益有了明显的回升,同比亩均增收*元左右。三是大力组织实施名特优新养殖。按照稳定发展传统优势品种,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品种的调整思路,进一步优化名特新水产品生产结构,全县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近万亩,预计特水产量 1104 吨,同比增长*.*%。其中光唇鱼、黄颡鱼养殖面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倍以上。三、抓好全县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组织实施20*年增殖放流项目,20*年项目共计放养鱼苗*.*万尾,并积极做好20*年增殖放流项目的申报工作。我县增殖放流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四、组织实施无公害水产品行动计划,着力抓好水产品质量建设 一是抓好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会议,广泛宣传水产品质量建设的主要意义,全行业的质量效益意识普遍增强。二是启动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建设。协同相关站室,启动了无公害水产生产基地建设。三是组织开展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活动,通过清理整治渔业生产资料市场,印发了撤消禁用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目标(渔药部分)通告,在无公害基地建立塘口日志和用药处方制度,清理整顿活动达到预期效果,顺利通过省局组织的检查。四是积极配合相关处室做好无公害水产品品牌申报、基地认定和渔业标准化工作。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严格执行农业局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工作高效率,服务高质量”的要求,认真排查工作存在的问题,主动整改、虚心接受监督。认真总结推广群众在实践中解决新问题的新经验,努力帮助基层和解决水产生产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服务讲质量、求实效。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创新工作方式、信息化工作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站将紧紧围绕新时期渔业工作目标,与时俱进,务实创新,为农业局事业的发展,为莲花的水产业的发展多作贡献。按照镇党委、政府关于农业工作的安排和部署,我们扎实工作,努力推进,认真抓好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和任务的完成,经过一年来的共同努力,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农业农村工作。一、20*年工作总结1、农业工作,今年按照安排,我镇确定了九洲花园管理处、中埠村、鸭塘村、上埠村4个新农村铺面点 ,涣山村、江下村,茶园村,坪里管理处4个新农村自建点。争取了涣山村、江下村,茶园村,坪里管理处、王源村、下源村、许坊村7个一事一议项目。2、产业发展工作,继续巩固富欣种猪、云富孔雀、龙王桥獭兔养殖基地;扩大金冠果业基地建设;继续加强王源生态茶园后期管理;有序推进了土地流转;重点扶持了一批种、养殖大户,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3、水利工作,投入20余万元对许坊村、江下、茅布岭村、山口岩母圳、机圳进行了渠道维修。针对今年的防汛工作的形势,我办对镇域范围的防汛隐患排查19处,清淘、维护沟渠3万余米,制定防洪预警方案,准备防汛物资和机具,准备应付突发情况。4、森林防火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加强野外用火的管理,严格控制野外火源。聘请了专业护林员,加强日常巡山。加大森林防火的宣传力度,印发森林防火宣传单。采用流动车宣传,与各村(处)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等多种形式,使森林防火意识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有效地遏制森林火灾的发生5、畜牧防疫工作,按照年初下发的畜牧防疫工作方案的要求,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实行畜牧防疫新机制,进一步强化防疫员的工作责任,促进全镇畜牧防疫工作上新水平、新台阶。6、粮食补贴工作,完成粮食直补补贴面积14482.62亩,金额170894.*元,农资综合补贴 14482.62亩,金额973232.*元,水稻良种补贴14482.62亩,金额217239.3元。玉米补贴1554亩,金额15*元。油菜补贴9738.7亩,金额97*元。7、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今年我办主要针对种植业特别是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将文件和宣传资料下发到各村,要求各村按照时间对农户进行宣传。目前为止已发放7期病虫情报。8、统计工作,按照农业局、统计局、林业局、农工部的相关要求,按时保量的将各种报表上报。二、2018年工作打算1、继续做好新农村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加大对新农村示范点和一事一议的指导工作;加大力度引进种植大户,采取“小户变大户,小田变大田”的模式完成水稻种植基地的建设。2、加大对合作社的指导和督促工作,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技能,为农民发展种养业提供技术支持,提升合作社内在素质,增加合作社收益。4、积极向上级水利部门争取小农水项目。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符合我镇条件的农业项目。6、确保各项农业补贴及时定额发放到位,确保无截留无拖欠。7、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力度,加大宣传,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8、认真完成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中心任务我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决战三区、推进四化、建设三个芦溪”的总目标,坚持“整体工作抓推进,重点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上台阶”的发展思路,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履职尽责,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较好完成了全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现就我部20*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和2018年度工作打算报告如下:一、20*年度工作成效和举措(一)富裕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1、坚持以科学监管为手段,高效推进新农村建设。20*年度按照“九步法”选点布点,省批复我县新农村点 *个。一是集镇村点一体规划。以“三线两库三区”(三线:武功旅游公路沿线、沪昆高速公路沿线、320国道沿线,两库:山口岩水库、锅底潭水库,三区:武功山风景区、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总体布局,聘请市规划设计院和亮点规划设计公司,对新农村点、集镇以及主要干道,按照布局要求,对房、渠、管线、绿化、活动场地等进行一体规划设计。二是定期开展督查观摩。在4月份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启动情况督查;8月份开展了“六改”和“三绿一处理”专项督查,并对督查结果以文件或简报形式进行全县通报。对通报排名最后两位的乡镇和最后5位的村点,在召开乡镇新村办工作例会上点名批评。并在11月份分别迎接了市、省的年终工作考评。三是切实加强宣传力度。两年来,共印发新农村建设简报7期1200余份,印发新农村和清洁工程宣传手册400余份,并采取“四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制作村点文化宣传长廊、统一制作进村指示牌、统一制作理事会制度)措施,加强新农村和农村清洁工程的宣传力度。2、坚持以秀美乡村建设为重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统筹产业特色、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一是提升村点建设。两年来,全县*个新农村点投入各类资金3*万元,完成村点改路76公里、改水2*户、改厕 2*户,改路、改水率达*%,改厕率达*%。打造了宣风镇京口村阁下-塘园、吐霞石下,芦溪镇新田村院前等一批新农村亮点。二是干道房改提升。从20*年开始陆续投入资金5*万元,对320国道沿线、武功山旅游公路、大富路沿线房相进行了统一提升改造,完成房屋“平改坡”2*户,窗套安装1*户,墙面刷白*.*万平方米,店面统一广告牌1510米,拆除沿线空心房7150平方米,目前工作正处于审计结算阶段。三是镇村联动优先。县镇村各级投入资金2*万元,完成了新泉乡新泉村、张佳坊乡张佳坊村、银河镇河下村等*个镇村联动建设点,完成墙面刷白、路面铺设、高标准绿化以及文体活动场所的建设。四是环境整治净化。以“两办”名义下发了*县农村清洁工程实施细则,在每个行政村设立1-2个公益性岗位,按每个岗位每月 *元的标准给予岗位薪资补贴,并对每个行政村0.5-1万元的标准安排清洁工程经费,用于村点“两桶一袋”、清洁用具的配备,切实抓好了农村清洁工程。目前,全县共配备保洁员180余名,对示范带实行分段包岗,做到定期清扫清运。3、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以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为抓手,大力发展瓜果蔬菜、中药材、花卉苗木、有机茶叶、武功脆鲩和杜仲生猪等“六个一”农业特色产业。目前,全县涌现出40余个“一村一品”专业村。一是农村产业板块构架成型。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建设目标,围绕传统产业、高效经济作物、“农家乐”新村以及农业园区等产业优势,积极培育特色农业型、城郊经济型、生态旅游型三大新农村产业经济板块,打造了芦溪镇东阳、宣风镇栗湾等一批产业主导型新村;宣风镇京口、南坑镇大岭等一批田园生态型新村和新泉乡市上、长丰乡磨桥等一批“农家乐”休闲新村。二是产业园区建设聚集。抓好了现代农业园区银河核心区、宣风生物产业园、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园、赣西花卉苗木交易市场、农产品交易市场等“三园两市场多基地”建设,加强对银河杜仲、大富乳业、福义实业、隆盛庄园等龙头企业的联结互动,进一步发展壮大区域经济。三是农业产业基地进一步发展壮大。采取 “农户+基地+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全县共发展特色种养基地*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24家,新兴产业基地沂源村杭白菊、皇菊种植,吐霞铁皮石斛、竹垣村火龙果等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县紫红米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果蔬种植面积*.*万亩,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6万亩、杜仲生猪年出栏*万头,冬闲农田油菜种植面积*.*万亩。4、坚持完善机制,引导帮扶共建新农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县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共建、社会参与”的做法。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建设机制。积极建立并完善了农民自主投入、自主管理、自主创评的农民主体建设机制。由农户自筹资金,用于村庄整治及环卫设施的添置、维护,由村民自行商定创评细则,农民自主评比优秀家庭等创评活动。二是构建部门帮扶共建机制。实施领导干部牵头、专门人员指导、部门帮扶共建、社会各界支持的共建机制,20*全县共派出工作组*个,帮扶资金或项目折资达300余万元,形成了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三是完善督查考核机制。“三个定期”监管村点建设,即:定期开展新农村点工作启动情况督查、改厕专项督查;定期组织全县乡镇相互观摩促进;定期进行年终考评。形成了对新农村点每年“两督一观一评”的新机制。督查和考评结果直接与本年评先和次年申报农村建设点挂钩。5、坚持以服务农村为理念,营造民主文明新风。一是基层组织民主化。按照“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标准,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今年选拔了村组成员*人参加江西农大和电大远程教育的学习,提升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目前,全县*%的行政村都优化配备大学生村官,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二是公共服务城镇化。对城镇周边的行政村、乡镇集镇大力实施村镇一体化管理,中心集镇、纵深集镇村点的电、路、供排水管道等进行对接改造,基本实现了集镇村点管网的全覆盖。组建中老年舞蹈队、军(腰)鼓队达300多支,修建集中活动场所*个,安装健身器材650余套,修建篮球场、羽毛球球场、门球场等*个,新农村点集镇周边的农贸市场、卫生院、农家书屋、幼儿园等设施得到逐步完善。三是文明新风优化。各新农村点全部设立与群众生产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的文化长廊,使群众时时看到文化、处处感知文明。如宣风镇栗湾村麻里园在村点围墙、房屋侧墙直接绘制各种通俗、简洁、明了的卡通图画,宣传强基层树新风、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政策法规等正能量,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可。目前,全县共建成“农家书屋”*个,农村“十星文明户”等评比活动的开展,激发了群众争当先进典型的热情,全县广大农村呈现和谐、文明的新风尚。(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有序开展1、全面完成了20*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扫尾、验收和结算工作。一是土地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万元,改造中低产田*.*万亩,完成水利项目15处:开挖衬砌渠道30.4公里,修建机耕路6.3公里,加固山塘2座,新建拦河坝1座。二是农业产业化财政扶持项目完成投资*万元,完成一村食品公司年产5万吨紫红米加工扩建、江西百利食品公司5000吨果蔬加工扩建和武功山蔬菜加工合作社3000亩蔬菜标准化生产扩建等三个项目建设。这些项目的建成,较好的改善了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农业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成效。2、做好了20*年项目扩初计划设计和开工建设工作。项目计划投资1*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万亩,主要建设内容为:水利项目26处,疏浚衬砌渠道26.24公里,修建机耕路6.8公里。目前,项目正在抓紧施工中,已完成投资约*万元,预计 2018年2月可全部竣工。同时,投资*万元的*县3万平米标准化蘑菇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投资1*万元*县年产*万头绿色杜仲生猪养殖扩建项目也都在按上级批复实施。3、完成了2018年土地治理项目规划设计和可研报告的编制。共申请上级资金*万元,完成萍乡豫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宣风栗湾花卉苗木合作社两个产业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上级项目资金*万元。土地治理和产业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省市,待上级评审。这些项目均安排在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内,为改善园区农业生产条件打好了基础。(三)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效果明显1、根据省、市综改办文件要求,紧紧围绕“议、筹、审、管、督、奖”六环节,完成了20*年上半年*个项目的建设。其中村内道路硬化项目*个,村内引水灌溉渠道*个,文化活动中心6个,塘坝2个,桥梁1个,饮水工程1个,环境整治及美化亮化项目1个,受益人口达36*人。全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万元,村民实际筹资筹劳总额*.*万元,村集体实际投入金额*.*万元,社会捐赠赞助实际金额*.*万元,其他投入实际金额*.*万元。村民筹劳人数达3*人、2352天。奖补资金已拨付到位。2、对全县20*年上半年项目资金拨付、财务帐目、项目档案资料进行了规范完善整理,实行一个项目,一套专帐和一套专门资料,并将所有项目信息录入了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系统。3、20*年下半年*个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建设中,计划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