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面板数据的江苏省区域差异成因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根据历年的统计数据,首先系统分析了江苏省三区域巨大的经济差异,并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分析造成如此巨大经济差异的原因。基础数据,做出了成因的具体差异。在了解成因具体差异的基础上,为改变江苏省区域差异的面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出统筹区域发展等具体策略。关键词:江苏省 区域差异 差异成因 实证分析引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它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一个区域的协调发展。2000年以来,江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速达13.3%,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然而,由于区位、环境和资源禀赋等的不同,目前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现象仍然突出。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指标对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阐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紧迫性,并提出加快推进区域统筹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第一章 研究背景(一)、苏南苏中苏北区域的划分及历史沿革1、地理意义上的苏南苏北苏中划分:长江以南是苏南,淮河以北是苏北,长江和淮河之间属于苏中。从语言上苏南属于吴语区,苏北徐州宿迁地区是北方话区,苏中和连云港地区属于江淮话区从文化上讲,苏南属于吴越文化区,苏北徐州宿迁地区属于北方文化和楚文化的交融区,苏中和连云港地区属于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交融区。苏南、苏北这两个区域名称来源于建国之后建立的苏南行政公署和苏北行政公署。但具体包括的城市与现在的苏南苏北包含城市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徐州连云港。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以“苏南”、“苏北”命名的权威行政区划单位,也是现代人“苏南”和“苏北”概念的源头和基本认知点。从这个角度放到现在来看,苏南的范围应该为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四市以及他们所辖的县和代管的县级市,苏北的范围应该为扬州、泰州、南通、盐城、淮安、宿迁、徐州、连云港八市以及他们所辖的县和代管的县级市,南京是个例外,不属于任何一家当时不属于苏北行政公署。2、 经济意义上以及现今江苏政府的苏南苏北苏中划分:江苏省人民政府把江苏从理论上划成三块:苏南为江南五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苏中为江北沿江三市(扬州、泰州、南通);苏北为江北其余五市(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依据基本上是经济发展水平。其中南京和镇江在“九五”期间还属于苏中,由于经济发展情况较好,“十五”期间被划为苏南。关于苏南苏中苏北区域的划分有不同的观点,每种划分方法都有其依据。本文是基于经济层面分析经济发展差异动力因素的,所以本文选取江苏三区域划分标准为表1:论文选取的区域划分标准苏南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苏中扬州南通泰州苏北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2) 、江苏省苏南苏北苏中经济发展差异浅析表2:2011年三大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地区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 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居民人均储蓄存款GDP结构(元)(元)(%)(元)(元)(%)苏 南90622 31762 70353:45苏 中55788 24052 560% 11396 35339 7:54:39苏 北36094 18415 515% 9246 15318 13:48:39通过2011年三大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表(表1)可见,三大区域中的各项人均指标均表现出巨大的差距,苏南的社会经济状况明显优于苏中、苏北地区,苏南2011年的人均GDP是苏中1.63倍,是苏北的2.51倍。而且,苏南与苏中的差距远远大于苏中与苏北的差距,如从人均GDP值来看,苏南高出苏中34834元,而苏中仅高出苏北19649元。此外,苏南的GDP结构优于另外两区域,苏北的产业结构相对不够合理。同时,苏中地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三大区域中最低。各区域之间的经济水平不仅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差距的发展趋势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表3:三大区域经济差异指标值(指标:人均GDP)年份苏南苏中苏北平均值20043666515891967520744200543320200501200925126200649202240481439229214200756025291331728134146200863845350142092239927200969278392632383544126201079501474222977452232201190622557883609460835 从以上描述可见:第一,江苏内各区域的人均GDP虽逐年提高,但区域差异也十分显著,其中绝对差异表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第二,这种差异呈明显的阶梯状分布,说明苏南、苏中、苏北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地理位置划分,更是一种经济发展水平的划分。第三,江苏的区域协调发展主要取决于苏中、苏北的发展。第二章基于数据的三大区域发展动力因素差异分析欧向军、赵清认为,影响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是复杂多元的,主要有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区位条件、区域发展策略、产业结构转换、乡镇企业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发育程度等七个方面。其引用区域分离系数方法,结合地理分区,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成因进行定量比较,研究发现市场发育程度、产业结构转换和区域发展策略是造成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主要因素。本文,将对以上七个方面做定量分析,对市场发育程度、产业结构转换和区域发展策略三个最主要因素做重点定量分析。1、 历史发展基础差异的定量分析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本,不同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资本积累过程。有的地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有的地区历史基础比较薄弱。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江苏省内部差异就比较大,尤其是在黄河夺淮入海之后,破坏了整个淮河水系,使苏北经济发展受到较大的制约,;频繁的战乱,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平衡。十九世纪中期,民族资本家在无锡,苏州,南通和常州等地纷纷建厂,大大的推进了苏南,苏中地区的经济发展。1949年江苏的主要工业集中在沪宁铁路沿线的苏州,无锡,常州和南京地区以及沿江的南通,二此时的其他地区则几乎属于工业为零的的阶段。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苏南,苏中,苏北实际上形成了“轻、重、农”的区域分工格局。以人均GDP作为评价指标的定量分析中,可以得出苏南高于苏中,苏中高于苏北的的分布格局。以上各种因素促使在改革开放初始时,苏南的发展起点明显高于苏中、苏北地区,这使得苏南可以依靠良好的物质基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走上快速发展道路。而历史基础相对薄弱的苏中、苏北地区处于不利的地位。图3::1978年江苏省人均GDP2、区位交通条件差异从地理位置看,苏南、苏中地处于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带,紧靠国家级区域中心城市上海,与上海有着密切的地缘联系,江苏沿江是上海的经济腹地,上海是沿江的门户,江苏沿江地区为上海产业转移、技术和产品输出的主要地区。接受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较强;同事,苏南处于长江下游,沪宁高铁、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运输通讯条件好,运输成本地,便于发展加工贸易和吸引外资,因此经济实力较强。而苏北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落后地区,距离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远,接受经济中心的辐射作用比较弱。另外,尽管苏北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今年有很大改善,但由于长江过江通道建设仍然滞后,运输的便利性和低廉性还是不能和长江以南地区相比。这种投资环境决定了苏北地区的投资效益明显低于发达地区,因而对外界资金缺乏吸引力。这可以从苏南苏北外商投资效益的差异性得到验证。研究表明,外商投资水平因素对苏南地区的经济增长影响作用很大,其贡献系数在20%30%左右,而对苏北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0%。表4:2011年年末各市实有道路长度城市年末实有道路长度(公里)南京市区5890无锡市区3265徐州市区1620常州市区1811苏州市区2965南通市区1775连云港市区1042淮安市区966盐城市区647扬州市区1411镇江市区1283泰州市区940宿迁市区653表5:2011年年末各市实有道路长度区域2011年年末各市实有道路长度面积(平方公里)道路密度(千米/平方公里)苏南19339.74279530.691866347苏中4125.72204290.201954085苏北4929.29523120.0942286663、 区域发展策略差异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江苏对外经济依存度显著提升,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迅速成为推动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国家及江苏省出台了关于税收减免、银行贷款优先、土地使用权取得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为了有效的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行政管理服务,江苏省专门建立了投资促进去(国家级开发区)1984-1994年,江苏省经国务院批准共建立国家级开发区11个,其中苏南九个,苏中1个,苏北1个,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又建立1个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样,国家级开发区就成为苏南引进外资的最佳载体。从表5、图4、图5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江苏省苏南苏北苏中三区域在开发区数量,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数量方面有明显的差别,苏南拥有国家级开发区数量20个,占开发区数量的74%,几乎占据3/4的席位,而苏中,苏北市均拥有国家级开发区数量不到1,苏北宿迁地区甚至没有国家级开发区。从各区域拥有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数量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国家,以及江苏省政府在区域发展策略方面的侧重点,其侧重点放在更容易见效益的苏南地区,这也是造成江苏省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表6:江苏省2011分区域开发区情况统计表区域国家级开发区数量市均国家级开发区个数省级开发区数量市均省级级开发区个数苏南204438.6苏中31255苏北40.8367.2图4:江苏省2011年底各区域国家级开发区市均个数图5:江苏省2011年底各区域省级级开发区市均个数从表6,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虽然始终强调区域平衡协调发展战略,但是重点发展区域依然集中在苏南苏中地区,尤其是苏南地区,政府行政决策重心的偏移对各地区有相当大的影响,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苏南依靠发展策略的倾斜获得大量的行政,自然,社会等资源,使其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在较短的时期内获得较快的发展。而苏中部分地区,苏北地区不仅不能获得良好的政策支持,反而在国家,省政府发展策略的支配下将自己的各项资源向苏南调配,为苏南经济引擎注入动力。如苏北核心城市徐州一直作为苏南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能源基地。这种发展策略的偏移严重影响地区平衡均衡发展吗,使区域差距不多拉大。表7:江苏省不同时期区域发展策略不同时期江苏省区域发展政策侧重点1978-1983“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区域平衡发展战略1984“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把苏南作为重点开发,重点投资地区苏南、苏中沿江地区(重点苏南)1985苏南被定为沿海经济开发区苏南1994徐连经济带建设,淮北脱贫致富,海上苏东开发区域共同发展战略2002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苏南、苏中沿江地区(重点苏南)2003“三沿”战略(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苏南、苏中沿江地区(重点苏南)4、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差异 所谓产业结构转换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及整个产业结构随主导产业更替而发生质的变化。而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则是指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向高级化调整、演进的可能性和条件。区域产业结构的状况和转换能力,不仅决定着区域在区际经贸联系和分工中的相对地位,也决定着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自身随经济增长而逐步高度化的能力。根据欧向军等人的研究成果,建立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指标体系:表8: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指标体系目标影响因素具体指标单位 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技术创新全员劳动生产率%万人拥有各类专业人员数人/万人供给动力人均利税总额元/人人均GDP元/人需求能力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人对外贸易外贸依存度%人均利用外资元/人结构因素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产业结构效益%政策推动人均财政收入元/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元/人以2011年各区域数据为标准,相关指标计算结果如下:表9:2011年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目标影响因素具体指标苏南苏中苏北单位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技术创新全员劳动生产率1534198654256331%供给动力人均利税总额87970120921127427元/人人均GDP906225578836094元/人需求能力人均可支配收入317622405218415元/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341830611494元/人对外贸易外贸依存度99.932.513.7%人均利用外资17.1213.9413.94元/人结构因素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535448%政策推动人均财政收入25933126749556元/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445203084222310元/人从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的看出三区域在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方面的差异。从数据上来看,三区域的差异非常大,在某些数据上呈现出倍数差距的现状。除部分指标,如人均利税总额、人均财政收入两个指标出现苏北高于苏南苏中,苏中高于苏南的情况外,总体呈现出苏南大于苏中,苏中大于苏北的态势。在许多数据中,苏南往往是苏北的两倍甚至三倍。在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方面的差异是促成苏北苏中苏南三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5、经济全球化水平的差异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国际市场保持越来越紧密的联系。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日益成为国际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世界的加工厂。在经济全球化空前加强的现实下,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国际市场之外。总部位于法国的空中客车公司其产业链延伸至数十个国家。当前,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是衡量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江苏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对外经济发展起步早,水平高,而分析江苏省江苏省三区域经济全球化水平就成为显示三区域经济差异动力差异的重要方面。表10:2011年三区域经济全球化水平经济全球化水平指标苏南苏中苏北苏南市均苏中市均苏北市均进出口总额(亿美元)4693.76470.04233.7938.75156.6846.75 出口总额(亿美元)2653.88328.09144.2530.77109.3628.85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209.4656.1255.7341.8918.7011.14港澳台商投资(亿美元)44.4611.72812.528.893.902.50外商投资(亿美元)120.2121.96610.8924.047.322.17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工业总值(亿美元)32913.66895.93368.6582.732298.63673.69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42.1610.1704.248.423.390.84 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数量800220728691600.4690.66173.8星级饭店数(个)44420223888.867.3347.6接待境外旅游者人数(万人次)655.09111.8445.03131.0137.289.00表11:2004年-2011年三区域进出口总额统计年份苏南苏中苏北20041560.42104.6643.0220052092.59132.4854.3420062602.09161.5376.3420073186.74211.9298.0520083501.25292.04129.4020093002.23275.22110.8620104113.32379.01165.6020114693.77470.04233.78图6:2004-2011年三区域进出口总额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经济全球化水平评价指标中,指标值区域总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苏南全面优于苏中,苏中全面优于苏北,在进出口总额这个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上,苏南是苏中的10倍,是苏北的20倍,这样的差异是巨大的,显示了三区域之间差异形成背后经济全球化水平的巨大差异。 2005年至2011年三区域净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24%,24.78%,29.06%。虽然三区域在增长速度上呈现出苏北高于苏中,苏中高于苏北的情况,但是,因为三区域进出口总额基数的差异,实际上,他们之间的总量差异越来越大,相比于2004年,2011年苏南增加了3133亿美元,苏中增加了365亿美元,苏北只增加了190亿美元。截止到2011年,苏南进出口总额是苏中的10倍,是苏北的20倍,苏中是苏北的2倍。6、乡镇企业发展的差异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近半个世纪以来,乡镇工业几经起伏。改革开放后,江苏省乡镇工业迅速崛起,成为江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在江苏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乡镇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乡镇工业兴起前,江苏经济低速发展,一五至四五使其,江苏省GDP年增长率均低于7%,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均低于10%。1976年以后的五五至八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均超过10%八五期间高达17%。乡镇企业是江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历史基础,区位等原因,苏南苏中苏北乡镇企业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苏南以及苏中部分地区依靠良好的基础,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发展,尤其是苏锡常地区,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乡镇企业集中地。苏南部分县级市依靠乡镇企业的巨大成功,获得了巨大大的发展。江阴,宜兴,常熟,张家港,昆山,吴江,太仓,丹阳等一大批县级市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这些城市一直占据全国县级市实力排行榜前列。而苏北地区长久以来农业,重工业,在改革开放之后,没有将乡镇企业发展放在显著地地位,错过了乡镇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江苏省2011年县市GDP绝对数排名中,前十名除海门、靖江属于苏中地区外,其余全部属于苏南地区。而苏北地区无一上榜。苏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邳州市位列16位。而且排名后十位全部为苏北地区。后十位GDP总值为1832亿元,占位于第一的昆山的3/4。而昆山2432.25亿元的GDP是苏北领头羊地级市徐州GDP的70%。苏南部分县域经济实力可以与苏北地区地级市媲美,充分显示出苏南苏北苏中三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7、区域市场发育程度的差异 市场发育是指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内在机能的变化而使市场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的发展过程。市场发育程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发育程度越高级越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相反的,低级的市场发育程度将阻碍经济的发展。区域市场发育程度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4年到2011年,苏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2%,苏中,苏北分别为20.6%和20.8%。苏南在总量远远高于苏中苏北的情况下保持比苏中苏北的高增长率,表明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苏南苏中苏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2011年,苏南是苏中的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鹰潭市烟草公司2025秋招笔试公基题专练及答案
- 三亚吉阳区中烟工业2025秋招安全工程师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硫酸厂防腐施工方案
- 砖砌围栏施工方案
- 中国邮政2025新疆省秋招平台产品经理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振动桩锤施工方案
- 外墙装修安全施工方案
- 白酒行业品牌升级路径探索:2025年高端消费者饮酒场景深度报告
- 中国邮政2025淮南市秋招大堂经理岗位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中国邮政2025周口市秋招软件开发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立德树人教育宣讲课件
-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参考答案
- 脓毒血症护理诊断及措施
- 2025-2030中国水上自动驾驶系统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动态预测报告
- 幼儿教育中的传统文化融入
- 人教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Home Sweet Home专课专练
- 春考医学技术课件
- 华为公司文件管理制度
- 国企招投标考试题及答案
- 2023-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数学汇编:常用逻辑用语(人教B版)
- 家庭护理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