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艺心理学思考题第二章 现代西方文艺心理学流派潜意识 又叫无意识,即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它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动,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与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原型 指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经验的一种先结构,是集体无意识中能够体验到的一种印象或意象,有时也叫原型意象。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和在心灵中的表现,所有的原型的集合构成了集体无意识。主要特征:超个体性、种族继承性、抽象性、符号性。俄狄浦斯情结 是弗洛伊德的著名论点。即人从儿童时期就有了性的意识,男孩的恋母弑父的情意综,就是俄狄浦斯情结。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的理论,认为人格的构成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所谓本我,它是原始的,生来就有的潜意识部分,遵循顺应本能冲动的愉快原则。自我代表着理智,以现实的原则控制本我的活动。超我是伦理化的自我,带有理想的特征。 集体无意识 指的是那种由于某种潜在体验的普遍性而形成的人类悟性的基本模式或原型的贮存。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就是自我实现的创造性活动中最激动人心,最能发挥自己潜能的时刻,是人存在的最完善和最和谐的最佳状态的极乐的瞬间体验。自我实现 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的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的一种欲望,也就是一种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1、梦与艺术创造的关系应当如何理解?首先,梦有巨大的压缩作用,而压缩也有一种躲避意识监视的倾向。同样,艺术家在选择和提炼题材时也是为把潜意识中的力比多加以伪装和变形;其次,梦意是呈现视觉的形象,绝少有抽象、无形的思想,在梦的世界里,最为活跃和流动不定的总是与记忆相关的情绪性表象具有很强的可再现性;其三,梦中的视觉形象几乎都是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戏剧性”中,也就是说,它与日常生活中的情形形成了相当鲜明的对照,因而是一种移位了的东西;第四,梦具有相当的象征意义,特别是与性有实质的联系。梦不是什么无稽之谈,而总是有所指涉,有所意味。2、如何评价弗洛伊德的文艺心理学观?弗洛伊德的文艺心理学观,在今天仍然或多或少地受到怀疑,但是却又被外行地运用于艺术问题和美学,而且经常是以一种错综的或歪曲的方式去运用,因此,有人坚决反对把精神分析运用于艺术之上。但是,如果谨慎地应用同时又不排斥其他资料,精神分析理论对于艺术和艺术家的解释依然是深刻的解释。3、谈谈原型与特定文化的关系。艺术家在很多方面和处于自卑或无能状态中的儿童一样,他们的心中总是拥有着某种目标,而且往往是由想象而生的优越性目标,因而,艺术家的内心充满了诸如此类的心理冲突:贫乏和富有,附属性和支配性,苦难和幸福,无知和全知以及无能和创造等。在这里,想象的目标越是优越,艺术家的不安和痛苦就可能越深,但也可能同时意味着可以激发更为惊人的创造力,获得某种真正的自卑的超越。4、简述荣格的文艺心理学思想。人格整体论。这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核心。在荣格看来,心灵和人格结构是由意识(自我)、个体无意识(情绪)和集体无意识(原型)三个层面构成的先在整体。集体无意识是人格和心灵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部分,是难以意识到的,但它们又在不断寻找各自的外在表现形式,于是通过梦、幻觉、想象和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原型理论。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由全部本能和它相系的原型所组成。所谓原型,是指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经验的一种先结构,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当时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是集体无意识中能够体验到的一种印象和意向。主要特征是超个体性、种族继承性、抽象性、符号性。(集体无意识与创作过程。荣格认为,文艺家的创作是一种非自由的、由集体无意识支配的创作。文艺家都深信自己是在绝对自由中进行创作,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幻想:“他想象他是在游泳,但实际上却是一股看不见的暗流在把他卷走。”这股暗流就是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荣格说:“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歌德不过是集体无意识的代言人罢了。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景就有多少原型。我们能够从那些经典文艺作品中的主题、人物甚至形式、结构中概括出许多原型,揣摩到全人类或某一民族的共同生存体验。如荣格提到的浮士德精神就是潜藏于每个德国人心灵深处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在作品中就是原型主题和原型象征。)5、格式塔文艺心理学是如何解释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心物关系的?格式塔文艺心理学对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心物关系提出了两条重要原则:其一,整体性原则。认为人的一个知觉视野具有组织起来的趋势,呈现为一个完整的图形,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其二,同形论,又称为异质同构论。认为在知觉活动中,在作为对象的物理现象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大脑生理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同形关系。6、格式塔文艺心理学是如何解释审美活动的生理基础的?当人们看到某种客观物体或景物时,这些客观物体或景物的结构形态会通过观察者的视觉系统在大脑皮层上引起生理力的活跃,这种生理力就构成了类似物体或景物结构的内在形式。当这种生理力的内在结构形式被观察者的心理所体验到时,尽管观察者体验到的是自己大脑皮层上的变化,但他却认为是体验到了来自物体或景物的性质。在心与物之间有了这层以大脑皮层生理力的变化为中介的关系,心理事实与物理事实便被沟通了。7、如何评价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所谓高峰体验,就是自我实现的创造性活动中最激动人心,最能发挥自己潜能的时刻,是人存在的最完美和最和谐的最佳状态的极乐的瞬间体验。高峰体验对文艺家的审美心理和完美人格的建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马斯洛认为审美心理的建构就是审美人格的创造和确立,这是一个终极的目的。审美活动中的高峰体验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主客交融性、超功利性、超时空性、突发性、迷狂性、神秘性。高峰体验与文艺创作的关系紧密而又微妙,只有进入高峰体验,才能进入无意识创作、“非自觉性”创作,“只有进入无意识之中天才方其为天才”。也就是说,一旦进入高峰体验的迷狂状态,创作主体将失去意识的自控和调解,完全陷入了非自觉创作的过程。第三章 文艺家的个性心理结构个性心理结构 所谓个性心理结构是一个多元交叉的心理复合体,是指感觉,知觉,记忆,理解,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能力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机能构成的综合系统。文学艺术家的个性心理结构是孕育一切文艺作品的母胎,只有在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心理,与他所加工再造的对象完全契合时,创作才能获得成功。童年经验 童年经验就是一个人在童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经验的总和,在艺术家创作心理的体验中起重要作用。1、谈谈个性心理结构对创作主体的制约作用。文艺家作为实践和创作活动的主体,也不能超出其审美心理结构的制约,也不可能离开他的个性心理去进行创作。文艺家的个性心理结构制约着他的创作:第1, 优异的心理结构和心理素质,能使作家、艺术家的感觉,知觉,感情时常处于活跃状态,使他的内心体验变化多端,使他的回忆联想,想象,显得丰富多彩而又美妙奇特。第二,优异的个性心理结构能使文艺家成为全面的表现人的自由本质的创作主体,在艺术创造的心理机制中,心理自、内心解放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一个文艺家只有他的个性心理结构达到高层自的审美水平时,才能够在自身实践和各种精神因素的和谐运动中,通过审美创造,表现人的自由本质。2、谈谈童年经验在文艺家审美心理建构中的作用。文艺家的童年经验是指文艺家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童年经验对文艺家审美心里建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童年经验是文艺家审美心里建构的“墙基”。那些最初的、自发的然而也是最强烈的情感体验像浇筑在在心理深处“集体无意识”基础之上的第一层水泥浆,以后的整个个性心理大厦,就在这层墙机上逐渐建构起来。童年经验生成并建构了文艺家一生审美心理的意向结构。意向结构对一个人的活动(包括审美活动)具有很大的控制作用。童年经验对文艺家审美心理的建构只有十分珍贵的价值。尤其是童年时期的乡土影响、缺失体验和孤独体验,更是常常决定他一生的个性气质、感知方式、情感方式和思维方式。3、谈谈心理创伤对文艺家审美心理建构的影响。童年的痛苦体验对文艺家的影响是深刻的、内在的,它造就了艺术家的审美心理结构和意象结构。所谓心理创伤,是指一种强烈的、持久的、难以摆脱的痛苦;它是由创伤心境作用于主体进而由主体条件过滤、选择而成的反应;是一种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心理现象。表现:童年经验的心理创伤造成文艺家思想的深刻性和敏感性。童年经验的心理创伤常常使文艺家具有敏感的心灵和对生命存在的本质及其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造成文艺家个性气质的内向抑郁和孤独意识,孤独能升华为思想外化为作品。心理创伤会影响文艺家道德认知活动,形成异常认知现象,从而建构起奇特的审美心理结构。在童年经验的心理创伤中,母爱对文艺家审美心理的生成有特殊的作用。第四章 文艺家的心理体验 丰富性体验 指文艺家获得爱、友谊、信任、尊重和成就时的内心感受,是一种欢悦、幸福的体验,使文艺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心灵的美好。缺失性体验 指文艺家对各种物质的、精神的、心理的、生理的等各类缺失的体验。孤独体验 指个体因在人际关系中未能满足自己的社会期望,主观上产生自己被忽视、被遗忘、被他人认为是无足轻重的感受,从而引发的一种心理状态。神秘体验归依体验 所谓归依,就是寻找精神家园。文艺家的归依体验,就是文艺家在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所达到的神圣感和永恒的境界。它是一种结束无意义生命以后重新获得生命意义的充实感、安适感、幸福感。1、体验有哪些特征?它与艺术活动有哪些同构关系?体验的生命性与艺术的心灵性。艺术的心灵性就是艺术家生命体验的审美表现。体验的情感性与艺术活动的意蕴性。可以说,情感是体验的中心。体验的“忘我”与艺术的“移情”体验的“反刍”与艺术的“诗意”没有心理距离,人就不能以自由超越的心态对待世界,也难以进行艺术活动。心理距离其实就是一种超越于对象之上的审美态度。2、谈谈审美体验在艺术活动中的美学功能。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体验促进了艺术家美学生命的生成。文艺作品是心灵的作品,是体验的作品,是艺术家生命的外化,文艺家的肉体生命迟早会死去,但他的美学生命将随着他的优秀作品永世长存。心理体验决定着文艺家的美学生命,只有文艺家深刻的震撼心灵的心理体验和生命体验,才能构成作品的灵魂。3、丰富性体验的对艺术创作的意义。丰富性体验使文艺家获得良好的文化教育。而良好的文化教育正是今后文艺家从事创作的重要基础和必要的知识准备。丰富性体验式文艺家树立起创作的自信心理。创作活动与作家的意志、情感等因素密不可分。在创作过程中,文艺家的自信心想、自尊心和主体能动的创造力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丰富性体验为文艺家创造了最佳心境。而良好心境可以调动文艺家所有的心理机制,使他的情感、想象等功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4、童年经验对艺术家的创作有什么重要作用?5、谈谈文艺家的孤独体验与文艺创作的关系。孤独体验与文艺家的个性气质特征。文艺家孤独深处的真正深刻的意义在于:文艺家只有在孤独中才有了精神的自由。孤独为文艺家提供了自我内心观照和发展个性气质的最佳环境。因此,文艺家因其特殊的个性气质而导致了孤独,又因其孤独而清华了特殊的个性气质。孤独体验与文艺家的创作动力关系。罗曼罗兰说:“谁热爱人类,谁在必要的时候就一定要同人类作斗争。”文艺家太爱人类反而不被同类理解,于是不断超越孤独,创作出具有永恒生命的伟大作品。孤独体验与文艺家的个性气质的生成。文艺家的孤独体验会作为一种后天的社会文化因素,塑造出一种独特的抑郁气质和孤独气质,熔铸到作品中,塑造出浸润着文艺家个性气质和孤独意识的独特人物形象,从而给作品带来一种鲜明的个性色彩。6、缺失性体验为何激活艺术家的异常认知?心理创伤会影响文艺家的认知活动,形成异常认知现象,从而建构起奇特的审美心理结构。心理创伤造成文艺家欲望的严重受挫,这种欲望的受挫又影响文艺家的认知活动,形成异常的认知现象,常常会出现梦幻,从而生成奇异的意象。比如莫泊桑写过一部叫做奥尔拉的中篇小说,小说采用日记的形式叙述了“我”的惊异的、神秘的经历:他发现自己的生活中有一个看不见的人,因而精神极为恐怖。小说一发表,果然有人认为莫泊桑疯了。在现代派小说城堡老人与海百年孤独等作品中,作家的异常认知往往被强化到极点,错觉、幻觉、梦被普遍采用。弗洛伊德说:“一个幸福的人绝不会幻想,只有一个愿望未满足的人才会。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它与使人不能感到满足的现实关联。”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心理创伤怎样造成文艺家的异常认知,并有此深刻影响到文艺家的审美心理建构。第五章 文学创作心理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指文艺家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对过去的体验进行了沉思、玩味、梳理和加工,从而净化和升华了“第二度情感”,它是一种私人功利的纯净了的可供心灵享受的情愫。艺术知觉 艺术知觉是一种审美知觉,它是艺术创造心理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情绪性、多样性、独创性。审美无意识 审美无意识是指进入审美状态的无意识,它贯穿于文艺创作的始终,起着素材的无意识积累、印象的无意识组合、结构的无意识建构等作用。审美直觉 审美直觉是文艺家在审美活动中不自觉地迅速、直接地把握创作对象的认知心理能力,是文艺家主客体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一种挣脱了理性分析而能直接、整体地把握世界精神和人类意识的能力。创作动机 创作动机是基于文艺家的生命需要而发生的,并在一定条件下所激起的指向特定创作对象的心理原动力,包括潜动机、显动机、动机簇。潜动机:是深藏于文艺家的深层心理意识之中的创作动机。它是人生经验积淀与无意识之,后长期碰撞、结合的结果。显动机:文艺家在创作冲动勃发前后有迹可循的心理动力过程的创作动机。动机簇:指一个动机内由几个子动机形成的从簇现象,它是多种不同动机的集合。 1、审美情感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审美情感是文艺创作的推动力。文艺家的创作冲动起源于情感动力,它是人的需要与动机的动力作用在创作中通过情感而体现出来,并始终伴随着创作活动,贯穿于文艺创作的全过程。黑格尔指出:在艺术创造这种“使理性内容和现实想象相互渗透融合的过程中,艺术家一方面要求助于理智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助于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气的情感”。审美情感是作品组构的艺术链。审美情感在文艺创作中,对材料起着黏合剂的作用。诛诸意象在情感的基础上联结起来,情感成为诸意象联结成组合意向的艺术链条,从而使作品呈现出独创的鲜明特征。审美情感是形象与思想,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融合的中介。而这当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复杂的是感情与理性的关系。在文艺创作中,情与理总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审美情感是作品艺术魅力的激活素。只有那些倾注了文艺家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产生绝大的动情力,使读者心荡神驰。难怪苏珊朗格偏激地宣称:作品是情感的形式。2.谈谈审美无意识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 文艺创作是意识和无意识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矛盾统一的结果。素材的无意识积累。由于文艺家对外界的刺激作直觉和感性的把握,因而往往形成时使外界刺激物“遗忘”在意识之外,潜入无意识的深层,形成心理积淀。后来由于某种机遇,又从无意识中被“召回”跃入意识的视野之内,成为自觉意识。从而无意识积累成了有意识材料库的重要补充。意象的无意识组合。这在人物造型方面尤为突出。如与鲁迅始料不及的阿Q“大团圆”,实质上是“人物的叛变”。结构的无意识建构。人们都认为文艺作品的结构全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其实无意识对结构的作用却更大。真正有艺术天才的文艺家大多将写作提纲作为写作传达的起点。3.谈谈审美直觉的特征。直接性。即文艺家直接、本能地把握审美对象。文艺家往往迅速而直接地、自动而无意识地摒弃或超越自觉地思维阶段,不假思索而豁然开朗地领悟和把握审美对象内部所蕴含的本质特征和美学意义。经验性。审美直觉之所以具有审美对象的直接把握的能力,刹那间能够不假思索的做出审美判断,是因为它是建立在文艺家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理性经验积淀的基础之上的。整体性。直觉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人并不把直觉的对象视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它直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情感性。审美职责是一种将感性与理性、体验与认识、情感与理解融为一体的独特能力。离开人的情感,就不会产生审美直觉。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首诗中,就强烈贯注了文艺家空阔、寂寥的主观感受和孤独无倚的情绪。模糊性。感性形态的审美客体本身就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其内涵必然是丰富、复杂、模糊的。而文艺家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也是多侧面、多层次的。这样就自然促使审美直觉在审美判断中表现出模糊性、朦胧性。4.谈谈审美直觉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审美直觉能诱发文艺家的创作动力,帮助文艺家迅速捕捉审美对象,直接把握其内在审美价值。文艺家正是凭借这种审美感受能力,才能面对纷纭复杂的生活现象,把握、领悟审美对象的本质特征和深层内涵。这是文艺家成功的关键。审美直觉能帮助文艺家克服写作障碍,疏通文路,完成艺术构思,促使艺术内形成式与外形式的生成。这虽然是审美直觉与其他各种心理要素交融渗透构成的一种合力所致,但审美直觉作为其中极为活跃的自由元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审美直觉参与审美想象,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在创作过程中,审美直觉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参与和推动创造性的审美想象,帮助审美想象根据文艺青年家的生活积累、经验积淀,遵循艺术的内在规律,对艺术形象的特征和发展进行猜度与超前推测,从而完成艺术形象的创造。审美直觉在审美接受中有着直接、整体把握作品的功能和能动性创造。特别是顿悟式的深层直觉,本身就是心灵深处的本体精神的自然释放。 第六章 文艺作品的心理分析情结 情节是一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无意识组合,或是一种藏在一个人神秘的心理状态中,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 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对付的问题时,他表示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出现的就是自卑情结。 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 指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1、试结合具体作家或作品分析自卑情结与创作的关系。福克纳的小说创作及其相关主题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作者因在文化、形体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劣势而产生的自卑情结密不可分, 作者的这种自卑情结积聚起来, 进而演变成某种优越情结并注入他的创作, 使创作成为一种自卑情结的过分的补偿。文化上的自卑。福克纳对欧洲文明一向“推崇倍至”。当时美国许多作家都设法到欧洲去寻求文化上的熏陶和创作上的灵感,福克纳也是怀着这样的念头来到了让他魂牵梦绕的、最具浪漫气息和艺术底蕴的巴黎。但从他这其间写给母亲的信中, 我们却可以看出作为一个美国公民在欧洲人面前所怀有的自卑。“看到和吉米同龄的小男孩、小女孩们口里吐出一串串法语,真让你自愧所受教育水平太低。来欧洲旅游的美国人糟糕透了。你能想象进入陌生人的家 , 往人家地上吐痰吗? 美国人在这里的表现正是如此。”“在欧洲,我对自己的国籍感到厌烦。”由于身世的特殊 , 福克纳在文化上的自卑情结比起他的先辈们和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似乎更为严重, 但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却很少看到那些盲目怀旧的 “丑陋的美国人” (我弥留之际 中的父亲安斯算是个例外)的影子,反而较多地看到了“有灵魂,有怜悯之心,有牺牲精神,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着“往日的荣耀”且将“不朽于世”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正是作家自卑情结积聚成优越情结, 进而借助于小说展开丰富的联想,在心理层面上进行补偿的结果 。形体上的自卑。福克纳的自卑情结也来自于他形体上的不足和由此带来的失恋等一系列烦恼。福克纳在长相方面,除了福克纳家族典型的鹰钩鼻外,不论在个头、相貌还是在性格上都很像他母亲,他的母亲身高只有 1.5 米,他的传记作者戴维明特把他称为“瘦小的男孩”。美国学者阿诺德曾说:“蚊群 标志着福克纳生活和创作的重要时刻,是福克纳在艺术、心智和情感上的成长的总结,标志着他文学学徒期的结束。”在这部小说中, 福克纳“自由遨游”,说平日里不便说的话,做平日里做不到的事,实现平日里没有实现的愿望。乡下人的自卑。福克纳的自卑还来自于作为一个“乡下人”的自卑,这种自卑反过来又成就了他作品中的恋乡情结。坟墓里的旗帜和亚伯拉罕神父等众多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系列小说中都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几乎每个故事都贯穿了福克纳对“土地,养他的这块土地的深沉的爱”。而事实上,福克纳不但把他的家乡同粗陋、或他一度称之为“空荡荡的南方生活”相联系,而且也提到了生活于斯所感受到的外界压力。他含沙射影地把自己依恋故土比作关在邮电所里“是我自己的小小的一枚家乡的邮票”。流亡是福克纳这一代作家的非常时髦的作法,因为它至少是一条明摆着的出路。福克纳很清楚,流亡意味着新的姿态和新的口音, 意味着新的机会,意味着重新定向和成就大业。福克纳经常往返于纽约和新奥尔良等几所城市和奥克斯福之间,其目标就是如此。当然,我们不能据此说福克纳的作品都是自卑情结的产物,但福克纳的小说创作及其相关主题的发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与作家难以排遣的自卑情结密不可分,是自卑情结积聚成优越情结,进而过分补偿的结果。2、谈谈意象的审美心理特征。含蓄性。歌德曾说:“最直露的中国诗歌,与西方的诗歌相比,也是含蓄的。”“含蓄”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重要范畴,这种美最忌直露,主张将作者情感的表达包含在作品所创造的意象和意境之中,启发联想,引人遥思,耐人回味。这就要求我们在敏锐地捕捉到意象之后,借助想象,再现画面,解读物语。确定性。意象的确定性是指诗歌的物象常常有固定的含义,表达诗人某种固定的情感和志趣。而这些物象与人的情感总有某种关联,在不同诗人的笔端,那些特定的物象都可能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时把握关联,识记意象。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丰富性。不同的诗人因为个人性情和际遇的不同,对同样的意象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在抒写心灵时力求“意”与“象”,“我”与“物”的完美结合。其实,哪怕是同一位诗人,境遇不同,对同一对象也有不同的感触。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古诗意象时须立足文本,有所甄别,切忌先入为主,生搬硬套。立足文本,有所甄别。3、谈谈意境的审美心理特征。意境有两大因素: 第一个情感、景物空间; 第二个就是审美想象空间。意境主要不是人物形象,而是由自然景物、生活图景以及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构成的,因此它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表现上的情景交融。意指的人的中心情感或者说是作者刻意要表达的主题内涵,境指的是除了人之外的事物景象,意境就是情与景的融合,体现着主客观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李煜的一首词虞美人,诗人借景物的描写很好地与自己的哀思情感交错在一起,一处景触发一种情,一种情又引出一处景。这种情情景景,丝丝相扣,处处交融的表现手法无形中增强了意境的深远和灵动,故而说情景交融是诗歌重要的表现手法,也是意境的主要构成方式。构造上的虚实相生。在文艺作品中,有时实境的描写所用的笔墨是有限的,真正发挥作用的是虚境,因为虚境可以超越实境,引发读者的想象,大大拓展艺术表现的空间,使实境升华为一种意味无穷的境界。比如李商隐锦瑟中充满了雾里看花的朦胧感觉,锦瑟、琴弦是现实中的真事物,而庄生梦蝶、帝化杜鹃、月明珠和蓝田玉却是引用的典故传说,并非真有其物其事。这种艺术手法就是把实景与虚景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整个作品变得韵味无穷。审美效果上的韵味隽永。意境既然是情与景、虚与实的结合,又是见于象外的境界,那么它就必然蕴含着无穷的“韵味”。这种无穷的“韵味”指的就是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令人咀嚼,久久回味的因素与审美效果,“情韵”、“情致”、“兴趣”、“兴味”都是指这样的内涵,也就是读者看到意境中的景,读到其中的情后,充分发挥想象,联想领悟和感受到的,正如司空图所说的“韵外之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洛阳初一数学考试题及答案
- 滴滴安全上岗培训课件
- 2026届内蒙古包头市九上化学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滑倒跌伤安全培训课件
- 【真题】湖北省2025年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厂房使用权转让及合作研发协议
- 离婚协议中房产分割及债务承担补充条款
- 离婚后复婚条件及同居期间财产共享协议
- 2026届广东省广州市南沙榄核二中学英语九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互联网企业定向培养大学生就业合同
- 2025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GB/T 16432-2025康复辅助器具分类和术语
- 儿童保健三基培训课件
- 保险法考试题型及答案
- 小儿散瞳健康宣教
- b级英语考试题型及答案
- 开业活动湘菜活动方案
- 环保设备介绍
- 配电柜接线外包合同
- 高血钾与急救处理
- 麻醉期间体温监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