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城山记》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1页
《小石城山记》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2页
《小石城山记》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3页
《小石城山记》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高明区第四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讲学稿课题课型课时讲学时间班级姓名小石城山记新授32011年1月【教学目标】1、借助注解,能翻译浅易文言文。2、体会作者屡遭贬谪、怀才不遇而渴望改变的情怀。3、学习本文物我相融的意境、象征手法和言志载道的风格。【教学重点】1、积累文学常识,整理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描摹山水与抒情言志相结合。【教学难点】作者对“造物者”的讨论的理解。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师生讨论后明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形体孤独寂寞、性格清高孤傲的老渔翁的形象。老渔翁的形象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诗人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一、作者介绍: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其父柳镇,是一位正直而富学识的中下级官吏;其母卢氏也很有文才。柳宗元四岁读书,十三岁就能写出漂亮的文辞。二十一岁中进士。年轻的柳宗元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有很高的声誉。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柳宗元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又升为礼部员外郎。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运动,但不久改革即告失败。唐宪宗李纯上台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等八位改革人士被贬到边远地区当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司马为编外闲职,实为流放之别名。柳宗元为永州司马。江雪诗正是柳宗元在永州写的。在永州的十年,是柳宗元生平最为困厄,最为艰难,心情也最为孤独寂寞郁闷的十年,但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十年,却造就了一个古文大家的绝世风范,柳宗元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强烈的激发,取得了整个一生中最光辉最杰出的成就。“永州八记”就作于永州。“永州八记” 是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依次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这些作品把一山、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摄入笔端。作者那生花妙笔使这些无情之物变得有性有灵。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中,山水诗始于谢灵运,山水游记的散文应该说始于柳宗元。二、整体感知。1、正音。少北而东sho 睥睨pn 堡坞w 疏数c 偃仰yn 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gng j 傥tng 2、概括大意,并指出: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第一段以写景为主,第二段以议论与抒情为主。写景为议论抒情做铺垫,而议论抒情是对写景的点化。这种描摹山水与抒情言志相结合的手法开创了唐宋游记散文即事入理、物我相融的风气,成为后代作家学习的典范。从岳阳楼记到醉翁亭记,从游褒禅山记到石钟山记,都从柳宗元那里汲取了营养。三、【翻译、理解与思考】自西山道口径北,逾( 越过 )黄茅岭而( 表顺承,可不译 )下,有二道:其一西(名作状:向西 )出( 延伸 ),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 名作动:折向东面 ),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 横截 )其垠( 边,界 )。其上为( 形成 )睥睨(城墙上的女墙 )梁欐之形;其旁出( 耸出 )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消逝 ),环( 盘旋攀登 )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 表转折: 却 )生嘉树美箭,益奇而( 表并列:而且 )坚,其疏数偃仰( 疏密有致,或俯或仰 ),类( 恰似 )智者所施设( 布置、安排 )也。 说明句式并翻译:投以小石( 介宾短语后置) 把小石投进去 1、 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山石?体现了什么特点? 土堡的形状 山洞的深窈 瑰玮 奇特 山石的分布噫!吾疑造物者之(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有无久矣,及是( 到了这里 ),愈以为诚( 确实 )有。又怪其不为( 创造 )之中州,而(表转折:却 )列( 放置 )是夷狄( 偏僻荒远之地 ),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 倘:或者 )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 有人 )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 造作、孕育 )伟人而( 却 )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说明句式并翻译:又怪其不为之中州 又奇怪上帝不在中原地区创造这样的美景。 翻译 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经历了千万年而不能向人们展示它的美妙景致,这实在是劳而无功的啊。 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这是上帝)用来安慰那些贤德而在这里受屈的人的。 2、作者仅仅因为美不胜收的山石被弃置于偏僻荒芜之地而质问造物主吗?是否还寄寓着其他的情感,联系作者的处境、身世谈谈你的看法。绝佳美景,千年无售,作者认为造物者是劳而无用他借着质疑神灵的安排,既为奇石大抱不平,也为被贬荒远已长达八年之久的自己发声以佳胜之地被埋没,比喻自己徒有经邦济世之才却横遭贬斥,谪居荒蛮,壮志难酬的悲愤真是“一腔心事付幽胜,多少凄楚烟水中”啊!所以,他更多地质疑正义与公理的所在四、【深入探究】3、小石城山被冷落象征着什么? 象征柳宗元遭贬不遇的处境4、小石城山上的幽景奇石象征着什么?象征柳宗元峻洁孤高的人格5、作者抒发了怎么样的身世感慨? 作者借景抒情,借题发挥,“借石之瑰玮,以吐胸中之气”,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以及渴求摆脱现状以施展才能的心态。(或:抒发了作者被贬于荒远之地,不能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悲愤之情。)五、总结1、文章以凝炼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小石城山的奇观景物,并借以抒发了自已被贬于荒远之地,不能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悲愤心情。文章的前半段描写小石城山的奇异景色,后半段借景抒情,以佳胜之地被埋没不彰比喻自己徒有经邦济世之才却横遭斥逐,蛰居蛮荒,英雄无用武之地。字里行间,隐隐含有对当时最高统治者昏瞆不明的强烈讥刺。2、文章的艺术特色將个人的身世之感放入山水景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六、拓展延伸 解读“贬官文化”。余秋雨先生曾经在文化苦旅中提到“贬官文化”一词。“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