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不同密度及播种方式试验应用效果研究.doc_第1页
花生不同密度及播种方式试验应用效果研究.doc_第2页
花生不同密度及播种方式试验应用效果研究.doc_第3页
花生不同密度及播种方式试验应用效果研究.doc_第4页
花生不同密度及播种方式试验应用效果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花生不同密度及播种方式试验应用效果研究湖南省邵阳县农业局 夏再祥为探索我县花生最佳种植密度与播种方式,以便为大面积广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今年在我县花生试验示范基地设置了本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概况本试验在我县花生实验基地-郦家坪镇长沙塘村基点进行,试验地为前作玉米冬闲地,土种为灰岩红壤,质地粘壤,地势平坦(旱作田),肥力中等,3月下旬翻耕整地,4月9日分厢抽行播种,本土覆盖, 亩施48%含量(16:16:16)复合肥25公斤做底肥,种子全部采用70%进口甲托拌种。齐苗期浅锄松土促齐苗,苗期中耕除草1次,始花期中耕松土促扎针。其他管理严格按照试验设计要求操作,并及时做好相关记载,成熟收获时分小区调查成苗数(即实收株数),分别取样考种和收获称重计产。2、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为实验站提供的湘花2008新品种,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不设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33.34(厢沟部分折半计入小区面积),分厢定行定穴播种,每区播10行,穴距与每穴粒数按设计要求播种,四周设保护行。具体设计详见附表1。表1 花生密度与播种方式试验各处理设计表处理代号处理内容(行距株距每穴粒数)对应密度(粒/亩)110寸6寸1粒1.0万210寸4寸1粒1.5万310寸8寸2粒1.5万410寸6寸2粒2.0万510寸8寸3粒2.25万610寸5寸2粒2.4万3、结果与分析3.1 不同处理对植株性状的影响植株高度在一定范围内表现为随着每亩成苗数(实收株数)的增加而降低之趋势(各处理成苗数详见附表3)。本试验中以1处理植株最高,主茎高与第一对侧枝长分别为44.2和46.6,2、3处理次之,主茎高分别为38.2和37.2,第一对侧枝长分别39.5和38.9,以5处理植株最矮,主茎高和第一对侧枝长分别为35.3和36.9。其余处理主茎高变幅在36.0-36.3之间,第一对侧枝长变幅在37.3-38.6之间;单株分枝数和有效分枝数变化趋势与植株高度变化趋势一致,即随着每亩成苗数的减少而增加。本试验中以1处理最高,单株平均分枝数和有效分枝数分别为10.3个和8.0个。以5处理单株分枝数和有效分枝数最少,分别为7.4个和6.0个。其余处理单株分枝数和有效分枝数变幅分别在7.8-10.0个和6.1-7.2个之间。从田间苗情长势状况来看,也基本符合上述规律,即单位面积内成苗数相对较少的则个体生长发育较好,其苗情长势长相优于密度相对较大的。32 不同处理对生育期的影响从表3结果来看,各处理之间生育期变幅不明显,表现为随着每亩成苗数的增加而全生育期略有延长之趋势,1.2.3处理每亩成苗数在5806-8730株之间,全生育期为150天,6.4.5处理每亩成苗数在9480-11060株之间,全生育期为152天。 产生上述变化趋势的原因是否可能是因为单位面积内单株数相对减少而个体生长发育条件得到改善而致生育进度加快所致。3.3 不同处理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单株总果数和饱果数的变化呈现与每亩成苗数(实收株数)呈负相关的变化趋势,即随着每亩成苗数的增加而单株总果数和饱果数相应减少,本试验中以1处理最高,单株总果数和饱果数分别为35.9个和23.5个,以5处理最低,单株总果数和饱果数分别为22.0个和14.7个,其余处理单株总果数和饱果数变幅分别在23.0-34.2个和15.5-20.7个之间;饱果率基本呈现与单株总果数负相关的变化趋势,即随着单株总果数的增加而饱果率相应下降的趋势;百果重的变化趋势与上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随着每亩成苗数的减少而百果重略有增加,本试验中以1处理最重,为290克,2处理次之,为288克,以5处理最小,为279克,但各处理之间变幅差异不明显。3.4 不同处理对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各处理产量变幅在260.0-356.0公斤之间,其中以6处理单产最高,亩产达356.0公斤,比1处理亩增产96公斤,增幅达36.9%。以4处理次之,亩产为352.0公斤,比1处理亩增产92公斤,增幅达35.4%。以2处理居第3位,亩产为302公斤,比1处理亩增产42公斤 ,增幅为16.2%。以1处理产量最低,亩产为260公斤 。其余处理单产变幅在272.0-300.0公斤之间。除6.4.2.5处理外,其余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太明显。表2 各处理产量结果 单位:公斤处理小区实收产量折合亩产单产排位113.0260.06215.1302.03313.6272.05417.1352.02515.0300.04617.8356.01合计/平均91.6/15.27305.44、 小结与讨论(1)我县花生中等肥力水平区栽培,在选用矮杆抗倒品种(如湘花2008等)的前提下,以10寸5寸2粒/穴的密度和播种方式(合每亩1.2万穴、2.4万株)处理的单产最高,以10寸6寸2粒/穴的密度和播种方式(合每亩1.0万穴,2.0万株)处理的单产次之,且两处理之间产量差异甚微,其余处理之间产量差异相对较大。因此,我县花生生产在中等肥力水平区栽培,建议在密度和播种方式上以采用6、4处理方案为主,即适当增加密度和基本苗,以提高花生单产水平和稳产增收效果。(2)今年我县花生播种至幼苗生长期遭遇长时间的低温连雨天气,造成花生烂种死苗现象严重,出苗期推迟10天以上,出苗率普遍偏低,据调查,试验区平均成苗率仅只有50.4%,各处理之间成苗率及成苗数差异较大,且成苗数与试验设计苗数未能呈比例发展,因此,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与可信度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尚待进一步试验验证。资料整理及执笔:夏再祥 唐小勇二0一0年十一月6表3:花生密度与播种方式试验物候期与经济性状表试验处理播种期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收获期全生育期主茎高第一对侧枝长每亩实播株数每亩实收株数成苗率(%)单株平均饱果率百果重理论亩产(kg)小区实际产量(kg)折合实际亩产(kg)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总果数饱果数14/95/76/89/69/915044.246.610000580658.110.38.035.923.565.5290395.713.0260.024/95/76/89/69/915038.239.515000705047.010.07.234.220.760.5288420.315.1302.034/95/76/89/69/915037.238.915000873058.28.66.926.516.863.4285418.013.6272.044/95/76/89/89/915236.037.3200001009050.57.86.123.015.567.4282441.017.1352.054/95/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