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述近代史上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成就并比较两次技术革命的异同 姓名:常雅男 学号:2008271702 指导老师:潘树林 班级:艺术设计十七班大约从公元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约从公元15世纪下半叶18世纪中叶;后期约从18世纪中叶19世纪末、20世纪初。前后两个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各有不同的特点。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 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 1、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2、以轻工业为主导;3、 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4、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积累和对殖民的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 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1、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十七、十八世纪,首先是从纺织部门的纺纱环节开始,然后推动其它部门,层层展开,不断深入。在航海探险、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等方面有卓越的成就!首先,在航海探险中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充足的原料、资金、劳动力和市场。为此,新兴的资产阶级急需打开通往外界的通道,特别是开辟通往印度和中国的航道,以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于是一些冒险家先后组织船队进行航海探险。先后由葡萄牙人迪亚士、意大利人哥伦布、葡萄牙贵族伽马、葡萄牙人麦哲伦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探索,证明大地是球形,又发现了新大陆,加深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同时也推动了天文学,大地测量学、数学、力学的发展。航海探险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向人展示了一种开拓精神,激励人们为探索其他自然奥秘而努力。其次,在以“以人为中心”为核心的文艺复兴中,最为代表的但丁、薄伽丘、达芬奇、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哥白尼等人表现突出。文艺复兴拉开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序幕。在天文学中,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的创立,推翻了宗教神学的宇宙结构体系,否定了有所谓神灵住的天堂。但教会宣称他的学说是异端邪说,说明宗教是仇视科学的,因此,引来布鲁诺和伽利略对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捍卫和发展。最终承认了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在生理学上,比利时医生,维萨留斯(1514-1564)对解剖学做出了新的贡献,1543年出版了人体的构造一书,奠定了医学的基础;西班牙医生,赛尔维特(1511-1553)发现了血液小循环;英国生理学家,哈维(1578-1657)确立血液循环理论,并出版了动物的心血运动及解剖学研究阐明了他的血液循环理论,从而奠定了生物发展的基础,是生理学成为一门科学,他本人也被誉为“近代生理学之父”。在物理学上,首先发展并成熟起来、形成独立体系的是经典力学。其中,伽利略贡献突出,他发现了自由落体运动、惯性运动,发展了抛物体运动轨迹理论,他出版的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标志着经典力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对整个近代科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开普勒(1571-1630),德国第一位伟大的新教徒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研究天体之间作用力,出版了新天文学,荣获“太空律师”的美名;惠更斯、胡克等人的工作,为之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做了大量的知识储备;牛顿(1642-1727)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1687年,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近代自然科学史上的一次大综合。在数学上,主要贡献者是欧洲人,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几何学知识和微积分学的创立。解析几何学的创立者是法国的笛卡尔(1596-1650)和费尔马(1601-1665),笛卡尔在1637年发表的更好的指导推理和寻求真理的方法论一书,其中,几何学标志着解析几何学的诞生;微积分的创立几乎是同时由牛顿和莱布尼兹开创的,这门学科在数学的发展中可以说他是继欧几里得几何学之后全部数学中一个最伟大的创造,牛顿和莱布尼兹贡献比较大,牛顿在1671年完成的流术数和无穷级数,又对他的微积分理论做了更广泛而深入的说明,并在概念、计算机技巧和应用上都做了很大的改进;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研究涉及数学哲学等41个领域,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创建了微积分的方法。微积分的创立极大的推动了数学的发展,随着微积分的创立,他将数学带入一个新的时期变量数学时期。第一次科技革命实现了工业生产的全面机械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但也有它难以克服的缺点,如产生和使用不方便、长距离输送困难等等。所以社会对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19世纪初电磁学领域的一系列发现,引发了新的科技革命在第二次世界革命中,将人类历史由蒸汽时代推进到电力时代。近代后期在天文学和天体理论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人们在勘探、采矿、运河开凿等活动中也发现了许多新的东西。同样,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上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更深的探索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在天文学方面,十九世纪末,天体物理已成为天文学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它的兴起,扩大了天文学的研究范围,天文学开始把观察与理论分析统一起来。在天文观察方面有了新的发现,还有赫歇尔对恒星的研究,发现了恒星的自行,由在恒星研究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恒星天文学之父”。十九世纪之前人们对恒星的化学组成还一无所知,随着人们对恒星光谱的研究,人类对恒星的化学组成才有所了解,并始于英国沃拉斯顿的一个发现。在天体起源和演化假说的成就中,代表人物有康德,他于1755年的宇宙发展是概论,他提出了系统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源假说等的思想观点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相悖,所以被遗弃一边,直到41年后才重获新生。1887年,英国的洛克耶提出了第一个恒星演化理论,其理论成为现代恒星起源和演化学说的理论渊源。在地质学方面,出现了两个争论,一个是水成论和和火成论之争,一个是灾变论和渐变论之争。德国的威纳把水成论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最终让水成论统治了地质学。1740年,意大利威尼斯修道院院长莫罗首先提出了火成论;灾变论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是法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和比较解剖学家居维叶,渐变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的业余科学家赫顿,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地质学家赖尔,他的地质渐变论具有重大意义,为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在十九世纪的物理方面,有两个统一的理论相继问世,一是能量守恒于转化的定律的发现,一个是电磁理论的建立。笛卡尔发现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第一次革命后,随着蒸汽机的广泛使用,迫切要求提高热机的效率,从而促进人们对热的本质、热与机械运动的联系,和转化规律的研究,这项研究成为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规律的研究,这项研究成为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端。电磁学是18世纪中叶创立的,系统的电磁理论的建立是19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从对电磁突出的有伽伐尼、奥斯特、安培、法拉第、麦克斯韦、赫兹等。麦克斯韦完成了电磁波理论,让人们认清了电磁波的本质,赫兹首次用试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大发明家爱迪生在 1877 年开始对电产生之光进行研究,他发现电阻会发热,发热后会产生光,因而发明了电灯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使电力的广泛应用由可能变为现实,而在电力的应用中又产生了一系列对人类社会生活具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发明。与数学、物理、地质、天文等学科相比化学是发展相对较晚的学科,但是也是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其中包括,氧化燃烧理论取代燃素说,拉瓦锡的氧化燃烧理论,原子分子论的建立,有机化学的兴起,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等等。门捷列夫发现的化学元素周期律奠定了现代无机化学的理论基础,属化学发展史上有一里程碑,还有力的推动物理学的光谱分析工作。十九世纪,生物学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成果有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前两项被恩格斯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中的两项。达尔文写的物种起源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性著作,是生物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孟德尔的遗传理论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础,是20世纪生物学发展的起点,对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次技术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是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阶段进入机器生产的狂飙时期,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威力,资产阶级认识到发展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命运息息相关,采取了许多保护、鼓励科学发展的措施。同时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手段。第二次技术革命进入了电气时代,电气时代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是蒸汽时代望尘莫及的,电力的运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生产力和生活的面貌,加速了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带动了一系列新技术部门的出现。从公元15世纪末到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间进行了两次技术革命,而前后两个时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有不同的特点,两者的异同在于技术革命的时间、起点、标志和影响。一、时间不同: 第一次科技革命产生在18世纪6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在17世纪70年代二、起点不同:第一次科技革命的起点是纺织机的改革,15世纪末至16世纪,在英国已形成了农村毛纺织工业区,出于竞争的需要,人们十分重视棉纺业的技术革新,当中,纺纱机还进行了一次改革,改革促进织布机向机械化过度。纺织机的改革在纺织业内部,及其基本上取代了手工操作,第一次技术革命首先在纺织行业展开。他意味着工厂行业的到来,是人类进入生产中的真正狂飙时期。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於19世纪中叶,它以电机的发明为起点,不仅推动了生产技术由一般的机械化到电气化、自动化转变,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以两次的革命的起点不一样。资本主义已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垄断阶段的大生产要求有强大而集中的能源。这时,最大蒸汽机出现了许多缺点,满足不了需要,这就要求寻找一个即集中、灵活而又经济的能源分配方法,于是电力代替蒸汽动力的技术革命就又开始了,就出现了第二次技术革命。三、标志不同: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标志不一样,前者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后者是以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为标志。第一次技术革命发展的第二阶段就是蒸汽技术在社会生产部门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技术。蒸汽动力机的产生和制造也有个发展过程,巴本、塞维利、纽可门为发明蒸汽机做了奠基的作用,17世纪末,由于人们对大气压力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一些科技人员便着手研制蒸汽机。巴本提出了使蒸汽机冷凝,利用大气压力做功的思想,并制作了试验器具,第一台实际用于抽水蒸汽机是英国工程师塞维利发明的“矿山之友”,于1698年取得了专利权。英国人纽可门发明了技术上比塞维利蒸汽机先进、实用价值较大的大气蒸汽机。瓦特通过一系列的改进,在1784年制成了第一台双向蒸汽机,热效率大大提高,耗煤量仅为纽可门的三分之一,他在第一次技术革命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现了从手工业到机器工业的转变,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的时代被称为“蒸汽时代”。第二次技术革命在第一次技术革命中的基础学科上建立起理论体系,科学理论的形成引发了将人类历史有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所以,第二次技术革命以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为标志,将之称之为“电气时代”。法国的皮克西根据法拉第的发现先后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摇永磁式发电机。1866年底,“近代德国科学技术之父”西门子等人发展,并展示了自己是发电机的原理并制作出电动机,他这种把电转化为磁和磁转化为电相结合的发明具有划时代意义。比利时的格拉姆制成了具有环状电枢的直流发电机。西门子、爱迪生都是融科学家、工程师和商人于一身的人物。德国和美国由于培养出这类人才,使他们的科学技术进步很快。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大型电站建设,需要做远距离建设,就引起了对远距离供电的的研究。电力工业发展的状况和电力的应用程度仍是判断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经过18世纪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焕发出极大的生产力,产品一下子丰富起来。欧洲的每个角落都鸣响着蒸汽机的吼声,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生产的发展一方面创造出日益丰富的产品,另一方面也创造出新的社会需求。这就要求新的产品、新的机器、新的工业部门、新的生产技术。如果说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以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确立为完成的话,那只是完成工业进步的第一步飞跃。接着而来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电力的应用为标志,以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告终的。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期间,不仅传统的钢铁工业、机械加工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兴起了电气、化工、汽车、石油等一系列工业部门。这又是一次真正的巨大变化,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超过了第一次变革的成果。这是工业化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第一次科技革命打断了农业社会的进程,建立了传统的工厂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许多工业部门都植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但它们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不过是刚刚破土而出的萌芽。如钢铁、煤炭、机械加工等行业还没有完全摆脱原始的生产状态,与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的大工业生产不可同日而语。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这些老行业的新发展又导致石油、电气、化工、汽车、航空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从而使整个工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四、影响不同: 第一次科技革命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2、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3、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4、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东方从属于西方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1、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第二次科技革命 1、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2、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列强加紧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格局发生改变;列强争夺与冲突加剧5、无产阶级壮大,工运逐渐走向高潮 1、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如电力,煤炭等,这些新能源的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 两次革命的相同之处在于,两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披露方案
- 绿化与园林施工定额说明指南
- 生猪生态养殖模式管理与实施方案
- 2024邮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模拟题库加答案详解
- PEP英语听力专项训练课程方案
- 幼儿园主题活动教案及实施建议
- 2025年激光电弧复合焊设备制造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红酒基金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4-2025学年度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过关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不锈钢与铸铜雕塑施工技术方案
- 产品耐压、绝缘、接地测试报告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护理查房课件
- set2020标准文件编写工具软件使用说明书
- 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液压调节系统课件
- 标准件与常用件课件
- 报价单(报价单模板)
- UG有限元的分析第12章
- 教育学会会员入会申请表
- 高端地产销售培训课件-豪宅营销模式完整版
- 小学语文语法大全
- 绘本《小河马找长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