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成形参数试做及设定的标准化.doc_第1页
注塑成形参数试做及设定的标准化.doc_第2页
注塑成形参数试做及设定的标准化.doc_第3页
注塑成形参数试做及设定的标准化.doc_第4页
注塑成形参数试做及设定的标准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塑成形参数试做及设定的标准化各位 好:最后一天BMWX,再给大家交流重要一课!昨天下午得到的BMEC成形工艺标准化设定和管理的资料,现在参悟并用中文补充和完善了下希望后期可以帮助各位成形知识的加固和实践。关于日本方面的标准成形工艺的参数是如何标准化设定的,我们结合附件的资料给各位总括,一同学习标准工艺设定的出发点,以便后期的标准化实施和教育及业务的展开指导。各段料筒温度设定的标准化根据材料悟性的结合,射嘴(第一段)温度要比第二段温度设定低510度(为了防止射嘴的溢料不良)。其它各段(第35段)的材料温度设定逐级下降10度。理论情况如果材料料筒悟性温度推荐是200250的范围波动,初次设定时请以悟性最低值(200度)作为标准进行设定(便于之后一旦出现填充等不良问题时,料温有改善调整的空间)。但是,一般的重大型部品或薄壁部品,料筒的各段料温设定尽量在悟性温度的范围内去中上值为宜(因为大部品充填本身不太容易,所以料温高些有利于流动和充填)。不同产品选择最大计量位置的设定标准化最大计量位置=【( 产品+流道)体积/螺杆截面积(用过已知的螺杆直径换算就行r方,螺杆直径成形条件表上都有)+2030mm】*( 产品+流道)体积通过UG等设计软件一拉就能出来。螺杆的回程转速的设定标准化螺杆回程的转速尽量慢些(防止剪切热造成的材料分解),一般50100rpm之间。但是一定要注意,螺杆转速决定了螺杆计量的时间,而螺杆计量过程同时也是部品冷却的那段时间。螺杆计量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务必要小于部品设定的冷却时间(如果大于冷却时间,那么会无形中增加了成形周期降低了成形效率。这时可适当增加螺杆回程转速以减少计量时间使其达到小于冷却时间的目的)。一般情况都是计量时间小于冷却时间的。螺杆回程转速到什么位置开始减速的设定标准计量位置设定值-2mm的位置进行设定。最佳的冷却时间设定的标准化此课题大家应该都深有体会了。都经历过快速成形活动,快速成形活动就是围绕如何降低冷却时间来展开的。大家都是有经验的。我这就不多说了。背压值的设定标准一般710Mpa.流动性差(例PC-GF40%)的选择高值(10Mpa),流动性好(例HI-PS)的设定低值(7Mpa),甚至更小或取消为0V-P 切换位置的设定标准从射胶到保压的切换计量位置选定,设定为最大计量值的7080%程度(另如最大计量100mm,V-P切换位置可选择30mm),这个程度可以保证部品基本上是保留在后模了,不会粘前模。(如果部品出现烧焦之类的情况,可以将切换位置加大23mm作为尝试改善对策之一。另如原来是V-P切换位置30 mm,可变更为33mm).根据部品的充填程度来决定V-P的切换位置。部品充填的完整度到达95%97%程度时,就可进行射胶到保压的V-P切换(部品剩余的3%5%的残余量是通过切换后的保压阶段来完成的“充填”)射出速度的设定标准一般的部品初次射速设定可定30mm/s.根据部品结构的特性(例如肉厚程度)来选择射速的大小调整。难以充填的薄壁部品或位置结构,可选择高速例80100mm/sec.射出速度的分段标准是,第一段射程射近端,第2、3等射程依次设远端。调试时可通过残量值的设定(由大到小)来逐步确定每一段射程所对应的部品上的每个域范围。这样如果需要通过射速来调整部品某个位置的不良时,就可以在那个计量域来实现射速的变更调整。(比如从最大计量位置到V-P切换位置之间,共有分配了4段射程配合4段射速,部品在第3段射程的位置出现排气不良的料花,那么就可以降低第3段射程对应的射速,或者延长第2段射程的长度等)成形试做的标准刚刚试做时,最大计量值按照部品充填量的70%程度进行设定,防止了一开始就100%充填容易造成的粘前模状况。最好配以前模喷点脱模剂为宜。并且成形第1,2模时,请不要设定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都设定为0)。部品结构较复杂充填没有规律的情况下,不光光只考虑射压和射速,同时也要考虑树脂温度、磨具温度等的变更调整来进行充填有利分析。当各要素按照标准设定完成后,这个工艺需要连续成形3模,第3模才是安定的,可做品质判定的。不是参数一输入,部品下模马上就能看到效果,请以稳定的第3模为准。第3模如果充填不理想,可以追溯考虑下记因素的调查及改善(射嘴是否有未对准的漏胶出现;树脂流动性不足的射速/料温/模温等要素;V-P切换位置-2mm的尝试。)。V-P的切换要留意不可100%程度的充填,需要留有一些短喷射状况。充填时间的标准部品通过V-P切换位置到达部品充填量9597%程度时,结合充填压力就可以得出基本标准的充填时间了。根据材料特性(如流动性)的不同来决定充填时间。(例HI-PS1.5S以下标准;ABS+20%GF2.5S以下标准;PC+40%GF3.5S以下标准)针对充填时间达不到要求的场合(充填时间太长),需要确定下射速和射压是否不足!如果射速提升还是无法降低射出时间,那就是因为射压不足,可以确认下射压的设定值和实际值是否有余量(有3Mpa以上余量的话会比较好),射压可以每10Mpa作为一个台阶进行增加调试以达到射出时间的标准控制。最小残量的设定标准一般都是设定10mm程度(也可以结合部品大小来作调整)。但是,一旦最大计量值发生调整变动后,这个V-P切换位置(以及各段射速位置)的值设定也一定要跟上进行相应调整。第1段保压压力的设定标准一般设定是3S,保压压力为射压的30%这样的程度设定。这段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是最重要的,关系到部品寸法/外观/脱模/变形等。一般为310S之间进行设定。最标准的保压设定时间为某个点,这个点就是你在原来的保压时间上+1S或2S时,部品重量不发生变化了。那么这个保压时间就是标准稳定的了(也可理解为流道进胶口完全冷却,压力已经无法影响到部品了)。一般保压是分段的(23段)。第一段是保部品远端的,第2/3段是保部品近浇口端的。如果第1段保压时间太长达到了浇口封死的点,那么低2段和第3段保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就是说,各段保压时间总和如果低于浇口封死的时间点,那么这个部品通过保压时间这方面还是有调整空间的。结合部品的寸法来适当调整保压的压力(如全长短了,就可以通过保压压力增加来作为对策之一)部品调试OK的判断标准当制品调试后如果寸法/外观什么的都已经OK了,那么可以判断为调试OK了!需要再确认下残量是否在510mm程度。如果低于这个值,需要通过V-P的切换位置调整来增加残量值。针对不同部品,成型机的选择标准成型机吨位=部品投影面积*CAV内压(CAV内压由材料定,例:HIPS40Mpa;ABS(GF20%)50Mpa;PC(GF40%)60Mpa)量产的成形条件是否安定的判定标准(共5项)残量波动0.5mm;射出时间波动不高于0.2S;成形周期(全自动机成形)波动不大于2S;1段保压压力10%变动设定,没有出现短喷射及变形等寸法问题;各段射出速度变动设定,没有缺胶/烧焦/流痕及寸法等问题出现。上计如果有问题,针对问题进行一定的改善(比如发生问题,说明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