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与创伤救护.doc_第1页
灾难与创伤救护.doc_第2页
灾难与创伤救护.doc_第3页
灾难与创伤救护.doc_第4页
灾难与创伤救护.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灾难与创伤救护课程的感触这门课程带给我很多感触,让我懂得生命的可贵和身为医生的责任。下面我就详细说一下我学到的知识和我对生命的一些理解。全球范围内,创伤正日益成为致死和致残的显著原因。交通事故、矿难、爆炸事故、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发生意味着灾难的降临。灾难的发生往往是不可预见的,短时间内大批伤员的发生常使救援工作陷入混乱。伤员量大,伤情复杂,情况紧急,常常出现救援力量与需求的矛盾。急救流程的优化能够合理协调各种救援力量,使救援效果达到最大化。研究显示创伤死亡大多发生在院前或事故现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院前创伤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第一死亡高峰是伤后数分钟,约占50%,主要死因为脑、脑干、高位脊髓的严重创伤或心脏、主动脉等大血管撕裂。第二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72小时以内,约占30 %,主要死因为颅内血肿、血气胸、肝脾破裂等。第三个死亡高峰约在伤后数天或数周出现,约占伤亡人数的20%,主要死因为严重并发症和器官功能衰竭。胸部是常见的致伤部位,在创伤致死部位中仅次于脑伤而居第二位,占创伤致死的25%-28%。时间就是生命,大多数创伤死亡发生于伤后1h内。伤后尽快开始处理伤员对伤员的存活致关重要。若院前救护到达更及时,尚有11%的死亡可能避免。许多车祸致死都发生在伤后30分钟内,若能在伤后5min内给予救命性措施,伤后30min内给予医疗急救,则18%25%受害者的生命可因此而得到挽救。所以急救显得极为重要。美国每年交通事故 2175 万次,100万以上的人致残, 5 万多人死亡;英国每年交通事故 950 万次,2.7万-3 万人死亡;我国因交通事故致死的人数也逐年上升,2005年达98738人死于车祸,已居世界首位。不同与国外,我国鲜少展类似课程,国内民众的急救知识匮乏。努力改善交通设施和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是降低多发伤病死率和致残率的有利措施。这里我先说一下拯救创伤病人的先后次序:不论是交通意外还是其他意外,如炸弹爆炸等,按此先后次序救治伤者:1.伤者昏迷,并且没有呼吸。2大量出血。3昏迷而仍有呼吸。巡查周围,看看有无人被抛出车外,或慌张过度下车四处乱逛,或倒卧在远处。安慰惊惶失措的人,让其躺下。替伤者轻轻盖上毯子或外衣。安慰伤者、保持镇定对于严重的创伤救治原则:先救命(创伤急救),后治伤(多发伤救治),注重时效性、有效性和高效性。再说一下创伤现场的紧急处理:初期主要工作是基本生命的维持,迅速判断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在抢救现场, 首先对病人进行快速全面的重点检查。注意病人的神志、面色、呼吸、血压、脉搏、瞳孔和出血情况。排除病人有呼吸道梗阻、休克、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征象。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神志昏迷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初期主要措施: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拯救伤者需要注意的几点:切勿移动伤者,以免加重其伤势。不过,要是伤者身处险境,那么宁可加重伤势,也要把伤者移到安全的地方。不要清除伤者脸上或身上伤口插着的碎片、玻璃,以免流血更多。检查伤者能否呼吸自如,并松掉束着颈部的衣物。不要给伤者食物或饮料。甜的热茶只许给受惊过度的人喝,至于伤者或休克的人则不宜饮用。不妨让伤者自行料理创伤,必要时可作示范。伤者可紧捏住手上脚上伤口或用干净手帕、纸巾等按在伤口上止血。若有颜面、断肢,则应予以保护。以生理食盐水纱布好好裹住,整包放进塑料胶袋中,加以密封,再放入冰中与病患一起送。 如果器官并未完全掉落时,要把它摆回原来位置,不可以有旋转、压迫等情形,以避免血液循环断而坏死。多发伤是可以发生在机体任何部位的一种严重创伤。对多发伤的诊断必须简捷,不得耽误必要的抢救。又必须全面,不致遗漏隐蔽的致命伤。注意眼部保护。时间就是生命,剩下的工作就交由120急救工作人员处理。学习这门课程让我对急救知识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让我对生命也有了新的理解。面对那些在灾难中离去的人们,我们无法挽留住他们的生命,但我们可以珍爱、善待自己的生命,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坚强地活下去!让每一分钟都成为有意义的一分钟!当偶遇不顺时,莫灰心,别气馁,逃避和退缩是弱者的表现,只有珍爱生命,才有更多的精彩等着我们去开创!当遇到困难止步不前、情绪低落时,当为生活的点点滴滴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时,当萎靡不振、欲将生命颓废下去时,想想那些已经失去生命的同龄人,与他们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运!用知识呵护生命,用奋斗去创造人生。人生虽然短暂,但是生命的歌从来不会停息,生命的舞也永远不会止步,让我们用爱装点世界,用爱谱写一曲生命的赞歌!血的教训只能有一次,悲剧不能重演,生命更没有第二次。诚然,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防止非自然因素,也就是各种事故(包括交通事故、矿难事故及其他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可以说,我们的生命的一半就是家人,认识到交通事故使我们遭到沉重的打击与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