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软件实训终稿(工商 经济).doc_第1页
统计软件实训终稿(工商 经济).doc_第2页
统计软件实训终稿(工商 经济).doc_第3页
统计软件实训终稿(工商 经济).doc_第4页
统计软件实训终稿(工商 经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计软件实训终稿(工商 经济)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更是不能例外。 例如:居民的文化程度,工资水平,受教育程度,年末的储蓄,投资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国家的发展。 这些因素对国家经济发展影响程度的大小时不同,但是也是不可分割的。 生产总值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对沈阳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到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沈阳作为省会城市有很好的表现作用。 对生产总值进行分析有利于研究沈阳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影响的重要程度。 从而合理的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为此选取1992到xx的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其进行spss分析。 研究目的 (1)了解沈阳的经济发展状况 (2)得到重要的影响因素 (3)进行合理的调控1.2样本设计与指标样本空间范围,时间范围指标X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万元)X2年末总人口数(万人)X3居民储蓄年余额(元)X4旅客运输量(万人)X5货物运输量(万吨)X6受教育人数(万人)X7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亿元)1.3数据表1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X3X4年度X1X2X5X6X7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xxxxxxxxxxxxxxxxxxxxxxxx33453345440249005198580160906517699582491300514695173321989523392273713354438576418994575649896158.6025.87160.2439.71166.2946.32168.6465.94310.26116.4154138311.43130.7113922315.72150.5014302321.50178.7715703331.57197.6616459335.81219.3317733340.44264.1718305344.86344.9518511347.81402.3619273350.66497.74xx6354.52582.2022062359.82614.1523001363.93767.0525475367.08921.9426713373.161088.70376.121251.04389.131407.3441504654795468732921335222782837422839493715414346504885513153185740627766356681727690621039713886153621.862.052.282.492.542.712.994.015.297.658.5621.9517.0020.7121.4420.9521.9324.5825.6826.1327.2827.536.141.451.273.082.889.597.1110.4121.7136.6153.7175.5204.3235.0279.4343.5412.7484.8548.3625.3303843828742563沈阳市统计局第2部分研究问题的统计软件处理与分析2.1我国农村家庭基本情况集中趋势及分散程度的计算与分析 (1)统计软件操作过程选择菜单【AnalyzeDscriptive statisticsDscriptives】,如图2.1图2.1计算基本描述统计量窗口选择需要计算的变量到【Variables】框中,出现图2.2所示窗口。 图2.2计算基本描述统计量窗口单击【Option】按钮,选择统计量及相应选项,如图2.3所示。 图2.3基本描述统计量选择窗口单击【OK】按钮。 (2)计算的结果如表2.1如表所示,该分析中有20个样本,调查户数的全距为6410户,其中最大为73750户,最小为67340户,均值为68537.3,方差为3209806.853,标准差为1791.593。 农村居民每户常住人口的全距为0.7户,最大为4.6户,最小为3.9户,方差为0.043,标准差为0.2084,以此类推。 现象的说明,不用评价,下同2.2我国农村家庭基本情况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1)统计软件操作过程选择菜单【Analyzepare meansone-way ANOVA】,如图2.4所示表2.1Descriptive StatisticsN RangeMinimumMaximumMean Std.Deviation Variance农村居民调查户数(户)206410673407375068537.301791.5933209806.853农村居民平均每户常住人口(人)20.73.94.64.185.2084.043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人)20.22.72.92.820.0523.003农村居民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人)20.21.41.61.490.0852.007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元)206995.0921.67916.63318.5801922.70293696786.470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工资性纯收入(元)203253.0194.53447.51223.715931.0708866892.823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家庭经营纯收入(元)202854.9678.53533.41830.805750.1814562772.190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财产性纯收入(元)20242.17.0249.190.11572.86645309.507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转移性纯收入(元)20645.141.6686.7197.000187.474535146.678Valid N(listwise)20图2.4单因素方差分析窗口选择观测变量到【Dependent list】框中,选择控制变量到【factor】框中,如图5- 1、5-2所示的窗口。 图2.5.1单因素方差分析窗口图2.5.2单因素方差分析窗口单击【OK】按钮表2.3ANOVA农村居民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人)Sum ofSquares dfMean SquareFSig.Between Groups.0062.003.008.415.667Within Groups.1321719Total.138表2.3是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对平均每个劳动负担人口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平均每个劳动负担人口的总差平方和为0.138;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可解释的变差为0.006,抽样误差引起的变差为0.132。 -现象的说明2.3我国农村家庭基本情况的因子分析 (1)统计软件操作过程选择菜单【AnalyzeDimension ReductionFactor】,出现如图2.6所示。 图2.6因子分析窗口把参与因子分析的变量到【Variables】框中,如图2.7所示。 图2.7因子分析窗口图7所示窗口中单击【Descriptives】按钮指定输出结果,如图2.8所示。 图2.8因子分析的描述窗口在图2.7窗口中单击【Exration】按钮指定输出结果,如图2.9所示。 图2.9因子分析的抽取窗口在图2.7窗口中单击【Rotation】按钮指定输出结果,如图2.10所示。 图2.10因子分析的旋转窗口在图2.7窗口中单击【Factor Scores】按钮指定输出结果,图2.11所示。 图2.11因子分析的得分窗口在图2.7窗口中单击【Option】选项指定输出结果,如图2.12所示。 图2.12因子分析的选项窗口 (2)计算的结果表2.4KMO andBartletts TestKaiser-Meyer-Olkin Measureof SamplingAdequacy.756Bartletts Testof SphericityApprox.Chi-Square368.375df28Sig.000在表2.4中,概率P值接近于0,小于显著性水平,拒绝零假设;同时KMO值为0.756,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5是因子分析的初始解,显示了所有变量的共同度数据。 第一列是因子分析初始解下的变量共同度;第二列是按指定提取条件提取特征根时的变量共同度,各变量的共同度均较高,各个变量信息丢失都较少,因子提取效果较理想。 表2.6Total VarianceExplained ComponentInitial Eigenvalues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RotationSumsofSquaredLoadingsTotal%of VarianceCumulative%Total%of VarianceCumulative%Total%of VarianceCumulative%16.41880.22780.2276.41880.22780.2276.38179.76079.76021.14014.25194.4781.14098.78799.61399.77799.91899.996100.00014.25194.4781.17714.71894.4783.3454.3094.066.8265.013.1646.011.1417.006.0788.000.004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在表2.6中,第一列是因子编号,以后每三列组成一组,每组中含义依次为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按照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进行因子提取。 表2.5Communalities InitialExtraction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元)1.000.986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工资性纯收入(元)1.000.987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家庭经营纯收入(元)1.000.978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财产性纯收入(元)1.000.990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转移性纯收入(元)1.000.950农村居民平均每户常住人口(人)1.000.915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人)1.000.956农村居民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人)1.000.798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图2.13由图2.13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的特征根很高对原有变量的贡献最大,第三个以后的因子对原有变量贡献较小。 表2.7.1Component Matrixa Component12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工资性纯收入(元).991.071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元).990.073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家庭经营纯收入(元).989.014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财产性纯收入(元).982.160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转移性纯收入(元).953.203农村居民平均每户常住人口(人)-.910.295农村居民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人)-.877.169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人)-.092.973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a.2ponents extracted.表2.7.2Rotated ComponentMatrixaComponent12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工资性纯收入(元).993-.012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元).993-.011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财产性纯收入(元).992.077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家庭经营纯收入(元).986-.069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转移性纯收入(元).967.122农村居民平均每户常住人口(人)-.882.371农村居民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人)-.860.242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人)-.010.977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Rotation Method:Varimax withKaiser Normalization.a.Rotation convergedin3iterations.由表2.7.1为因子载荷矩阵,2.7.2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对因子进行命名。 第一个因子可以解释为收入,第二个因子可以解释为人口及劳动力情况。 表2.8Component ScoreCoefficient MatrixComponent12农村居民平均每户常住人口(人)-.142.259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人)-.014.854农村居民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人)-.137.148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元).154.064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工资性纯收入(元).154.062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家庭经营纯收入(元).154.013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财产性纯收入(元).153.140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转移性纯收入(元).149.178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表2.8为因子得分系数,由此可以写出各个因子的因子得分情况。 F1=-0.142常住-0.14整半-0.137负担+0.154人纯收入+0.154工资性+0.153经营性+0.149转移性F1=0.259常住+0.854整半+0.148负担+0.062人纯收入+0.013工资性+0.140经营性+0.178转移性第3部分研究结论及建议3.1我国农村基本情况的研究结论和计算之间的逻辑性3.1.1我国农村基本情况概述(依据计算结果给出研究问题的总体概况)农村居民收入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 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从1993-xx年有很大的增长。 在这20年间,最低人均纯收入与最高纯收入相差6000多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所占比例较大,而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较少。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收入的总体结构,即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为主,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为辅。 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变化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纯收入的变动。 相对而言,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收入的变化中,影响较小。 由此可以看出,提高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增加农村家庭的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我国平均农村劳动力、人口数量以及人口负担是影响农村居民的收入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反映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研究可以看出,二十年间,平均每户常住人口变化幅度为0.7,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而平均每户这整半劳动力变化为0.2,平均个劳动力负担变化也不是十分突出。 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为平均每户人口的数量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生活质量有推动的作用。 3.1.2我国农村劳动力负担较重在我国农村平均劳动力负担的研究中,从平局每户常住人口数量和平均每户整半动力数量两方面入手。 利用用单因素分析方法,首先在平均每户常住人口对劳动负担的影响进行分析。 当显著性水平为0.05时,概率水平小雨小于显著性水平,拒绝零假设,认为平均每户常住人口对平均人口负担影响较小,因此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也较大。 接下来对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与人口负担影响进行分析,概率水平大于显著性水平,接受零假设,即整半劳动力对人口负担没有影响。 总的来说,减轻人均劳动力负担,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办法是在一定范围内减少平均每户的人口数量。 通过对农村人口劳动力负担的研究可以看出,常住人口数影响较大。 但从实际出发,平均每户常住人口变化幅度不应该过大或者是无法过大,进而得出结论,人均人口负担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3.1.3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比较重要综合因子分析及集中趋势的研究,可以看出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例,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例较小。 追其根本,首先,在工资性收入方面,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与国家对农民工从政策上给予优惠紧密相关,同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劳动力价格的大幅提高,也激发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使农民外出务工的人数不断增加,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 其次,在经营性收入方面。 自周秦以来,以“男耕女织”为代表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铁制农具、作物轮作、套作,运用多熟种植技术,大幅度提高单产和土地利用率,使中国农业遥遥领先世界,经营性收入也自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在转移性收入方面,由两部分组成,即离退休金、价格补贴构成的等政府转移性收入和赡养收入、赠送收入等构成的家庭内部转移性收入。 而两者所占比例均较小,决定着转移性收入的比例较小。 最后,在财产性收入方面,由于农民经济基础较差,文化程度有限,导致理财等方面意识淡薄,再次方面收入也自然较低。 通过对二十年农村基本情况的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及变化趋势研究,可以发现,随着改革开放,国家领导人对农村经济愈加重视,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直至有所盈余,各方面平均收入有所增加,每户常住人口及平均人口负担略有减少,农民生活的总体状态较好,逐年有所提高。 但整体水平仍不是很高,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上,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代人的努力,而是需要祖祖辈辈人的共同努力;需要的不仅只是国家的扶持,更是我们的艰苦奋斗。 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一条致富路。 3.2根据我国农村基本情况提出的有关建议为了解决上述的结论的内在的逻辑性3.2.1加强农村儿童教育“百年大业,教育为本”,一个国家人民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由于农村人民的总体受教育水平较低,对教育没有足够重视。 另一方面,随着农村进城务工农民较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儿童的受教育程度有所下降。 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儿童的受教育程度,加强对接受教育的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从而提高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3.2.2改善农村医疗由于农村医疗环境较差,医疗费用较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