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维修手册_0441-0480.pdf_第1页
北斗星维修手册_0441-0480.pdf_第2页
北斗星维修手册_0441-0480.pdf_第3页
北斗星维修手册_0441-0480.pdf_第4页
北斗星维修手册_0441-0480.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4 5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4 3 8 T P 节气门位置 传感器 调整 1 发动机暖机 2 松开 T P 传感器螺钉 3 用 T e c h 1 点火开关关闭 把 T e c h 1 连接到数据链接器 T e c h 1在 D A T A L I S T 模式下检查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值的显示 不用 T e c h 1 如前所述卸下 E C M 保持耦合器与 E C M连接的情况下 把数 字型伏特表接在 A 1 6 和 A 1 0 接线端处 4 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T P 节气门位置 传感器 使伏特 表得到以下电压数 并在该位置拧紧 T P 节气门位置 传感器螺 钉 节气门全闭时 T P 节气门位置 传感器输出电压 0 8 0 0 0 2 5 V 5 拧紧 T P 节气门位置 传感器螺钉至规定扭矩 拧紧扭矩 a 2 0 N m 0 2 0 k g m 1 4 l b f t 6 检查确认节气门全开时 T P 节气门位置 传感器输出电 压如下 节气门全开时 T P 节气门位置 传感器输出电压 4 2 0 5 V 7 关闭点火开关并脱开蓄电池电缆 1 分钟或更长 8 把电缆接回蓄电池 9 不用 T e c h 1 如前所述装回 E C M A PDF Split DEMO Purchase from www A PDF com to remove the watermark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4 6 4 3 9 检查 1 脱开蓄电池处的负极电缆和 T P 节气门位置 传感器耦 合器 2 用欧姆表检查下表每种情况接线端间的电阻 接线端 状况 电阻 A 和 C 接线 端间 4 0 6 0 k 节气门在怠速位置 0 6 1 2 k B 和 C 接线 端间 节气门全开 3 2 5 4 k 注意 节气门在怠速位置与全开位置的电阻差值应超过 2 k 如果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 调整 T P 节气门位置 传感器的 安装角 如果发现其它检查缺陷 更换 T P 节气门位置 传感 器 E C T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 传感器 拆卸 1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 2 放掉冷却液 3 脱开 E C T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 传感器耦合器 4 从进气歧管拆卸 E C T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 传感器 检查 把 E C T传感器 1 的温度感应部分浸入水中 水温逐步上 升过程中测量传感器接线端 A 和 B 间的电阻 如果所测电阻特性与左图不一样 更换 E C T 传感器 安装 与拆卸步骤相反 注意以下几点 清洗传感器和进气歧管配合面 拧紧 E C T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 传感器至规定扭矩 E C T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 传感器 拧紧扭矩 1 5 N m 1 5 k g m 1 1 0 l b f t 固定好传感器耦合器 冷却系统重新加注冷却液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4 7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4 4 0 I A T 进气温度 传感器 拆卸 1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 2 脱开 I A T 进气温度 传感器耦合器 3 从空气滤清器输出软管处拆卸 I A T 进气温度 传感器 检查 把 I A T感应部件浸入水中 在水温逐步上升过程中测量传感 器接线端间的电阻 如果所测电阻与左图特性曲线不相符 更换 I A T 安装 与拆卸步骤相反 注意以下几点 清洗传感器和空气滤清器输出软管的配合面 连接传感器耦合器 氧传感器 氧传感器检查 参见 6 E 故障诊断代码 1 4 P 0 1 3 0 流程表 检查氧传感器及 其电路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4 8 4 4 1 拆卸 1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 2 拆下前保险杠 3 脱开氧传感器耦合器和从卡箍中拆开它的线束 4 从排气歧管处拆卸氧传感器 安装 与拆卸步骤相反 拧紧氧传感器至规定扭矩 拧紧扭矩 a 4 5 N m 4 5 k g m 3 2 5 l b f t 连接氧传感器耦合器并卡紧线束 装回氧传感器后 起动发动机并检查排气无泄漏 警告 当系统处于热态时 不要触摸排气系统以免烫伤 应在 系统冷态时拆卸传感器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4 9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4 4 2 V S S 车速传感器 即车检查 参见故障诊断代码 1 6 P 0 5 0 0 流程表 检查车速传感器及 其线路 拆卸 1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 2 脱开车速传感器耦合器 3 拆卸变速箱上的车速传感器 检查 检查车速传感器接线端间的电阻 电阻 3 0 0 4 5 0 2 0 3 0 在 2 0 3 0 6 8 8 6 0 F 如果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 更换车速传感器 安装 1 检查确认 O 形圈和 V S S表面无缺陷 并在 O 形圈和从动 齿轮上涂上机油 2 把 V S S 装回变速箱 拧紧扭矩 a 1 0 N m 1 0 k g m 7 5 l b f t 3 连接 V S S 耦合器 4 接上蓄电池负极电缆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5 0 4 4 3 E C M 供电系统 主继电器 注意 通过导线颜色区分主继电器和散热器风扇控制继电器 检查 1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 2 脱开其耦合器后 从支架上拆卸主继电器 3 按下表检查每两个接线端间的电阻 如果结果符合要求 继续以下步骤 否则 更换主继电器 接线端 电阻 A 与 B 间 无穷大 C 与 D 间 2 0 时 8 0 1 0 0 4 当接线端 C 和 D 接上蓄电池时 检查接线端 A 和 B 间导通性 如发现缺陷 更换 5 装回继电器并接上耦合器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5 1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4 4 4 进气系统 油门钢索调整 完全踩下油门踏板 检查节气门杆和杆止动块间的间隙应在 下面规定范围内 间隙 b 0 5 2 0 m m 0 0 2 0 0 7 i n 油门完全踩下 如果所测值不符合要求 调整钢索调整螺母 使其间隙符合 要求 怠速速度 怠速气量控制 I A C 负荷检查 检查怠速速度 怠速气量控制负荷前 确认以下 发动机 排气控制系统的导线和软管连接可靠 点火正时在规定范围内 所有附件不需修理 线 加热器 灯 A C 等 空气滤清器已安装并在好的状态 E C M 没有显示任何故障 D T C 上述项目执行以后 按下检查怠速速度和 I A C 负荷 注意 起动发动机以前 将变速器齿轮轴杆放置 空档 并刹车 和锁死驱动轮 用便携式故障诊断仪 1 点火开关关闭 将便携式故障诊断仪连接到 D L C 专用工具 A 0 9 9 3 1 7 6 0 1 1 便携式故障诊断仪 B 大容量储存箱 C 0 9 9 3 1 7 6 0 3 0 1 6 1 4 数据链接器电缆 2 发动机暖风机至正常工作温度 3 通过使用便携式故障诊断仪的 数量表 模式的 I A C电 机位 和 发动机速度 检查 I A C 负荷怠速速度 A C 关 A C 开 发动机怠速速度 9 0 0 5 0 r m i n 1 0 0 0 5 0 r m i n 额定怠速速度下 I A C 负荷 1 0 5 0 如果负荷和 或怠速速度超过额定值 参见本章中 I A C系统 检查 诊断流程表 B 5 检查怠速气量控制系统 4 如汽车配备 A C 在 A C 打开 检查发动机怠速额定速度 是否达到 如没达到 检查 A C开信号线路和怠速气量控制系 统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5 2 4 4 5 不使用便携式故障诊断仪 1 发动机暖风机至正常工作温度 2 停止发动机 负荷输出端和监控器耦合器的接地终端之 间连接负荷计 3 使用维修线 监控器插接件接地诊断开关终端 4 设置转速表 5 起动发动机并完全暖风机 6 检查 I A C负荷和怠速速度 如果负荷和 或怠速速度超过 额定值 参见本章中 怠速气量控制系统检查 诊断流程表 B 5 检查怠速气量控制系统 A C 关 A C 开 发动机怠速速度 9 0 0 5 0 r m i n 1 0 0 0 5 0 r m i n 额定怠速速度下 I A C 负荷 1 0 5 0 当蓄电池 电压 1 4 V 注意 上述负荷值是负荷计监控器打开 I A C负荷也可以通过伏特 表检查 I A C 负荷与电压之间按下 负荷监控器打开 负荷计监控器关闭 伏特表监控器 V 0 1 0 0 0 5 0 5 0 0 5 VB 1 0 0 0 VB 当终端电压是接近 0 V 时 关闭负荷计 就是负荷计 指示接近 1 0 0 VB 表示蓄电池电压 同时检查的汽车发动机正在运 转 7 从监控器插接件中断开维修导线 8 将帽安装到监控器插接件 9 如果汽车配备 A C 在 A C 打开时 检查发动机是否达到 额定怠速速度 如果不是 检查 A C打开信号线路和怠速气量控 制系统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5 3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4 4 6 节气门体 即车检查 检查节气门摇臂是否运转自如 拆卸 1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 2 参见 6 B 章 放掉冷却液 3 从节气门体上断开加速踏板钢索 4 拆卸空气滤清器输出软管 5 拆卸 T P 节气门位置 传感器 M A P 传感器和 I A C 怠速 气量控制 阀的耦合器 6 脱开节气门体上的水管和真空软管 7 从进气歧管上拆卸节气门体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5 4 4 4 7 清洗 用压缩空气清洗喉管 注意 M A P 歧管绝对压力 传感器 T P 节气门位置 传感 器 I A C阀或其它含有橡胶物质的器件不应放在溶剂内清洗 化 学反应可能会引起器件膨胀 硬化或变形 不要将钻头或钢索放入通道进行清洁 它可能导致通道受 损 安装 1 清洗配合面并把节气门衬垫装在进气歧管上 注意 使用新的衬垫 2 把节气门体装到进气歧管上并拧紧螺栓 3 连接水管和真空软管 4 连接 T P 节气门位置 传感器 M A P 传感器和 I A C 怠速 气量控制 阀的耦合器 5 安装空气滤清器输出软管 6 连接油门钢索并调整钢索自由行程使其符合要求 7 冷却系重新加注冷却液 8 把负极电缆接回蓄电池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5 5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4 4 8 I A C 阀 拆卸 1 参见 节气门体拆卸 从进气歧管中拆卸节气门体 2 从节气门体中拆卸 I A C 阀 检查 1 从节气门体中拆卸 I A C 阀 2 连接每个插接件至 I A C 阀 M A P 传感器 T P 传感器和 I A T 传感器 3 检查 I A C阀的旋转滑阀打开和关闭一次 并在点火开关 打到 O N 位置时 立即停止大约 6 0 秒 注意 这种检查通过两个人来完成 一个人转动点火开关 同时 另一个人检查阀操作 由于阀操作是瞬时的 可能会看不过来 为了防止这样 执行这个操作检查 3 次或更多 如果 I A C阀的旋转滑阀不能全部工作 检查线束是否断开或 短路 如果线束是好的 更换 I A C 阀并重新检查 安装 1 将新的 O 型圈安装到 I A C 阀上 2 将 I A C 阀安装到节气门体上 用规定扭矩拧紧 I A C 阀螺钉 拧紧扭矩 a 3 5 N m 0 3 5 k g m 2 5 l b f t 3 参见 节气门体安装 将节气门体安装到进气歧管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5 6 4 4 9 燃油输送系统 燃油压力检查 1 参见 6 章释放油管的油压 2 如图所示在软管和硬管之间接上专用工具和软管 并卡 紧软管以防检查期间泄漏 专用工具 A 0 9 9 1 2 5 8 4 4 1 B 0 9 9 1 2 5 8 4 3 1 C 0 9 9 1 2 5 8 4 9 0 3 检查蓄电池电压在 1 1 V 以上 4 打开点火开关至 O N 位置 使燃油泵工作并在 3 秒之后关 掉 重复 3 或 4 次然后检查燃油压力 5 起动发动机 6 怠速时测量燃油压力 如果所测压力不符合要求 参见 B 4诊断流程表 并检查 每个可能有缺陷的的部件 更换发现缺陷的部件 7 检查燃油压力后 拆卸燃油压力表 8 卸下燃油压力表及接头 9 发动机停车而打开点火开关至 O N 位置 检查燃油泄漏 小心 脱开软管时 可能有少量燃油泄漏 把一容器及抹布放 在油管下使流出的燃油滴入容器或让抹布吸收 抹布应放在 指定位置 小心 当油路仍处于高压时 确信按以下步骤泄压 把油桶放在管接头下 用抹布包住管接头并缓缓松开管接头螺母以逐渐泄 压 条件 燃油压力 油泵在运行状态 且发动机停止 2 7 0 3 1 0 k p a 2 7 3 1 k g c m 2 3 8 4 4 4 0 p s i 在指定的怠速下 2 0 0 2 4 0 k p a 2 0 2 4 k g c m 2 2 8 4 3 4 1 p s i 在发动机 油 泵 停止后一分 钟 压力随时间 的推移而衰减 2 0 0 k p a 以上 2 0 k g c m 2 2 8 4 p s i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5 7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4 5 0 燃油切断操作 检查 注意 检查前 确认换档杆在空档位置且驻车操纵手柄拉起 1 发动机暖机至正常温度 并检查空调开关关闭 2 当用测声仪测到喷嘴的声音时 把发动机转速提高到高 于 3 0 0 0 r m i n 3 确认节气门阀关闭能立刻检测到喷嘴停止工作的声音 当发动机转速降到 2 5 0 0 r m i n 以下又能检测到声音 燃油泵继电器 检查 1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 2 断开它的耦合器以后 从它的支架上拆卸燃油泵继电 器 3 按下表检查每两个接线端间的电阻 如果检查结果符合要求 进行下步检查 否则 更换 接线端 电阻 A 和 B 间 无穷大 C 和 D 间 2 0 时 8 0 1 0 0 4 C 和 D 接线端与蓄电池连接 检查 A 和 B 间 导通性 如果发现问题 更换 5 安装继电器并连接它的耦合器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5 8 4 5 1 燃油泵 即车维修 1 打开加注口盖并打开点火开关至 O N位置 应从燃油加注 口盖处听到燃油泵工作声音约 3秒钟后关掉 检查之后 记住装 回燃油加注口盖 如果以上检查结果不满意 按 B 4 诊断流程表 进行 2 打开点火开关至 O N位置 3秒后 在燃油回油管感觉到燃 油压力 如果没感觉到压力 参见 B 4 诊断流程表 拆卸 按 6 C 章所述步骤拆卸燃油箱并从燃油箱上拆卸油泵总成 检查 检查吸油滤有无杂物和受污染的迹象 如果存在 清洗并检查油箱有无杂物 安装 按 6 C章所述步骤把燃油泵总成装回油箱并把油箱装回车 体 燃油压力调节器 拆卸 1 参见 拆卸燃油喷嘴 从进气歧管上拆下燃油输出管 小心 任何维修中当取下加注口盖后 必须在通风 无明火 禁烟地区进行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5 9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4 5 2 2 从供油管上拆卸燃油压力调节器 安装 安装与拆卸步骤相反 并注意以下事项 在 O 形圈上涂上一层薄齿轮油或汽油以便于安装 拧紧燃油压力调节器螺栓至规定扭矩 拧紧扭矩 a 1 0 N m 1 0 k g m 7 5 l b f t 发动机停车而打开点火开关至 O N位置 检查燃油管路连 接周围有无泄漏 燃油喷嘴 即车检查 1 发动机运转或被带动 用测声仪检查喷嘴的工作声音 工作声音间隔应根据发动机转速而变化 如果无声音或测到不正常的声音 检查喷嘴电路 导线或插 接件 或喷嘴 小心 燃油压力调节器从供油管上脱开时会有少量燃油流出 把抹布放在油管下以吸收流出的燃油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6 0 4 5 3 2 脱开喷嘴耦合器 在喷嘴的接线端之间接上欧姆表检查 电阻 喷嘴电阻 1 1 9 1 3 1 如果电阻超出范围 进行更换 3 接上喷嘴耦合器 拆卸 1 按 6 章所述步骤释放油压 2 脱开每个喷嘴的耦合器 3 拆卸空气滤清器进气 1号软管 空气滤清器总成和空气 滤清器输出软管 4 拆卸燃油供油管 回油管 压力调节软管 5 卸下进气歧管处的供油管并卸下燃油喷嘴 检查 小心 燃油喷嘴从供油管处脱开会有少量燃油流出 把抹布放 在油管下以吸收流出的燃油 警告 本次检查涉及到燃油喷射 故应在通风 无明火地区进 行 当试验导线接上或脱开蓄电池时特别注意防止产生火 花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6 1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4 5 4 1 把喷嘴和燃油压力调节器装到专用工具上 喷嘴检查工 具 专用工具 A 0 9 9 1 2 5 8 4 2 1 2 把专用工具 软管和管接头 接到车上硬管 专用工具 B 0 9 9 1 2 5 8 4 3 1 3 把专用工具 维修导线 接到喷嘴上 专用工具 C 0 9 9 3 0 8 8 5 3 0 4 把合适的塑料管接到喷嘴上以防喷射时燃油飞溅 如图 所示把量筒放在喷嘴下 5 拔下燃油泵继电器耦合器 6 使用与油泵线路一样粗的线束接上油泵继电器耦合器的 B R 和 D 线接线端 使油泵工作给喷嘴供压 7 用蓄电池给喷嘴供电 1 5 秒并用量筒测量燃油喷射量 8 每个喷嘴试验两至三次 如果不在范围内 更换喷嘴 喷射的燃油量 约 3 8 1 4 0 4 毫升 1 5 秒 1 2 9 1 3 6 1 3 4 1 4 2 u s l m p o z 1 5 秒 9 检查喷嘴处的燃油泄漏 该检查勿需操作喷嘴 但燃油 泵应工作 如果燃油泄漏超过范围 更换 燃油泄漏量 小于 1 滴 分钟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6 2 4 5 5 安装 1 更换新的喷嘴 O 形环注意不要损坏 把金属密封油环装 到喷嘴 2 检查衬垫是否有划痕或损坏 如果有 更换新的 3 把衬垫装回进气歧管 4 给 O 形环涂上一层燃油然后把喷嘴装到供油管和进气歧 管 确认喷嘴旋转自如 否则 可能是 O 形环未装到位 更换新 的 O 形环 5 拧紧供油管螺栓 确认喷嘴旋转自如 拧紧扭矩 a 1 0 N m 1 0 k g m 7 5 l b f t 6 接上喷嘴耦合器并卡紧喷嘴线束 7 将燃油供油软管 燃油回油软管和压力调节软管连接 8 安装空气滤清器 1号进气软管 空气滤清器总成 空气 滤清器出气软管 9 发动机停车而点火开关打开至 O N位置 检查油路的连接 处有无燃油泄漏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6 3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4 5 6 散热器风扇控制系统 系统检查 起动发动机运转至暖机 冷却液温度表指到如图所示位置时 确认散热器风扇起动 如果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 检查散热器风扇控制继电器 线 束 E C T 传感器 E C M 冷却液温度表和传感装置 参见本章 B 7 表散热器风扇控制系统检查 和 8 B 章 发动 机冷却液温度表和传感装置 散热器风扇控制继电器 检查 1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 2 脱开散热器风扇耦合器后从支架上拆卸散热器风扇控制 继电器 3 散热器风扇控制继电器结构与主继电器一样 参见主继 电器 检查其电阻方法同主继电器 如果发现故障 更换 警告 严禁手 工具和衣服靠近发动机冷却风扇以防受到人身 伤害 该风扇为电动的故其工作与发动机运转无关 点火开 关打开时 风扇可响应 E C T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 传感器信 号自动起动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6 4 4 5 7 E V A P 燃油蒸气排放 控制系统 系统检查 注意 检查前 确认换档杆在空档位置且驻车制动手柄拉上 1 发动机暖机至正常温度 2 脱开 E V A P 碳罐清洗阀处的真空软管 发动机怠速运转时 用手靠着管口 检查真空度 如果无真空感觉 检查软管的连接 泄漏 阻塞或老化情 况 用压缩空气清洗真空通路 如有必要进行更换 3 如有真空感觉 把真空软管连接回 E V A P 碳罐清洗阀处 4 脱开 E V A P 碳罐清洗软管 5 发动机怠速时 把手指靠近脱开的软管 感觉是否有真 空度 6 发动机提升到 3 2 0 0 r m i n 以上 再次感觉真空度情况 如果检查结果不满意 参见 B 6诊断流程表 检查真空通 路 软管 E V A P 碳罐清洗阀 线束和 E C M E V A P 燃油蒸气排放 碳罐 检查 1 脱开 E V A P 碳罐的真空软管 2 当空气吹入箱体硬管 通过净化管和通气管嘴无阻碍 3 如果情况与上述不同 更换 E V A P 碳罐 4 连接回 E V A P 碳罐软管 警告 禁止用嘴去吸 E V A P碳罐的管嘴 因为 E V A P碳罐内的油 气有害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6 5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4 5 8 E V A P 燃油蒸气排放 碳罐清洗电磁阀 检查 1 关闭点火开关 拔下 E V A P 碳罐清洗电磁阀耦合器 2 检查 E V A P 碳罐清洗电磁阀两接线端的电阻 电阻 3 6 4 4 2 0 时 如果电阻符合要求 进行下一步检查 否则更换 3 脱开进气歧管和 E V A P 碳罐清洗电磁阀管嘴的软管 4 拔下耦合器 往 A 软管吹入空气 B 管嘴不应流出 空气 5 E V A P碳罐清洗电磁阀接线端接上 1 2 V蓄电池 该状态 下 往 A 软管吹入空气 B 管嘴应有空气吹出 如果检查结果与所述不同 更换 E V A P 燃油蒸气排放 碳罐 清洗电磁阀 6 连接真空软管 7 连接 E V A P 碳罐清洗电磁阀耦合器 P C V 曲轴箱强制通风 系统 注意 检查发动机怠速前 确认 P C V阀及其软管内无阻塞 有阻塞 的 P C V 曲轴箱强制通风 阀或软管会妨碍检查的准确性 P C V 曲轴箱强制通风 软管 检查 检查软管的连接 泄漏 阻塞和老化情况 如有必要进行更 换 警告 不要用嘴吸阀内的空气 阀内的燃油蒸气对人体有害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6 6 4 5 9 P C V 曲轴箱强制通风 阀 检查 1 从 P C V 2 号软管处断开 P C V 阀 并把螺塞装到 2 号软管 2 发动机怠速运转 3 用手指放在 P C V 端口上检查真空情况 如果无真空 检查阻塞阀 如有必要进行更换 4 真空度检查完毕 发动机停车并拆卸 P C V 阀 晃动阀 听阀内针的响度 如果阀内无响声 更换阀 5 检查完毕 拆卸螺塞 装回 P C V 软管 拧紧扭矩规范 拧紧扭矩 紧固件 N m K g m l b f t T P 节气门位置 传感器 2 5 0 2 5 1 8 I A C 怠速气量控制 阀 3 5 0 3 5 2 5 H O2S 氧传感器 4 5 4 5 3 2 5 燃油压力调节器 1 0 1 0 7 5 燃油供油管 1 0 1 0 7 5 E C T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 传感器 1 5 1 5 1 1 0 M A P 传感器 2 0 0 2 1 5 V S S 车速传感器 1 0 1 0 7 5 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 6 E 6 7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4 6 0 专用工具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点火系统 6 F 1 4 6 1 第 6 F 章 点火系统 目录 概述 6 F 2 诊断 6 F 4 即车维修 6 F 5 火花塞测试 6 F 5 高压线 6 F 5 火花塞 6 F 6 抑噪器 6 F 7 点火模块组件 点火器 6 F 7 点火线圈 6 F 8 分电器 6 F 8 点火正时 6 F 9 分电器总成 6 F 1 1 专用工具 6 F 1 3 警告 适用于装有辅助约束 安全气囊 系统的车辆 对安全气囊系统的部件或线路进行检修及对其外围部件或线路进行维修操作 应由昌铃公司授权的经 销商或维修网点负责 参照 1 0 B章中 概述 的 系统部件和接线位置图 确定是否进行此类维修 在维修 工作之前 请遵守 1 0 B章 即车维修 中所有的 警告 和维修注意事项 如不遵守 警告 中规定的内容 将导致安全气囊系统意外爆开或失效 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人员受伤 技术维修工作应在点火开关打到 L O C K 锁定 位置至少 9 0秒之后方可开始 且断开蓄电池上负 极电缆 否则 系统可能会被传感器及诊断中的 S D M 残存电能所触发 点火系统 6 F 2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4 6 2 概述 本车所使用的点火系统是一套电子点火控制系统 由以下部件构成 E C M E C M 接收传感器传来的信号 决定最佳点火正时及流过初级线圈的电流时间并把信号发送到点火模块 点火模块 点火器 根据 E C M 传来的信号接通或断开点火线圈初级线圈电流 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初级电流断开时 在次级线圈产生高压 分电器 把高压电流分配到每个火花塞 高压线和火花塞 C M P 凸轮轴位置 传感器 位于分电器上 把曲轴角度转换成电压信号并发送给 E C M 详情见第 6 E 章 T P 传感器 E C T 传感器和 M A P 传感器 具体内容见第 6 E 章 电子点火控制系统中 E C M内设有在各种发动机工况下能提供最佳点火正时的程序 E C M根据代表发动机工 况的各传感器传来的信号 如发动机转速 进气压力 冷却液温度等 计算出最佳点火正时并控制点火模块 这样控制发动机正时以达到发动机最佳性能 进一步情况 参见 6 E 章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点火系统 6 F 3 4 6 3 点火系统 6 F 4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4 6 4 诊断 故障现象 可能的原因 修理方法 发动机转动 但起动失败 或起动困难 无火花 点火线圈保险丝熔断 高压线接线端接触不良 高压线不良 火花塞故障 分电器转子或盖裂纹 信号转子间隙调整有误 点火线圈故障 抑噪器故障 C M P 凸轮轴位置 传感器故障 点火模块故障 E C M 故障 点火正时调整有误 更换 接牢靠 更换 调整 清洗或更换 更换 调整 更换 更换 更换 更换 更换 调整 燃油经济性或发动机性能 不良 点火正时有误 火花塞或高压线故障 E C M 故障 调整 调整 清洗或更换 更换 诊断流程表 当发动机转动而未起动起来 步骤 故障现象 是 否 1 检查点火火花是否良好 执行第 6 章诊断 执行第 2 步 2 检查以下系统部件是否良好 保险丝 高压线 火花塞 抑噪器 分电器 分电器盖 点火线圈 信号转子间隙 C M P 凸轮轴位置 传感器 感应线圈 执行第 3 步 调整 维修或更换故障部件 3 检查导线及连接是否良好 执行第 4 步 维修或更换 4 更换一个好的点火器并重新检查点火火花是否 良好 点火器故障 更换故障点火器 更换一个好的 E C M并重新开 始诊断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点火系统 6 F 5 4 6 5 即车维修 火花塞测试 1 卸下空气滤清器总成和空气滤清器输出软管 2 拔下所有喷嘴的耦合器 3 将高压线与所有的火花塞断开 注意 断开高压线时要始终抓牢高压线盖 4 拆卸火花塞并接上高压线 然后使火花塞接地 5 转动发动机并检查每个火花塞是否打火 6 如果无火花 检查高压线 火花塞 点火线圈 分电 器 点火模块和其它相关零件 高压线 1 拆卸空气滤清器输出软管 2 抓住点火线圈盖拆卸点火线圈处的高压线 3 拆卸接有高压线的分电器盖 4 拆下缸盖罩上的高压线卡箍 5 抓紧每个盖 拔出火花塞的高压线 警告 喷嘴耦合器若未拔下 在测试时混合气可能从火花塞孔 溢出并在发动机舱燃烧 小心 建议连卡箍一起拆下高压线以便不至于损伤内部导线 电阻导体 同样原因 应抓住有盖部分拔出高压线 点火系统 6 F 6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4 6 6 6 用欧姆表测量高压线的电阻 高压线电阻 4 1 0 K m 1 2 3 0 K f t 7 如果电阻超过范围 检查分电器接线柱并按需更换高压 线和 或分电器盖 火花塞 1 卸下空气滤清器输出软管 2 抓住高压线的盖 拔出高压线然后拆下火花塞 3 检查火花塞是否有 电极磨损 积碳 绝缘体损坏 4 如果发现任何不正常 相对应调整火花塞间隙 或用火 花塞清洗剂清洁火花塞或换用指定的新火花塞 火花塞空气间隙 a 1 0 1 1 m m 0 0 3 9 0 0 4 3 i n 火花塞型号 N G K B P R 5 E 1 1 5 安装火花塞并定力拧紧 火花塞拧紧扭矩 2 5 N m 2 5 k g m 1 8 0 l b f t 6 抓住高压线盖 连接高压线 7 安装空气滤清器输出软管 小心 更换部件时不要使用金属代替高压线 安装高压线时必须完全插进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点火系统 6 F 7 4 6 7 抑噪器 1 断开抑噪器耦合器 2 用欧姆表检查确认电容器不导电 电阻阻值约 2 2 k 3 如果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 更换抑噪器 点火模块组件 点火器 检查前准备两节新的 1 5 V电池 一个 1 2 V 3 4 W灯泡和一个 1 2 V 蓄电池 充满电 1 从车上拆卸点火线圈总成 2 从支架上拆卸点火模块组件 3 排好两节新的 1 5 V 电池 检查总电压约 3 0 V 4 在点火器接线端 C和蓄电池正极间接上灯泡 然后将蓄 电池负极接至点火器上 检查灯泡不亮 5 连接蓄电池和点火器负极接头 当蓄电池正极接头接至 I G t 点火器接头时 检查灯泡是否亮 如果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 更换点火器 6 安装点火器并连接点火器耦合器 点火系统 6 F 8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4 6 8 点火线圈 1 抓住高压线盖拔出高压线 2 脱开点火线圈耦合器 3 测量初级和次级线圈电阻 点火线圈电阻 2 0 时 初级线圈 0 8 6 1 0 6 次级线圈 1 1 2 1 5 2 k 4 如果电阻超出范围 更换点火线圈 分电器 分电器盖和转子 检查盖和转子有无裂纹 接线柱有无腐蚀和磨损 必要时更 换 信号转子空气间隙 1 拆卸分电器盖和转子 2 用塞规测量信号转子齿和 C M P 凸轮轴位置 传感器 信 号发生器 之间的间隙 信号转子空气间隙 a 0 2 0 4 m m 0 0 0 8 0 0 1 6 i n 3 如果间隙超过范围 松开 C M P 凸轮轴位置 传感器 信 号发生器 螺钉 用一字螺丝刀松开 C M P 凸轮轴位置 传感器 信号发生器 并调整间隙至规定范围内 调整完毕 拧紧固定 螺钉并重新检查间隙 注意 必须确保 C M P 凸轮轴位置 传感器 信号发生器 齿无任 何金属物 4 安装转子和分电器盖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点火系统 6 F 9 4 6 9 C M P 凸轮轴位置 传感器 感应线圈 电阻 1 断开分电器导线耦合器 2 用欧姆表测量感应线圈的电阻 感应线圈电阻 2 0 0 2 6 0 2 0 时 3 如果电阻超出范围 按以下步骤更换 C M P 凸轮轴位置 传感器 信号发生器 4 拆卸分电器盖和转子 5 拆卸 C M P 凸轮轴位置 传感器 信号发生器 固定螺 钉 6 更换 C M P 凸轮轴位置 传感器 信号发生器 7 按前所述调整信号转子空气间隙至规定范围内 8 安装转子 分电器盖密封圈和盖 点火正时 注意 发动机起动前 变速换档杆置入 空档 拉上驻车操纵手 柄 检查和调整 1 用便携式故障诊断仪 T E C H 1 时 关闭点火开关 把诊 断仪接到数据链接器 专用工具 用便携式故障诊断仪时 包括 A 0 9 9 3 1 7 6 0 1 1 T e c h 1 便携式故障诊断仪 B 大容量数据储存箱 E C M 2 0 或更新版本 C 0 9 9 3 1 7 6 0 3 0 1 6 1 4 针诊断仪连接线转接头 2 发动机起动并暖机至正常温度 3 确认除点火开关外所有电气负荷关闭 4 确认怠速在规定范围内 参见 6 E 章 点火系统 6 F 1 0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4 7 0 5 把正时灯接到第一缸高压线 6 按如下步骤把点火提前角固定在初始位置 如用便携式故障诊断仪 T E C H 1 a T E C H 1选到 M I S C 状态把点火提前角固定在初始位 置 如不用便携式故障诊断仪 T E C H 1 a 将 T E C H 1从诊断接头上拔下 如果接上 用维修线连 接监控器耦合器 D和 E接线端 以便将点火角提前定在初始位 置 7 用正时灯 检查正时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初始点火提前角 测试开关接线端接地或用便携式故障诊断 仪调整 8 1 上止点前 怠速时 点火顺序 1 3 4 2 专用工具 D 0 9 9 0 0 2 7 3 0 1 或 0 9 9 3 0 7 6 4 2 0 8 如果点火提前角不符合要求 然后松开凸缘螺栓 在发 动机运转时 转动分电器总成调整点火提前角 然后拧紧螺栓 拧紧扭矩 a 2 0 N m 2 0 k g m 1 4 3 l b f t 9 拧紧分电器凸缘螺栓后 重新检查点火提前角是否符合 要求 1 0 检查和 或调整初始点火提前角后 取下 T E C H 1或拿掉 监控器耦合器上的维修线以解除初始点火正时固定 1 1 发动机怠速 测试开关接线端不接地 车辆不移动 检查点火提前角约为上止点前 8 B T D C 8 上下几度变化为正 常 说明正时电子控制系统在工作 同时 在上止点提前角下 测发动机转速 如果以上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 检查 C T P开关 测试开关接 线端回路和 E C M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点火系统 6 F 1 1 4 7 1 分电器总成 拆卸 1 断开蓄电池负极电缆 2 断开分电器 C M P 传感器 耦合器 3 卸下分电器座 为方便重新安装 以正常方向旋转曲轴 从曲轴皮带轮侧顺时针 以使分电器转子定位在分电器盖 1 号端子 4 卸下分电器凸缘螺栓 5 拔出分电器外壳总成 点火系统 6 F 1 2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4 7 2 安装 1 如果在分电器的拆卸过程中 分电器转子没有定位在发 电器盖 1 号接头上 参照以下步骤 顺时针旋转曲轴 飞轮上的 T 标记对准正时匹配标记 板 在对准两标记后 卸下缸盖 目视确定摇臂不在曲轴凸轮 1 号缸上 如在 将曲轴旋转 3 6 0 0重新对准两标记 2 检查 O 形环是否损坏或磨损 根据需要更换 3 用外壳上的 V 标记对准齿轮上的冲孔标记 4 将分电器插入到齿轮箱中以使分电器凸缘中心与分电器 齿轮箱分电器凸缘螺栓孔一致 当完全插好分电器后 分电器转 子的位置如图所示 通过临时拧紧凸缘螺栓确保分电器在初始位置 5 检测以确保转子处于良好状态 6 检查分电器盖并根据需要清洗或更换 7 确保分电器盖密封正确定位并安装好分电器盖 然后用 螺钉拧紧 8 连接分电器耦合器 9 连接蓄电池负极电缆 1 0 如前所述检查和调整点火正时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点火系统 6 F 1 3 4 7 3 专用工具 起动系统 6 G 1 昌河北斗星微型客车维修手册 4 7 4 6 G 部分 起动系统 0 9 k w 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