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11章练习166页(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三、简答题答案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从广义上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资源配置是要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三大基本问题;资源利用是要解决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问题。2.简述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 答: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这条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在生产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社会生产两种产品的最大可能。它表明社会生产的产品数量是有限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即它反映了资源稀缺对社会可以提供商品数量的限制。3.选择与资源稀缺之间的联系。 答: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做出选择。选择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任何选择的结果不仅会带来某种好处,又会招致一定的成本。这就意味着选择是有代价的,选择的代价由机会成本来衡量。4.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资源使用的效率和资源总量的变动。 答:如果社会以有效率的方式解决了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那么社会稀缺资源得到了充分使用,资源使用是有效率的。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选择一点,此时,社会充分利用了生产资源,表明社会资源没有得到最充分的使用。5.简要说明基本经济制度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 答: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当今世界上有两种基本的经济制度。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即通过市场上的价格调节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另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即通过中央计划决定生产什么产品以及这些产品的生产数量、利用何种方法进行生产和生产出的产品分配给谁的问题。这种制度的优点是可以发挥集中的优势,缺点是缺乏效率。当然,在现实经济中,许多国家并非采用纯粹的市场经济制度或计划经济制度,往往是二者的结合,并且大多数国家倾向于市场经济制度。四、计算题1琳达1小时可以读80页经济学书,她还可以1小时读100页心理学著作。她每天学习8小时。请计算琳达阅读160页经济学著作的机会成本? 答:琳达阅读160页经济学著作花两小时,两小时可以阅读的200页心理学著作。所以,琳达阅读160页经济学著作的机会成本是200页心理学著作。2你的英语成绩是90分,经济学成绩也是90分。你想使英语成绩从90分提高为91、92、93、94、95、96,就得把更多时间投在英语上而降低经济学的成绩,这样与之对应的经济学成绩是89、87、83、77、68、56。请回答你每增加一分的英语成绩的机会成本以及把英语成绩从95提高到96的边际机会成本? 答:使英语成绩从90分提高为91、92、93、94、95、96,每增加一分的英语成绩的机会成 本分别是降低的经济学成绩1、2、4、6、9、12分;当把英语成绩从95提高到96,这增加的最后一分的机会成本(或边际机会成本)是经济学降低12分。3如果年收入5万元,纳税20%,超过5万元以上的部分税率50%,请计算一个有6万元年收入的人的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答:当收入总额为6万元时,平均税率(5*201*0%)/6=25%;边际税率504 两个变量关系的多种表述形式有哪些? 答:文字、图形、表格、数字5 如何表述三个变量的关系? 答:图形、表格、数字五、案例分析题1上网的机会成本背景材料:上网在高等院校的学生中非常普遍。如果每个学生每天上网2小时,这大概相当我们每天除睡觉吃饭以外可以用于学习时间的五分之一左右。如果平均每人每天的上网时间达到5小时左右,可以支配的时间就不足半天了。观察发现,在考试期间,学生的上网时间会明显减少,大概每天只有不足一小时。问题:(1)什么是机会成本?(2)根据上面的资料,上网的主要机会成本是什么?列出上网的其他机会成本。答案要点:(1)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是指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造成的代价。(2)上网挤占了学习的时间是上网的主要机会成本。上网的机会成本还包括,上网影响了对眼睛的保护;上网造成了锻炼减少,使身体素质下降;上网减少了同学之间交流的机会。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8)三、简答题1. 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需求会产生什么影响?(1)产品X变得更为时尚;(2)产品X的替代品Y的价格上升; (3)预计居民收入将上升; (4)预计人口将有一个较大的增长; 答.(1)对产品X的需求将增加.因为产品X变得更为时行将增强人们对它的偏好,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对产品X的需求量都较前增加。(2)对产品X的需求将增加.因为产品X的替代品Y的价格上升将使人们转而多购买X以替代涨价了的产品Y,从而与任一价格相应的产品X的需求量都较前增加,其需求曲线随之向右上放移动。(3)对产品X的需求将增加.因为居民收入的上升将增强居民的购买力,增加对产品X在内的正常商品的购买量,与任一价格相应的产品X的需求量都将较前增加,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4)对产品X的需求将增加.因为人口的较快增长将产生由新增人口对产品X的额外需求,因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对产品X的需求数量随之增加,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2. 下列事件对某产品供给的有何影响?(1)生产该产品的技术有重大革新。(2)在该产品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了。(3)生产该产品的工人工资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4)预计该产品的价格会下降。答(1)该产品的供给将增加。因该产品生产技术的重大革新将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从而在任一价格下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该产品数量都有所增加,表现为其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2)该产品的供给将减少。因为企业数目的减少将直接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减少该产品的供给数量,表现为其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3)该产品的供给将减少。因为生产该产品的工人工资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提高其生产成本从而减少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数量,这表现为其提供曲线向左上方移动。(4)该产品的供给将增加。因为该产品的价格预计要下降时生产者会赶在价格下降之前尽量多生产和出售产品,以免受到或减少受到价格下降的损失,其供给曲线便会向右下方移动。3. 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电视机、CD、VCD、手机”一类高级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什么?提价、降价答: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的办法;对电视机.录像机这类高档消费品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对需求富于弹性的产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所以,从提高生产者收入的角度来讲,农产品这类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应该采取提价办法,而电视机.录像机这类需求富于弹性的高级奢侈品应该采取降价的办法。4. 某城市大量运输的需求价格弹性经估算为1.6,城市管理者为增加大量运输的收入,运输价格应该增加还是降低?答:运输价格应该降低。因为大量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约为1.6,即其需求富于弹性。而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于销售者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若某种商品活劳务的需求是富于弹性的(缺乏弹性的),则降低价格将为销售者带来较多的(较少的)收入,而提高价格会使销售者的收入较前减少(增加)。因此这里为了增加富于弹性的大量运输的收入,应当降低运输价格。5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以后谷物要涨价,收入会增加。对这两种说法你有何评价 答:气候不好对农民有没有好处取决于农民收入在气候不好条件下是如何变动的。当然,气候不好会直接应到谷物的产量,导致农业歉收,即农产品的供给减少,这表现为农产品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假如此时市场对农业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即需求曲线固定不变,那么农业产品供给的减少将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由于一般地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知,此时农民的总收入将随着均衡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因此,当需求状况不因气候不好发生变化并且对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气候不好导致的农业歉收对农民收入增加是有利的。当然,如果需求状况也同时发生变化,或者需求不是缺乏弹性,那么农民将不因气候不好而得到更多的收入。所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对弹性系数及需求状况的假定,为此不能一概而论。四、计算题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 =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答:(1)由均衡价格等式:Qd=Qs,即,505P=10+5P,可解得均衡价格Pe=6,均衡产量Qe=20。(2) 同理,由均衡价格等式:Qd=Qs,即,605P=10+5P,可解得均衡价格Pe=7,均衡产量Qe=25。2.一城市乘客对公共汽车票价需求的价格弹性为0.6,票价1元,每日乘客数量为55万人。市政当局计划将提价后净减少的日乘客数量控制为10万人,新的票价应为多少? 答:设公共汽车票价需求函数为Q=f(P),又知道票价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6。需求价格弧弹性公式为e= Q/ P (P1+P2)/(Q1+Q2),将数值代入公式中,0.6=10/(P1) (P+1)/55+(5510),可解得P=1.43.已知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d=602P,供给函数为Qs=30+3P。求均衡点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答:由均衡价格等式:Qd=Qs,即,602P=30+3P,可解得均衡价格Pe=6,均衡产量Qe=48。又因弹性公式为e=dQ/dP P/Q,根据所给出的供给和需求函数表达式及所求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可以计算出均衡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0.25,供给的价格弹性为0.375。4.某人对消费品X的需求函数为P=100 ,分别计算价格P=60和P=40时的价格弹性系数。 答:由需求函数为P=100 ,可解得Q=(100P)2 。根据点弹性公式e=dQ/dP P/Q,可以求得e=2(100P)×(1)×P/(100-P) 2 =-2P/(100-P)。于是,可解得价格P=60的和P=40时的价格弹性系数为-3和-4/3。5. 假设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函数为:LS-6+2W,LD9-0.5W。W为工资(单位:元),L为工人数(单位:万人)试计算:当劳动供求均衡时的均衡工资和均衡劳动量;若政府规定最低工资为9元,有多少人愿意工作?假定代替最低工资规定的是政府同意厂商每雇佣一个工人就向厂商补贴3元,计算均衡条件下新的均衡工资和均衡劳动量及政府的补贴额。 答:当劳动供求均衡时的均衡工资和均衡劳动量(W=6元,L=6万人)若政府规定最低工资为9元,有12的万人愿意工作。(W=9,LS12,LD=4.5)假定代替最低工资规定的是政府同意厂商每雇佣一个工人就向厂商补贴3元,均衡条件下新的均衡工资为6.6,均衡劳动量为7.2万人,政府的补贴额为21.6万元。(LS-6+2W,LD9-0.5*(W-3),得W=6.6,L=7.2,政府的补贴额3*7.2万人)五、案例分析题1谷贱伤农背景材料:谷贱伤农描述的是: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不仅不增加反而减少了。情况似乎更糟,为了增加收入,没有其他技能或者不愿意离开土地的农民就会尽量增加产量以便在不利的市场竞争面前能有一个好的结局。然而,这种努力最终并没有带来多大回报,在解决了温饱之后试图使得生活得到更大改善的农民仍然处于这种恶性循环之中。与此相联系,大量开垦荒地,过度放牧等,已经使得产量增加速度放慢,同时与生态环境有关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庆幸地是,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正试图解决这些问题。问题:(1)为什么农民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问题?(2)面对着这种恶性循环,你对政府有什么建议吗? 答案:(1)这种现象可以用弹性原理加以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增加,从而导致市场均衡价格下降。但是由于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因而价格下降造成的需求量或销售量增加并不大。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2)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并不是单一一个农民的问题。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无力改变这种状况。也就是说,在这一问题上,市场出现失灵的特征,这就需要政府的干预。可供选择的措施包括:减少耕种;减少农民负担,增加农民直接补贴;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等。2房地产的价格1、 背景材料:我们知道,大城市的房价远远高于中小城市。在我国西北部地区最小城市中平均房价是每平方米700元,而最贵的地段也不过是1500元左右;而在中心城市,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5000元左右,最贵的地段的豪华写字间可以达到每平方米12000元左右。在北京的海淀区西一套住房,达到每平方米40000元。2010年4月国务院发布房产调控新政,敦促各地严控房价飚升,各地开始严格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限定购房套数;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根据你了解的各地落实新国十条的实施细则,房产新政将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何种影响?(首先影响需求还是供给?需求或供给变化的方向?用均衡图表示)问题:(1) 解释什么叫地租、租金和准租金?并说明租用楼房的费用属于哪一种。(2) 为什么普通城市和中心城市的房价差别如此之大,试用经济学的原理加以说明。 答案:(1)地租就是厂商使用地主的土地所必须支付给地主的报酬。租金和准租金是对地租概念的扩展。对于一种特定资源而言,在供给固定的条件下,需求决定这种资源的价格。由于这种价格类似于地租(率)的决定,因而租金被用来泛指具有固定供给的一般资源的价格,而不只局限于土地。当固定不变的含义由长期推广到短期时,租金概念又被进一步推广到准租金。准租金是指短期内固定不变的资源或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益(率)。租用楼房所付的费用应属于租金的范畴。(2)根据土地的价格使土地租金的资本化,与土地租金成正比,我们实际上可以得到,楼房的价格不过是楼房租金的资本化。根据要素市场理论,楼房的租金应该是由楼房所能创造的边际产品价值决定的。实际上,租金是与租用的楼房所能创造的利润成正比的。经济落后,商业发展的空间很小,所以在这里开设商店等,所能创造的利润十分有限,甚至会亏损,所以其楼房租金很低,而在中心城市,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在这里开设商店或创办公司、工厂,可能会获得巨大的利润,所以其房租也必然很高。同样,发达地区基础和外部环境好,吸引资金容易,货币供应充分,实际利率低。例如,一套普通城市房价=年收益/实际利率=2万元/2%=100万元;同样面积一套中心城市的房价=年收益/实际利率=4万元/1%=400万元。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三、简答题1.简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答:所谓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不断增加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消费者从增加的一单位该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是递减的,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用随着该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2.简要说明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 答:总效用和边际效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曲线加以表示。如图3.1。图中给出了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因而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另一方面,由于总效用是在此之前的所有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和,因而只要边际效用大于零,总效用就会逐渐增加。当商品的边际效用为0时,总效用不再增加,即达到最大值。边际效用出现负数值时,总效用开始递减。3.简要说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不要) 答: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保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增加一单位该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逐渐减少的。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是容易理解的。在保持消费者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则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随着第一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第二种商品消费量减少,第二种商品相对稀缺,因而消费者就会更偏爱第二种商品。这时,只有得到更多的第一种商品,消费者才愿意放弃这种稀缺的商品。4.何为无差异曲线,它有什么特征。(不要)答: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无差异曲线通常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无差异曲线有无数多条,每一条代表消费者消费商品组合的一个效用水平,并且离原点越远,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就越高。第二,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因为在交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了相同的效用,这与第一特征相矛盾。第三,无差异曲线通常向右方倾斜,并且凸向原点。这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决定的。5.简述消费者均衡及其条件。 答:消费者的均衡在于一条既定的预算约束线限定的范围内寻求可以处于最高效用等级的商品组合点。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消费者将会在预算约束线限定的范围内选择某一商品组合,力图使得这一组合点远离原点,以便获得尽可能高的效用。因此,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点位于预算约束线上。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可以由一系列无差异曲线加以表示。当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时,消费者达到均衡。此时,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相等,即上式被称为消费者的均衡条件。它表示,在一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为了得到最大的效用满足,消费者应选择的最佳商品数量组合应该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换一句话说,在消费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某种商品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等于市场上这一单位商品可以换取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四、计算题1.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55元,全部用于购买食品和衣服,食品和衣服的价格分别为5元和10元。已知两类商品对张某的边际效用值如表21所示,试求张某购买食品和衣服各多少?消费量 消费食品的边际效用 消费衣服的边际效用1 25 402 23 353 20 304 18 25 5 15 206 10 15答:当张某用20元购买食品,30元购买衣服时,能得到最大的效用。2.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和Y的无差异曲线上斜率为dY/dX=-20/Y的点上实现均衡。已知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PY=5,那么此时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解:消费者均衡条件为 dY/dX = MRS = PX/PY 所以 -(-20/Y)= 2/5 Y = 50 根据收入I= XPx+Y PY,可以得出 270=X2 + 505 X=10 则消费者消费10单位X和50单位Y。3. 若消费者张某消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UX2Y2,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X5元,求:(1)张某的消费均衡组合点。(2)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X以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则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3)若某工会愿意接纳张某为会员,会费为100元,但张某可以50%的价格购买X,则张某是否应该加入该工会?答:(1)由效用函数UX2Y2可得MUx2XY2,MUy2Y X2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Ux/MUy2XY2/2Y X2Y/XPx/Py2/55002X5Y可得X125 Y50即张某消费125单位X和50单位Y时,达到消费者均衡。(2)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意味着商品X的价格发生变动,预算约束线随之变动。消费者均衡条件成为:Y/X1/5.5001X5Y可得 X250 Y50张某将消费250单位X,50单位Y。(3)张某收入发生变动,预算约束线也发生变动。消费者均衡条件成为:Y/X1/54001X5Y可得 X200 Y40比较一下张某参加工会前后的效用。参加工会前:UX2Y21252×50239062500参加工会后:UUX2Y22002×40264000000可见,参加工会以后所获得的总数效用较大,所以张某应加入工会。4.假定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X和Y,X的边际效用函数为:MUX = 40-5X,Y的边际效用函数为:MUY = 30-Y,消费者的货币收入M = 40,并且PX =5,PY = 1,那么消费者的最佳消费组合应是怎样的? (提示:多种商品数量选择的消费者均衡原则) 答:根据多种商品数量选择的消费者均衡原则有(40-5X)/5(30-Y)/1和405X+Y;联立解出X3;Y25)5假定商品X的价格Px = 10,商品Y的价格PY = 2,消费者收入M =100。求:(1)预算线的方程式;(2)M和PY不变,PX下降50%时的预算线的方程式;(3) PX和PY不变,M增加1倍时的预算线的方程式(提示:多种商品数量选择的消费者均衡原则)。 答: (1)预算线的方程式10010X+2Y;(2)预算线的方程式100=5X+2Y;(3)预算线的方程式200=10X+2Y。五、案例分析题1奢侈品的需求背景材料:1899年,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批评家凡勃伦对消费享乐主义进行了彻底俄研究,出版了一本名为有闲阶级论的书,阐述了一种摆阔气的消费理论。凡勃伦的观点是,随着财富的扩大,驱动消费者行为的已经越来越既非生存也非舒适,而是要获得人们的尊重和羡慕。因而,出现了摆阔气的消费理论。这种消费是以消费品代表一定的社会地位和阶层,表示教养和品位。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在我国出现了一个暴富阶层,对这个消费群来说,商品价格越高越具有吸引力。他们会选择最昂贵的商店、酒店,吃饭动辄上万元,他们就是把消费作为身份和地位的一种代表,商品价格越高越能体现其地位,或者说越奢侈,越能体现其地位,就在北京近郊,有一个富商花了600万买了一栋别墅,然后说别墅盖得不好,轻易的将别墅炸掉,要重新找人设计建造。并且统计数字也表明,如果这些暴富阶层出入的地方的商品进行降价,在很短的时期内销售额可能会增加,但在长期内就会失去这些顾客。问题:(1) 根据所学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理论,分析这一现象。并说明这些商品需求曲线的形状。(2)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下列商品需求的变化情况:奢侈品、正常商品、低档品。 答案:(1)上述现象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这类商品的特殊性,当其价格上升时,其收入效应是正的,并且非常大,虽然替代效应为负,但其绝对值小于收入效应,所以其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2)随着收入的增加,上述奢侈品的需求会增加,而且增加速度超过收入的增长;正常品的需求也会增加,而低档品的需求则会减少。第四章 厂商理论三、简答题1简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答: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2等产量线及其特征 答: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其特征是:四、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数。五、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存在。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六、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七、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负数且递减,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斜率。3某企业打算投资扩大生产,其可供选择的筹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利率10%的银行贷款,二是利用企业利润。该企业的经理认为应该选择后者,理由是不用付利息因而比较便宜,你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吗? 答:他的话没有道理。在作经济决策时,必须重视隐性成本的计算。所谓隐性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企业自己所拥有的资源的价值,这个价值必须按照它可能的最好的用途来计算。本例中,如果企业利润不投入自己的企业而贷给其他人经营,它的可能得到年利率10%的利息收入的话,这两种筹资方法对该企业来说是不可轩轾的。4试述规模经济及其原因 答: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两种生产要素按同一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要素增加的倍数。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称为内在经济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主要有:可以利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称为外在经济,引起外在经济的原因主要有:个别厂商可以从整个行业的扩大中得到更加方便的交通辅助设施、更多的信息与更好的人才,从而使产量与收益增加。5为什么说厂商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吗? 答: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由位于AVC曲线以上的那部分MC曲线所表示。该曲线表示的是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所愿意生产、销售的商品的数量。由于AVC曲线以上的那部分MC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所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同时,对于行业供给曲线,由于其是行业内各个厂商的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加总而得到,因此也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一般来说不一定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根据行业成本递增、递减、不变,使得行业长期供给曲线表现为向右上方倾斜向右下方倾斜和水平三种形状。四、计算题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2Q+P=6 即Q=3-0.5P,求P=2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如果企业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 答:已知:PX/PX=5%QY=100008000=2000QY=(10000+8000)/2=9000代入交叉弹性公式:Exy=(QY/ QY)/(PX/PX)求得Exy的值。2已知某企业的收入函数为TR=10Q,当Q=8时,企业总成本的为90,固定总成本为78,求企业的全部贡献利润? 答:已知:全部贡献利润=TR-TVCTVC=TC-TFC将各数字代入公式即可求出。3已知一垄断企业成本函数为:TC=5Q的平方+20Q+1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140-P,试求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价格和利润?答:已知: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条件为:MR=MC;Q=140PD得:AR=P=140P TR=140QQ的平方 MR=1402Q MC=10Q+20分别求出Q、P、R(利润)。4.某出版社将要出版一本售价为10元的书。出版该书的固定成本为5000元,每本书的可变成本为5元。那么,出版社的收支平衡点在哪里?答:设该出版社出版X本这种书可以达到收支平衡,则50005X10X解得X1000所以,该出版社出版1000本书时,可以达到收支平衡。5.假设某企业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3Q24Q80当生产3单位产品时,总成本为290。试求总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和平均成本函数。答:由于MCdTCdQ,所以TCMCdQ(3Q24Q80)dQQ32Q280QA,其中,A为任意一常数。又,当Q3时,TC290所以332×3280X3A290A5总成本函数为TCQ32Q280Q5根据总成本函数可得可变成本函数为VCQ32Q280Q平均成本函数为ACTCQQ22Q805Q5、 案例分析题1校园餐馆的选择背景材料:你可能经常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每到寒暑假时,学校里的部分风味餐厅都会有好几家停止营业,而只留下学生食堂或职工食堂继续供餐。而其他地方的餐馆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问题:试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答案提示:上述现象可以用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予以解释。经营一家餐馆或餐厅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是指餐馆房屋的租金、厨房设备、桌子、盘子、餐具等等,这些成本是不随就餐人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称为固定成本;而另外一些成本是随就餐人数而不断调整的,包括购买食物的成本、厨师和服务员的工资、营业税支出等,这些属于可变成本。在一家餐厅决定是否营业时,必须从营业收入和成本的对比情况出发,当营业收入可以弥补全部成本并能有所盈利时,餐馆当然会选择继续经营。但是,是不是说如果餐馆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全部成本,餐馆就一定停业呢?实际上不是这样,还要看营业收入和可变成本之间的对比情况,只要经营的收入大于可变成本,餐馆就会继续营业,只有从顾客得到的收入少到不能弥补餐馆的可变成本时,餐馆才会停止营业。就学校的餐厅或学校附近的餐馆来说,就餐的主要是学生,所以在寒暑假期间,其顾客一般会非常少,以至于其收入不足以弥补可变成本,所以这些餐厅在暑假期间一般都会停止营业。而其他地方的餐厅则一般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第五章市场理论:竞争与垄断三、简答题1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部分? 答:面对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厂商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的均衡条件来确定符合其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产量供给市场。既然这一产量是厂商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的产量,也就是既定市场价格下,厂商愿意并能够提供的最大产量。这种价格与产量的一一对应关系,即为供给函数。由于对应每一市场价格,厂商总是将产量确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处,也即在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处。边际收益曲线是水平的,因此每一价格下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都在边际成本曲线上,从而所有的价格与产量的组合都在边际成本线上。此外,由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是厂商停止营业的点,也就是说,只要市场价格下降至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及以下,厂商的产量为零。从而得出结论,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SMC曲线等于和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的部分。2为什么厂商在短期亏损时仍然生产?在什么情况下不再生产? 答:当平均收益曲线低于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高于平均变动成本最低点,厂商亏损经营。根据MR=MC的均衡条件,厂商确定均衡产量。通过收益与成本的衡量,考察厂商的盈亏状况,可见厂商亏损。然而,由于市场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即厂商收益足可弥补生产中所投入的全部可变成本并有剩余,这部分剩余可用来补偿生产中所投入的部分不变成本。不变成本是生产中已投入的,并且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或者说,产量为零,不变成本也存在。这样,厂商面临生产与停产的权衡。在该价格下,生产的亏损要小于停产,因此,厂商仍然生产,即亏损经营。如果市场价格继续下降,使平均收益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切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厂商处于生产临界点。在这一价格水平下,生产与不生产的结果是一样的,即都损失全部的不变成本。这一点便成为临界性的点:价格稍高,厂商即使亏损也要生产;而价格稍低,厂商则将因亏损而停产。3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状态下能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答:在长期,垄断竞争厂商可以调整规模,也可以加入或退出生产集团,从而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为零,即在均衡点上,d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相切。从长期考察,如果厂商获得超额利润,从而要吸引更多的厂商进入该生产集团,每个厂商所占有的市场份额都将因此而减少,表现为D曲线向内移动。随着D曲线的移动,代表性厂商的均衡状态将被打破,产量和价格要重新调整,这种调整的过程要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生产集团内不再有厂商进入,即各厂商经济利润为零,并且代表性厂商选定的生产规模下,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量对应着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交点。可见,在长期均衡产量上,利润为零,且存在一个d曲线与D曲线的交点。4可能引起完全垄断的条件有哪些? 答:垄断市场的形成有其特殊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资本资源的供给。(2)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3)政府特许的行业。(4)自然垄断。5消除外部性不良影响的方法 四、计算题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3Q2+10Q+200。当市场上产品价格P=100时,求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答:MC=0.3Q2-6Q+10MR=P=100 令MR=MC可得均衡产量Q=15(Q=2舍去)利润=PQ-STC=1112.5某完全竞争市场中一个小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2Q2+30Q+40。当市场价格下降至多少时,该企业须停产?答:TVC=0.1Q3-2Q2+30Q则AVC=0.1Q2-2Q+30MC=0.3Q2-4Q+30令MC=AVC可得:Q=103.某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80-2Q,总成本函数为TC=30+20Q,试求:(1)该完全垄断厂商获得最大利润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2)该完全垄断厂商遵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答:(1)MC=20MR=80-4Q令MR=MC则Q=15,P=50,=420(2)令MR=P=MC可得:Q=30,P=20, =5104.垄断厂商的总收益函数为TR100QQ2,总成本函数为TC106Q,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答:当MRMC时,厂商利润达到最大。由TR100QQ2得MR1002Q由TC106Q得MC61002Q6Q47根据垄断厂商的定价原则PARTR/Q100-Q,有P100Q53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47,价格为53。5.已知一垄断厂商成本函数为TC5Q220Q10,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140P.试求:该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价格及利润。答: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MRMC由QD140P得P140QARP140QTRAR*Q140QQ2对成本和收益函数求导,从而MR1402QMC10Q20所以有1402QlOQ20QlO则P14010130厂商的利润为TRTC140QQ25Q220Q-10590该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10,价格为130,利润为590。五、案例分析题1买卖污染许可证背景材料:大多数环境管制都是通过限制企业或个人排放污染物。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是很有效,它并不适合所有的排放,并且,它只是政府的一种强制管制,并没有考虑到排放量和治污成本之间的关系,没有考虑到激励因素,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产生低效率。在1990年空气洁净修正法案中,美国政府发行了一定数量的许可证,用许可证及其交易来控制全国每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这一计划的创新之处就在于许可证可以自由交易。电力产业得到污染许可证,并被允许拿它像小麦一样进行买卖。那些能以较低成本降低硫化物排放的厂商会这样做,卖出他们的许可证。另外一些需要为新工厂争取更多额度许可证的,或没有减少排放余地的厂商会发现,比起安装昂贵的控污设备或是倒闭来说购买许可证或许更经济一些。问题:(1) 解释什么是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2) 外部影响会导致资源配置失当,说明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导致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及解决办法。 答案:(1)根据外部影响的好与坏,外部影响可以分为正的和负的两种,当外部影响引起他人效用的降低或成本的增加时,称为负的外部经济影响,也就是外部不经济;当外部影响引起他人效用的增加或成本的降低时,称为正的外部经济影响,也就是外部经济。(2)外部影响的存在将会导致资源配置失当,使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一般来说,当存在外部经济时,社会成本低于私人成本,而社会收益大于四人受益,往往会导致私人活动的水平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低水平。当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条件下,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大于社会受益,这往往会使私人活动的水平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对于由于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失当,可以采取如下政策予以纠正:使用税收和津贴政策;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使用规定财产产权的方法。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确立明确的产权,外部影响的情况就不会发生。上面材料中的政策就是根据明确产权并允许交易的方式改进资源配置效率的。第六章 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三、简答题1. 为什么计入GDP 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能是总出口? 答:净出口即出口产品、劳务的收入与进口产品、劳务的支出之间的差额。由于出口的产品和劳务是国内生产的,是国外部门用于购买国内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应计入GDP。而进口的产品和劳务是对国外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应在GDP中扣除。净出口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2.简述区别名义GDP和实际GDP的理由?答:由于国内生产总值是按现行市场价格计量的,所以在最终产品总量不变时,单纯的价格水平上升也会使GDP增加。当考察一国实际产出时,需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由此导致的总量差别,就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差别。名义GDP是以当前市场价格计算的GDP。实际GDP则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名义GDP与实际GDP可相互折算。这亦需引入一个新的概念:GDP折算指数,即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相当于本期与基期价格变动程度。3.国民收入核算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GDP核算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最终产品价值又等于生产过程中价值增殖的总和,因而可以通过核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价值增殖来求得当期的GDP,这就是生产法。任何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有投入便要收取报酬,即企业生产的价值要分解为支付给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包括工资、租金、利息、利润等,形成要素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于是得出: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根据这一等式,就可以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当期的GDP,即收入法。此外,由于产品是用来售卖的,所有最终产品的价值都要通过最终产品的购买者的购买支出来实现。因此,从全社会看,总产出就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其中存货投资作为企业的投资支出,包括在总支出之中)。这样,GDP也可以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总和来求得,即支出法。这样,得到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4.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答:总需求曲线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下倾斜的曲线,它的斜率是负数,表明社会总产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呈反向变动的关系。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越高,总需求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总需求量越大,这与微观经济学中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即需求法则是一致的。价格水平与总产量之所以呈反向变动的关系,原因在于,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将导致货币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增加,将引起利率上升,进而导致投资减少,使总产量下降。相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将导致货币需求减少,进而导致利率下降,较低的利率刺激了投资,从而使总产量增加。5.在古典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中,当政府支出增加时,价格水平、总产出如何变化? 答:一般地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政府支出增加,则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总供给曲线不变时,总需求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也上升;总需求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也会下降,即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