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陶寅初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综述(最终稿)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自我和谐及其关系的研究综述00522136陶寅初湖州师范学院教科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050221班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幸福感受和心理健康。 而主观幸福感和自我和谐正是分别衡量幸福程度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因此对于主观幸福感和自我和谐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国内外也开始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 在对现有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后,分别从主观幸福感和自我和谐的概念、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自我和谐;心理健康Research onUniversity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Self consistencyand congruenceand TheirRelationship05022136Tao YinChu HuzhouTeachers CollegeFac ultyof Educationand Technology specializedfield ofApplied Psychology050221Abstrac t:Along with thedevelopm entof thetim es,it isincreasingly concernedabout theirfeelings ofhappiness andm entalhealth.The subjective w ell-being andself consistencyand congruencerespectively measuring happinessis theextent andm entalhealth anim portantindicator.Because oft hissubjective well-being andself consistencyand congruenceresearch m ore andmoreattention athom eand abroad,also begana number ofrelevant studies.In the currentdom esticand foreignresearch resultsw eresum marized,respectively,from asubjective well-being andself consistencyand congruence,research progressand researchm ethodsthree aspectsw erereview ed.Keyw ords:subjectivewell-being;self consistencyand congruence;m entalhealth幸福,这个自古一直被人们所讨论的话题,在现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越来越被关注。 主观幸福感,这是幸福研究领域一个新兴的概念,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意实现是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地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主观幸福感研究概述)。 它是反映个体在某一社会中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参数。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自我和谐作为一个对心理健康的新的评判标准而出现。 根据C.R.Rogers的人格理论,自我和谐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12。 自我和谐是个人与他人、环境、经验等在意识形态上保持一致性,反映了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同意。 概括起来说自我和谐实际上就是指个体为适应客观世界而进行自我调节,他的完成和构建就是不同因素之间的和谐统合3。 过去关于主观幸福感和自我和谐的研究较少,但因它们的研究角度比较新、很有开拓意义,而且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际价值,逐渐开始变成研究热点。 近年来,国内外对此也有了一些综述性及相关性研究。 通过经过了对KI的全文期刊、报刊及硕博论文库和其他网络资源的搜索,收集到了一些对于分别对于主观幸福感和自我和谐这两个项目的一些研究资料,经过后本文对其进行介绍和总结。 1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1.1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和结构国内外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的定义和其结构的研究比较统一,一般都是以Diener的定义为基础的。 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心理指标,包括是生活满意程度、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等因素,具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的特点4。 他还认为人们可能是以认知的形式或者是情感的形式来评价自己的生活。 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它,但事实上人们都存在着一定水平的主观幸福感。 它实质上是外在的良性刺激所诱发的一种具有动力性和依赖性的积极情绪体验。 主观幸福感主要有认识成分和情感成分构成5。 认知成分就是指生活满意度,情感成分则可以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生活满意度是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性指标,是更有效的肯定性很亮标准,是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另一个因素。 1.2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和相关的研究进展 (1)遗传因素。 国内对于遗传因素的研究几乎没有,而国外通过双生子研究证实遗传因素影响是存在的。 如美国科学家里肯博士认为,80%的人出世时就有了基本定性的“幸福水平”。 明尼苏达大学Tellegen等著名的双生子研究6发现在不同家庭环境中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其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接近程度,比同一个家庭中抚养长大的异卵双生子要高得多。 很多关于双生子的研究证明了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具有遗传性。 (2)人格特质。 以往对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作了许多探讨,认为与其他因素相比,主观幸福感更多的依赖人格,不同人格会产生不同的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感,所以人格差异可以造成个体情感体验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10年甚至20年的幸福感,表明主观幸福感存在相对的稳定性。 Furr等对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做了进一步研究7发现神经质的抑郁因子和内外向的积极请按因子是影响主观幸福感水平最强且持久的因素。 (3)文化因素。 个体在对幸福感做出判断的时候,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许多对此类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都是基于跨文化研究的。 一些研究者认为,在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在诸如生活满意感、情感体验、社会取向、价值观、判断准则等方面存在着差异8。 (4)家庭环境、生活事件及经济收入。 婚姻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的一项因素。 但据现在总体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更多的关注是学生群的状况。 胡洁、姬天舒和冯凤莲对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9,他们的研究显示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亲的感情温暖、理解因子成高度正相关。 有此我们可以看出父母的关怀理解对子女的幸福感有正面的影响作用,而拒绝、放任、严惩型等不良教养方式则起着负面的影响作用。 据一些研究10表明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小,而经济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目前没有定论性的结论。 (5)自我效能感因素和应对方式因素。 相关研究11表明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有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变量。 国内余鹏等12的相关研究则表明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水平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高自我效能水平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低自我效能水平的学生。 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中等程度的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13。 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14。 目前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相关的研究已经涉及了很多方面,不过多为国外研究,国内研究比较少。 在这些涉及方面中,因为受到不同国家研究环境的影响,并且考虑到因素间的互相影响,有些因素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另外,还有很多为涉及的可能的影响因素,比如自我和谐。 1.3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方法我国学者在研究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了测量方法、文献综合法、比较研究法、统计方法等方法,但其中多为测量方法和统计方法。 目前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被试的自我报告法,国外的一些研究者已经在开始尝试实验法研究,而在国内这还属于一项空白。 国内学者介绍测量主观幸福感的量表很多,范肖冬15就主要引进和介绍八种测量主观幸福感的标准化研究工具,即生活满意度量表、情感量表、费城老年中心(PGC)信心量表、幸福感指数和总体情感指数、生活量表 3、总体幸福感量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量表(MUNSH)以及情感量表2。 我国学者的研究对象比较丰富,包括中小学教师、高校的教师、大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留学生、研究生、老年人、城市居民、城市青年和青年学生等,但以学生和老年人研究为多数。 国内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对象还比较局限,由于关注程度和取样难易的原因,针对学生和老年人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于其他人群的研究还比较少。 2自我和谐的研究综述2.1自我和谐的概念C.R.Rogers最早提出了自我和谐(self consistencyand congruence)这个概念,这是他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指一个人自我观念中没有冲突的心理现象,也就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和经验之间的协调。 他认为,个体的自我和谐于心理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所谓自我与经验的一致性是指每个人对自我的看法与他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和谐的。 每个人对自我的看法还包括对理想自我和实际自我的认识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潜力,这是人性的最基本特征。 所以,按照他的观点,自我和谐又可理解为是实际的我、理想的我和社会的我三者的一致或接近。 自我和谐理论与心理病理学和心理治疗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Rogers的观点,自我是个体的现象领域中(包括个体对外界及自己的知觉)于自身有关的知觉与意义1。 同时,个体有着维持各种自我知觉间的一致性,一级协调自我于经验之间关系的机能,而且“个体所采取的行为大多数都是与自我观念相一致”2。 如果个体体验到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存在差距,就会出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即一种“不和谐”的状态。 个体为了维持其自我概念就会采取各种各样的防御反应,并因而为心理障碍的出现提供了基础1。 按照Rogers的说法,自我不和谐情况总的说来有两种一是在理想我与现实我二者不一致时;二是在有条件积极关注下所得评价性经验与自己的直接性经验不一致时。 为了个体能够和谐,Rogers认为理想情况是对成长中的个体尽量提供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他在自然的情境中,形成其自我和谐的自我观念,从而奠定其自我实现的人格基础。 2.2自我和谐的实证研究国内对于自我和谐的研究刚刚出于起步阶段,所以实证研究并不多,其中多为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和各类相关性研究。 王登峰的另一研究通过对281名大学生的测试发现,自我和谐与SCL-90各因子密切相关,说明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和谐密切相关。 赵冰洁和陈幼贞两人也曾研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16,他们对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分与自我和谐分量表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各症状因子和SCL-90量表总分均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而且对它们的变异量的预测力最高达到36.2%,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现实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程度显著低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大学生,说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的关系极为密切;而自我的灵活性与SCL-90量表的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敌对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的自我灵活性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学生。 此研究的最终结论是:自我和谐的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 这一结论与王登峰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 此外,李彦章调查军医大学414名学生自我和谐的状况17;范玉霞等对高中生自我和谐与述情障碍的相关性研究18;胡华等对军校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19;刘金凤、王蔓娜等以医学大学生为对象探讨自我和谐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20;王鲁豫对某部队军人自我和谐及相关因素的分析21;苏娟娟的网络对青少年学生自尊和自我和谐关系的影响研究22;肖霞英的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对自杀的态度及其关系研究3均使用了SCCS量表,说明了王登峰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具有适用性。 2.3自我和谐的研究方法经过对自我和谐的研究主要方法还是测量方法和统计方法。 Rogers认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就是自我和谐,而自我与经验之间的不和谐是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2。 在后来的临床观察和研究中,他认识到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关系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编制了一个评定量表以测量心理治疗过程中个体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程度的改善2324。 Rogers的量表由七个唯独组成,分别是“情感及其个人意义”、“体验”、“不和谐”、“自我交流”、“经验的构成”、“与问题的关系”以及“关系的方式”。 描述了人们的感觉以及如何去经验这些感觉2526。 每一个维度都由七个等级组成,由低到高分别代表刻板、僵化、停滞知道灵活、变通与和谐。 这一量表主要有治疗者或其他的独立评分者对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定。 然而,该量表建立以后未产生什么反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评定上的局限,不适合作为一般性的研究工具。 国内对自我和谐的研究刚刚起步,测量的工具很少。 目前比较有影响的是SCCS,它是由北京大学心理系的王登峰教授根据Rogers评定量表所提供的框架,编制的自我和谐的自陈量表27,作为测量自我与经验之间关系的一种工具。 这套量表根据Rogers提出的七个维度涉及,由治疗者的主观评定变为自我报告,经因素分析得到三个分量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及“自我的刻板性”。 此量表共有35个项目,要求被试作五级评定15。 王登峰曾用此表对502名大学生经行测试,发现这三个分量表都有较高的同质性信度和中等的效标关联效度。 值得指出的是,自我和谐量表是参照Rogers的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关系的评估量表编制的,然而因素分析的结果却只得到三个稳定的维度,而不是Rogers提出的七个维度。 除了项目编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Rogers所提出的维度是认为的、未经统计检验的假设。 此量表中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和“自我的灵活性”两个维度已经反映了Rogers所有的七个维度的内容,只是在Rogers的评估量表中为了评定的方便才人为地把它们分开。 正因为如此,自我和谐量表比Rogers的评估量表有着更大的实用性和一般性。 另外,“自我的刻板性”不仅同质性信度较低,而且仅与偏执有着显著的相关。 说明这一份量表的含义有着待进一步的研究,在应用时也应小心。 同时,从Rogers的观点看,目前大多数疗效评估,主要是在、对症治疗的结果(如心身症状、焦虑、抑郁等的改善)的评估,而自我的和谐主卧室对症状原因的进行评价,这将对心理治疗效果的评估与治疗方法的整合起到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王登峰的这套自我和谐量表(SCCS)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有关研究工作的开展,还将为心理治疗评估提供一种新的量表,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3成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3.1目前已有研究成果目前,对于主观幸福感和自我和谐的研究已经逐渐变得热门,并且已经有了一些成果。 (1)在概念的定义方面,它们都有比较统一的认可,其理论的研究观点比较一致。 对于主观幸福感和自我和谐的核心概念有广泛的认可。 Diener关于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和Rogers对自我和谐理论的概念,已经在各项研究中被人们认同、验证与引用。 (2)在对主观幸福感和自我和谐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存在着值得相关研究的人群,证明了这两项研究的实用性。 并且一些研究者还编制了主观幸福感、自我和谐的量表,在研究中验证了测量它们的适用性,为未来其他有关主观幸福感和自我和谐的研究提供了比较具有效度和信度的测量工具。 3.2存在的问题 (1)虽然,对于主观幸福感、自我和谐已经有了不少研究,但其研究范围还有待所拓展。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对其的影响因素,自我和谐理论主要是用于心理健康的研究调查。 关于它们其他方面的相关研究也比较缺少。 (2)在这两项研究中,方法也比较单一,多采用测量方法和统计方法,缺少实验法的研究。 研究方法的单一,使其的各类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创新,在实验法的领域中还有待提高和发展。 (3)在研究对象方面,一般以学生和老年人为多数,对于其他特殊人群的调查比较少。 对于已有研究的学生和老人的研究,也过于笼统。 虽然,大群体的研究可以看出总体状况,但是对于具有同一特点的小群体进行研究,也可以发现其特别之处,并可以对一些问题提供些相关的措施。 3.3今后研究的展望在今后的研究中针对存在问题的不足,可以对主观幸福感和自我和谐的其他方面进行研究;扩大对其他特殊人群的研究,或者对目前热门的人群进行细化分类研究;随着各种新的方法的出现,如果有可能的话采用实验设计,用实验法给与研究新的支持,也可以拓展不同的研究方向。 主观幸福感和自我和谐本身也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 健康和谐的心理可能是自我感受到幸福的一个因素。 而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属于常出现心理问题的一大特殊群体,自我的和谐是否会对他们幸福的程度有所影响?有此看出,针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自我和谐的探讨颇有研究价值。 一方面,从理论上,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自我和谐是不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内在因素。 如果是,那么它影响着主观幸福感的那些方面?对这方面的论证研究可以为以后研究主观幸福感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 另一方面,若自我和谐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方面,那么学校在培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时候就可以从自我和谐方面制定一些措施,为学校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培养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1C.R.Rogers.A theoryor therapy,Personality,and 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 asdeveloped inthe client-centered framework,In S.Koch(Ed.).Psyehology:A studyof Science.NewYork:McGraw-Hill,1959:184-2562Client-Centered Therapy.Sordon.Constable&ComPany.19513大学生自我和谐、对自杀的态度及其关系研究.福建.福建师范大学.xx4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 (3):542-5755佟永峰,李焰,范杰.主观幸福感研究概述.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院报,xx,1 (1):115-1166Tellegen A,Lykken DT,Bouchand TJ et al.Personality similarityin twinreared apartand togetherJ.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1988,54 (6):1031-10397Schimmack U,Oishi S,Furr RM,etal.Personality andlife satisfaction:a facel-level analysis.Pers SocPsychol Bull.xx,30 (8):1062-10758Kennon MSheldon,Tim kasser.Goals,congruence,and positivewell-being:New empiricalsupport orhumanistic theoriesJ.The Journalor HumanisticPsychology.Beverly Hills,xx:1-169胡洁,姬天舒,冯凤莲.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xx,10 (1):16-1710任志洪,叶一舵.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x,139 (4)152-15811佟月华.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xx,25 (4):396-397.12余鹏,宿淑华,李丽.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xx,13 (1):42-44.13谭春芳,邱显,清李焰.初中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xx,18 (10):723-725,731.14杨海荣,石国兴.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xx,12 (6):416-419.15范肖冬.主观幸福感的测查A.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C.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69-9216赵冰洁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xx:478-48017李彦章.军医大学414名学生白我和谐状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xx,12:589-59118范玉霞,刁俊荣,杨颖等.高中生自我和谐与述情障碍的相关性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xx (3):23119胡华,李敏,韩爱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升本题库检测试题打印(模拟题)附答案详解
- 江苏省南通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5(解析版)
- (2025年标准)结算工程延期协议书
- 2025贵州贵阳市南明区尚义路小学招聘编外劳务派遣制教师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标准)教学培训保密协议书
- (2025年标准)教师在职深造协议书
- 2025年新型砂石运输安全责任协议书
- 2025广东惠州龙门县招聘中小学合同制教师10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遵义教育发展集团实训服务有限公司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陕西省人民医院美容外科专业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培训招收9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国半导体热沉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市场前景、投资方向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德育副校长在班主任会议上讲话:7步走轻松打造和谐班级
- 利用绘本进行家庭教育的方法探讨
- 2025年度智慧社区租赁意向协议书
-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方案》知识培训
- 县院感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英语(陕西卷)
- 助听器与辅听设备基本性能及使用建议的专家共识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职责
- 中职班主任管理培训
- 高三冲刺毕业家长会课件2024-2025学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