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正文.doc_第1页
英语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正文.doc_第2页
英语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正文.doc_第3页
英语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正文.doc_第4页
英语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正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丽水学院2009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学院毕业论文(设计)(2009届)题 目 中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指导教师 -讲师 院 系 - 班 级 - 学 号 - 姓 名 - 二九年五月一日12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英语教育2006指导教师:-讲师2009年5月1号致谢在本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深深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吴立颖讲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吴老师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对我在写论文过程中出现的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提示,还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吴老师一直本着鼓励和支持的态度与我们交流,这让我在论文写作时充满了自信和积极性。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搜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修改及论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吴老师的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责任心让我倍受感动。在此,我谨向吴老师致以真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论文撰写前,我们的论文写作老师何青芒老师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她上课极其认真,讲解的很详细,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讲解。在论文操作上,她更是为我们演示了一遍又一遍,尽可能确保我们能够完全掌握,这保证了我的论文协作能顺利完成。在此,我也向何老师致以真挚的感谢。目录致谢i目录iiAbstractiv摘要v中文提纲vi1.引言12.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机的含义13.中小学时期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课堂的特点24.中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和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特点35.影响中小学英语课堂学习动机的有关要素46.有效的课堂模式、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体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6.1有效的课堂模式对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46.2 有效的教学策略对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56.3 有效的学习评价体系对学习动机的影响57. 中小教师角色对学习动机的影响68.中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8.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68.2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英语78.3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排除对英语学习起干扰的因素78.4 培养学生情感上对自己的安全依恋,学习上的独立78.5 满足和尊重学生的需要78.6 运用批判性思维和情绪智力88.7 培养学生之间公平的竞争88.8 正确的建立教师的威严88.9创造真实的课堂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89.教师如何处理问题学生有效地激发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99.1 识别英语学习能力的丧失的学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99.2 识别患有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学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910.结语10参考文献11AbstractThis thesis mainly researches on the topic how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effective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in class. It contains five parts. Firstly, to illustrate the meaning of motivation and the related theories; Secondly,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curriculum,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irdly, to list the relev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tudents motivation in study; Fourthly, to advocate an effective classroom model,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evaluation system; Finally, to give suggestions 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on how to encourage students in class.Key Words: Learning intuition;teaching strategies;English teacher;students摘要本篇论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提出学习动机的含义和相关理论;第二,对中小学英语课程和中小学生身心特点以及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特点进行分析;第三,提出影响学习动机的有关因素以及有效的课堂模式、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体系对学习激动机的影响 ;第四,从教师的教学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出发提出教师应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概述一下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的作用。关键词: 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英语教师;中小学生中文提纲1.引言2.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机的含义3.中小学时期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课堂的特点4.中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和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特点5.影响中小学英语课堂学习动机的有关要素6.有效的课堂模式、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体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6.1有效的课堂模式对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6.2有效的教学策略对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6.3有效的学习评价体系对学习动机的影响7.中小教师角色对学习动机的影响8.中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8.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8.2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英语8.3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排除对英语学习起干扰的因素。8.4培养学生情感上对自己的安全依恋,学习上的独立。8.5满足和尊重学生的需要8.6运用批判性思维和情绪智力。8. 7培养学生之间公平的竞争8.8正确的建立教师的威严8.9创造真实的课堂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9.教师如何处理问题学生有效地激发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9.1识别英语学习能力的丧失的学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9.2识别患有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学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10.学生英语课上积极性提高的作用11.结语1.引言自觉学习,自主学习一直都是教育领域一直强调和要求的。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相对与母语来讲,大家会觉得它比较陌生,而在知识和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将大大增强一个人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政策下的竞争力。正因为它的重要性使得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日趋上升,所以在英语课堂上能否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如果孩子对学习缺少积极性,课上学习动机不强,厌学情绪严重,就有可能促使其做出旷课,逃学,甚至是学校暴力,吸毒,犯罪的不良行为,可能还会恶化师生关系。心理专家扬霞在让孩子爱上学习的10个法则中也强调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很有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2006:29)。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也是教育领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这既是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一种负责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负责。中小学时期正值学生刚刚接触英语的时候,如果教学不当就会让让他们对原本就陌生的英语失去兴趣,如果过分的强迫还会让他们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从而导致英语学习障碍,后果将尤为严重。所以,中小学英语教师能否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能否协调好教师、学生、课堂这三者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因此,我们就要对英语课堂进行仔细的剖析,对有可能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各方面要素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得出中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是结论。首先,我们要了解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的含义以及促其产生的一些重要条件。其次,考察当今我国中小学时期的英语课程标准和特点。再次,分别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和中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他们彼此在课堂上的角色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最后对课堂和课堂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综合以上多方面的因素并把握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 我们知道,教育学研究领域中早已提出影响教育的三要素:学校,家庭,社会。而我只选中了学校影响中的一部分英语课堂教学作为研究课题。目的是为了通过缩小研究范围,让研究做得更具体,更有成效。2.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机的含义积极性是一种主观态度,是个体主动地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行动,而不是依靠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现代心理学将动机定义为引起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的,并导致该活动向某一具体目标的心倾向或动力。与此对应,学习积极性是个体主动地根据自己的意愿而学习的一种行为品质。学习动机则是引起维持学习活动向某一学习目标行进的过程。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1.强化理论强化是让个体重复适当的行为的刺激事件。从刺激事件分析可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奖赏表扬之类令人愉快的刺激。负强化是一种迁移刺激这种刺激往往令人不快。比如学生因为父母的责备而去做作业。2.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也就是“我行”“我不行”的主观意识。3.归因理论著名的认知理论家伯纳德韦纳提出了归因理论。强调个人对成功和失败的认知和解释方式。积极的归因模式:成功获得成就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增加信心和自我效能感积极从事能获得成就的任务。失败自己不够努力比别人不努力内疚、不服输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继续从事之前的事。消极的归因的模式,成功归因运气好成就感不强,担心下次运气不会那么好,对成功的期望不高缺乏信心去从事下一个任务。失败自己能力不行,沮丧、羞愧、强烈的失落感毫无信心去从事下一个任务(1999:142)。4.需要理论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七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食物、住所),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当个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爱与自尊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有动力去满足更高一级的需求。3.中小学时期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课堂的特点从当今我国的课程标准来看,中小学时期的英语课程一般于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设,中小学时期是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也就是学习英语的婴儿时期。小学时期主要是为学生中学时期的英语学习做铺垫,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一些英语学习中经常遇到的基础单词和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小学的英语课本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简单但趣味性较强。课本主要以图片的形式呈现,还会穿插一些有趣简单的英语儿歌。中学时期的英语课本内容就相对较多,学生除了要掌握一定量的英语词汇和简单句外,还要掌握一些英语语法还要能进行一些基本的英语交流和英语写作。英语课堂主要以英语交流模式为主,传播知识的媒介主要有口授,黑板以及教学多媒体等。通常是一个班级指定一名英语教师,一般情况下,中途不更换教师一直由这名老师教到毕业。和其他科目一样课堂主体一般由教师和学生两部分组成,课堂时间一般为40至45分钟,课堂人数一般在35至60个人之间。 4.中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和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特点中小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发育程度和个体的认知水平都处于学前阶段。但,黄甫全在小学教育学中提到当代的心理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具备着一种特殊的、丰富的、可贵的人格特质和情感体验,有着与成人不同的思考方式。而这种人格特质和情感体验让他们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加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具备了发展的潜能。这种潜能使得他们具有了发展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也是教育和学生学习得以顺利展开的基础(2007:69)。中小学时期的学生开始慢慢地步入青春期。他们的生理有了明显的变化,心理的发展也渐渐的步向的成熟。身体上的差异让他们明显察觉到男女性别的明显不同,所以他们会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但是又会谨慎地与异性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为这一时期正是他们心理体系建构的起步时期,所以他们会无缘无故地陷入冥茫。而且他们很容易感觉到无助,缺乏安全感,害怕孤单而且依恋和反抗情绪都很强。美国心理学家将青少年的青春期风暴典型的概括为:与父母的冲突、情绪激荡和危险行为。而且,研究表明在这时期的青少年一般都患有情绪障碍。美国的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少年所表现出来的消极情绪比积极情绪要多。并发现从儿童期到青春期是一个情绪滑坡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情绪波动很大,自豪感、成就感、幸福感都在减少。他们会无意识的将这些情绪带到课堂中来,而且主体意识和年龄的增长使得他们不愿意主动与别人倾吐心声,所以,他们就有了自己的秘密,而且他们会反感自己的秘密被有意地侵犯。然而,内心的苦闷往往又会让他们自觉地衍生出各种奇奇怪怪的行为和举动。比如:上课经常无精打采,睡觉或经常莫名其妙的走神,或者就是一直沉默不语即使老师叫他起来回答问题等等。虽然,主体意识的增强让他们有了自己的秘密,但他们同样害怕孤单,害怕被老师和同学忽视和冷落。他们希望自己生活在群体里,而且为了追求个性,他们还喜欢彼此之间进行竞争。在这种竞争的形式的陶冶下,他们渐渐地开始懂得人情世故并懂得妥协和谈判。而且,在此阶段他们对学习第二语言的困难与儿童相比会比较大。但这并不会严重阻碍第二语言的习得。有的研究也表明,个人的教育经历越丰富,学习第二语言的琢成也越充分。 因为,学习第二语言正确发音的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大约10至12岁之后,下降最为显著(2007:151)。随着主体意识的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也随之增强。 中小学的英语教师大多为女性。女性教师比起男性教师,更有可能主动付出时间帮助孩子解决个人问题并表现出关切的行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他们也更有可能出现无助、悲伤、委屈等情感。而男性教师往往会采用攻击行为。女性教师更有利于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5.影响中小学英语课堂学习动机的有关要素学习受到智力与非智力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智力因素主要指先天的遗传,但研究表明智力会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情绪、兴趣、个性、意志等等。非智力因素受遗传的影响不大,主要靠后天的培养。而非智力因素之间以及非智力因素内部的各方面因素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所以在研究学习积极性时,必须要对情绪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倍加考虑。心理学上认为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和态度。情绪总是由某种刺激引起的。喜怒哀乐,悲愤,恐惧凡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而引起的身心的变化和感受都可以解释为个人的情绪。情绪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受社会性制约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级、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文化层次的人。德里斯科尔在Psychology of Learning for Instruction(Third Edition)中提出了动机的起源,他认为好奇心,兴趣,目标和目标定向,还有自我效能信念是动机起源的决定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激发策略(2007:262)。6.有效的课堂模式、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体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6.1有效的课堂模式对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课堂也是学生与老师接触最多的时候。因而,课堂对学生的意义非常重大。Thomas S.C. Farrell在Reflecting on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in Asia中就对课堂的交流模式以及如何促进更有效的交流等方面做了研究。研究表明有效的课堂交流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也是课堂教学模式得以顺利进行并得到发展的基础(2005:6)。有效的课堂模式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1.课堂纪律的维持坚持以预防为主,最低调干预的原则所谓预防就是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备课的质量和趣味性来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其次通过向其他任课老师的咨询对有可能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课前教育。所谓最低调的干预是指通过暗示或非言语线索来提醒闹事的学生。2.课堂时间的安排最好为1:1何谓1:1呢?1:1的概念就是一节课最好要有一半的时间留给学生一半的时间给老师。老师占用一半的时间进行传授课本知识,学生利用另一半时间进行操练和讨论。3.课堂的交流模式尽量以学生感兴趣和与学生有关的话题为基础俗话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所以为了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必须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交流模式时一定要坚持以学生感兴趣和与学生有关的话题为基础的原则。6.2 有效的教学策略对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趣味性和游戏性教学、合作性教学和启发性教学。趣味性和游戏性教学根据课本内容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课堂游戏或来完成教学任务合作性教学可分成教师与教师之间是合作,学生与教师的合作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三个部分。学生之间的合作是指通过学生之间小组讨论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之间的合作是指通过交流,听课教师之间互相传授教学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是指通过设计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启发性教学通过设计启发性问题来带动学生的思维,并有学生的回答来引出课本知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6.3 有效的学习评价体系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现存的英语学习评价体系主要是以分数高低为基础的评价体系。以分数为主的评价体系容易忽视学生的其他能力,容易误导家长,老师片面地看待和评价自己的子女和学生,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削减和情绪的低落。因此,建立公平的英语评价体系有利于学习动机的提高。公平的英语评价体系主要是指以学生的学习态度为基础的评价体系。通过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完成作业的质量程度等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7. 中小教师角色对学习动机的影响一节课就如一场戏,我之所以将上课比做演戏而且还是舞台剧,是因为他们在形式上是如此的相似,特别是英语课。因而,在戏中教师的角色自然就是导演和演员,学生自然就是演员或配角还有观众了。如果,一个演员如果只是在硬巴巴地按照剧本所描述的那样演,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那么他就注定是失败的。一个优秀的演员要能根据剧本所呈现的内容,刻画出一个更鲜活的现实场景,然后在这种场景的渲染下,细细地琢磨着戏里人物的真实情感和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然后以自己的行为方式,肢体语言,还有面部表情,慢慢地将那种感觉活生生的传达给她的观众,并能让观众体验到那种强烈的感觉。而且,要想有效地让学生的意识形态整个的融入到戏里,就要达到让学生感觉到既是戏中人又是看戏者的效果。这样也就从一定意义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由于中小学生的角色的复杂多样性,加上年龄的限制中小学生的认知和意识水平还不够健全使得他们无法正确的给自己的角色定位。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来帮助学生对角色定位。这就要求老师在安排任务时要指令清楚。实践证明,中小学生对自己的角色理解的越清楚,上课的积极性的越高。8.中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8.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国学者陈琦、刘儒德等人在当代教育心理学中就指出教师课堂教学的新颖性、启发性还有灵活性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他们也提出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2007:233)。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一、通过安排适当的清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以及鼓励来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激发学生的动机。二、通过视觉冲击来吸引学生的不随意注意。三、通过调节上课气氛来缓减学生的焦虑,幽默感或者是趣味游戏来让学生享受上课的松弛感,从而形成快乐的条件刺激。四、培养好与学生的感情给学生留下良好的映像,形成良好的刺激。根据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如果老师让他们感到恐惧,那么他们会由老师联想到与他们有关的英语课,再由英语课联想到与英语学习有关的任何事情,而且都会对这些事感到恐惧和讨厌(2007:222)。8.2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英语根据桑代克认为学习就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主要是一种尝试错误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安排课程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对自己呈现的知识刺激的接受能力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学。而,苛勒又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盲目的试误,而是顿悟。而事实证明不是所有的事都能马上被顿悟,而是尝试过错误后才能认清事物本质达到顿悟。所以,顿悟的前提就是要认清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本质,行为要朝一定的目标努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并客观评价学生学习上所犯的错误,必要地进行指导和鼓励。8.3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排除对英语学习起干扰的因素英语作为一种外语,相对于其学习者来说会显得比较陌生。由于我们都不是生存在英语交流的环境中,所以对它的习得也显得特别的困难。通常初学者会遇到以下共同的问题:对英语发音不够敏感,容易受到中文思维的干扰,英语学习灵活性不高,反应迟钝。这些因素都是学习英语的绊脚石,而且大大的削减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我效能感,滋生英语学习的焦虑感,从而大大的削减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心理学家指出对于那些与课堂格格不入的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可能的增强他们获得能力感的机会。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一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排除这些干扰。我们可以采用系统脱敏法来缓减学生的学习压力来增加学习的信心。系统脱敏法是要求个人循序渐进地想象引起越来越多焦虑的情境,并在此过程中通过与极度放松的联结达到减轻焦虑的目的(2007:224)。8.4 培养学生情感上对自己的安全依恋,学习上的独立根据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我们可以知道他们的依恋和反抗情绪都很强。所以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要加以利用,避免与学生的正面冲突,尽量以关心的口吻与学生交谈来培养学生对自己情感的安全依恋。同时通过规劝和鼓励以及有效的帮助来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样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从而促进课堂教学任务顺利的完成,提高上课质量和效率。8.5 满足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当个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爱与自尊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有动力去满足更高一级的需求。所以教师在工作中要尽量考虑学生的需求。尊重他们对情感与自尊的需求。这就告诫教师在与学生接触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事实证明老师一味的批评是让学生产生恐惧的头号大敌。严厉的批评还会让学生产生生理反应,而且频繁的生理反应很有可能导致健康问题(2007:122)。8.6 运用批判性思维和情绪智力思想狭隘的学生往往对人抱有成见,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就是等到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再做出判断,这样有利于减少他们对自己的偏见。具有情绪智力表明一个人具有情绪的自我意识,他能够管理好自身情绪、解读他人的感受及处理好人理解情感产生的原因、善于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善于倾听他人的见解,而且乐于与他人分享和合作。8.7 培养学生之间公平的竞争竞争往往能激发个人的斗志和意志,培养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就是要培养起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通过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和评价体系来建立一定的竞争体系。教师要想有效的建立和维持这个竞争体系还应该消除对学生的偏见。消除对学生之间的偏见包括消除对优等生和差生的偏见,对男女生性别差异的偏见。保证自己组织的活动和练习不存在性别偏见,作为教师要成为反偏见的楷模。这就要求不采用存在偏见的言语和行为,或就某些在课本中存在偏见的语言与学生进行讨论。 8.8 正确的建立教师的威严教师的威严有利于课堂纪律的维持,有威严的教师容易受到学生的尊重。但教师的威严应该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事实证明民主的教师比专制的教师受欢迎(2007:122)。王晓平在教师的语言艺术中还指出教师的语言魅力以及教师与学生第一次见面的第一节课的开场白是学生建立对教师第一印象的关键时候,好的开场白不仅能增加学生对自己的信任,而且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1996:33)。所以,教师与学生初次见面的第一课也是教师树立威严的有效时期。教师要想建立起自己的威严一定要认真把握好第一节课的机会,借此机会,教师要向学生表明自己的教学原则和态度,以及相关的教学计划并对学生提出自己对他们的期望。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心以及今后对该老师所授科目学习的信心。8.9创造真实的课堂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王斌兴主编的名师讲述最具活力的课堂愉快教学中表明创建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经验感和情趣的需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体会知识的魅力,享受学习的过程,鼓励他们创新,给他们提供最大限度的参与机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就能勾起他们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从而爱上学习。同时,书中还特别提到生活化,真实化英语教学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2008:174)。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最好把抽象的书本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实物或创设一定的课堂情境来吸引学生并加深学生的印象。课堂氛围是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听课效率,课堂表现,听课情绪等体现出来的。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一种能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听课情绪,课堂表现活跃,听课效率高能出色地完成课堂任务的课堂气氛。Barbara L. McCombs 和 James E. Pope编著的 Motivating Hard to Research Students中就从几个真实案例中得出即使特别不好学的学生都有先天的学习倾向,并指出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有明显的影响,还强调如果教师了解了动机的本质,并能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和支持的学习环境就可以很容易地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2002:30)。所以,要想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除了备好课之外,还要以在授课过程中时刻表现出积极向上的饱满情绪,不要把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上来以免影响学生上课情绪。9.教师如何处理问题学生有效地激发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9.1 识别英语学习能力的丧失的学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英语学习能力丧失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以下特征:对于英语阅读,英语单词的书写以及缺乏英语语音的掌握技巧。他们的英语书写速度极其的缓慢,英语笔迹很难识别,会出现大量的拼写错误。语音不能和单词匹配。英语发音很困难(2007:192)。学习能力的丧失与学生的智力水平没有多大关系,因为研究表明学习能力丧失的学生智力正常或高于一般智力而且有时候他们只表现为在某一门学科的学习出现困难(2007:191)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丧失的辨别工作是需要老师通过一定时期的观察和了解才能下定论的。对于英语学习能力丧失的学生他们的积极性会随着他们自我效能感的减弱而减弱。所以英语教师应主动与家长联系并向有关专家请教然后再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务必记住不要用笨,没天份等词来形容学习能力丧失的同学。也不可任由其自生自灭,一定要在教学中考虑到他们的需求。通过强化训练来加强印象,课堂用语简洁明了,指令清楚明白。要不断的鼓励,布置的学习任务不要过于多和困难并提高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9.2 识别患有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学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患有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学生其外在特征很明显,他们往往很好动,上课容易走神,而且字迹潦草,也很容易自顾自己作其它事情。是扰乱课堂纪律的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头号人物。如果不予以关注,将很难维持课堂纪律。 注意障碍的学生注意短暂很难集中并随境转移,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情绪不稳,易冲动激动做事不顾后果,自制力差(2007:132)。因此,教师对于此类学生要倍加关注,在遇到学生捣乱课堂的时候,切记不可盲目采取措施。一定要保持冷静的思维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原则或利用转移来转移事态的发展趋势。教师还可以对这些学生进行事前干预和事后干预。所谓事前干预是指教师在课前通过和患有注意力缺损的学生进行约定来约束学生课上的行为。比如,教师和学生约定如果学生课上表现好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等。事后干预是指事情发生后,教师在课后与捣乱学生进行单独的交流并采取适当的批评。10.结语俗话说:三岁定八十。意思是说:孩子小的时候你教他什么就会影响他一辈子。这句话告诫了我这里所指的担当着育婴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