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卡夫卡作品中的动物形象目 录一、引言1二、关于动物意象1(一)动物意象的概念1(二)动物意象在卡夫卡作品中的地位1三、动物形象的内涵分类2(一)重压下的逃避21.在幻想中逃避32.现实中的噩梦3(二)绝望的恐惧:现实中的身份危机4(三)对立面的思考51.放大生活中的矛盾52.强化内在的威胁6(四)追寻真理与自由7四、卡夫卡笔下的动物形象成因探析8(一)恐惧孤独的人格特征81.家庭的漠视而产生的独孤感82.天生敏感、恐惧的性格8(二)对自由的追求9参考文献12论卡夫卡作品中的动物形象 摘要:动物形象是卡夫卡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通过选取动物作为切入点,描写处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生活状况,从而表达出他对人的存在的一种独特的感受。本文拟通过分析梳理卡夫卡作品中的动物形象,揭示他之所以大量选用动物或类似动物的形象来作为作品主人公的原因,即他对生活有非凡的体验,而这种体验使他对人的生活产生一种非人化的认知和感悟。 关键词:卡夫卡;动物形象;内涵;成因Abstract: Animal image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Franze Kafkas cretion. He selects animal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cribes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little people in the lower social classes, in order to express his unique experience about human existence.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animal images described in Kafkas works, and it reveals the reason why he selects so many animals or animal-like image as a hero in the works, which is that he has many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 during his life, and these experiences make him take peoples lives as a dehumanization of cognition and perception. Keywords: Kafka; animal images; connotation; causes21、 引言动物形象并不是从卡夫卡的作品中材料开始出现的,事实上,在西方文学史中,动物形象早在希腊神话故事中就应经存在了。而在不同时期,动物形象所代表的主要寓意也是不尽相同的,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动物形象更加成为人们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工具。卡夫卡当年的历史,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时代,多数国家经济凋零,社会出现大规模动荡因素,大多数人的生活艰难而又辛苦。一些思想犀利的文学家著书立说,批判他们认为荒诞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其中的人际关系,他们通过在文学作品中对动物形象的描述和借喻,反映出人内心的孤独绝望,以及造成这一切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2、 关于动物意象(一) 动物意象的概念“动物意象”即指以动物为载体的审美意象。“动物意象”中的“动物”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理解的“动物”有区别,它不但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动物,也包括一些杂交物种和怪物等。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动物意象的种类更是多种多样,如变形记中的甲虫(现实存在),乡村婚礼的筹备中的甲虫(想象存在),一只杂交动物中的羊猫狗杂交(杂交物种),家父的忧虑中的俄德拉代克(怪物)等等。(二) 动物意象在卡夫卡作品中的地位使用动物意象是“反常化”的一种常用的实现手段。卡夫卡的动物世界将我们原本熟悉的世界变得陌生起来,这种创造性的变形,使对象有了陌生的新面貌,增加了形象感受的难度,拉长了形象审美的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卡夫卡所做的,无非是把人们从“当事者”推到“旁观者”地位,为此他常常借助于动物题材以增加他的推力。卡夫卡作品中的动物意象承载了他对人类社会和自我内心的认知,是他内在思想情感的外化。他的选择对象常常是相对于人类处于弱势地位的“动物”,通常是与人类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动物,因为在他眼中世界的代名词是“荒谬”,孤独、恐惧、挫折感和负罪感几乎囊括了他生存于世的感受。卡夫卡塑造的“动物”们不仅承担了一个清醒的旁观者的职责,也蕴含了作者自身对世界的独特认识和存在于世的特殊方式。胡顺琼,“卡夫卡小说的动物意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6月第三期3、 动物形象的内涵分类卡夫卡性格的形成与他出生成长的年代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他出生在19世纪的世纪末,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动荡、混乱的社会环境使他不可避免地长期处于一种缺乏安全感和压抑之中。社会大环境如此,家庭小环境却也不能给他安全感和归属感,因为卡夫卡的父亲是一位非常专制的家长,不给他丝毫自主的空间。长期的压抑和焦虑使卡夫卡的思想渐渐“异化”,他曾经表明过自己的观点:只有把动物性给摆脱了的人,才能算是真正长大的人。事实上,卡夫卡认为只有经过这样的蜕变,作为个人的人才有可能真正自主地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切实地承担起原本属于自身的义务和责任。(一) 重压下的逃避卡夫卡恐惧世界,想逃离的欲望,是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因为他出生成长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使他从一开始就必须要面对来自于两个世界共同施加的压力,他觉得自己是一只被困在笼中的鸟,而那个冰冷坚硬的鸟笼就是世界。“逃避与自我保护”的心理贯穿于卡夫卡创作的始终,在不同的阶段表现有所不同。相对而言,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动物意象较多地承担了这种心理的表露功能,其中,把人异化为动物就是其具体表现方法之一。就代表的明显程度来说,在他的作品中“逃避”的最明显的代表要数“甲虫”意象了,这种昆虫虽然体型微小,但是其整个身躯硕大笨重,还为坚甲和硬片包裹着,甲壳看似坚硬,是一种自我保护,但是从他支撑身体的许多条细腿,和内里柔软的肚腹都揭示了这层防护的外强中干。从甲虫的外形可以得知,这是主人公格里高尔为缓解外部的重压和不好的境遇而采取的自我保护形态。这层看似坚硬实则脆弱的外壳,虽然不能永远保护他,但至少可以使他身上的背负的压力暂时得到缓解。1. 在幻想中逃避事实上,变形记并不是“甲虫”形象在卡夫卡作品中的头一次出现,早在乡村婚礼筹备(1907年)中,就出现过“甲虫”的意象。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主人公拉班在赶往乡下去筹办自己的婚礼的途中,遭遇了一场风雨,卡夫卡把雨中主人公的内心变化和街景的描写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主人公郁闷烦躁的心情。琐碎平庸乏味的日常生活,使班拉感觉不到生活的新鲜刺激,甚至对于新娘子,拉班毫无即将与她结成夫妇应有的兴奋,反而首先想到的也是“真能惹得她大怒就好了”。他不想与妻子解除婚约,但是他却对自己的妻子没有任何美好的印象,在他的脑海中,他既不觉得自己的妻子美丽,也不觉得她值得信任,只是机械地认为是命运让自己跟这样一个令他毫无好感的女子成婚。婚姻在他眼里一点也不纯洁和神圣,而是平庸得就像执行一个既定程序、履行一项日常义务样,无关甘愿不甘愿,只是一种不知为何的责任。这时,拉班只能把自己想象成一只躺在床上的大甲虫,一只能够将所有事情都处理好的甲虫。这是一种自我防御的思想的体现。这场婚礼的筹备无疑就是现实生活中一些繁杂的事物和一些生活的压力,拉班的“甲虫”幻想正是反映了卡夫卡本人对于责任和义务的躲避,对于生活压力的逃避,蜷缩在大甲虫躯壳里的拉班,可以借此逃避那些纠缠不休的事物。2. 现实中的噩梦“甲虫”意象在变形记中被应用得更加具体而深入了,通过格雷戈尔的悲剧,卡夫卡揭示了人类在重压之下试图逃避却又无路可逃的境遇。作为变形记中主人公的父亲,他在知道自己的儿子变形之前,就已经先入为主地认定,儿子的房间一定是非常混乱的,并且对儿子说,来他们家进行情况调查人是不会介意他的房间凌乱不凌乱的。可见,格雷戈尔的家人对他早就有成见了,他们一早就把格雷戈尔判断为一个生活凌乱的人。在他变成一只甲壳虫后,他的境地变得更加的不堪,只能卑微地躲在角落,遭受家人和外人的鄙视和抛弃,他已经无法无人交流,只能像一只虫子一样,从嘴里发出些谁也听不懂的声响。这就标志着卡夫卡已经失去了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而他并没有得到身边的人的理解和帮助,而是落入了更加悲惨的境地。虽然他极力发出、试图表白自己的“虫语”,但周围的的人们都对它不闻不问,漠不关心。至此,卡夫卡完全与外界隔绝开来,成为人们眼中的“异类”,越来越增添了人们心目中对他的厌恶之感。父亲在他第一次露面的时候就用手杖和报纸将他往房间里赶。并且在被门夹到受伤的时候,被很狠推进房间,任由伤口汩汩流血。最疼爱的妹妹也离自己远去。连萨姆沙家的老妈子都直接把他与生活在粪便、垃圾和污物之中的低等动物归为一类,这种种行为都表现出了人情的冷漠,以及格雷戈尔社会地位的卑贱可怜。变形记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不再是爱与被爱的关系,而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主人公格里高尔就因为身上多了一具躯壳,便遭家人唾弃。因为家人看到的不是一个需要照顾的亲人,而是一个在生活竞争中失去劳动能力的废人,他现在对于家庭、对于社会来说已经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人了,他理所当然应该被家庭、被社会抛弃。更残酷的是作者只变格里高尔的形,仍让他保存着人类的思想,在格里高尔的内心深深地爱着家中的每个人,但他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二) 绝望的恐惧:现实中的身份危机在人们的普通情感体验中,与“逃避”相关联的往往是惶恐与惊惧。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异形”与实际存在的物种所代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在变形记中,卡夫卡用那只“甲虫”来表示来源于工作、家庭的那种恐惧,那么在卡夫卡的另外一些作品中所出现的一些“异形”的动物形象,则象征了由于身份的模糊和认同的却是所带来的焦躁与恐慌,这种对个人身份的不确定性引发了文中主人公的焦躁与惶恐。“异形”在卡夫卡作品中表现为杂交物种和怪物,比如一只杂交动物中的羊猫狗杂交,家父的忧虑中线轴形的怪物俄德拉代克。杂交动物身上所体现的“种”的无规定性和分类的不可能性,又暗喻了卡夫卡自身的种族问题。卡夫卡的父母分别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阶层,父亲属于贫穷的无产阶级,母亲则属于富有的、优雅的市民阶层。卡夫卡深受多种不同文化的影响,却很难真正有文化上的归属感。从种族上来说,他是一名犹太人,然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犹太人惨遭奥匈帝国欺凌压迫,因此他对德意志文化的态度是有倾向却又不能接受,而对犹太名族的文化则是从不承认逐渐转化为认同。这种文化上的不确定感,不但对他的现实生活产生具体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在他的文学创作之中,即多次出现的“杂交动物”。(三) 对立面的思考1. 放大生活中的矛盾在有这一类型动物意象的作品中,可以以乡村教师中的“巨鼹”作为典型代表。在乡村教师中,一名常年任教于某偏远乡村的教师,发现一只体型巨大的鼹鼠出没,这位教师为了证明鼹鼠的存在,花费很长时间去做研究工作,然后每一个他所撰写的报告总是受到人们的忽视,尤其是学者和专家们根本不屑一顾。文中的“我”是以一个商人的身份,代替这位乡村教师重新写了一份研究报告,结果非但没有受到重视,反而因此与这位教师产生了深深的误解和矛盾。一切的因是由“巨鼹”产生的,它在自然环境中是一种正常的存在,但用文字描绘出来后,就创造了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这个时候矛盾就会出现。在此文中,这只鼹鼠幻化成了多个人物和层阶之间在交流沟通方面所存在的矛盾的意象,鼹鼠体型的巨大暗示了这种多方面的矛盾的集中和深入,已经超出了常规矛盾,成为一种根深蒂固、无可化解的鸿沟,并且被无限放大和夸张。从故事的表面来看,一共有三个矛盾,这种矛盾意象主要指向文中的三个人物或人物群体之间:(1)乡村教师与学者专家们在交流沟通上的矛盾。这个乡村教师之所以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这只巨大的鼹鼠,只是想要让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那些高高在上的学者专家所代表的“权威”阶层的认可,他想通过对鼹鼠的研究来架起与权威人士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桥梁,但是事与愿违,“权威们”并没有理解教师的意图,或者说没有接受教师所发出的想要与之交流沟通的信号,因为两者之间巨大的隔阂与屏障,并没有存在天然的交流与沟通渠道。(2)“我”与编辑部的领导们在交流沟通上的矛盾。我之所以重新一篇关于鼹鼠的研究文章,就是想要证实那只巨大的鼹鼠的确真实的存在,证实乡村教师的正确与正直,想要帮助他架起与上层“权威”人士之间的交流沟通桥梁。但是以为我的出发点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我所想要在双方之间传递的交流信号对于双方来说都不是真正想要的,他们双方都对此不关心、不在乎,乡村教师认为我越俎代庖、干了不该干的事情,编辑部领导认为我多此一举、做了不应做的事情。因为我并没真正领悟到双方的真正意图和真实目的,这种沟通交流的尝试以失败告终也是必然可想而知的结果。(3)“我”与乡村教师之间在交流沟通上的矛盾。乡村教师将这只鼹鼠作为自己敲开权威之门的媒介,想要凭借此引起权威们的注意和肯定,进入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而“我”却将这只鼹鼠作为了一切工作的主角和目的,所有的研究都是在围绕这只鼹鼠进行。这种重点偏斜和错位必然会导致矛盾的出现,所以“我”本想用重新写的报告帮助乡村教师,却被对方认为是有意跟他作对,甚至是阻挡他赢得上层权威注意的步伐。从故事的深层次来看,这三个矛盾又都有具体的指向。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以“我”与乡村教师的关系为例。乡村教师选择巨鼹作为自己的写作题材,是带有功利性的,他希望借此出名后能走进城市生活。“我”重新报告的目的确只是为了证明鼹鼠存在的真实性,证明向乡村教师研究的真实性,证明乡村教师为人的正直与坚守。所以在我重新写了一份报告后,乡村教师认为是在跟他作对,并阻碍了“我”的研究。两人之间出现了裂痕,导致敌意的不断加重。优越者与勤劳者之间的矛盾。以“我”与杂志社编辑的关系为例。该编辑并没有认真阅读“我”与乡村教师的研究报告内容,就武断地认为一个乡村教师不好好的做好教学工作,而去研究什么“鼹鼠”,是一种毫无意义的事情。这是他在缺乏理解与沟通之下,带着自身的有色眼光下定论,从而导致了所有人对“我”的误会,加重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利益之间的矛盾。以乡村教师与城市学者的关系为例。教师忘记了教书育人的职责,将毕生的经历放在研究鼹鼠身上,他希望那些努力被他人所认可,但在学者读后,只有这一个答复“哦,有这么大呀!”学者不仅在学术上蔑视,更是践踏了教师的人格。在同一个行业内,大家唯恐自己的付出、自己的努力在与别人的比较中轻易地就会被漠视甚至否定,因此都筑起了一道防御墙,不再交流、不再沟通。对人际之间的矛盾,是卡夫卡一直在探讨的。通过乡村教师,卡夫卡表达了对人际之间的矛盾与隔膜的忧虑不安。2. 强化内在的威胁这一类型的代表作是秃鹰,在这篇文章中,“我”在遭受兀鹰的袭击,眼见着自己被攻击得血肉模糊,却并不采取任何反抗之举,只是请一位路人回家取枪击毙兀鹰,最终“我”被“兀鹰”刺死了。“兀鹰”这一意象体现出了人生中外在的、内在的痛苦根源,这种痛苦的力量竟是如此巨大,甚至能够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外在的痛苦主要体现在“秃鹰”这一意象上。在“我”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秃鹰就象征着权力,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威权力量,“我”就是在威权统治下的苟且地谋取生活的小人物的代表。“秃鹰”这样的统治阶级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俯视众生,对生命视如草芥,生死予夺随心所欲;“我”这样的社会底层小人物在同志,只能小心翼翼的行走,毕恭毕敬的工作。就这样,最终还是无法摆脱被“秃鹰”蚕食的命运。“我”遭受秃鹰的袭击,就是权力对人性的破坏,就是人性与兽性的斗争,就是权力对于平民百姓的一次次非法的审判。在斗争中,“秃鹰”的力量过于强大,强大到“我”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或者是这种来自统治权威的恐惧和压迫使“我”失去了抗争的能力和意识,在面对对方的撕咬、蚕食般的压迫、奴役甚至试图消灭时,总是尽最大努力的躲避和忍耐。内在的痛苦主要来自“秃鹰”啄食“我”的这一过程,当“秃鹰”恶狠狠地向“我”发起进攻,“我”却给与这种撕啄以最大程度的忍耐,这种忍耐无疑是痛苦的,不仅是来自身体被撕咬的痛苦,还有来自心里被压迫、被奴役的无助,更有来自对这种痛苦和无助的无可奈何的悲哀与绝望。因此,当“秃鹰”终于溺死在“我”身体的血河中时,“我”会觉得是一种解脱。这种受奴役、受压迫于统治阶级而无法反抗乃至失去反抗意识的“奴隶”心态甚至将“我”这一社会底层群体的心里完全扭曲,对高高在上的统治阶层产生一种深深的感激、依赖,进而对他们产生崇拜之情,类似于现代社会所提出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因此,当面对“秃鹰”的死亡时,我竟然会产生些许的恻隐之心与同情之意,对于秃鹰的死亡就像对于自己的死亡一样感到无法挽救、无可奈何。文章通过“秃鹰”这一意象,体现出统治阶级太贪婪、太残暴,而 “我”太无力、太善良、太具同情心了。从本文来看,“秃鹰”的这种力量更多地来自人性本身。“秃鹰”形象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因为它们啄食死尸,以此为生。卡夫卡在作品秃鹰中塑造的形象“我”正是被秃鹰啄食,这一情节表现了“我”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是一个活的生命,可本质上却与一具死尸无异了。选用这样一种极端且阴暗的创作,表现了卡夫卡对人性的极度不信任和悲观。而这种不信任感也使他进一步产生了新的质疑,即人类是否还具有追寻真理的能力。(四) 追寻真理与自由这一类型的动物意象可在一条狗的研究中得到反映,文中指出,狗类走向自由本真的根本在于“食物”,而追本溯源,最本源的问题就是“土地从哪儿取得食物”。科学家告诉狗类,它们的食物主要是由土地来提供的;然而上述那个最本源的问题却不能得到解释。由此,卡夫卡又一次展开了批判,这一次他批判的对象是科学和理性。他认为,科学固然可以就生命的发展和进化进行阐释,但是关于生命最重要的本源问题,即生命是怎样诞生的,却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这说明科学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至少不能解释一些本质上的问题。知识分子在利用理性来对真理进行追寻的实验中失败了,这种失败是由科学理性的失败来显示的,可悲的是,这同样也是人类的失败。卡夫卡通过描写学者狗的前后转变,来体现自己的思考,表达理性不是唯一的道路,审美也是一种人类自我救赎的方式。4、 卡夫卡笔下的动物形象的成因探析(一) 恐惧孤独的人格特征1. 家庭的漠视而产生的独孤感卡夫卡的父亲是一个在布拉格地区做生意的犹太商人,在卡夫卡的童年生活中,父亲是家中绝对的权威与核心,父亲的决定无人可以反驳,父亲的权力无人能够质疑。卡夫卡的父亲从小就希望卡夫卡按着他所设计的道路成长,长成具备坚强性格和坚毅品质的杰出人才。但是父亲在卡夫卡成长过程中所采取的简单而又粗暴地教育方法是幼小的卡夫卡所无法认同和接受的。这位父亲只是一味的想儿子灌输自己的想法和希望,要求儿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生活,从来就没有注意到儿子自身的才华和优点,从来也不重视儿子的社交和朋友,从来不去关注儿子的需求与渴望。这种专制下的教育,母爱也不能提供给一点温暖(母亲的懦弱完全承担不了爱的使命)。最终,卡夫卡并没有按照夫妻设计的轨迹成长,没有成为父亲希望的样子。因为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卡夫卡始终无法将对于父亲的畏惧和害怕心理进行彻底消除,以至于长大成人后的卡夫卡有着比常人更敏感的、更孤僻的性格特征。2. 天生敏感、恐惧的性格卡夫卡在其小时候,曾经长时间受到他自己家中的一个女仆的威胁时警告,哪位女仆告诉他说,如果他再在家中调皮的话,就将她的行为到学校里告诉老师。尽管这样的情况始终没有真的发生,但是却在年幼的卡夫卡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在康师傅卡的日记中就曾有这样的记述:卡夫卡相信那位女仆始终没有到老师哪里去告他的状,但是卡夫卡也相信她始终有可能会这样做,那位女仆不会放弃这样的权利和机会,而且这种可能性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大。我们可以知道,卡夫卡一直生活在恐惧中,并由这个恐惧而产生幻觉。各种内在的与外在的因素造成了独特的卡夫卡:胆小孤僻,恐惧忧郁,孤独逃避等等。对于卡夫卡本人来说,这些性格是一种悲剧,但对世界来说,这是这种性格而成就了卡夫卡的作品。这些作品就像一个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封闭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卡夫卡的性格由一只只动物形象的表现出来。(二) 对自由的追求当时,人们常常需要从内心世界获取温暖和慰藉,因为很多时候外部世界带给人的只是挫折、恐惧,甚至是自信的毁灭。既然现实给人类的只是障碍和樊笼,那么就在心中开辟一条自由之路,真理之光是引导心灵走向真正自由的灯塔。卡夫卡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敏感且悲观的人,几乎无时无刻不被异化世界的非理性和荒诞所触动,这使他陷入对人类终极性问题的思考:自由意志如何才能实现?真理问题有没有答案?他躲避日常的压迫,也是为了以更彻底的自由姿态投入真理的怀抱,他把自己的思考付诸写作,终日思索着对自由和真理的追求问题。在乡村婚礼筹备一文中,主人翁拉班把自己想象成一只甲虫,其中拉班有一段心理描述,他觉得自己对于这场婚礼的举行是没有必要非得亲自跑过去的,只要让穿着自己服装的一具躯体过去就是了。而且拉班将自己想象成一只躺在床上的大甲虫,一只能够将所有事情都处理好的甲虫。这种荒谬的想法折射出拉班当时心中对于婚礼筹备这些外在事物的反感和躲避心态。此时,这场婚礼的筹备无疑就是现实生活中一些繁杂的事物和一些生活的压力。实际上,卡夫卡本人在生活中就一直在极力地避免与外界的素食打交道,而且卡夫卡本人从小到大一直受到严厉的家长权威、激烈的职场权威、残酷的社会权威的压迫式的统治,一直处于高度的不自由而渴望自由的状态。拉班的“甲虫”幻想正是反映了卡夫卡本人对于责任和义务的躲避,对于生活压力的逃避,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因为从表面上看,蜷缩在大甲虫躯壳里的拉班好像是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空间,但也正是在这个躯壳之下,拉班获得了生活中所没有的自由。在一只杂种中,卡夫卡描述了一只一般像小猫、一般向羊羔的奇特的动物,这只奇特的动物有一部分猫的习性,有一部分羊的习性,它能跑、能蹦能跳,喜欢草地。但更多的是抛弃了猫的习性和羊的习性,它不会向寻常的猫那样喵喵叫,也不会想寻常的羊那样咩咩叫,极其厌恶老鼠,象征着肉食动物的一双利牙基本没有用途,不会与其他羊羔混在一起。猫在现实中,猫和羊都是驯养动物,区别在于猫食肉,而羊食草,因此这个奇特的动物同时具备了猫和羊两者的属性,更有着驯养动与生俱来的烙印不由自主。但是,这只奇特的动物毕竟不同寻常,它想要摆脱这种不由自主、不能自由的枷锁,想要尝试着过另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甚至不惜与自己的同类决裂。但是这种生活究竟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540套矿用除杂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电梯售后服务改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暑降温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食品配送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 智慧城市建设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消瘀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洞察及研究
-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 绿色工厂概念在皮革制品行业的应用研究-洞察及研究
- 第十三章 三角形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新疆交投面试题目及答案
- 卫生院卒中哨点建设汇报
- T/CAPE 12004-2022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催化剂
- 低压电工安全培训
- DB44-T 2452-2023 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建设规模设计规范
- 商业商场保洁合同协议
- 岩移观测施工方案
- 2025-2030中国汽车减震器市场战略规划及竞争力策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5济南市厂房租赁合同
- 矿山工程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麻精药品管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