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TC35和nRF24L01的远程智能监控系统设计席 婷, 金燕华,曹 勇(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成都 611731)摘要:本文自主设计了一种基于GPRS模块TC35和无线射频模块nRF24L01的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了对远程监测量的采集与监控,数据传输处理和管理控制。系统运用单片机组成数据监控系统,结合无线射频模块nRF24L01,通过GSM网络以短信的形式完成远程数据的传输和系统的远程控制。重点介绍了系统的框架结构与设计原理,以及硬件电路与源程序设计。本系统具有较高的扩展性以及性价比,适用于各种环境监测的嵌入式应用。关键字:GPRS;TC35;无线射频模块nRF24L01;数据采集终端;数据传输中转站中图分类号:TP368.1文献标识码:AThe remote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TC35 and nRF24L01 Xi Ting(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designed a self-designed remote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GPRS Module TC35 and RF modules nRF24L01 to achieve the volume of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the collection, data transmission, data processing,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 this paper, main structure of system, principle of design, hardware circuit, and the software design. Through testing, this system has high feasibility, versatility, scalability, and cost-effective.Key words: GPRS;TC35;A/D;Wireless RF modules nRF24L01;data acquisition terminal ;transfer station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监控技术的重要性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现阶段,我国在石油、煤矿、水利水电等资源的监测和管理中仍然缺乏经济实用、有效安全的数据采集、传输等监控设备,传统的人工方式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无法避免人工带来的误差,而且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相当滞后,线路铺设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水利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程度进一步提高。如果使用无线网络作为传输数据的载体,上述面临的种种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与完善。文中设计了一种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利用现代无线通信网络GPRS来实现对远程监测量的采集与监控。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终端、数据传输中转站和上位机监控平台三部分组成。数据采集终端由三个从机组成,每个从机由A/D(MAX144)负责监控量采集,并配有红外解码按键设置功能,可对从机的相关功能进行人工设置。从机采集的数据可实时数码显示,其与数据中转站之间的传输均采用无线射频模块nRF24L01。数据传输中转站也采用无线射频模块nRF24L01,其与三个从机组成简单的无线网络,并接有GPRS模块(TC35)A,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短信发送,同时对上位机发来的自定义数据格式的短信进行解码,从中提取出有用的控制字符,最后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以控制从机的工作状态。上位机监控平台为PC机,配有GPRS模块(TC35)B,对数据短信进行接收解码,从中提取出各个从机的监测量采样值,然后存入到数据库中,以方便以后进行查询等操作。系统总体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图1 系统总体框图Fig.1 Structure diagram of the system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2.1 GPRS模块TC35i模块是西门子公司推出的一种无线通信模块,它是集射频电路、基带于一体,向用户提供标准的AT命令接口,为数据、语音、短信息和传真提供快速、可靠、安全的传输,方便用户的开发设计及应用。 TC35i模块应用接口采用40脚的Zip插座,包含的引脚功能有:3.35.5V、峰值为2A的直流电源接口,模拟音频输入、输出接口,8个引脚的标准RS232信号接口,6个引脚符合GSM11.11标准的SIM 卡连接、控制接口。本文应用4个接口,电源接口、控制接口、串行通信接口及SIM卡连接接口。TC35模块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图2 TC35模块内部结构图Fig.2 Structure diagram of TC352.2 监测量采样模块监测量采样模块电路要完成对监测量的采样任务,是整个监控系统的设计重点,不同的采样电路对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本系统设计的采样电路主要运用MAXIM公司的12位串行A/D MAX144。电路如图3所示。图3 监控量采样电路Fig.3 Monitoring sampling circuit芯片采用的参考电压为外置的+5V电源,2、3两脚分别模拟电压输入的采样口,本系统将2路采样结合在一起。图中Rc是电位器,跳帽是监控量选择开关。当2、3引脚短路时,系统为了模拟监测量的值,MAX144采样的是电位器上Rc的电压。当1、2引脚短路时,系统可以采集外接的各种传感器(一般标准05V信号)的输入信号。设计了一个四位的接线柱,可为外置的传感器(如温度、氧气浓度等)提供所需的工作电源以及信号输入接口,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扩展性。2.3 nRF24L01无线射频网络模块nRF24L01是一款新型的单片射频收发器件,内置频率合成器、晶体振荡器、功率放大器、调制器等模块,其中输出功率和通信频道可通过程序进行自由配置。nRF24L01以-6 dBm的功率发射时,工作电流只有9mA;接收时,工作电流只有12.3 mA。nRF24L01工作于2.4 GHz2.5 GHz ISM频段,融合了增强型ShockBurst技术,功耗低,多种低功率工作模式(掉电模式和空闲模式),其性能的优越性使系统设计的更加简单、方便、实用。nRF24L01有三种待机模式:待机模式1,待机模式2以及掉电模式。数据包处理模式分为 ShockBurst模式和增强型ShockBurst模式两种,本系统采用了后面一种,因为增强型ShockBurst模式可以使得双向链接协议执行起来更为容易、有效。典型的双向链接为:发送方要求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后有应答信号,以便于发送方检测有无数据丢失,一旦数据丢失,则通过重新发送功能将丢失的数据恢复。增强型的ShockBurst模式可以同时控制应答及重发功能而无需增加MCU工作量。nRF24L01在接收模式下可以接收6路不同通道的数据,每一个数据通道使用不同的地址,但是共用相同的通信频道,6个不同的nRF24L01可以对这6个发送端进行相互识别。数据通道0是唯一一个可以配置为40位自身地址的数据通道,15数据通道都为8位自身公用地址,所有的数据通道都可以设置为增强型ShockBurst模式。nRF24L01在确认收到数据后记录地址,并以此地址为目标地址发送应答信号。在发送端,数据通道0被用做接收应答信号,因此,数据通道0的接收地址与发送地址必须相等以确保接收到正确的应答信号。本系统设计时,采用主一从三的星型网络结构,功能完全满足预期要求。电路如图4所示。图4 nRF24L01电路 Fig.4 nRF24L01 Circuit3 软件设计系统程序设计分为从机和数据中转站两个部分。从机的任务主要是采样、显示数据并接收“数据中转站”的控制指令,然后完成相应的控制功能。系统上电后,首先进行必要的初始化操作,包括设置AT89S52单片机的I/O口工作方式、开中断等,然后初始化数码管驱动芯片MAX7221,使其显示相关内容,最后再进行无线射频模块的初始化工作,并设置其工作模式为接收模式。单片机进入主程序后,就一直检测有没有红外遥控控制信号。如果有红外信号则执行相应的控制指令(包括参数的设置等命令);如果没有则进行数据A/D采样并实时数码显示,每显示完一次数据后再检测是否收到无线射频控制信号,如果收到控制信号则执行相应程序(包括反馈采样数据、接收执行命令等),没有则返回到主程序进行红外信号的检测,以此循环执行。无线射频信号的控制指令分为好几种,从机接收到不同的编码指令后,可对应的执行反馈采样数据、控制继电器工作以及警戒值设定等操作。“数据中转站”主要负责协调各个从机的工作并进行相关信息量的转送。首先,“数据中转站”进入接收从机采样数据的倒计时程序,当时间到时,就开始依次接收各个从机的数据,接收完最后一个从机数据时,进入数据的短信传输程序,短信发送成功后再进入倒计时状态,以此循环。当上位机有短信发来时,“数据中转站”就接收PC机发送过来的控制短信,对短信进行解码,从中提取出有用的控制字符,最后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以控制从机的工作状态。数据中转站程序流程图如图5所示。图5 数据中转站程序流程图Fig.5 flow chart of Data transmission module4 结束语随着工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新技术的不断产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由于本系统使用了GPRS通信技术和短距离无线射频组网技术,相对于其他有线通信技术有很多的优越性,从而很容易取代一些基于有线通信方式的数据传输系统,因此,本系统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不管是应用于自动抄表【15】系统,还是温度测量、环境测量等领域中,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作者简介:席婷(1988-)女,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自动化装置与检测技术。Email: 参考文献:1刘宪鹏,吴长贵,凌筱清. 基于GPRS远程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微计算机信息,2011,1:124-125. LIU Xian-peng,WU Chang-gui,LING Xiao-qing. Desgi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Remote Display System Based On GPRSJ. Microcomputer Information, 2011,1:124-125.2史兵,马正华. 基于GPRS的无线数据交换在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J. 电气自动化,2008,2:39-40. SHI Bing,MA Zheng-hua. Application of Wireless Data Exchange System Based on GPRS in Environmental SupervisingJ. Electrical Automation, 2008,2:39-40.3陈琦,丁天怀,李成,王鹏.基于GPRS/GSM的低功耗无线远程测控终端设计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23-225. CHEN Qi,DING Tian-huai,LI Cheng,WANG Peng. Low-power wireless remote terminal design based on GPRS/GSM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2:223-225.4仵浩,黄维金. 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油井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2004,1:520-521. WU Hao,HUANG Wei-jin. Design of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of Oil Wells Based on ARM and GPRS.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 2004,1:520-521.5张晞,武小川,李心平. 远程监控传输系统J. 光电子技术,2004,1:43-45. ZHANG Xi,WU Xiao-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工业视觉检测AI算法在产品质量分级中的应用价值评估报告
- 2025-2030工业网关设备安全认证体系及市场准入门槛分析
- 2025-2030工业级无人机制造商垂直整合战略与空域管理政策松绑节奏匹配研究
- 2025-2030工业级3D打印设备运动控制平台技术演进与专利布局分析
- 工程部季度工作总结范文
- 小学五年级期末复习题集锦
- 旅游企业绩效考核方案设计与落地
- 幼儿园六一文艺活动方案范本
- 消化科常见病例书写指导
- 高校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练习
- 迷彩施工方案
- 2025大模型背景下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型研究报告
- 2025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及答案
-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绪论-第一章)绪论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第3讲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 设计报价单模板
- 《事业编制人员入职信息填写表》
-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标)
- 普通心理学第六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高中语文必修1、2、3、4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 动力管道培训
- GB/T 31109-2014乐器声学品质评价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