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养殖技术(整理稿).doc_第1页
驴养殖技术(整理稿).doc_第2页
驴养殖技术(整理稿).doc_第3页
驴养殖技术(整理稿).doc_第4页
驴养殖技术(整理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驴养殖技术一、驴的生物学特性【一】驴的一般习性 驴具有热带或亚热带动物共有的特征和特性:其外形比较单薄,耳长大,颈细,四肢长,被毛细短。喜生活在干燥、温暖的地区,不耐寒冷,能耐热、耐饥渴,有的竟能数天不食。饮水量小,抗脱水能力强,脱水达体重2530时,仅表现食欲减退,而1次饮水即可补足所失水分。驴食量小,比马少3040。驴耐粗饲,对粗纤维消化能力比马强,消化能力比马高30。驴抗病力强,神经类型比马均衡,不易得消化器 官疾病。 驴的胎儿生长发育快,初生体高可达成年驴的62以上,体重达成年驴的1012。驴性成熟早,1.52岁可性成熟,繁殖率比马也高,母驴终生产驹在10头以上。 驴性格温驯,胆小而执拗,鸣声长而洪亮,一般缺乏悍威和自卫能力。驴腰短(5个腰椎)而强固,利于驮用,使役灵活,善走对侧步,骑乘时人感舒适。与马相比,驴胫长管短,步幅小,运步块。营养好时,驴的颈脊、前胸、背部、腹部等处,可贮 积脂肪。 【二】驴的消化生理特点 驴采食慢,但咀嚼细,这与它有坚硬发达的牙齿和灵活的上下唇,适宜于咀嚼粗硬的饲料有关。驴的唾液腺发达,每1千克草料可由4倍的唾液泡软消化。驴胃小,只相当于同样大小牛的115。驴胃的贲门括约肌发达,而呕吐神经不发达,故不宜喂易酵解产气的饲料,以免造成胃扩张。食糜在胃中停留的时间很短,当胃容量达23时,随不断的采食,胃内容物就不断排至肠。驴胃中的食糜是分层消化,故不宜在采食中大量饮水,以免打破分层状态,让未充分消化的食物冲进小肠,不利于消化。这就要求我们喂驴要定时定量和少喂勤添。 驴的肠道口径粗细不均,如回盲口和盲结口较小,饲养不当或饮水不足会引起肠道梗塞,发生便秘,这就要求我们要给驴正确调制草料和供给充足的饮水。正常情况下,食糜在小肠接受胆汁、胰液和肠液多种消化酶的分解,营养物质被肠黏膜吸收,通过血液输往全身。而大肠尤其是盲肠有着牛瘤胃的作用,是纤维素被大量的细菌、微生物发酵、分解、消化的地方,但由于它位于消化道的中、下段,因而对纤维素的消化利用远 远赶不上牛、羊的瘤胃。 【三】驴对饲料的利用特性驴对饲料的利用具有马属家畜的共性。一是对粗纤维的利用率不如反刍家畜,二者相差一倍以上,但驴比马粗纤维消化能力高30,因而相对来说驴较耐粗饲。二是对饲料中脂肪的消化能力差,仅相当于反刍家畜的60,因而驴应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饲料。三是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与反刍家畜接近。如对玉米蛋白质,驴可消化76,牛为75。对粗饲料中的蛋白质,驴的消化率略低于反刍动物,例如苜蓿蛋白质的消化率,驴为68,牛为74。这是因为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利用率高于驴。日粮中纤维素含量超过3040,则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马、骡相比,驴的消化能力要高20 30。对驴驹和种驴应注意蛋白质的供应。二、驴的消化道特点及消化生理特点【一】驴的消化道特点 驴的消化器官构造与消化机能的特点与反刍家畜和猪禽均不同,但和马相同。 驴的采食量较大,但每口采食的饲料量较少,并要经过细致的咀嚼后才吞咽。所以饲养时,应给驴留有足够的采食时间。 驴采食后,由于胃的容积较小,仅相当于牛胃的7,饲料在胃中停留的时间较短,约79分钟食物就开始向肠道转移。2小时以内,60的食物就转移到肠中,4小时基 本上可全部转移出胃。由此可见,驴是既容易饱又容易饿的动物。一次采食量不能过多,而两次采食的间隔又不能过久,这是驴饲养的显著特点。对驴的饲喂,要定时、定量, 少喂勤添,否则,易引起疾病。如喂量过多,易造成胃扩张,甚至造成胃破裂。同时由于驴胃容积小,由胃转移到肠道的速率快,所以选择的饲料要求是疏松、易消化、便于转移、不致在胃内黏结的。如燕麦、麸皮或其他精料与饲料拌匀饲喂,才有利于消化,也适合于胃肠道的生理特点。 驴的夜间饲喂很有必要,特别是对于饲养水平低、粗料多精料少的驴,夜间饲喂就更必要。对精料饲喂量过大的种驴,夜间仅投给适量的干草或粗饲料,任其自由采食即可。夜间饲喂并不会影响驴的休息和睡眠,因为驴需要睡眠的时间较其他动物短,一天67小时就足够,且分散在一天的多次休息中,夜间的深睡只有23小时。 驴的肠道容积大,饲料的消化、吸收主要在肠道进行。驴的采食量较大,食物在肠道中滞留的时间很长,因而肠道的负担是十分繁重的。驴的多发病主要是消化系统病,其中肠道疾病占较大比例。因此,必须根据驴肠道的消化、生理特点进行合理饲养,预防常见病的发生。【二】驴的消化生理特点 驴的盲肠非常发达,其功能与反刍动物的瘤胃相似,对粗饲料的消化起着重要作用。食物在盲肠中滞留的时间为184小时,约占食物在消化道滞留时间的13以上。盲肠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可使饲料中纤维素酵解成碳水化合物而被驴吸收。盲肠消化吸收的纤维素占400,蛋白质占39,碳水化合物占24。 驴肠道粗细度极不均匀。驴盲肠的胃状膨大部和大结肠内径都很粗,可达30厘米;但小肠、小结肠内径却很狭小,仅56厘米。尤其是一些肠道的人口部,如盲结口、回盲口、结肠起始部均很狭小。因此,粪便容易在这些较细的部位形成秘结而致病,即所谓便秘症(结症)。饲养时必须注意饲喂方法、饲料种类和管理,预防结症发生。 以放牧为主的驴很少发生便秘,可见便秘发生的原因并非仅仅是肠道结构特殊。舍饲和半舍饲的驴发生便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使役重,采食粗饲料量过大,肠道负担过重。 饲喂的饲草粗纤维过高,如秸秆饲料多。 饲料的加工、调制不当,如秸秆饲草应粉碎或铡短,“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说明了饲草加工的重要作用。青饲料或纤维细致的青干草,可以整喂。 饮水不足,特别在缺水或脱水时,易造成肠道消化液量减少,以致秘结。 突然变换饲草,如由青草突然换喂干草,或由喂干草突然变换喂青贮,都容易造成肠道疾病。所以变换饲草时,应有57天的过渡预饲期,使驴逐渐适应新的饲料环 境。 驴的消化道在一天中能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分泌量为7080升。其中唾液约40升,胃液30升,胆汁6升。因此,给驴充足的饮水是十分重要的。消化液的分泌量与饲料 种类、饮水和饲料的含水量有直接关系。 【三】驴对粗饲料的消化与吸收特点 驴对粗饲料的消化能力低于反刍动物,它对粗饲料的消化有以下几个特点: 对粗饲料中脂肪的消化能力较低:以青草为例,驴对其中脂肪的消化率为35,而反刍动物可达57。对油饼类饲料中的脂肪,驴的消化率为53,而反刍动物可达 92。 对粗饲料中的粗纤维利用率较低:驴对粗纤维的利用率与粗纤维的质地、纤维素量有密切关系。对含纤维素少、质地好的饲草的消化率,驴与反刍动物相似;但对秸秆 的利用率,以麦秸为例,驴的消化率为18,而牛则高达42。 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能力:驴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能力与反刍动物相似。例如,对玉米中的蛋白质,驴的消化率为76,牛为75。对粗饲料中的蛋白质,驴的消化率略低于反刍动物。例如对苜蓿蛋白质的消化率,驴为68,牛为74,这是因为反刍动物对蛋白氮的利用率高于驴。日粮中纤维素含量过高,如超过304096,则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马、骡相比,驴的消化能力要高2030。三、驴的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一】驴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和饲料营养物质相对应。除水而外,主要包括蛋白质、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目前,对驴的营养需要研究虽然积累了一定的资料,但还很不够。现在提出的营养需要,仅是保持驴体健康和生产的最低需要量,使用时还应考虑驴个体间的差异,养分间的关系,驴的营养状况、疾病和环境条件等酌情变化。 驴的营养需要与其他畜禽一样,分为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维持需要,为在休闲中仅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不进行生产,体重不增不减所需的热能。生长、繁殖、泌乳、妊娠的营养需要则为生产需要。表22所列为200千克左右体重的中型驴的营养需要。体重不一,营养需要也随之变化。对营养需要,只可作为参考,不可奉为教条。饲养者必须经常观察饲喂效果,灵活地调整日粮。 表22 体重200千克成年驴的营养需要 项 目 体重 (千克) 日增重 (千克) 日采食干物质量 (千克) 消化能 (兆焦) 可消化粗 蛋白质 (克) 钙 (克) 磷 (克) 胡萝卜素 (毫克) 成年驴维持需要 200 3.0 27.63 112.0 7.2 4.8 10.0 妊娠末期90天母驴 0.27 3.0 30.89 160.0 11.2 7.2 20.0 泌乳前3个月母驴 4.2 48.81 432.0 19.2 12.8 26.0 泌乳后3个月母驴 4.0 43.49 272.0 16.0 10.4 22.0 哺乳驹3月龄 60 0.70 1.8 24.61 304.0 14.4 8.8 4.8 除母乳外需要 1.0 12.52 160.0 8.0 5.6 7.6 断奶驴驹(6月龄) 0.50 2.3 29.47 248.0 15.2 11.2 11.0 l岁 140 0.20 2.4 27.29 160.0 9.6 7.2 12.4 1. 5岁 170 0.10 2.5 27.13 136.0 8.8 5.6 11.0 2岁 185 0.05 2.6 27.13 120.0 8.8 5.6 12.4 成年驴轻役 200 3.4 34.95 112.0 7.2 4.8 10.0 成年驴中役 200 3.4 44.08 112.0 7.2 4.8 10.0 成年驴重役 200 3.4 53.16 112.0 7.2 4.8 10.0 注:每头驴每天给食盐1530克【二】驴饲料中的营养物质饲料中能被家畜采食、消化、利用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它包括六大部分。 (一)水分 是驴体中最多、最重要的成分。水对驴体的正常代谢有特殊作用,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一系列复杂过程,都是以水为媒介,在水中进行的。机体代谢的废物也是通过水而排出体外。水还能调节体温、润滑关节和保持体形。缺水比缺饲料更难维持生命。 (二)蛋白质 是组成驴体所有细胞、酶、激素、免疫体的原料,机体的物质代谢也靠蛋白质维持,所以蛋白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可代替的。不仅是对驴驹和种用公母驴,就是肉用驴的肥育,高的日增重,也是来自于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三)碳水化合物 是饲料的主要成分,这包括粗纤维、淀粉和糖类。前者主要存在于粗饲料中,它虽不易被消化利用,但它能填充胃肠,使驴有饱感,还能刺激胃肠蠕动。因此是重要的物质。淀粉和糖主要存于粮食及其副产品中,碳水化合物是驴体组织、器官不可缺少的成分,又是驴体热能的主要来源,剩余下的还能转化成体脂肪,以备饥饿时利用。 (四)脂肪 是供给驴体的重要能源。脂肪在体内产生的热量是同等数量的碳水化合物产生热量的2.25倍。脂肪贮存于各器官的细胞和组织中,同时它也是母驴乳汁的主要成分之一。脂肪还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和激素的溶剂,它们需借助于脂肪才能被吸收、利用。驴对脂肪的消化利用不如其他反刍家畜,因此含脂肪多的饲料(如大豆)不可多喂。 (五)矿物质 是一类无机的营养物质。占驴体矿质元素总量99.95的钙、磷、钾、钠、氯、镁和硫等称之为常量元素;占驴体矿质元素总量0.05以下的铁、锌、铜、锰、钴、碘、钼和铬等称之为微量元素。矿物质占驴体重的比例很小,但因它参与机体所有的生理过程,而且也是驴体骨骼的组成成分。这些物质只能从饲料中摄取,不会在体内合成,供给不足或比例失调,就会发生矿物质缺乏症或中毒症。 (六)维生素 是机体维持生命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植物中的含量和驴体的需要都很少。它也是酶的组成成分,在生理活动中起“催化剂”的作用,以保证驴正常的生活、生长、繁殖、生产。维生素分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等多种,如果缺乏会引起各种维生素缺乏症。由于植物性饲料中维生素含量较多,有的在体内还可以合成,因而一般驴不会感到维生素缺乏。【二】驴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营养物质又叫养分,具有维持驴生命的营养作用,存在于任何饲料之中。饲料的营养物质可概括为以下六类。 (1)水分 水以与其他物质结合状态或溶液状态存在。驴体内水分含量占体重的5070。老龄驴、瘦驴和弱驴体内水分少于幼龄驴和育肥驴,这是幼龄驴和育肥驴肉味美、肉嫩的一个原因。水分对驴的生长和育肥的生理意义在于:作为一种溶剂,溶解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作为一种媒介物,使体液内各种物质溶液连续反应;通过呼吸等排出体内多余的热量;对外界温差的变化反应慢,保持机体稳定。 驴利用的水分主要来自饮水及饲料中水分和代谢水。 驴必须每天饮水,每100千克体重需饮水510千克,或是风干饲草摄人量的23倍。多饮水有利于减少消化道疾病,有利于肉用驴肥育。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驴的需水量和饮水量明显增加,这时应不限制饮水供应,任其自由饮用。 (2)蛋白质 蛋白质是惟一大量含氮的营养物质。饲料中的蛋白质是由25种以上氨基酸按不同的顺序和构型构成的。蛋白质是饲料营养成分中最重要的一种,它是驴生命和生产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驴的肌肉、内脏、奶汁等,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的。驴身体的15构成来自于蛋白质,因此,需要进食相当数量的饲料蛋白质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 在饲养肉驴时,日增重较高,其增重部分大多来自肌肉的生长,而肌肉的形成要靠蛋白质。日粮中能量不足常会增大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以补足肉驴对能量的需要。因此,肉驴育肥日粮中必须含有规定量的能量,避免因能量不足而动用体蛋白,影响育肥效果。 饲料中蛋白质不足,驴体内的蛋白质代谢变为负平衡,结果是驴体重减轻,产乳量及生长率均降低。蛋白质不足还会影响到驴的正常繁殖,公驴精子数量下降,品质降低,母驴发情及性周期异常,不易受孕,即使受孕胎儿也发育不良,甚至产生怪胎、死胎及弱胎,甚至流产。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驴体内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根据分子结构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日粮中的糖是驴能量的主要来源。纤维素是驴日粮的重要成分,而木质素不能被驴利用。 驴生产中形成的脂肪,是靠日粮中碳水化合物为主转化过来的。驴常用的玉米等饲料,均属于高能量饲料,其作用是增加进食饲料的能量,使之变为脂肪。 饲料营养成分表上用“碳水化合物”或“无氮浸出物”表示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用“粗纤维”表示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 (4)脂肪 脂肪是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驴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如神经、肌肉、骨骼和血液等的组成中,均含有脂肪。 脂肪同时也是驴的重要能量来源。饲料脂肪被驴消化吸收后,在体内氧化释放的热量是同等重量碳水化合物的2.25倍。脂肪体积小,蕴藏的能量多,是驴贮存能量的最佳形式,贮积的脂肪还具有隔热保温、支持保护脏器和关节的作用。 对幼畜来说,脂肪为其提供了必需的脂肪酸。脂肪中的18碳二烯酸(亚麻油酸)、18碳三烯酸(次亚麻油酸)及20碳四烯酸(花生油酸)对幼畜具有重要作用,为必需脂肪酸,也是激素的重要成分。缺乏必需脂肪酸表现为代谢紊乱、皮肤鳞化病变、生长受阻、繁殖机能降低等。 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饲料中的维生素A、D、E和K只有溶解于脂肪中才能被吸收和在体内代谢。缺乏脂肪,将会出现这些微生素的缺乏症。 饲料营养成分表上用“粗脂肪”表示脂肪含量。 (5)维生素 维生素是调节动物生长、生产、繁殖和保证动物健康所必需的有机物质,它是一类微量营养物质。维生素是驴体维持代谢过程必需的物质,一般在驴体内不能直 接合成。若饲料中缺乏维生素,驴就不能正常生活、生长、繁殖和生产,并会患各种维生素缺乏症,严重时可引起死亡。驴需要的维生素有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种。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它们均能溶解于脂肪,在消化道内随脂肪一同被吸收。凡有利于脂肪吸收的因素,均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维生素A:对于维持正常视觉,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生长和结构,保持呼吸道、消化道及生殖系统黏膜的健康,对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起调节作用,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维持骨骼的健康。 维生素D:在体内转化成具有活性的物质,然后发挥其生理功能,主要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骨骼和牙齿的正常发育。维生素D不足,引起驴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从而导致骨骼疾病。幼驹出现佝偻病,成年驴出现骨质疏松症,行走困难,甚至不能站立,四肢关节及肋骨变形,神经活动障碍。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其主要功能是抗氧化作用,与硒协同保护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维持细胞膜的正常结构。维生素E还对生殖机能有重要作用,促进性腺发育,调节性激素分泌,防止流产等。另外,维生素E还具有对黄曲霉素、亚硝基化合物等的抗毒作用。维生素E缺乏时,幼驹发生肌肉营养不良,即白肌病和僵硬病,表现为运动机能障碍。维生素E缺乏还会严重影响繁殖机能,公驴尤为明显,精细胞形成受阻,精液品质差,易发生不育,母驴受胎率下降。 维生素K:是一类促进血液凝固的萘醌衍生物,具有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及凝血活素的作用,从而保证血液的正常凝固。维生素K缺乏时,创伤的凝血时间延长,驴的大肠微生物可以合成维生素K,因此,一般很少发生缺乏症。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该类维生素均溶于水,分布相似,常相伴存在。除维生素B12外,在体内贮存量很少,具有多吃多排的特点,其主要功能是作为酶或辅酶的成分,参与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因此,长期缺乏和不足,均会引起体内酶活性降低,影响机体代谢和生产力。 (6)矿物质 矿物质是一类无机的营养物质,它所占体重的比例很小,但却是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几乎参与机体内所有的生理过程。根据体内含量多少,将矿物质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常量元素是指钙、磷、钾、钠、氯、镁和硫,占驴体矿物质总量的99.95。微量元素是指占驴体重0.01以下的元素,主要有铁、锌、铜、锰、钴、碘、钼、硒和铬等,占驴体矿物质总量的0.05。 钙和磷:8090的钙、磷以羟基磷灰石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1020分布于软组织和体液中。 钙除了是组成骨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外,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及参与凝血酶的形成等。磷则主要有以磷酸根的形式参与代谢,在高能磷酸键中贮存能量,参与许多酶和辅酶的合成,在脂类代谢中起重要作用。长期喂给缺乏钙、磷或钙、磷比例不当的日粮,驴会出现钙、磷缺乏症。引起代谢障碍,发生软骨症,出现营养性骨纤维增生。幼驴易患佝偻病,成年驴易患骨质疏松症。血钙过低引起驴痉挛,抽搐,肌肉和心肌强烈收缩。缺乏钙、磷最初表现为异食,如啃泥土、石块、破布等,或相互舔食皮毛,尤其是缺磷时特别明显。 镁:约有70的镁存在于骨骼中,多以磷酸盐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其余的分布于软组织细胞和体液中。 镁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成分,也是体内许多酶系统中所必需的催化剂,在糖和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一定浓度的镁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当血镁浓度低时,神经肌肉兴奋性提高;浓度高时,兴奋性则被抑制。 一般植物性饲料中含镁较丰富,如棉籽饼、亚麻饼等含镁特别丰富,青饲料、糠麸类也是镁的良好来源。一般不另加,缺镁时可用硫酸镁、氧化镁、碳酸镁等补给。 钾、钠、氯:这三种元素绝大部分存在于软组织及体液中。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内总钾量的90,钠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中,约占体内总钾量的90,氯主要存在于细胞液中。 钾、钠、氯作为电解质共同维持渗透压和机体的酸碱平衡,控制水的代谢。钠可调节正常肌肉、神经的兴奋性和心脏的活动。钾可维持心、肾、肌肉的正常活动,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影响蛋白质和糖的代谢。氯是胃酸的组成部分,保证胃蛋白酶作用所必需的酸、碱度,氯和钠组成食盐,还具有调味和刺激唾液分泌的作用。 植物性饲料中钾含量丰富,无需补充。钠和氯在植物性饲料中含量很少,在日粮中应补加食盐。 硫:硫约占体重的0.15,主要以有机形态组成蛋氨酸和胱氨酸,广泛存在于驴体的每个细胞内,在角蛋白中最集中。 硫是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辅酶A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硫胺素的成分,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所必需的含硫氨基酸的成分,是脂类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素的成分,也是某些激素的成分。 一般日粮中含硫量能满足硫的需要,很少出现缺乏症。在缺硫情况下,可补充无机硫酸盐。 铁:铁作为氧的载体以保证机体组织内氧的正常输送,并与细胞内生物氧化过程有密切关系。体内铁有6070存在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有20左右的铁与蛋白质结合成铁蛋白,存在于肝、脾和骨骼中,其余存在于含铁的酶类中。 缺铁主要导致低色素小红细胞性贫血,临床表现为可视黏膜苍白,呼吸困难,皮肤粗糙,食欲不振和生长受阻。铁进食过量会中毒。 为防止缺铁,一般用硫酸亚铁、氧化亚铁和硫酸铁等补充。 铜:主要分布于肝、脑、心、肾及被毛中。作为金属酶的组成成分,铜直接参与体内代谢。铜能维持铁的正常代谢,生成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成熟均需铜的参与。 日粮缺铜时影响造血功能。缺铜还使母驴繁殖性能下降。 各种饲料中铜含量较多,一般情况下很少出现铜的缺乏。缺铜地区的牧草和饲料中可能发生缺铜现象,可直接给放牧驴补饲硫酸铜,或将硫酸铜喷洒在草上,舍饲日粮中也可补饲硫酸铜。 钴:钴分布于驴的所有器官中。主要作为维生素B12的成分,占其重的4.5。驴的缺钴症实际是维生素B12的缺乏症,表现为贫血,消化功能紊乱。 锌:骨骼是锌的主要贮存器官,皮毛中含锌量也较多。锌参与体内酶的组成,对激素的形成、贮存和分泌均具有作用。 缺锌造成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公驴长期缺锌,会使睾丸发育不良,精子生长完全停止,母驴缺锌受胎率降低。 硒:硒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器官中,以肝、肾和肌肉中含量最高。硒参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和维生素E具有相似的抗氧化作用,能分解脂类氧化产生的过氧化物,保护细胞膜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从而保证肠道脂酶活性,促进脂类及脂溶性物质消化吸收。 缺硒具有明显的地区性。一般缺硒时用亚硒酸钠补充。 锰:锰分布于所有体组织中,主要存在于骨骼、肝、肾、脾、胰脏和脑垂体中。锰在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和胆固醇代谢中作为酶活化因子或组成部分,参与形成骨骼基质中的硫酸软骨素,是维持大脑正常代谢功能必不可少的物质。 缺锰幼驹生长缓慢,采食量下降,骨异常,共济失调。缺锰还会影响驴的繁殖,使母驴发情不明显,妊娠初期易流产。 植物性饲料锰的含量差异较大,青绿饲料、糠麸类含锰丰富。禾本科籽实及块根、块茎含量较少,动物性饲料含锰很少。生产上常以硫酸锰、碳酸锰和氧化锰来补充。驴的常用饲料根据饲料营养成分的特点,可将饲料分为青饲料、粗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多汁饲料、矿物质补充饲料、维生素补充饲料等8种。此外还有一种添加剂饲料。多用于工厂化高产畜禽。 (一)青饲料 青饲料含水都在60以上,富含叶绿素,以青绿颜色而得名。各种野草、栽培牧草、农作物新鲜秸秆,都属青饲料。 优质的青饲料粗蛋白质含量高,品质也好,必需氨基酸全面,维生素种类丰富,尤其是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优质的青饲料中钙、磷含量多,且比例合适,易被机体吸收,尤其是豆科牧草的叶片含钙更多。青饲料粗纤维含量少,适口性好,容易消化,有防止便秘的作用。 (二)粗饲料 是含粗纤维较多,容积大,营养价值较低的一类饲料。它包括干草、秸秆、干蔓藤、秕壳等。 粗饲料的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粗蛋白质的含量差异很大,豆科干草含粗蛋白质为1019,禾本科干草含610,而禾本科的秸秆和秕壳含35;粗蛋白的消化率也明显不同,依次为71,50和1520。粗饲料中一般含钙较多,含磷较少,豆科干草和秸秆含钙高(1.5),相比禾本科干草和秸秆则含钙少(仅为0.2一0.4)。粗饲料中含磷低,仅为0.10.3,秸秆甚至低于0.1。粗饲料中维生素含量差异也大,除优质干草特别是豆科干草中胡萝卜素和维生素D含量较高外,各种秸秆、秕壳几乎不含胡萝卜素和B族维生素。 (三)青贮饲料 是将新鲜青饲料,如玉米秆、青草铡短、压实、密封在青贮窖(塔)中,经发酵使其保持青绿、多汁、芳香的饲料。青贮饲料可有效地保持青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适口性和消化率都很好,可以弥补冬、春季节驴的青饲料来源的不足。 (四)能量饲料 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低于18,粗蛋白低于20的那部分精料,如玉米、高梁、大麦、燕麦及其加工副产品的米糠、麦麸、玉米粉渣等。 谷实类饲料,总体讲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可占干物质的7080,其中主要是淀粉,其体积小,消化率高,适口性好。粗蛋白质一般只含813,且色氨酸、赖氨酸较少,脂肪含量较低,一般为25,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钙含量少。有机磷虽较多,但主要以磷酸盐形式存在,故不易被吸收。维生素及和维生素E含量丰富,维生素D缺乏。其加工的副产品,因大量淀粉提出,相应增加了粗纤维、粗蛋白质、矿 物质和脂肪的含量,体积增大,适口性略差。麦麸中含镁盐较多,有轻泻作用。(五)蛋白质饲料 凡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粗纤维在18以下的饲料,均属蛋白质饲料。驴的蛋白质饲料主要是豆科籽实和榨油后的副产品饼粕类。 这类饲料蛋白质含量丰富,比能量饲料高13倍;品质好,必需氨基酸全面,特别是赖氨酸比能量饲料多。钙含量高,钙、磷比例仍不适宜。豆科籽实中含有不良物质,如抗胰蛋白酶,需加热(110,3分钟)处理后才可利用。 (六)多汁饲料 主要指块根、块茎和瓜类饲料。其特点是含水高达7595,易消化,有机物的消化率为85一90,配合秸秆、干草喂驴,可提高适口性和饲料利用率。 多汁饲料粗纤维少(不超过于物质的10),富含淀粉和糖类,但蛋白质含量低,一般为12。营养物质含量随品种、收获期不同,变化幅度较大。 (七)矿物质补充饲料 主要补充食盐和含钙、磷的矿物质。如骨粉、石粉、磷酸二氢钙等。 (八)维生素补充饲料 主要是单一维生素和复合维生素。一般驴不感缺乏。青贮饲料的基本原理所谓青贮饲料,是指牧草、饲料作物或农副产物等在一定水分含量时,切碎装入密闭的容器(塔、壕、窖、袋、堆)内,通过原料中含有的糖和乳酸菌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乳酸发酵的一种贮藏饲料。青贮饲料通过有效的乳酸发酵,产生的pH和乳酸含量,以及一定的二氧化碳和氮,既可使饲料长期安全保存,又可保持最低的养分消耗。 青贮饲料的发酵是由微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相互作用而进行的。所以要想调制出优质、稳定并在贮藏时保持最低的养分消耗,必须充分掌握青贮的原理和基本知识。 青贮饲料的发酵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活动和生物化学变化过程。青贮发酵过程中,参与活动和作用的微生物很多,但以乳酸菌为主。青贮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乳酸发酵过程。刚收割的青饲料,带有各种细菌,如霉菌、腐败菌、大肠杆菌和少量乳酸菌等。每克新鲜青贮玉米,含腐败菌4 200万个,乳酸菌17万个,酵母菌50万个,大肠杆菌300个,酪酸菌100个等。 当青贮原料铡碎人窖后,植物细胞继续呼吸,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热量,由于在密闭的环境内空气逐渐减少,一些好气性微生物逐渐死亡,而乳酸菌在厌氧环境下迅速繁殖扩大,1天后每克青贮料中就达16亿个,4天后大肠杆菌、酪酸菌即全部死亡。这时的pH就达4.44.3,乳酸含量已占干物质的5.13,7天后即处于相对稳定阶段。随着日期的延长,乳酸含量日渐增多,至146天后仍有缓慢增加。此时的青贮饲料,像罐头一样处于相对密闭状态下,就可长期保存,不会腐烂。 表27 玉来青贮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变化 青贮日数每克饲料中细菌数(万)pH乳酸菌大肠杆菌酪酸菌开始 1天 4天 8天 20天 45天17 160 000 80 000 17 000 380 2900.03 0.25 0 0 0 00.01 0.01 0 0 0 05.9 5.1 4.5 4.0 4.0 4.0表28 青贮日数对青贮玉米酸度及乳酸量的影响 日 数项目 0 1 3 5 7 16 30 86 146 pH 乳酸量占干物质 5.9 2.02 5.5 2.19 4.4 3.96 4.2 5.04 4.0 5.13 4.0 6.33 4.0 6.82 3.9 7.07 3.8 8.57 从表27和表28看出,在适量的水分、糖分和密闭环境中,乳酸菌繁殖很快,1天内每克青饲料中乳酸菌即达16亿个,第四天下降到8亿个,好气性细菌全部死亡,pH达4.44.5,乳酸量占干物质重4左右。 青贮饲料的发酵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 一是好氧发酵期:0.51天。将含有一定水分和糖分的原料装入密闭的容器内,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温度上升(5254),原料被压紧后,从切口渗入少量汁液。各种酶 和微生物大量活动,产生乳酸和醋酸。 二是乳酸发酵期:17天及825天。在17天内,青贮容器内氧气逐渐减少,由于湿度和糖的作用,乳酸菌大量增殖,生成乳酸,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乙酸及其他成分。 在815天里,青贮容器内二氧化碳占相当部分,此时以耐酸、厌氧的乳酸菌为主,pH下降到4.2以下。 三是稳定期:1525天。在以上正常状态下,青贮容器不出现异常,即没有空气或水分进入,青贮处于稳定期。 四是在不良条件下的酪酸发酵或高温发酵:若乳酸发酵不充分,或有空气进入,或在水分过多条件下,酪酸菌生长繁殖,使乳酸变成酪酸,蛋白质分解,pH上升。若原料水分不足,踩压不实,氧化作用强烈,一些好气微生物大量参与活动,温度可上升到5570,使原料养分大量损失,引起发霉变质。 根据上述基本原理,所以要为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创造最适宜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原料含水率6570)、糖分和密闭的厌氧环境。青贮饲料的特点与作用(1)青贮饲料营养损失较少 青饲料适时青贮,其营养成分一般损失10左右。而自然风干过程中,由于植物细胞并未立即死亡,仍在继续呼吸,就需消耗和分解营养物质,当达到风干状态时,营养损失约30左右。如在风干过程中,遇到雨雪淋洗或发霉变质,则损失更大。青贮对维生素的保存更为有利,如甘薯中每千克青贮饲料有胡萝卜素94.7毫克,而自然风干后仅为25毫克。其他营养成分,也有类似趋势。 表29 玉米秸膏贮与风干营养成分比较(占干物质) 成分 名称 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粗灰分干玉米秸 玉米秸青贮3.94 8.190.90 4.6037.60 30.1348.09 47.309.46 9.74 由表29看出,同样的材料,青贮比风干玉米秸粗蛋白高1倍,粗脂肪高5倍,而粗纤维低75个百分点,看出青贮饲料的优越性。 (2)青贮饲料适口性好,消化率高 青饲料经过乳酸发酵后,质地柔软,具有酸甜清香味,牲畜都很喜食。有些植物如菊芋、向日葵茎叶和一些蒿属植物风干后,具有某种特殊气味,而经青贮发酵后,异味消失,适口性增强。青贮饲料饲喂家畜,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率也有提高(表30)。 表30 青贮与干草消化率比较() 成分 名称 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青贮饲料 干 草69 6563 6268 5372 6575 71 由表30看出,同样的原料,调制出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及其他营养成分均高于干草,尤其是粗脂肪和粗纤维两成分的消化率更高。 (3)青贮饲料单位容积内贮量大1米3青贮饲料的重量为450700千克,其中干物质150千克。而1米3干草仅为70千克,约含干物质60千克。1吨苜蓿青贮的体积为 1.25米3,而1吨苜蓿干草的体积为13.313.5米3。 (4)青贮饲料可以长期保存,不受气候和外在环境的影响青贮饲料不仅可以常年利用,保存条件好的可达20年以上,可以以丰补歉。同时不受风、霜、雨、雪及水、火 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干草即使在库房内堆放,也会受鼠虫或霉变的危害。 (5)牲畜饲喂青贮饲料,毛光亮,可减少消化系统和寄生虫病的发生 青贮饲料由于营养丰富,乳酸和维生素含量丰富,可以提高其他饲料的消化率。实践证明,饲喂青贮饲料的牲畜,消化道疾病较少。饲料经发酵后,寄生虫及其虫卵被杀死,故可减少内寄生虫病的发生。一些杂草种子也因发酵而失去发芽能力,可减少牲畜粪便传播杂草的机会。 青贮饲料由于具有上述特点和作用,所以许多畜牧业发达国家,不仅冬春寒冷地区大量制作青贮饲料(如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就是一些气候温暖的国家,如日本、英国、荷兰等,也广泛利用青贮饲料,甚至常年喂用。他们认为,利用青贮饲料机械化程度高,饲料成本低于青割饲料,饲料供应稳定,牲畜营养平衡,可以持续、稳定高产。青贮饲料调制技术青贮饲料调制技术,主要指原料的选择、青贮设施和操作技术三方面。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否则就不能调制出优质青贮饲料。 (1)原料的选择 作为青贮饲料的原料,首先是无毒、无害、无异味,可以作饲料的青绿植物。其次,青贮原料必须含有一定的糖分和水分。青贮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只有60变为乳酸,即每形成1克乳酸,就需要1.7克的葡萄糖。如果原料中没有足量的糖分,就不能满足乳酸菌的需要。因此,青贮原料中的含糖量至少应占鲜重的11.5。根据含糖量的高低,可将青贮原料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易于青贮的原料。在青绿植物中糖分含量较高的如玉米、甜高粱、禾本科牧草及其野生植物如水稗、狗尾草等,甘薯秧、芜菁、甘蓝、甜菜叶、向日葵等。这类原料中含有较丰富的糖分,在青贮时不需添加其他含糖量高的物质。 第二类:不易青贮的原料。这类原料糖分较低,但饲料品质和营养价值较高,如紫花苜蓿、草木樨、红豆草、沙打旺、三叶草、饲用大豆等豆科植物。这类原料多为优质饲料,应与第一类含糖量高的原料如玉米、甜高粱混合青贮,或添加制糖副产物如鲜甜菜渣、糖蜜等。 第三类:不能单独青贮的原料。这类原料不仅含糖量低,而且营养成分含量不高,适口性差,必须添加含糖量高的原料,才能调制出中等质量的青贮饲料。这类原料如南瓜蔓和西瓜蔓等。 青贮原料的含水量多少,也是影响乳酸菌繁殖快慢的重要因素。如水分不足,青贮时原料不能踩压紧实,窖内残留空气较多,为好气性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引起饲料发霉腐烂。但水分过多,原料易压实结块,利于酪酸菌的繁殖活动。同时原料水分过多,植物细胞易被挤压流失,使养分损失,影响青贮饲料的质量(表31)。 表31 青贮原料含水量与排汁量及干物质损失量比较 原料含水 率() 干物质含 量() 每吨青贮原料中 排汁中干物质损失() 排汁量(千克) 排汁中干物质量(千克) 84.5 82.5 80.0 78.0 75.0 70.0 15.5 17.5 20.0 22.0 25.0 30.0 21.0 13.0 6.0 4.0 1.0 0 1.05 0.65 0.30 0.20 0.05 0 6.7 3.7 1.5 0.9 0.2 0 由表31看出,青贮原料含水量过多,汁液流失,造成营养物质的损失,而且易引起酪酸发酵。而原料含水率在70时,汁液不会流失。所以青贮原料的适宜含水率为 6570。 青贮原料如果含水率过高,可在收割后于田间晾晒12天,以降低含水率。如遇阴雨天不能晾晒时,可以添加一些秸秆粉或糠麸类饲料,以降低含水率。 青贮原料如果含水率不足,可以添加清水(井水、河水、自来水)。加水数量要根据原料的实际含水多少,计算应加水的数量。加水量计算公式为:以原料为100,与加水 量之和为分母,原料中的实际含水量与加水量之和为分子,相除所得商,即为调整后的含水量。 例:某原料原水量为60,若每百千克加水30千克,则调整后的含水率为多少? (60十30)(100+30)100=90130100=0.692100=692(调整后的含水率) 为便于在生产中应用操作,常用原料含水率及加水量计算结果列表于表32。 表32 常用加水量计算表 原料(千克)每百千克原料加水量 (千克)调整后的含水率 ()实际含水率干物质65 60 55 50 4535 40 45 50 5520 30 40 50 6070.8 69.2 67.9 66.7 65.6 调整后的含水率,要求达到6570。 (2)青贮设施 青贮设施是指装填青贮饲料的容器,主要有青贮窖、青贮壕、青贮塔、地面青贮设施及青贮袋等。对这些设施的基本要求是:场址要选择在地热高燥、地下水位较低、距离畜舍较近,而又远离水源和粪坑的地方。装填青贮饲料的建筑物要坚固耐用,不透气,不漏水。尽量利用当地建设材料,以节约建造成本。不同类型的建筑设施具体要求如下: 青贮窖:青贮窖是我国广大农村应用最普遍的青贮设施。按照窖的形状,可分为圆形和长方形窖两种。在地势低平、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建造地下式窖易积水,可建造半地下、半地上式。圆形窖占地面积小,圆筒形的体积比周长等尺寸的长方形窖较大,装填原料多。但圆形窖开窖喂用时,需将窖顶泥土全部揭开,窖口不易管理;取料时需一层层取用,若用量少,冬季表层易结冻,夏季易霉变。长方形窖适于小规模饲养户采用,开窖从一端启用,先挖开11.5米长,从上向下,一层层取用,这一段饲料喂完后,再开一段,便于管理。但长方窖占地面积较大。不论圆形窖或长方形窖,都应用砖、石、水泥建造,窖壁用水泥挂面,以减少青贮饲料水分被窖壁吸收。窖底只用砖铺地面,不抹水泥,以便使多余水分渗漏。 长方形窖容积计算公式为:长宽深=容积 如果暂没有条件建造砖、石结构的永久窖,使用土窖青贮时,四周要铺垫塑料薄膜。第二年再使用时,要清除上年残留的饲料及泥土,铲去窖壁旧土层,以防杂菌污染。 青贮壕:青贮壕是指大型的壕沟式青贮设施,适用于大规模饲养场使用。此类建筑最好选择在地方宽敞、地势高燥或有斜坡的地方,开口在低处,以便夏季排出雨水。青贮壕一般宽46米,便于链轨拖拉机压实。深57米,地上至少23米,长2040米。必须用砖、石、水泥建筑永久窖。青贮壕是三面砌墙,地势低的一端敞开,以便车辆运取饲料。 地面青贮堆:大型和特大型饲养场,为便于机械化装填和取用饲料,采用地面青贮方法。在宽敞的水泥地面上,用砖、石、水泥砌成长方形三面墙壁,一端开口。宽810米,高712米,长4050米。可以同时多台机械作业,用链轨拖拉机压实。国外有的用硬质厚23厘米塑料板作墙壁,可以组装拆卸,多次使用。 青贮塔:青贮塔适用于机械化水平较高、饲养规模较大、经济条件较好的饲养场。是有专业技术设计和施工的砖、石、水泥结构的永久性建筑。塔直径46米,高1315米,塔顶有防雨设备。塔身一侧每隔23米留60厘米60厘米的窗口,装料时关闭。原料由机械吹人塔顶落下,塔内有专人踩实。饲料是由塔底层取料口取出。青贮塔封闭严实,原料下沉紧密,发酵充分,青贮质量较高。 青贮塑料袋:近年来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国外一些小型饲养场,采用质量较好的塑料薄膜制成袋,装填青贮饲料,袋口扎紧,堆放在畜舍内,使用很方便。袋宽50厘米,长80120厘米,每袋装4050千克。但因塑料袋贮量小,成本高,易受鼠害,故在我国应用较少。 (3)青贮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