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煤层南翼回风大巷锚索支护措施.doc_第1页
22#煤层南翼回风大巷锚索支护措施.doc_第2页
22#煤层南翼回风大巷锚索支护措施.doc_第3页
22#煤层南翼回风大巷锚索支护措施.doc_第4页
22#煤层南翼回风大巷锚索支护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大同李家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2#煤层南翼回风大巷锚索加强支护施工措施编号: NYHF-002号工作面名称:22#煤层南翼回风大巷编 制 人: 吕周省施工队长: 王学道技术科长: 王建栓项目经理: 王宏图日 期: 2010年12月11日施工作业规程(措施)审批表项目经理: 年 月 日生产经理: 年 月 日技术经理: 年 月 日机电经理: 年 月 日技术科长: 年 月 日安全科长: 年 月 日通风队长: 年 月 日施工作业规程(措施)报审表工程名称:22#煤层南翼回风大巷致:北京圆之翰煤炭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李家窑项目部我方完成了22#煤层南翼回风大巷锚索加强支护施工措施的编制,并经我单位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22#煤层南翼回风大巷锚索加强支护施工措施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 期: 专业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工程师: 日 期: 总工程师审核意见:项目机构: 总工程师: 日 期: 施工作业规程(措施)报审表工程名称:22#煤层南翼回风大巷致:山西省煤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李家窑煤矿项目监理部我方完成了22#煤层南翼回风大巷锚索加强支护施工措施的编制,并经我单位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22#煤层南翼回风大巷锚索加强支护施工措施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工程师: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项目机构: 总工程师: 日 期: 施工作业规程(措施)会审表措施名称: 22#煤层南翼回风大巷锚索加强支护施工措施会审时间:会审地点:会审人员签字栏施工单位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会审意见:一、工程概况“22#煤层南翼回风大巷”施工至k0+83m位置时,巷道顶板演示出现离层现象,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承包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决定,对该段进行加强支护,加强支护采用在原设计的基础上加打锚索。二、技术参数锚索支护距离:从k0+83m开始直到此断面施工完毕。锚索采用15.247300mm长钢绞线(17丝结构),托板规格:300mm300mm12mm厚(A3钢),锚固剂型号MSCK2335,每根锚索使用六卷。锚索间排距:1000mm1000mm(即每米一排,一排三根)。详见附图三、支护工艺及技术要求1、锚索支护工艺1.1、锚索应靠近迎头及时安装。杜绝锚索安装距迎头距离过长。安装时检查锚索孔深度和锚固剂质量。1.2、用钢绞线将树脂锚固剂推入孔中,随后人工缓慢用钢绞线将锚固剂推到位。1.3、将钢绞线套入搅拌钻杆中,利用锚索机安装,使锚索机顺时针旋转,搅拌时间根据锚固剂凝固时间决定。1.4、15分钟内上好锁具,上锁具时,将张拉装置套在钢绞线上,利用千斤顶对锚索进行预应力张拉,达到设计张拉力停止。张拉过程中,人员不能站在锚索下方,并要躲开高压管波及范围,以防崩管伤人。2、锚索支护技术要求2.1、锚索的材质、规格、结构、强度符合规程规定。2.2、锚索外露长度350mm。2.3锚索孔距允许偏差为100 mm;2.4锚索设计角度垂直岩面90,钻孔轴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角不应大于3。2.5安装有效深度不小于设计的95%(即不小于6650mm)2.6锚索锁定后的预应力不小于设计值的90%(即90KN)四、施工安全1、巷道在爆破后要立即进行临时支护,杜绝空顶作业。临时支护按照22#煤层南翼回风大巷作业规程进行。2、在进行锚索支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