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教师手册读书心得.doc_第1页
“懒”教师手册读书心得.doc_第2页
“懒”教师手册读书心得.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懒”教师手册读书心得 开化一中 刘明亮 学校开学初便发给每位老师一本由英国Jim Smith编著的“懒”教师手册让教学事半功倍的策略一书,我是到最近才翻开看,一翻开便爱不释手,几乎一气把它读完。 教师是一个很辛苦的工作。据国外一项对在校教师的调查,教师每天做出的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决定超过1500个。 面对如此紧张而忙碌的工作,教师还可以“偷懒”吗?这本书对我们的疑问做出了肯定的回答。本书的作者用“懒教学法”改良了教师在上课时常用的教学策略、达成教学目标的方式、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形成思考能力的方式、评分及评价法、课堂用语、差异化教学的实施方式等。一点小小的改变,就给教师生活带来了完全不同的变化,不仅能够轻松胜任教学工作,还可以快乐享受周末生活,原来“懒教学法”的精髓在于把学习的责任转嫁到学生身上,教师投入的精力少而学生却能收获更多。在网上,我读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前些年,某中学有一位语文老师,工作非常负责。上课生怕学生听不懂,每节课都讲得细致入微,面面俱到;下课唯恐学生学不会,一有时间就守着学生做辅导,尽职尽责。他的工作可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可每次考试成绩一公布,他所教的成绩总和别人教的成绩有不小的差距。于是大家把学生的成绩差都归结到学生笨。他就这样痴心不改,一如既往地工作着,努力着有一次,他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以往,他即使生病也是要带病工作的,学生的学习是他心目中天大的事,是一分钟都不能耽误的,可这一次,他病的实在太重了,需要住院,真没办法上班了,学校里的老师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实在抽不出人来替他上课,眼看就要期末考试了,没办法,轮到他班语文课时,就由班长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同学们在下面自学。看到老师病成这样,大家都在叹惜,老师这么负责学生成绩还不怎么样,现在没了老师,学生成绩肯定更差。可谁知,考试成绩揭晓,令人大跌眼镜。不知是老师的病刺激了学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那次成绩出奇的好:不仅在全校取得了第一,而且在全市都名列前茅。真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读了“懒”教师手册这本书,我恍然大悟:我们的教学过于功利,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从踏进学校大门开始,学生的行动就受到过多的限制,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成了教师追求成绩的工具。多年来,我们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一直是背道而驰的。教师讲授,学生的记住率仅有可怜的,而实际上,教师采用讲授方式授课的却占令人瞠目的。学生讨论、学生实践、学生互教三种方式学生的记住率均在以上,而我们教师的采用却依次递减,尤其是学生互教这种方式,学生的记住率高达,而采用过这种方式的老师仅有区区的。我们整天滔滔不绝的讲呀讲,还得不时提醒那些上课走神昏昏欲睡的学生,一节课下来,老师口干舌燥,学生却是一脸茫然。我们的学生不需要这种负责任的老师,他们需要一个让他们能动起来的“懒”老师。他们会的,你不用讲;他们通过看书、思考,自己能学会的,你不用讲;他们即使看书、思考没学会,但能通过讨论学会的,你也不用讲;他们通过讨论也没搞清楚的,只需要你的启发、点拨,他们还是不需要你的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做一个“懒”老师,其实就是做一个不搞大包大揽的老师,让我们真正做到教师“懒”讲,学生勤学,教师“懒”问,学生巧思,教师“懒”管,学生妙解。 第一,教师“懒”讲。这是教师上课时的要求。与以往教师一上讲台就神采飞扬、口若悬河、不厌其烦地讲授有天壤之别。“懒”讲就是少讲,它表现在我们在讲授时间上斤斤计较,能够一分钟讲完的,绝不用两分钟;它也表现在我们对讲授语言时精雕细刻,能够用一句话说清楚的,绝不用两句话;它还表现在我们对讲授技巧的掌握上,比如适时的停顿,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消化和吸收。第二,教师“懒”问。这是对教师提问时的要求。真正的课堂教学也不能变成“满堂问”,我们也要“懒”于提问。“懒”于提问,就是不做无意义的提问。“懒”于提问应注意备课时对问题的设计。问题应提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疑难处; “懒”于提问应注意提问时机的把握,提在学生学得起劲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懒”于提问还要注意,所提问题一般只说一遍,提问后应该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给他们以鼓励,给他们以思考,给他们展示自己的空间。第三,教师“懒”管。这是对教师辅导学生时的要求。教师要注重个别指导,个别学生的问题,不要做全班性的指导,不占用大多数学生的自习时间。“懒”于指导在辅导时机上的表现就是适时。我们既不能在学生刚遇到问题时就急于指导,也不在学生遇到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还做旁观者,我们要选择学生在最需要帮助时适时地出现,进行指导。 “懒”于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