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扶贫工作组驻村工作总结[范本]_第1页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扶贫工作组驻村工作总结[范本]_第2页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扶贫工作组驻村工作总结[范本]_第3页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扶贫工作组驻村工作总结[范本]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扶贫工作组驻村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_县_乡_村有250户共741人,下辖4个村民小组,分成3个自然寨,该村地处_乡最偏远西南角落,周围群山环顾。(一)该村山高坡陡,道路崎岖。_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扶贫工作组进驻该村以前,村里通往乡政府驻地的村土路遇到雨季也常是十天半月不能通行,村落山寨之间更是山路盘桓,穿林爬山,极其艰难,村民生活生产物资全靠肩挑背负,村民们也尝透了第二次搬运的艰辛。工作组决定坚持破难攻坚,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决定破解交通制约瓶颈,投入资金7万元,组织村民拉通环村绕寨长达 公里、宽6米的村级公路;路基采用高标准水泥浆砌,路面全部实行了夯实铺压,工程总投入水泥180吨、炸药物资 吨,村民投入工日9000余个,浆砌岩方13000方。为了修路,公安局交警大队长陈世亮与扶贫工作组严把工程质量关,决不放过工程每一处疏忽地方,他们利用节假日与村民一个冬天在泥泞的山路上将石头和砂石靠人力运送,一个来回需要迂绕5公里才能到达工地,为了组织村民修路,他们靠苦拼和硬干从荆棘中开辟出一条条路来,78岁的村民鲁邦主胃病发作几次昏倒工地,每次他都固执地不顾大病痊愈走上工地。今年上春,村民又陆续修通了泽头至桐壳的公路。一条崭新盘旋的环村公路终于将全村4个村和3个自然寨连接起来,达到了组组通路、寨寨相连、户户相通,实现了村民们世代梦寐以求的通路愿望。(二)工作组发现传统的两薯、水稻、玉米种植产量不高,也没有多大经济效益,种植结构单一是该村主要“穷根”。四邻八村都种植了大量的烟叶,而该村还是一片空白,一打听才明白,XX年以前村里曾经种了几十亩烤烟,可由于村民没有技术,加之重粮食轻经济作物传统观念作怪。前几年,村民把化肥拖去施了,结果是收成无已,村民还贴了信用社贷款,就再无人种烤烟了。为此,工作组找到问题症结,决定利用“大户示范、样板推动”形式入手,摘掉村民贫困帽子。去年,工作组引导刘志珍、鲁志银创办起30亩烤烟样板,工作组与烟站技术员作常年指导,发展烤烟178亩,村民烤烟喜获丰收。村民们看到种烟有了甜头,也都纷纷种植烤烟,他们大胆提出村民撂荒地和抛荒田利用流转和租赁方式向大户、能人、基地倾斜,全力推进“稻田改制种烟”进程,创新工作思路,出台优惠政策,按村民下田8亩以上大户实行每亩奖励80元,新修1栋烤房按1000元标准补贴,全村新建烤房15栋,并因势利导村民“以田换田,以土调土”方式规模化种植烤烟,拿出资金2万元重点扶持烤烟产业。今年全村烤烟下田突破200亩,涌现烤烟种植10亩以上大户29户。经过预计,全村今年种烟人平增收500余元。(三)工作组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新农村建设,该村大庭院,小菜园、整洁清爽,人居环境建设也初具规模;随便走进一户人家,村民都会热情地引你看他的猪圈、沼气池等基础设施,该村现已建成沼气池94个,近60%的农户告别了烧柴做饭、烟熏火燎的历史,也从源头上消化掉了乱堆放柴草、粪堆不良现象。工作组投入资金5万元,共用水泥物资60吨、砂石8900方,对通该村桐壳的“一环路”,通母壳的“二环路”、“三环路”,通下寨的“四环路”总里程 公里、宽 米通村主干道到户路标准硬化畅化一新。“一天两头黑,挑水不得歇”,村民们遇上天旱时候,只能翻山越岭去狮子堡背水,从早到晚也只能背回两桶水,为了解决村民缺水问题,县公安局交警队队长陈世亮、副大队长魏开祥、扶贫队员陈湘几次实地踏勘,发现位于该村泽头处有一可靠优质水源。他们通过多方筹措资金3万多元,组织村民集中开挖,采用标准砖砼建造成大容量千余立方米的水井,村民取名为“团结井”,工作组并对该井周边200平方米的地坪全铺上了混凝土,配套了洗衣、挑水、洗菜水泥台阶,对井前长300余米的排灌渠实行了水泥浆砌,还修建了便民男、女洗澡池两个,旁边用挡墙隔开,村民们还利用洗菜、洗衣、洗澡用过的二次水源灌溉下游良田450亩。(四)工作组还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头,村民冉金贵家里十分贫穷,妻子鲁成珍是个半身不息的哑子,生活不能自理,下有一双儿女,全家常年住在该村废弃的破烤房里度日。去年,工作组筹资了4000元给他家修建了一栋三间130平方米的新瓦房。去年春节,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长陈世亮和副大队长魏开祥为他们嘘寒问暖,并为全村21户困难户捐资捐物,帮助他们度过生活难关。他们还注重变“输血”为“造血”,对该村弱势群体在政策上给予重点关注,大力实施“技能扶贫”行动,负责给困难家庭子女接受阳光劳务技能培训,并为他们进行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服务指导。全村在这种方式推动下,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务工劳务输出平台,全村230人外出务工,年创劳务经济180万元。全村还形成“输劳务,搞种养”生产格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