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专项技术.ppt_第1页
乒乓球专项技术.ppt_第2页
乒乓球专项技术.ppt_第3页
乒乓球专项技术.ppt_第4页
乒乓球专项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乒乓球专项技术 教师姬亦鸣 2 乒乓球起源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 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 桌上的网球 由此可知 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 19世纪末 欧洲盛行网球运动 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 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 以餐桌为球台 书作球网 用羊皮纸做球拍 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 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 1926年 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 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INTERNATIONALTABLETENNISFEDERATION ITTF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 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 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 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 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 在50年代初 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棉的球拍 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 1890年 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 用于乒乓球运动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 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起初每年举行一次 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2002年开始又将团体和单项分开 每年轮番举行一次 8 一 中国乒乓球运动 1904年 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 从此 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中国乒乓球运动早期是从我国港口城市传到中国 当时只有上层人士才能打 普通百姓很少能玩 从而制约了乒乓球在中国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 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得到了飞速发展 特别是50年代 全国大范围开展群众性的乒乓球运动 1953年 1961年 1995年我国共举办了三届世乒赛 在这三届中我国运动员取得辉煌的战迹 在我国乒乓球运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且成为开展广泛的体育运动之一 这不仅是因为它能锻炼身体 强健体魄 丰富生活 而且还因为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 乒乓球起到了鼓舞士气 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 其意义已大大超出了体育本身的功能 70年代 毛主席和周总理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 精心导演和策划了 乒乓外交 用小球带动了 大球 从而震动了全世界 成为乒坛史上的一段佳话 这大概也是乒乓球能成为 国球 的原因之一 9 二 中国大学生乒乓球运动 中国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发展很快 1988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在江苏东南大学举行期间就开始酝酿成立全国大学生乒乓球协会 1990年中国大学生乒乓球协会在上海成立 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大学生体育组织之一 大乒协每年组织全国性的大学生比赛活动 从90年代开始至今已举办了十余届比赛 比赛的水平是越来越高参赛院校也越来越多 从而推进了高校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10 三 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五个时期世界乒乓球运动自从1926年第一届算起共举办了47届 至今可分为五个时期 欧州乒乓球运动的全盛时期 1926 1951 乒乓球是从欧州向全世界传播的 所以在这一期间 欧州人在技术上以削球打法为主 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日本人称雄世界乒坛时期 1952 1959 在此期间日本人发明了海棉球拍和孤圈球技术 所以日本人在技术上以全攻的技术展现世界乒坛给欧州的削球手一个沉重的打击 从此日本人称雄世界乒坛 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兴起 1961 1969 中国人在技术上有了一个全新的快攻的打法以 快 准 狠 变 独特风格 和以 稳 低 转 攻 为指导思想的削球打法 把世界乒乓球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成为世界公认的乒乓强国 同时在1959年容国团获得了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 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欧州 亚州乒乓球运动的对抗时期 1971 2000 进入70年代以后 欧州人经过多年积累和探索 创造了以快攻为主结合孤圈这种先进打法 将旋转与速度相结合 同时 我国直板快攻的打法出有了新的提高和发展 从而形成欧 亚对抗 乒乓球运动的重大改革 2000 今 中国乒乓球运动再度崛起对于2000年27届悉尼奥运会来讲 对乒乓球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因为从这届比赛完乒乓球由过去的直径38毫米改为直径40毫米 从此乒乓球告别了小球时代 走进了崭新的大球时代 新的赛制将21分改为11分 无遮挡发球 的实行 这对各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来讲都是很好的机遇和挑战 因为大家都是一切从零开始 11 乒乓球常用术语 1 比赛台面的区域 1 左 右半区又称1 2区 其方向对击球者本身而言 2 近网区指距球网40厘米以内的区域 3 底线区指距端线30厘米以内的区域 4 中区指介于近网区和底线区之间的区域 2 球拍拍形球拍拍形包括拍面角度和拍面方向 1 拍面角度拍面角度是指拍面与台面所形成的角度 拍面与台面成90为垂直 拍面与台面形成的角度小于90为前倾 拍面与台面形成的角度大于90为后仰 2 拍面方向拍面方向是指球拍左右偏转时 与球台端线所形成的角度 13 3 击球部位击球部位是指击球时球拍触球的具体位置 它基本上与拍形角度相吻合 1 上部 2 上中部 3 中上部 4 中部 5 中下部 6 下中部 7 下部 14 4 击球时间击球时间是指来球在本方台面弹起后至回落的那段时间 1 上升时期 球从台面弹起刚上升的阶段 2 上升后期 球弹起接近最高点的阶段 3 最高点期 球弹起达到最高点的阶段 4 下降前期 球从最高点开始下降的最初阶段 5 下降后期 球下降到接近地面之前的这一阶段 15 5 击球路线击球路线是指从击球点到落台点之间形成的线 五条基本线路 以击球者为基准 为 1 右方斜线2 右方直线3 左方斜线4 左方直线5 中路直线 16 6 击球点 击球点是指击球时 球拍与球接触瞬间的那一点所属空间的位置 这是对击球者所处的相对位置而言的 包含以下三个因素 球处于身体的前后位置 球与身体的远近距离 球的高 低位置 17 相关知识链接 乒乓球的站位划分 身体距离球台50厘米以内为近台 50 70厘米为中近台 70 100厘米为中远台 100厘米以上为远台 现在乒乓球比赛共设七个项目的比赛 男团 女团 男单 女单 男双 女双 混双 18 学习前的准备工作 一 打法的选择 乒乓球的打法根据弧线 速度 旋转 力量 落点制胜因素的制约和各项技术的组合 可以分为五大类型12种打法 19 快攻类1 近台左推右攻 2 两面近台快攻 3 两面攻结合推挡 4 中远台单面攻以撞击为主 强调的是速度富于激情与爆发力 性格外向 身材较矮 但手腕灵活的人快攻结合弧圈类5 快攻结合弧圈打和摩擦结合 强调的是旋转和速度结合适合身材高大 性格成稳的人弧圈类6 单面拉弧圈 7 两面拉或冲弧圈削球类8 以削为主 9逼角反攻 10 转与不转削球以摩擦为主 强调的是旋转变化适合性格内向 步法稳而灵活的人削攻类11 削攻结合 12 削攻结合倒拍 20 二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球拍 进攻型一般选直拍 全面型一般选横拍 直拍又可分为中国式圆拍 日本式方拍 中国式圆拍一般适合用于以快攻为主的左推右攻和两面攻的打法 日本式方拍适用于单面弧圈的打法 选择横板时要注意拍柄的型号 一般分为收腰 直柄和葫芦 收腰型偏重于弧圈 直柄偏重于速度 葫芦型介于其中 一般以弧圈为主 握法灵活的选收腰 一般以快攻为主 握法较稳的选直柄 21 三 根据自己的打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胶皮 胶皮有反胶 生胶 长胶 防弧胶和正胶 反胶反胶反贴表面平整 有粘性 适用于弧圈打法硬度40 50 厚度1 8 2 2mm的海绵 正胶正胶正贴 表面有胶粒 无粘性 适用于快攻打法 并对弧圈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硬度35 40 厚度1 8 2 2mm 长胶长胶正贴 颗粒比正胶长 被动借力 产生鞭打力量 反旋转 通过胶皮的性能变化 扰乱对方 生胶生胶正贴 胶粒和胶皮较硬 胶体含量大 反弹力强 有一定的粘性 球速更快并下沉 适用于快攻打法 生胶海绵一般硬度35 40 厚度1 5 1 7mm 防弧胶胶体短 胶皮弹性差 粘性小 可减弱回球的旋转和速度 通过胶皮性能的变化 扰乱对方 2MM左右的软海注 一般40 45 适用于快攻为主 45 50 适用于以弧圈为主 厚度越厚则速度与旋转都越强 但控制越差 一般以2 0mm的较为适合业余选手 球拍的选配再协调自己的整体技战术 22 相关知识连接 答 球台有3种 红双喜 红双喜PF4 双鱼 球有5种 红双喜 三星 红双喜PH4 双鱼 友谊 三星 胜利 普通颗粒胶 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 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 不多于5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海绵胶 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 普遍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课后作业题 选择了打法后 请自己配置一块球拍 说出胶皮和海绵的配置 有底板的配置更好 23 基本姿势 站位 基本技术包括手法和步法 一般练球时先练步法 再练技术 先练攻球再练弧圈 一 准备姿势上体 弯腰含胸 不执拍手自然置于胸前下体 屈膝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执拍一侧脚稍后 重心落于前脚掌 24 握拍介绍 1 直拍 直式握拍法 正面拇指第一指节和食指第二指节握拍 拍柄压住虎口 两指间距离适中 背面中指 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斜形重迭 中指第一指节顶住球拍的后上部使球拍保持平稳 2 横拍 中指 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 拇指在球拍正面轻贴在中指的旁边 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 虎口轻微贴拍 击球时拇指和食指帮助手腕调节拍形和加力挥拍作用 正手攻球时食指向上移动 反手攻球时拇指向球拍中部移动帮助手腕下压加大击球力量 25 知识链接 在一个回合中 如果运动员的球拍掉了 他试图用刚才握着球拍的手击球将是不合法的 但在比赛中运动员可以左右手交替执拍击球 26 学习小问答 是否可以一会儿用右手握拍或一会儿用左手握拍打球 答 规则规定 握着球拍的手叫作执拍手 未握球拍的手叫作不执拍手 所以左右手换握球拍或用两只手同时握拍来击球 都没有违反规则的规定 第3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时波兰选手格鲁巴是常用右手握拍 在一个回合中 他用正手攻球后 又将球拍换到左手攻一板 再换回到右手握拍 运动员击球时是不可以执拍手的手背部位去击球 答 因为规则中规定击球时只可以用执拍手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的手腕以下部位触球 其手背与手腕 手指等部位均属人体的手腕以下部分 所以用此部位击球是合法的 27 步法 1 单步移动方法以一只脚为轴 另一只脚向前 后 左 右不同方向移动 身体重心随之落在移动脚上 2 跨步移动方法一脚蹬地 另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 蹬地脚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 身体重心即移到跨步脚上 3 并步移动方法一脚先向另一脚并半步或一小步 另一脚在并步脚落地后随即向来球方向移动一步 4 跳步移动方法以来球异侧脚用力蹬地 两脚同时离地向来球方向跳动 5 交叉步移动方法以靠近来球方向的脚作为支撑脚 该脚的脚尖调整指向移动方向 远离来球方向的脚在体前交叉 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 身体随之向来球方向转动 支撑脚跟着向来球方向再迈一步 这是前交叉步 后交叉步是在体后完成交叉动作 小碎步 较高频率的小垫步 28 相关知识连接 步法练习时的注意点 1 练习中要求运动员在跑动中击球盯住运动员 让他们随时随地都在跑动 2 在多球练习中安排跑动范围大的练习内容 可先练定点的跑 学习小贴士 介绍几种步法练习方法 1 运用各种步法接抛向不同方向的乒乓球2 看手势做步法移动并做出相应动作3 多球练习中的不定点摆速 29 反手推挡 推挡球 近台中偏左站位右脚稍前 击球时提起前臂上臂后收肘部贴近身体 在上升时期或高点期击球中上部 击球时适当用伸髋转腰动作加大手腕发力 并用中指顶住拍背向前用力 挡球与推挡球的重点难点是正确的拍面 身体的协调配合和准确的线路落点 学习小贴士 练习方法1徒手做挡球 推挡球动作模仿练习 2离墙2米用正手 反手对墙推挡练习 3两人台上对挡 对推练习 不限落点 但动作要正确并能击球过网 4两人台上一推一挡 限定路线 5两人台上对推斜线 中路和直线 30 6两人台上全力推挡斜线 7两人台上练习 一人一点推两点 另一个两点推挡一点 互换练习 8 结合脚步做两点 三点的推挡练习注 将本方台面分为左 中 右三点学习小贴士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1挡球易犯判断落点不准 拍面掌握不好的错误 纠正方法 提高判断能力 加强手腕的灵活性和调整拍面的能力 2推挡球易犯手臂没有向前伸出的错误 纠正方法 强调击球后上臂和肘关节前送 上体向左转动 31 正手近台攻球 正手攻球 近台中偏右站位左脚稍前 身体斜对球台 持拍手自然放松置于腹前 拍半横状 顺来球路线略向右侧引拍 约与台面齐高 拍面与台面约成80度左右 前臂与台面基本平行 当球从台上弹起 持拍手由右侧向左前上方挥动 以前臂快速内收发力配合手腕内转沿球体做弧线挥动 在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 击球位置在身体右前方一前臂距离处 直拍拇指用力扣住球拍 食指放松 攻球的重点难点是挥拍发力和正确恰当的击球点 图文混排 组图以小图排于大图旁边 练习方法 1 徒手模仿正 反手攻球动作 体会挥臂 腰部扭转和重心转换等动作要领 2 练习者站位近台中偏右 左 在右 左 角端线附近自抛自攻对方右 左 边斜线 体会前臂内收发力和手腕内 外 旋及击球点 3 两人对练 一人自抛自攻 另一人用挡球回击 互换练习 4 两人对角 一人正 反 手攻球 一人推挡回击 互换练习 5 两人对练 一人一点攻两点 另一个两点推挡一点 互换练习 6 两人正 反 手对攻斜线 7 两人对攻中路直线 8 多球练习9 结合脚步做两点 三点的攻球练习10 多球练习 32 学习小贴士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1正手攻球时不敢大胆挥拍 有停顿 弧线制造不好 纠正方法 用徒手模仿挥拍练习把拍挥够 2上臂与身体夹角过小 纠正方法 放松肩部 加大上臂与身体的距离 3抬肘抬臂 纠正方法 对做近台快攻练习 强调击球时肘肩向后下方 4手腕下垂 球拍与前臂垂直 纠正方法 强调手腕内旋拍柄向左 徒手模仿练习 5判断球的落点不准 引拍动作不到位 纠正方法 用先做接平击发球的练习 再做连续推挡球的练习来纠正 6 拍面前倾不够纠正方法 作平击发球练习 体会击球时手腕外旋动作的方法 33 学习小问答 运动员击球后球拍落在本方台面上 当用手重新拾起球拍时会出现哪几种情况 哪种情况合法 答 手先触及了台面后触球拍 手先触及了球拍后触台面 手同时触及了球拍和台面 手触及球拍后没有再触及其它任何物体 和 合法 34 正手扣杀 1 特点和作用 用较大力量正手回击弹跳高于球网的方法 具有动作幅度大 力量重 攻击力强 球速快的特点 比赛中 可直接得分 2 动作要点 根据球的落点调整站位 引拍时 腰部转动带动手臂向体侧后方引拍 加大球拍和球的距离 便于发力 击球时 腰腿一起发力 拍面稍前倾 来球下旋时 拍低于球 来球上旋或不转时 拍高于球 上臂带动前臂发力 以前臂发力为主 在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中上部 3 练习提示 1 手臂 手指和手腕的肌肉尽量放松 增加击球爆发力 2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 对方打过来的球一般都是有旋转的 上旋很强 扣杀机会球时注意蹬地 转腰 大臂 前臂及手腕的动作 全身的力量用与一瞬间 打出爆发力 撞击和摩擦相结合 对正手的打 拉都大有好处 35 发球 乒乓球比赛是从发球和接发球开始的 两者的好坏都能直接得分或失分 因此要重视发球和接发球技术的练习 初学者首先要掌握正反手平击发球和正手 36 1 反手平击发球 站位左半台离台30厘米 右脚稍前身体略向左转 左手掌心托球 右手持拍于身体左侧 持球手轻轻向上抛球 同时持拍手向后引拍 上臂自然靠近身体右侧 待球下落低于球网时 持拍手以肘关节发力 由左后向右前挥拍击球中部 拍面稍前倾 第一落点在本台中区 37 2 正手平击发球 站位中近台偏右左脚稍前 身体稍右转 球向上抛起 持拍手由右后向前挥动 其余同反手平击发球 练习方法1徒手模仿各发球动作 体会抛 引 挥等动作 2离墙2米对墙做各种发球练习 3在台上着重做第一落点的各种发球练习 4两人台上练习 一人做各种发球 一人平挡球练习 交换进行 5两人台上练习 一人做规定线路的各种发球练习另一人做接发球练习 规定用攻 搓 削中的任何一种技术接对方的单一发球 6用多球进行发球练习 7两人一组 一人配套发球 另一人用多种技术接发球 交换进行 8记分比赛 五球一换或一局一换 发球方专练发球 接发球一方专练接发球 38 学习小贴士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1球未向上抛起高度不够 纠正方法 讲明要领并用数次抛球动作来练习 2击球点过高或过低 纠正方法 强调按动作要点要求掌握正确恰当的击球点 3拍面前倾过多或不够 击球时向前力量小或大 落点离过远或过近 纠正方法 用正确的拍面击悬空球 在台上划出第一落点的范围 4接发球易犯判断不准 移动不到位 回击手法不当的错误 纠正方法 多实践认准判断目标 加快移动练习 根据来球采用正确手法击球 39 接发球 1 接正反手平击球 正手攻球或反手加力推挡 注意在球的上升期或最高点击球的中上部 2 接上旋转 奔球 正反手攻球或推挡回接 拍面适当前倾 击球的中上部 调节好向前的力量视对方发球站位而定的接发球站位要恰当 判断来球的旋转性能 飞行弧度 落点要准确 移动回击手法要适当 3 接下旋长球 用搓球 削球 提拉球回接 初学不要求 搓或削时多向前用力 友情提示 发球的重点 难点是发球手法 发球的隐蔽性和准确的第一落点 接发球的重点 难点是正确判断来球的旋转性能 飞行弧度和落点 40 接发球的判断 判断的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接发球的方式和接发球的成败 为了判断发球的旋转性质 旋转强度及来球线路落点 应利用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1 就对方发球时的站位决定自己接发球的站位 2 观察对方发球前的引拍方向 3 观察球拍触球瞬间摩擦球的方向 判断球的旋转性质 4 观察发球时挥臂的动作幅度和手腕用力大小 判断球的落点长短和旋转强弱 5 根据发球的第一落点判断来球的长短 6 根据球在空中的飞行弧线判断旋转 7 根据手感判断来球的旋转 8 记住不同性能球拍的颜色及各自的性能 41 接发球技术可分为三类 1 控制性接发球 搓 摆 多为中国选手采用 主要为下一板上手创造机会 需很好的手感 2 破坏性接发球 撇 拧 滑 劈 欧洲选手的惯用套路 意在制造节奏变化 降低对方第一板的上手质量 形成相持 3 主动性接发球 挑 冲 威胁最大 风险也最大 适用于直板选手和正手好的选手 韩国选手多采用 3 接发球技术的具体运用A接上旋转 奔球 正反手攻球或推挡回接 拍面适当前倾 击球的中上部 调节好向前的力量 B接下旋长球 用搓球 削球 提拉球回接 搓或削时多向前用力 C接左侧上下旋球 可采用攻球和推挡 搓球或拉球 回接 拍面稍前倾 后仰 并略向左偏斜 击球偏右中上 中下 部位 以抵消来球的左侧上 下 旋力 D接右侧下 下球 可采用攻球或推挡 搓球或拉球 回击 拍面稍前倾 后仰 并向右偏斜 击球偏左中上 中下 部位 回接要点和方法与接左侧上 下旋球相同 E接近网短球 用快搓 快点或台内突击回接 主要靠手腕和前臂的力量 F接转与不转接在判断不准的情况 可轻轻地托一板或撇一板 但要注意弧线和落点 G接不同性能球拍的发球 长胶 生胶 防弧胶的发球基本属不转球 用相应的方法回接 H接高抛发球 如球着台后拐弯的程度大 应向拐弯方向提前引拍 42 练习方法 1徒手模仿搓球动作 掌握技术要领 2自己在台上抛球 将球搓过球网 3一人发下旋球 一人将球搓回 4两人对搓中路直线 再对搓斜线 43 乒乓球双打知识 一 双打的击球次序比赛双方各出两名选手 在确定发球和方位之后 先由发球方两人中的一人发球 例如A1 再由接球方的一人接发球 例如B1 然后发球员的同伴 A2 进行合法还击 再由接球员的同伴 B2 合法还击 双方四名选手按此次序交替合法还击 双打的击球次序是每人按规定的顺序轮流击一次球 二 双打的发球区双打中 对发球区域有所限制 发球员发球时 必须从本方台面的右半区落到对方台面的右半区 中线属于右半区 44 一 双打的击球次序比赛双方各出两名选手 在确定发球和方位之后 先由发球方两人中的一人发球 例如A1 再由接球方的一人接发球 例如B1 然后发球员的同伴 A2 进行合法还击 再由接球员的同伴 B2 合法还击 双方四名选手按此次序交替合法还击 双打的击球次序是每人按规定的顺序轮流击一次球 二 双打的发球区双打中 对发球区域有所限制 发球员发球时 必须从本方台面的右半区落到对方台面的右半区 中线属于右半区 45 乒乓球基本规则 一 器材和比赛条件 1 比赛器材1 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 应呈均匀的暗色 无光泽 离地面高76厘米 比赛台面包括球台上面的边缘 不包括上面边缘以下的侧面 沿着2 74米长的边线和1 525米长的端线分别有两条2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双打时 各台区应由一条3毫米宽的白色中线 划分为两个相等的 半区 中线与边线平行 并视为右半区的一部分 2 球网装置包括球网 悬网绳 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 网柱外缘离开球台边缘的距离为15 25厘米 网的顶端距离比赛台面15 25厘米 46 3 球的直径为40毫米 重量为2 7克 呈白色或橙色 且无光泽 4 球拍的大小 形状和重量不限 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 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 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 必须无光泽 且一面为鲜红色 另一面为黑色 2 比赛条件1 赛区空间应不少于14米长 7米宽 5米高 赛区应由75厘米高的同一深色的挡板围起 以与相邻的赛区及观众隔开 2 从台面高度测得的照明度不得低于600勒克斯 赛区其它部位的照明度不得低于400勒克斯 光源距离地面不得少于5米 3 场地四周一般应为暗色 不应有明亮光源或从窗户透过未加遮盖的窗户等透过的日光 47 二 比赛通则 1 定义1 回合 球处于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 2 球处于比赛状态 从发球时球被有意向上抛起前静止在不执拍手掌上最后一瞬间开始 直到该回合被判为得分或重新发球 3 执拍手 指正握着球拍的手 不执拍手指未握着球拍的手 4 击球 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触球 5 阻挡 对方击球后 在比赛台面上方或向比赛台面方向运动的球 在没有触及本方台区 也未越过端线之前即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穿戴的任何物品 说明 无论是触及他的球拍 执拍手还是他身体的其它部位都无任何区别 即为阻挡 6 运动员 穿或戴 的任何物品 包括他在一个回合开始时穿或戴的任何物品 但不包括比赛用球 7 除从球网和比赛台面之间通过以及从球网和网架之间通过的情况外均应视作 越过或绕过 球网装置 8 球台的 端线 包括端线两端的无限延长线 48 3 合法还击对方发球或还击后 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 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 或触及球网装置后 再触及对方台区 4 重发球不予判分的回合出现下列情况 应为重发球 1 如果发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