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XS4820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oc_第1页
5.18-XS4820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oc_第2页
5.18-XS4820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oc_第3页
5.18-XS4820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oc_第4页
5.18-XS4820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建立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为促进我国工程质量不断提高起到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还存许多不完善的问题,制约了工程质量监管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创新探讨。本文试图对当前我国现行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相关规定作全面的认识,并找出其实际执行的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探讨相关的改进对策,希望能对当前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建设完善有一定的帮助。关键词:工程质量,保修制度,问题,对策Abstract20 mid-1980s China has established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system,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Chinas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problems also exist many imperfections, restri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but also we need to continue to explore further innovation.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present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Chinas current system of project quality warranty for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identify some of the problems of its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and to explore improvement measures related to these issues, hoping to curr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to improve certain It helps.Keywords: quality, warranty system, problems, solutions目录摘要1Abstract11 我国现行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法律规定31.1质量保修书和最低保修期限的规定31.1.1工程质量保修书的提交时间及主要内容31.1.2工程质量的最低保修期限31.2质量责任的损失赔偿31.2.1保修义务的责任落实与损失赔偿责任的承担31.2.2工程质量保证金41.3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42 我国现行工程保修制度存在的问题52.1缺乏工程质量的鉴证市场52.2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52.3施工单位保修服务不能及时到位以及服务意识差52.4施工单位承担的经济压力较大52.5施工企业的内部质量管理不完善63 优化我国工程保修制度的对策63.1建立“三项”制度63.1.1工程质量许可制度63.1.2工程质量责任期制度63.1.3工程质量保险制度73.2完善质量管理法规建设73.3组建第三方工程评审机构73.4适当缩短工程保修期,降低制度保障成本83.5推行保修保险制度,分化保修风险8参考文献9致 谢111 我国现行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相关规定1.1工程质量保修书和最低保修期限的规定1.1.1工程质量保修书的提交时间及主要内容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工程成本单位在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时,应当向建设单位出具质量保修书。质量保修书中应当明确工程的保修范围、保修期限和保修责任等。工程质量保修书包括如下只要内容:1、 质量保修范围;2、 质量保修期限;3、 承诺质量保修责任。1.1.2工程质量的最低保修期限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在正常使用提交下,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1、 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2、 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屋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 年;3、 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 个采暖期、供冷期;4、 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 年。 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如果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经平等协商另行签订保修金回的,其保修期限可以高于法定的最低保修期限但不能低于最低保修期限,否则视作无效。1.2工程质量责任的损失赔偿1.2.1保修义务的责任落实与损失赔偿责任的承担工程保修的质量责任问题是指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的质量问题。对于保修义务的承担和维修的经济责任承担应当按下述原则处理:1、 施工单位为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范围和设计要求施工所造成的质量缺陷,由施工单位负责返修并承担及你赶紧责任;2、 由于设计问题的质量缺陷,先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其经济责任按有关规定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索赔;3、 因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不合格引起的质量缺陷,先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其经济责任属于施工单位采购的或经期验收同意,由施工单位承担经济责任;属于建设单位采购的,由建设单位承担经济责任;4、 因建设单位(含监理单位)错误管理而造成的质量缺陷,先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其经济责任由建设单位承担;如属监理单位责任,则由建设单位向监理单位索赔;5、 因使用单位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问题,先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其经济责任由使用单位自行负责;6、 因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或者其他不可抗拒原因造成的损坏问题,先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建设参与各方再根据国家具体政策分担经济责任。1.2.2工程质量保证金建设部、财政部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工程质量保证金(保修金)(以下简称保证金)是指发包人与承包人在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从应付的工程款中预留,用以保证承包人在缺陷责任期内对工程出现的缺陷进行维修的资金。1.3工程质量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建筑法规定,建筑施工企业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保修义务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并对在保修期内因房屋、墙面渗漏、开裂等质量缺陷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不履行保修义务或者拖延履行保修义务的责令改正,处10 万元以上20 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在保修期内因质量缺陷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缺陷责任期内,由承担人原因造成的缺陷,承担人应负责维修,并承担鉴定及维修费用。如承包人不维修也不承担费用,发包人可按合同约定扣除保证金,并由承包人承担违约责任。承包人维修并承担相应费用后,不免除对工程的一般损失赔偿责任。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规定,建筑业企业申请晋升资质等级或者主项资质以外的资质,在申请之日前1 年内有未履行保修以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批准。2 我国现行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存在的问题2.1缺乏工程质量的鉴证市场工程质量缺陷的责任分析过程非常复杂。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相应的质量缺陷责任的鉴定规则和国家认可的相关鉴定机构,当产生工程的质量缺陷责任不明的争端时,无法鉴定质量缺陷责任以及明确质量维修费用的承担者,不利于保修问题的尽快解决。2.2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现有法规的一些内容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工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给工程质量监管带来许多问题,在建立政府监管、企业自控、社会评价“三位一体”的质量责任体系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给予法律支撑。 2.3施工单位保修服务质量差由于大多数施工单位的项目部班组都是为了建设某个工程临时组建的,在工程竣工交付后,项目部班组往往会解散重组,施工单位不会安排特定的人员进行响应维修要求,导致保修服务不能及时到位。况且大多数的施工单位都认为其主要业务是完成工程任务而不是提供工程质量维修服务。所以在实际保修过程中,施工单位的保修服务意识不强,对工程的质量缺陷避而远之。一些服务态度差的单位不仅不愿意为其他责任人引起的质量缺陷提供维修服务,甚至对自己引起的质量缺陷也充耳不闻,冒着被扣保险金的风险也不愿履行自己的维修责任。2.4施工单位承担的经济压力较大根据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保证金按工程价款结算总额左右的比例预留,而其期限为年,在质量保修期满、保修责任履行完毕后的若干天内,将相应的保修金(无利息)返还承包人。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那些以较低的价格中标、微薄利润经营的施工企业而言,扣押保修金实际上是亏本经营。如果保修金不能按时收回,不仅能够给单位造成利润流失和流动资金的紧张,甚至会将施工单位逼入绝境。2.5施工企业的内部工程质量管理不完善企业是建筑产品的制造和生产者,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生产条件有直接关系。但是目前施工企业的内部质量管理机制存在标准过低、管理过松、重视不够等问题。政府监管体系基本健全,自上而下都有专业的监管机制,但是运行多年来,经历了核验制到工程验收备案制两个阶段,却始终没有走出微观管理的模式,过多地替代企业对工程质量实施控制管理,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手段没有根本改变。建筑产品是特殊产品,其质量安全涉及公众利益和公众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影响巨大,而政府监管机构多年来不如其他产品质量的政府监管体系合理。 3 优化我国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对策3.1建立工程质量“三项”制度建立工程质量许可制度、工程质量责任期制度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是推动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3.1.1工程质量许可制度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取得工程资质的同时,必须要具备安全生产和质量保证的能力和条件。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实施几年来收到明显效果,质量许可制度的建立是对提高企业质量自控能力,完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力促进。3.1.2工程质量责任期制度工程质量责任期应分三个阶段:1、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责任,是指工程建设的各方责任主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由建设各方主体承担责任;2、 保修期的质量责任,是指建筑物交付使用后,在法律规定的时限内出现的质量问题,由各方主体承担的责任;3、 有效使用期的责任,是指建筑物在使用寿命年限中,发生结构安全性的质量问题,由各方主体承担的责任。同时建立建筑物达到使用年限责任免除和告知制度。3.1.3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在先进的国家已实行多年,我们国家这几年也进行探索,搞了一些试点,但缺乏总结提高。实施工程质量保险能够实现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合理转移质量风险,提高社会监管能力,促进工程质量全面提高。 3.2完善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建设加快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建设刻不容缓。加快原有法律法规的修订,建筑法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山西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实施多年来,有些内容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建筑活动监管,当前最重要的是从法律层面上建立完善的有效监管手段、机制和体制。研究制定工程质量法,我国其他产品已有相关产品质量法,唯独建筑工程这个最为特殊的产品没有,仅靠行政手段监管,管理成本太高。虽说这几年工程质量形势相对于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但低劣质量的“垃圾建筑”的存在,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是惊人的。从法律层面上注重建立一套现场与市场监管的联动机制,解决管理脱节的问题。建筑业的管理,它的起点和归宿是工程质量,是合格的产品。加强技术法律法规的修订,工程质量标准规范是工程质量控制的依据,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应大力推动科技进步,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推动工程质量全面提高。 3.3组建第三方工程质量评审机构组建一批具有公信力的工程质量缺陷保修责任鉴定的第三方机构,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划定保修内容的缺陷责任,从而明确经济责任,结束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的争执。在保修期内确实因施工单位造成的质量缺陷或遗留隐患,由旌工单位负责返修并承担经济责任。因建设单位各方面使用不当,造成建筑物功能损坏的应该由建设单位承担全部维修费用。由于设计的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由设计单位承担经济责任,可先由施工单位协助维修,发生费用由建设单位先承担,建设单位分别按有关规定向设计单位索赔。3.4适当缩短工程质量保修期,降低制度保障成本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的保修期到底定为多少年。保惨期的长短,不仅关系到保修制度能否在整个保修期内实现,且关系到制度保障成本的高低保修期越长则制度保障成本越高,因为不管是采用留置保惨金方式还是保修保险方式,较长的保惨期会给承包人带来较大的利润损失和保险费支出,导致承包人的风险过大、保修期短,则工程质量难以保证,业主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虽然,质量问题有较长的潜伏期,但各种类型的质量问题的暴露时间是有统计规律的,笔者认为,可以参照国外的普遍做法,结合统计分析结果来制定一个比较合适的保修期,提高保修制度的经济性。3.5推行工程质量保修保险制度,分化保修风险保险具有互助性的特点和补偿损失、分化风险的功能,是现今风险转移的主要手段。保修保险制度,是国外工程质量保管普遍采用的制度。推行保管保险制度,既可以解决保修金的留置问题,缓解承包商的资金压力,避免承包商收不回保留金的风险,又可以很好地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避免因为承包人经营不善甚至破产倒闭或无能力保修的风险。参考文献1舒德成.浅析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环节管理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2(04)2工程质量“管”“监”脱钩如何J.中国品牌与防伪.2013(11)3韩伟国.谈设计与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4(13)4梁有德.论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4(13)5李车站.探索项目施工中提高工程质量的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10(27)6荆博.浅议城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1(18)7尹彦强.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中国招标.2012(23)8林兆付.工程监理在工程质量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3(Z4)9温雄威.加强监督制止速度违章确保工程质量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9(02)10林云梓,徐建安.工程质量,你要徘徊到几时?J.价格与市场.2009(01)11夏波,叶向阳.强化特定区域工程安全监管的对策J.建筑.2013(11)12丁雪梅.浅谈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27)13张自成,吴维江,周礼.关于工程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3)14黑龙江省建设厅关于加强工程安全施工措施审查(备案)的通知J.黑龙江政报.2011(15)15许德立副省长强调要狠抓工程安全生产J.广东政报.2010(36)16赵霞.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1)17赵霞.浅谈当前工程安全生产存在的一些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2)18刘晨光.规范管理使用工程安全费用J.劳动保护.2012(05)19王晓坤,郭丽裳.论工程安全生产的管理J.科技信息.2013(12)20岳文志.论加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建议J.现代装饰(理论).2013(03)21张燕.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22李锦学,沈艳丽,刘辉.论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J.经济视角(上旬刊).2014(10)23李宏羽.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5(01)24陆军.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5(03)25刘易彪,唐坤,马庆.提高油气田地面工程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