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文化采风心得.docx_第1页
酱文化采风心得.docx_第2页
酱文化采风心得.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绍兴酱文化采风实践活动个人心得 吴建敏周六的雨,点点滴滴到天明;周一的风,咆哮之余,裹挟寒冷不留余地。然而,我们是赴悠悠千古绍兴的文化之约,自然得风雨无阻,自然得怡然不惧。时间静静流淌,不快不慢,不拥不挤。短短的一周,此刻回想起来却深感漫长忙碌。之余,是满满的收获:探寻深意厚重的酱文化,走访酱味浓厚之地,感悟传承千载的酱之道。赴古绍兴酱文化之约,嗅悠悠千古酱香味。这一周,我们先后赶赴绍兴酱文化博物馆和安昌仁昌酱园。寒冷的初冬清晨,冷风吹,但无碍我们赴那场文化之约。在至味食品公司内部,我们参观了酱文化博物馆,深入了解了传统的制酱工艺,从选豆、蒸豆、烀豆、曝晒、捣缸再到木榨,一系列纷繁复杂的工序让我们深感制酱之道博大精深;宏观展望了绍兴酱园的百年兴衰,从一个个复古仿真的酱园作坊中看到了曾经制酱业的如火如荼;深化认识了酱之于食物的深刻意义,酱鸭酱肠酱黄瓜诸般美食承袭酱之精华而一时风靡,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此外,在仁昌酱园的采访参观亦让我们对传统与时代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古有语:未而变者为上者,学而变者次之,困而变者再次之,困而不变者末也。我想,仁昌酱园之所以能从百年前延续至今,一枝独秀有其深层原因的。只有那些能在时代的浪潮来临前积极改变的方能化险为夷,而那些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终究只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偶尔翻起一两个浪花儿而后转瞬消逝而已。接下来我想以自己一周以来的实践经验、认识经验总结一下所谓的酱文化。所谓文化,难于说清道明,不易表之以言,但我们却能清晰、深刻地感受到它的存在。酱文化也不例外,我想酱文化除了千百年传承的工艺、悠久的制酱历史以及对食物加工的裨益外还应该有些别的内容,在精神方面。第一,它深含一种仁义诚信的精神。仁昌酱园的创始人以仁昌为酱园命名,他所要表达的一种理念就是:仁信昌荣。传统酱园集制酱、销酱于一体,酱人最不可或缺的便是那份仁义制酱、诚信卖酱之心。第二,它代表一种为人之所不欲为的艰苦奋斗、笃实苦干的精神。参观博物馆时,接待我们的吴先生一句话我久久难于释怀。他说:“制酱酿酒这本是下三滥的行当。”是吧,在那个时代大多数人耻于以此为生。然而却有些人能以大胸怀大胸襟为人之所不欲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将制酱、酿酒、制醋以文化的形式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加以发扬光大。何其壮乎!第三,它是千千万万制酱人敦实、憨厚品性的集合。在实地考察中,博物馆的吴先生、仁昌酱园的腾先生接受我们的采访并引领我们参观,其中的诸多细节让我深感酱人的憨厚与淳朴。他们热情地欢迎我们、不耐其烦地为我们讲解、理解我们采访参观过程中的失误,展现出非同一般的人格魅力。绍兴酱园从业者勤奋耐劳,以诚待客,他们都十分讲究产品质量,重视信誉。在原料上从不马虎,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因而酱园枝繁藤蔓,遍及全国。我想这种人格魅力是酱人们一脉相承的。酱文化传承千古,远非我们短短一周所能尽览。所见所闻,深感只是冰山一角。然而,我们却深感酱文化的式微。这种式微表现为文化的传播、文化的认知以及文化的保护上。酱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我想,这种文化不应如此小众,因而加强文化的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