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卫生计划委会篇一: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河南省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的通知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河南省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的通知豫卫指导(2015)5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卫生计生委(人口计生委),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委(人口计生委):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改革生育服务证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指导发20155号)的精神,结合河南实际,我委对河南省生育证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将河南省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2015年4月24日河南省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维护公民合法生育权益,规范生育服务证发放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改革生育服务证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户籍或现居住在本省的中国公民和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法人和其它组织。第三条 实行生育服务证制度。生育服务证的登记发放管理应坚持依法、公正、公开、高效、便民的原则。实行一次性书面告知(见附件1、附件2)制度、委托代理代办制度、承诺制和首接负责制等规定,推行网上办理。第二章 生育服务证的登记和审批发放机关第四条 一孩生育服务证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登记办理。二孩生育服务证在县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办理。批准县处级以上(含县处级)干部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应在批准后10日内报上一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第五条 一孩生育服务证的登记、发放、登记表归档和二孩生育服务证的受理、初审、上报等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二孩生育服务证的复核、审批、发放、备案、案卷归档等工作由县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第六条 一孩生育服务证在夫妻任何一方户籍地(现居住地)均可登记,村(居)民委员会应协助做好生育服务证登记的相关工作,做到便民、及时、免费办理。二孩生育服务证在夫妻双方户籍地均可办理,女方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地应协助受理地出具相关证明。第三章 一孩生育服务证(证明)的登记程序第七条 合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双方均属初育的,生育前可按以下规定登记一孩生育服务证(证明):1个人登记。登记人填写一孩生育服务证(证明)发放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见附件3),非登记人签名的登记表应提供有登记人签字的委托书(见附件4),并提供以下材料:(1)夫妻双方身份证(属于流入人口如果流动人口信息系统没有其婚育信息的,还应提供流动人口婚育证明);(2)结婚证(再婚的还需提供原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协议书、离婚证,有多次婚姻史的,要提交所有婚姻史的相关证件或材料);(3)夫妻近期2寸免冠合影照2张。2乡级发放。受理登记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及时核实申请人信息(无法核实的由夫妻双方提供书面承诺),为其登记发放一孩生育服务证(夫妻双方户籍均为外省的流动人口只登记发放流动人口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登记证明,见附件5)。受理登记地要将办理结果在15个工作日通报夫妻户籍地或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如发现不符合一孩生育服务证登记条件的,取消其一孩生育服务证(证明)。第四章 二孩生育服务证的审批程序第八条 符合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生育二孩条件的夫妻,生育前按下列规定申请办理二孩生育服务证。1个人申请。申请人填写二孩生育服务证审批表(以下简称审批表,见附件6)。审批表需经夫妻双方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或现居住地(户籍地)村(居)民委员会签署核实意见(女方应提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地核实意见)。非申请人签名的审批表应提供有申请人签字的委托书。同时需提供以下材料:(1)夫妻双方身份证;(2)夫妻双方及子女户口簿(或提供子女的相关证明材料);(3)结婚证(再婚的还需提供原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协议书、离婚证,有多次婚姻史的要提交所有婚姻史的相关证件或材料);(4)夫妻近期2寸免冠合影照4张;(5)符合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关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经鉴定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应提交设区的市级或省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织的鉴定结果。经鉴定患不育症,合法收养一个子女后怀孕的,应提交民政部门发放的收养证或相关证明、县级以上(含县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织出具的不育症鉴定证明。夫妻双方系归国华侨或回本省定居的港、澳、台同胞,身边只有一个子女的,应提交侨务部门发放的归侨证和公安部门出具的在本省定居的证明。夫妻一方为六级以上(含六级)伤残军人的,须持有军人伤残证。夫妻一方连续从事矿区井下采掘作业五年以上,只有一个女孩,且继续从事井下采掘作业的,应提交矿区劳动人事部门出具的证明和本人继续从事井下采掘作业的保证书。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应提交原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协议书、离婚证,未生育一方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未生育证明。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应提交独生子女生母(养母或抚养方)的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及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证明(见附件7);独生子女父母离异或再婚的,应提供抚养该子女并长期共同生活一方的证明,并注明其所有婚育情况。跨县域人口应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证明上签署审核意见)。合法收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弃婴或儿童,应提交民政部门发放的收养证或相关证明;由社会福利机构抚养成人且没有兄弟姐妹的,应提交民政部门的相关证明。农村居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的,应提交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该夫妻只有一个孩子且为女性证明(审批表能说明情况则无需提供)。农村居民男到有女无儿家庭结婚落户,并赡养其父母的,应提交男方入赘到女方家庭结婚落户并赡养其父母的公证书。农村居民在深山村定居五年以上,并继续定居的,应提交村民委员会出具的证明。 农村居民夫妻双方为少数民族,应查看其身份证或户口簿。2乡级受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及时受理申请材料,确保审批表填写内容完整,与所提供证件信息一致。经办人对申请材料审核无误后及时将原件退回,复印件留存。对材料齐全的,可下达受理通知书(见附件8);对需要补正材料的,书面一次告知申请人(见附件9)。3乡级初审。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受理后,应通过查询人口信息系统或其他途径对申请人填写内容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的核实工作(需要跨省核实的,核实时限不超过15个工作日)。经核查符合条件的,签署意见,报送县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经核查不符合条件的,下达不予受理通知书(见附件10)。经核查,申请人人户分离、多地多次流动和婚姻变动、跨省婚姻等情况复杂、无法核实其婚育状况的,可通知申请人对婚育情况作出书面承诺后予以上报。4县级审批发证。县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在收到初审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对符合生育第二个子女规定、材料齐全的,批准生育第二个子女,发给二孩生育服务证;对需要补正材料的,书面一次告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不符合生育第二个子女条件的,作出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见附件11)并将材料退回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及时将县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审批结果送达申请人。第五章 生育服务证的使用与管理第九条 生育服务证应由发证机关填写,加盖发证机关公章和钢印后方能生效。第十条 生育服务证由省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免费发放。一孩生育服务证登记表、二孩生育服务证审批表由省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统一设计。 第十一条 已领取生育服务证的夫妻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取消其生育服务证。已经生育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一)以不正当手段或虚假承诺取得生育服务证的;(二)溺婴、弃婴、虐待婴儿致残、致死的;(三)符合法定生育条件妊娠十四周以上的妇女实施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 第十二条 生育服务证(或证明)在生育前遗失的,应及时向发放机关报告,经原发证机关核实,补发生育服务证(或证明)。第十三条 县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于每年3月底前逐级向上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上年度生育服务证的登记、审批、发放情况。第十四条 发证机关对二孩生育服务证审批表、相关证明材料、生育服务证发放登记底册要按年度分类、建档,由专人统一管理,一案一卷,永久保存(见附件12)。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每年应检查一孩生育服务证的登记、二孩生育服务证审批、发放、管理和服务落实情况。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发放生育服务证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章 附则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解释。省辖市和县(市、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机构改革到位的,由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执行;尚未改革的,由原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执行。第十七条 本办法“独生子女”指夫妇生育或合法收养的唯一存活子女,一般指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或曾有兄弟姐妹但兄弟姐妹均死亡且没有生育子女的。 以下情形也可视为独生子女:一是由社会福利机构抚养成人且没有兄弟姐妹的;二是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该子女以及该夫妇依法收养的没有兄弟姐妹的孤儿、残疾儿童或者查找不到生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弃婴、儿童;三是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离异后,该子女经法院判决或协议由一方抚养并长期共同生活,且抚养方未再婚或再婚后未再生育的;四是夫妻双方无生育子女,只合法收养一子女的,不考虑是否孤儿,有无兄弟姐妹。依法收养以县级民政部门发给的收养登记证为依据,对1992年4月1日收养法实施前形成的事实收养等情况以单位或村(居)委会出具证明或收养公证为依据。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2014年7月2日印发的河南省生育证管理办法(豫卫指导20143号)同时废止。篇二:河南省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河南省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本标准适用于省辖市和县级市所辖行政区。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河南省爱国卫生条例,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辖区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具有立法权的城市应当制订本市的爱国卫生法规,其他城市应当制订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城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工作。(二)辖区内各级爱卫会组织健全,成员单位分工明确、职责落实。爱卫会办公室独立或相对独立设臵,人员编制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爱国卫生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街道办事处及乡镇政府配备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社区居委会及村委会协调做好爱国卫生工作。(三)制订爱国卫生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有部署、有总结。积极开展卫生县城、卫生乡镇及卫生村、卫生先进单位、卫生居民小区等创建活动。在城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教育宣传活动。(四)畅通爱国卫生建议与投诉平台,认真核实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90%。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五)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六)健康教育网络健全,各主要媒体设有健康教育栏目。车站、机场、港口、广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等应当具有健康教育内容。社区、医院、学校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制度。75%以上的社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率达到25%以上。每千人口至少有1.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八)深入开展禁烟、控烟宣传活动,禁止烟草广告。开展无烟学校、无烟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等无烟场所建设。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设臵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三、市容环境卫生(九)市容环境卫生达到城市容貌标准要求。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主要街道基本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摊点情况,无乱扔、乱吐现象,废物箱等垃圾收集容器配臵齐全,城区无卫生死角。城市河道、湖泊等水面清洁,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5平方米。城市功能照明完善,城市道路装灯率达到95%以上。(十)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完善,垃圾、粪便收集运输容器、车辆等设备设施全面实现密闭化,垃圾日产日清。主要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8小时。建筑工地管理符合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要求。待建、在建、拆迁工地管理到位,规范围挡,无乱倒垃圾和乱搭乱建现象。(十一)生活垃圾、污水、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和污染防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餐厨垃圾初步实现分类处理和管理,建筑垃圾得到有效处臵。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粪便无害化处理率85%。(十二)生活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臵标准、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等要求,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城市主次干道、车站、机场、港口、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的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十三)集贸市场、大型批发(专业)市场管理规范,配备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环卫设施齐全。达到标准化菜市场设臵与管理规范要求的农副产品市场比例65%。实行蔬菜农药残留检验公示制度。规范活禽销售的卫生管理,设立相对独立的经营区域,按照动物防疫有关要求,实行隔离宰杀,落实定期休市和清洗消毒制度,对废弃物实施规范处理。(十四)对早夜市、临时便民市场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和群众正常生活秩序。四、环境保护(十五)近3年辖区内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十六)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或空气污染指数(API)不超过100的天数240天,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值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贯彻落实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分贝。(十七)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安全保障达标率100%,城市河流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的目标要求,未划定功能区的水体水质达到或优于V类。(十八)医疗废弃物统一由有资质的医疗废弃物处臵单位处臵,无医疗机构自行处臵医疗废物情况。医源性污水的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五、重点场所卫生(十九)贯彻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工作。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手续齐全有效,从业人员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二十)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浴室、小美容美发、小歌舞厅、小旅店等经营资格合法,室内外环境整洁,硬件设施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要求,从业人员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二十一)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和托幼机构教室、食堂(含饮用水设施)、宿舍、厕所等教学和生活环境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或相关规定。加强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设立校医院或卫生室,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或兼职保健教师。开展健康学校建设活动,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二十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活动。近3年未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六、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二十三)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近3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二十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含早夜市)内外环境卫生整洁,无交叉污染,食品储存、加工、销售符合卫生要求。对无固定经营场所的食品摊贩实行统一管理,规定区域、限定品种经营。(二十五)餐饮业、集体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85%。食品从业人员取得有效的健康合格证明。落实清洗消毒制度,防蝇、防鼠等设施健全。(二十六)牲畜屠宰符合卫生及动物防疫要求,严格落实检疫程序。 (二十七)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市政供水、自备供水、居民小区直饮水管理规范,供水单位有卫生许可证。二次供水符合国家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的标准要求。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小区直饮水的水质检测指标达到标准要求。七、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二十八)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近3年未发生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和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按期完成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点疾病预防控制规划要求。(二十九)以街道(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接种单位条件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制订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办法,居住满3个月以上的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95%以上。(三十)积极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活动。(三十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健全工作机构,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工作网络。(三十二)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臵合理,人员、经费能够满足工篇三: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导方案(2015)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导方案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强化地方考核的主体责任,客观、真实地反映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从而充分发挥考核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促进作用,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规范实施,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三部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导方案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发20153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考核依据绩效考核工作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国家及我省相关政策要求。(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原卫生部 财政部 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0970号)、国家卫生计生委 中央综治办 国务院农民工办 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流管发201482号)、河南省卫生厅 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卫妇社20094号)、河南省卫生厅 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河南省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豫卫规财201154号)。(二)绩效考核相关文件。原卫生部 财政部关于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卫妇社发2010112号)、原卫生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通知(卫妇社发201138号)、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通知(国卫基层发20137号)、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三部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导方案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发201535号)、河南省卫生厅 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的通知(豫卫妇社20115号)。(三)资金管理相关文件。财政部 原卫生部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社2010311号)、财政部 原卫生部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的通知(财社2010307号)、财政部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1026号)、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豫财社201130号)、河南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省审计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意见的通知(豫财社2014116号)。(四)其他相关文件。国家及我省印发的关于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开展绩效考核的通知及其他相关文件。二、考核原则(一)公平、公正、公开。考核程序、内容、标准、依据及安排应当事先公布,被考核地区和机构抽取要公平合理,考核结果客观真实,并以适当形式公布,自觉接受监督。(二)科学可行、严谨规范。考核方案应结合当地实际调整完善,考核指标要进行严格论证,应当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对考核组成员的培训和强化考核过程的质控,规范考核程序,不断提高考核质量。(三)适时调整,突出重点。按照国家和我省每年制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工作要求,结合当地实际,适时调整。对当年增加的项目内容,应及时纳入本年度项目考核指标。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要加大对重点和难点工作的考核力度。(四)逐级考核、县级为主。各级卫生计生、财政和中医药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下级考核工作的指导和监管,通过对考核结果的抽查和复核,促进考核工作不断规范。要强化县级考核的主体责任,县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的结果经复核后可计入国家及省、市绩效考核的最终成绩,逐步形成基层机构自查、县级全面考核、市级及以上抽查复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语文作文辅导技巧及案例
- 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制定指南
-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指导
- 2025-2030反刍动物过瘤胃蛋白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前景展望报告
- 2025-2030动力锂电池隔膜材料技术路线选择与产能规划研究报告
- 新能源项目环境风险控制方案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检测标准统一化与市场规范化研究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标准与退役潮应对策略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网络布局与梯次利用经济效益分析
- 物业服务纠纷调解流程
- 中医拔罐技术试题及答案
- 浙江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考试题及答案
- DB65-T 4783-2024 冰川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规范
- 《尊重他人和谐相处》主题班会
- 公司6s管理划线标准图片
- 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培训
- JJF(通信) 068-2023 雷达回波模拟器校准规范(报批稿)
- 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版)
- 甘油三脂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作用
- 医疗器械法规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 单元式幕墙施工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