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01612ppt.ppt_第1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01612ppt.ppt_第2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01612ppt.ppt_第3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01612ppt.ppt_第4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01612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基本知识 讲授乐美龙教授上海海洋大学2016 12 远洋企业负责人 管理人员 必须学习海洋法等的依据一 根据农业部2003年6月1日颁布的 远洋渔业管理规定 1 第二章远洋渔业项目申请和审批的规定 申请开展远洋渔业项目远洋渔业企业应 有熟知远洋渔业政策 相关法律规定 国外情况并具有3年以上远洋渔业生产及管理经验的专职经营管理人员 2 第五章监督管理的规定 远洋渔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远洋渔业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应当对远洋渔业项目的执行 经营管理 渔船的活动和船员的行为负责 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 根据农业部2015年1月14日依农渔函2015 2号 农业部关于加强远洋渔业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 要求 坚持企业和渔船属地政府负责制 按照有关部门分工协作 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原则 切实加强对远洋渔业企业监督管理 教育督促企业认真遵守有关国际条约 入渔国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 预防和减少涉外事件发生 再次强调 远洋渔业企业要对派出的船员进行外事纪律 法律知识的教育培训 强化安全意识 技术操作和风险防范技能 教育船员严格遵守入渔国法律法规和有关国际公约协定 遵守当地风俗习惯 三 农业部于今年11月25日在青岛组织研究 十三五 远洋渔业发展事项时明确 在坚持发展远洋渔业的同时 1 适当调整远洋渔业发展节奏 利用一段时间进行消化 调整 稳定 2 严格控制远洋渔船规模 3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企业实力 4 充分发挥政策杠杆的调控作用 对违法者进行处罚 对守法者予以奖励 5 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2017年远洋渔业工作重点 建立健全制度 完善体制机制 RegionalFisheryBodies WorldOceancoverage区域性渔业机构 各大洋的分布 NPFC NPFC 第一部分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基本知识第二部分联合国大会就禁止在公海从事大型流网作业的决议和执行第三部分关于制止IUU捕捞问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基本知识 一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基本知识二 内海与港口制度三 领海和毗邻区四 群岛国与群岛水域五 专属经济区六 大陆架七 公海八 船舶海上防污 一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基本知识1 海洋法也称国际海洋法 是调整各国在不同海域中从事航行 资源开发 科学研究 海洋环境保护等活动的原则 法律 规章制度的总称 2 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于1973 1982年分别于纽约和日内瓦召开 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地位后 首次全程参与讨论的大会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于1982年12月的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 于1994年11月生效 我国于1996年5月予以正式批准 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简称 公约 主要内容和渔业管理 1 公约 主要内容 公约 涉及的内容广泛 有正文17个部分 320条 9个附件和1个会议的最后文件所组成 根据 公约 的规定 沿海国的大陆沿岸外的海域 可划分 内海 Internalseas 领海 Territorialseas 群岛国 ArchipelagicStates 专属经济区 ExclusiveEconomicZone EEZ 大陆架 Continentalshelf 公海 Highseas 岛屿制度 Regimeofislands 闭海或半闭海 Enclosedorsemi closedseas 内陆国出入海洋的权利和过境 Rightofaccessofland lockedStatestoandfromtheseaandfreedomoftransit 国际海底的开发 一般用代号 区域 Area 海洋环境保护和保全 Protectionandpreservationofthemarineenvironment 海洋科学研究 Marinescientificresearch 海洋技术的发展和转让 Developmentandtransferofmarinetechnology 争端的解决 Settlementofdisputes 等 9个附件 高度洄游鱼类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探矿勘探和开发的基本条件 企业部 调解 国际海洋法庭规约 仲裁 特别仲裁 国际组织的参加等 另有一个会议的最后文件 二 内海与港口制度1 领海基线领海基线是指领海宽度起算的基线 事实上 该基线也是各种不同海域宽度的起算的基线 不同性质海域平面示意图 有关海域剖面的术语 各沿海国可按其岸形特征 确定其领海基线 主要有 1 正常基线以最低低潮线作为领海基线 适用于海岸线较平坦 原美 英等国都采用此基线 2 直线基线将海岸外的相邻岛屿或陆地尖端作为基点 用直线相连的线 适用于岸线曲折或多岛屿 中国 挪威等多数国家都采用此基线 3 混合基线将正常基线和和交替使用 日本采用此基线 4 特殊基线由于历史等原因而确定的基线 如菲律宾以经纬度划定其基线 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海域为 内海 内水 向海一侧一定宽度的海域为 领海 可见 领海基线既是领海宽度起算基线 又是内海和领海的分界线 2 内海的法律地位 内海法律地位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 它同国家陆地领土一样受国家主权的支配和控制 任何外国船舶未经沿海国批准不得驶入 任何外国船舶经沿海国批准后 进入其内海 必须遵守沿海国的法规和制度 处于沿海国的领土主权管辖之下 一旦违反沿海国的法规 由沿海国按其规定予以惩处 3 内海的渔业管理和港口制度 1 内海的渔业管理根据上述任何外国船舶未经沿海国批准不得驶入的规定 任何外国渔船不允许在沿海国的内海从事捕鱼活动 否则沿海国有权按其侵犯国家主权的法律规定予以严厉的惩处 一般是可没收渔船 渔具 渔获物 处以必要的罚金 以及对船长等予以刑事诉讼等 2 港口制度沿海国有权选择一些港口对外开放 并制定外国船舶进出港口的规章制度 也有权取消某一港口对外开放 有关外国船舶 包括渔船 一旦因遇难 遇险或送伤病员等 需要驶入有关国家港湾避难 抢险等 或进入对方内海 同样需经沿海国同意 应急时可边航行边申请 并遵守其港口制度 港口制度和港湾避难的注意事项主要是 1 进港前必须按规定向对方国家提出申请 办理手续 经批准才能驶入 2 因急避难 一般经申请批准后 应按对方指定的锚地锚泊 不进入港口 锚泊后无特殊情况 不得转移锚地 如因风浪过大 确有困难 应向对方请求调整锚地 经批准同意后才能移泊指定的泊位 3 如需进港 必须接受对方引水 并按港区规定 遵守有关航道 航速 悬挂旗帜 信号等规定 4 进港后应向航行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接受对方的港务监督 卫生 海关 移民等方面的检查 5 在港湾避风时 船舶之间不得相靠 不得转移任何物品 上下货物和人员 6 在港湾避风时 应注意对方的有关设施 让开航道 7 在港内和港湾都应保护港区水域环境 防止污染 包括禁止排放生活污物 油料和其他废物的倾倒等 8 离港前 应向对方报告 并接受对方的检查 即使在港湾指定锚地避风或进港时 虽未经检查 但在离港前也应向对方报告离港时间 渔船进入沿海国内海或进入对方港口或港湾避风时应注意的是 不准移动渔具 拖网渔具应将网板 纲索和网具分离 并困扎起来 光诱鱿钓作业 不得开启集鱼灯 运转钓机等 否则 沿海国有权按其从事捕鱼活动的法律规定予以惩处 总之 进出对方港口或港湾都必须遵守对方的各项规定 三 领海和毗邻区 领海是位于一国领海基线向海方向一侧 并具有一定宽度的长带状海域 1 领海宽度根据 公约 的规定 领海宽度从领海基线算起不超过l2海里 中国 日本 俄罗斯 韩国 朝鲜等国家的领海宽度都是12海里 但在地中海 波罗的海等有关国家领海宽度小于12海里 有的因历史原因 最大达200海里 如秘鲁等 2 领海的法律地位根据 公约 的规定 国家主权及于领海的上覆水域外 还 及于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 也就是国家主权和其管辖 不仅在领海的整个水域 还包括领海上面的天空及其海底和海底以下的底土 沿海国行使领海主权时应受 公约 和其他国际规则的制约 3 领海的无害通过权考虑到海上航行安全 选择安全和经济航线 进出对方国家港口等 需要通过沿海国领海 公约 对领海作出专门规定 即任何外国船舶均享有无害通过沿海国的领海的权利 即 无害通过权 rightofinnocentpassage 通过 passage 是指船舶 持续不停和迅速进行 无害通过 innocentpassage 是 指外国船舶在通过沿海国领海时 只要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 安全或良好秩序 公约 规定外国船舶在领海内进行下列12项活动中任何一项活动的 都应视其通过为损害了沿海国的和平 安全或良好秩序 1 对沿海国的主权 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进行任何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或以任何其他违反联合国宪章所体现的国际法原则的方式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2 以任何种类的武器进行任何操练或演习 3 以任何目的在于搜集情报使沿海国的防务或安全受损害的行为 4 以任何目的在于影响沿海国的防务或安全的宣传行为 5 在船上起落或接载任何飞机 6 在船上发射 降落或接载任何军事装置 7 违反沿海国海关 财政 移民或卫生法律和规章 上下任何商品 货币或人员 8 违反公约规定的任何故意和严重的污染行为 9 任何捕鱼活动 10 进行研究和测量活动 11 任何目的在于干扰沿海国任何通讯系统或任何其他设施或设备的行为 12 与通过没有直接关系的任何其他活动 4 沿海国可根据 公约 规定和其他国际法规则制定关于无害通过领海的法律和规章 包括有养护海洋生物资源 防止违犯沿海国的渔业法律和规章 5 领海的渔业管理根据国家领海主权和领海无害通过的规定 任何外国渔船不允许擅自进入领海从事任何捕鱼活动 包括不准过驳鱼货 上下人员 否则 沿海国有权视为刑事犯罪 可逮捕被认为犯法人员 扣押渔船必要时可采用武力 6 毗连区 1 毗连区的宽度根据 公约 规定 毗连区的宽度是从领海基线量起 不超过24海里 也就是领海外界线向海方向12海里宽度 2 毗连区的法律地位根据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规定 沿海国在其毗连区内有权行使必要的管制是 一是防止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海关 财政 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 二是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上述法律和规章的行为 毗连区的法律地位是根据沿海国是否在毗邻领海外设置专属经济区而定的 当沿海国家未宣布专属经济区 则其毗连区为公海性质 三是毗连区的渔业管理根据上述的规定 外国渔船在沿海国毗连区同样不能从事捕鱼活动 上下鱼货和人员等 否则 沿海国有权加以惩罚 四 群岛国与群岛水域 1 岛屿 群岛和群岛国的定义岛屿是指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 群岛是指一群岛屿 包括若干岛屿的若干部分 相连的水域和其他自然地形 群岛国是指全部由一个或多个群岛构成的国家 如印尼 太平洋岛国等 2 群岛水域的法律地位 1 群岛水域的确定群岛国可将群岛最外缘各岛和各干礁的最外缘各点 用直线连接成群岛基线 群岛基线所包围的水域称为群岛水域 其长度 走向 以及群岛水域内的陆地与水域面积之比等在 公约 中都有规定 群岛水域 领海 毗连区 专属经济区 群岛基线 200海里 24 12 公海 群岛海道通过权范围 3 群岛水域的法律地位根据 公约 的规定 群岛水域法律地位是群岛国的主权及于群岛水域 不论其深度或距岸的远近 上空 海床和底土 以及其中所包含的资源 但在群岛水域仍可划定领海 专属经济区 大陆架等 4 群岛水域的航道通行权和无害通过权 1 群岛海道通过权是指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可指定适当的海道和其空中航道 让所有外国船舶和飞机在该海道和其空中航道内的均享有 群岛海道通过权 但其通过和飞越应是继续不断和迅速 通过和飞越群岛海道和空中航道时不应偏离其中心线25海里以外 2 无害通过权是所有外国船舶和飞机除上述的 群岛海道通过权 的限制外 所有外国船舶均享有通过群岛水域的无害通过权 但群岛国在形式上或事实上不加歧视条件下 可在正式公布后 暂时停止外国船舶在其群岛水域的特定区域内的无害通过权 5 群岛水域的渔业管理根据群岛水域的法律地位 所有国家不得进入该水域从事捕鱼活动 但考虑到现有协定和直接相邻国家原在群岛水域内的捕鱼权利和其他合法活动 规定了群岛国应尊重与其他国家间的现有协定 并应承认相邻国家在群岛水域内的直接某些区域中的传统捕鱼权利和其他合法活动 有关权利和活动的性质 范围和适用的区域应与有关国家之间通过双边协定加以规定 但这类权利不应转让给第三国或其国民 或与第三国 或其国分享 群岛国对其领海 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与沿海国相同 五 专属经济区 1 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专属经济区的最大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 不应超过200海里 按 公约 规定其法律地位不同于公海 也不同于领海 属于自成一类 实行特定法律制度的区域 明确专属经济区属国家管辖范围内的海域 沿海国和其他国家分别可享有权利是 1 沿海国在EEZ内权利和管辖权有 沿海国享有以勘探和开发 养护和管理海床底土和其上覆水域的自然资源 不论为生物资和非生物资源 为目的的主权权利 以及在该区内从事经济性开发和勘探 在该区内从事经济性开发和勘探 如利用海水 海流和风力生产能等其他活动的主权权利 沿海国对人工岛屿 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 海洋科学研究 海洋环境保护和保全行使管辖权 2 其他国家享有权利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公海性质的航行 飞越和铺设海底电缆与管道的自由 以及有关公约中公海部分和其他国际法的有关规定 3 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之间EEZ界限的划定 2 专属经济区的渔业管理 1 决定其专属经济区内生物资源的可捕量 2 防止捕捞鱼种与有关联鱼种 或依赖该鱼种而生存的鱼种所受严重危胁 3 交换有关科学情报 渔获量和渔捞努力量统计等 3 其他国家进入EEZ捕鱼的规定其他国家与沿海国通过协议 允许其捕捞可捕量中的剩余部分 但其他国家必须根据 公约 的有关规定 遵守沿海国的法律和规章中的养护措施 其他条款和条件 并应符合 公约 涉及的有关事项 公约 涉及的有关11项规定是 1 发给渔民 渔船 捕鱼装备的执照 包括交纳规费 2 规定可捕鱼种和确定渔获量限量 3 规定渔期和渔区 可使用渔具的种类 大小和数量 渔船的种类 大小和数还 4 确定可捕鱼类和其他鱼种的年龄和大小 5 提交包括渔获量和捕捞努力量统计和船位的报告等的资料 6 在沿海国授权和控制下进行渔业研究计划 7 沿海国配置观察员或受训人员上船 8 在沿海国港口卸下全部或部分渔获量 9 举办合资企业和其他合作的安排的条款和条件 10 对人员培训和渔业技术转让的要求 11 执行程序 由于沿海国的国情 渔业资源状况等的不同 有关外国渔船入渔条件也有区别 外国渔船入渔后除应遵守上述 公约 规定外 尚应遵守沿海国的有关法规和双方的签订的协议 4 外国渔船在沿海国专属经济区内违反有关法规的处理按 公约 规定 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行使主权权利时 有权可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管辖 包括沿海国有权登临 检查 逮捕和进行司法程序 但船旗国提出适当的保证书或其他担保后 应迅速释放 一般情况下 沿海国可授予渔业执法人员具的权力有 1 拦截 登临和搜查在专属经济区内的任何外国渔船 2 检查船上的渔具 设备 船上渔获物 3 要求船长出示许可证 捕捞日志 航海日志和其他证件 4 在没有逮捕证时 也可逮捕被认为犯罪行为的任何人 5 扣留渔船 设备 运输工具 渔具等 6 扣留或没收违法捕捞的渔获物等 在处罚方面 沿海国有权对违法的外国渔船处以罚款 或没收渔船 渔具 渔获物 或监禁 也可以同时处以罚款 没收和监禁 5 关于几种特殊鱼类种群的管理 公约 对跨界鱼类种群 straddlingfishstocks 高度洄游鱼类种群 highlymigratoryfishstocks 溯河产卵鱼种群 anadromousstocks 降河产卵种群 catadromousstocks 和定居种 sedentarystocks 等的管理 做出专门的规定 1 跨界鱼类种群是指出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沿海国专属经济区的 或出现在专属经济区内又出现专属经济区外邻接区的鱼类种群 对这类鱼类种群的管理 原则上应分别由有关的沿海国之间 沿海国与捕捞国之间 或通过区域 分区域组织就必要的养护和管理措施达成协议 2 高度洄游鱼类种群是指大洋性洄游的鱼类种群 公约 附件中规定的金枪鱼类 鲣鱼 枪鱼类 旗鱼类 箭鱼 秋刀鱼 鯕鳅 大洋性鲨鱼类等 这类鱼类种群洄游范围很大 为了确保专属经济区内 外的整个区域内的该鱼类种群的养护和促进最适度利用的目标 有关沿海国和捕捞国应通过国际组织进行合作 如无适当的国际组织 有关沿海国和捕捞国应合作设立这类组识 并参加其工作 鉴于上述两项的规定 联合国大会于1995年8月通过 并于2001年12月正式生效的 1982执行年12月10日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规定的协定 简称 执行协定 或 种群协定 中做出具体的规定 3 溯河产卵种群是指该种群在海洋中生长到一定程度后 洄游到其母鱼产卵的河中产卵 其孵化后的幼鱼重新游回海中生长 如鲑 鳟 鲥等 溯河产卵种群源自其河流的国家 称为鱼源国 由于鱼源国为了养护溯河产卵种群 必须采取措施 保护其河流生态环境 为此 公约 规定鱼源国和其他有关国家应就执行专属经济区外的溯河产卵种群应达成协议 溯河产卵种群洄游入或通过鱼源国以外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内的 该国在养护和管理溯河产卵种群方面应与鱼源国合作 目前 有关溯河产卵种群鱼源国与有关国家大多签署专门协定进行养护和管理 4 降河产卵种群是指该种群在深海中产卵 其孵化后的幼鱼重新游回河流中生长 如鳗鲡 该鱼种不论是幼鱼或成鱼 洄游通过另一国的专属经济区的 上述国家之间应就该种群的管理 包括捕捞进行合作 六 大陆架 海床 底土 六 大陆架 1 大陆架的定义 公约 规定 大陆架是指沿海国的领海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 可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大陆架宽度较窄内国家 其宽度也可从领海基线算起 其距离不到200海里 则扩展到200的海里 最大可达350海里 2 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根据 公约 的规定 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行使主权权利 其自然资源仅包括海床和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 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 但不影响其他国家在其上覆水域及上空应具有的法律地位 3 大陆架的渔业管理根据上述的规定 沿海国仅对大陆架上的定居种的生物具有勘探和开发为目的的主权权利 定居种的生物是指在可捕捞阶段在海床上或海床下不能移动或其躯身须与海床或底土保持接触才能移动的生物 典型的有贝类 藻类 底栖生物等 任何其他国家未经沿海国的同意都不得从事此类的渔业活动 七 公海 1 公海的法律地位和公海自由 1 公海的法律地位公海是对所有国家开放 任何国家不得将公海的任何部分置于其主权之下 公海自由成为国际海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也是公海制度的核心 2 公海自由公海自由的含义是指 一是不论沿海国或内陆国都有利用公海的权利 但公海只用于和平目的 二是在国际法规则规定条件下 各国在利用公海的权利是平等的 三是对公海自由原则的侵犯 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3 公海自由的内容 公约 规定的公海自由有6个自由 航行自由 飞越自由 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自由 建造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 捕鱼自由 科学研究自由 2 航行自由的有关规定 1 船旗 船旗国和船舶国籍船旗是指船舶所悬挂的国旗 一般称为旗帜 船旗国是指船舶所悬挂的国旗的国家 船舶国籍是指船舶注册和登记的国家并颁发其证书 按正常的情况下 这三者应该一致的 但有些船舶为了逃避本国的严格管理 在别国进行登记 有些国家允许外国船舶予以登记 产生了 方便旗 convenienceflag 的问题 这类船旗国对该船也不实施真正的管辖和控制 国际上是反对 方便旗 尤其渔业船舶为IUU捕捞 根据规定 任何船舶只允许悬挂一个国家的国旗 使国家和船舶之间具有真正的联系 船舶所有权依法转移或变更登记后 可以更换旗帜 否则 在航行或港内都不得随意更换其旗帜 悬挂两个或两个国家以上旗帜航行 应视同无国籍船舶 所悬挂旗帜的任何国家都不得成为其船旗国 对该船无权加以保护和管辖 无国籍船舶在公海上 任何国家军舰或政府船舶都可登临和检查 必要时可扣押等 4 船旗国 flagstate 的义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1 船旗国的义务根据 公约 的规定 船旗国 应对悬挂该国旗帜的船舶有效地行使行政 技术及社会事项上的管辖和控制 并根据其国内法对该船及其船长 高级船员和船员行使管辖权 2 船旗国都应采取必要措施为了保证海上安全 船旗国都应采取必要措施 主要是 船舶的构造 装备和适航条件 船舶的人员配备 船员的劳动条件和训练 信号的使用 通信的维持和碰撞的防止 定期检验船舶 船上备有必要的海图 航海出版物和航行仪器 配备合格的船长和高级船员 足够的合格船员 船长和高级船员都应熟悉和遵守海上人命安全 防止碰撞 控制海洋污染和维持无线电通信的有关国际规章 船旗国有责任负责调查其船舶与别国船舶因海难或航行事故造成对方国民死亡或严重伤害 或对对方船舶 设备或海洋环境造成严重伤害的每一事件 5 海上救助的义务船旗国应责成其船长 在不严重危及其船舶 船员或乘客的情况下 应负有海上救助的义务 1 救助在海上遇到的任何有生命危险的人 2 如果得悉有遇难者需要救助的情况 尽可能从速前往拯救 3 碰撞后 对对方船只 船员和乘客应予救助 并向对方通报自己船名 船籍港和下一个停泊港 需注意的是 一般在港内发生海事事故 应在24小时内将海事报告送交港口航运主管部门 如在公海或其他海城发生海事事故 发生海事事故的船舶应在到达第一港口后的48小时内将海事报告送交该港口航运主管部门 6 登临权 rightofvisit 根据 公约 的规定 在公海航行的船舶如有下列情况 任何国家的军舰或政府船舶可登临 1 该船从事海盗行为 2 该船从事奴隶贩卖 3 该船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 4 无国籍船舶 5 该船虽悬挂外国旗帜或拒不展示其旗帜 而事实上却与该军舰属同一国籍 登临检查必须按程序进行 登临检查依据不充分或被登临船舶未从事上述嫌疑的行为 应对该船可能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予以赔偿 应注意的是 l995年8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 执行协定 中规定 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的成员国正式授权的检查官 有权登临和检查该区域海域内的所有渔船 包括非成员国渔船 7 紧追权 rightofhotpursuit 1 紧追的规定 公约 规定 紧追是指沿海国主管当局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在其内海 领海或毗连区 群岛水域 专属经济区 大陆架等国家管辖范围内 违反该国有关法律或规章时 具有对该外国船舶进行追逐的权利 在渔业上的紧追必须是分别在内海 领海或专属经济区内违反了国家渔业法规 或违反两国签订的渔业协定规定 行使紧追权必须是军舰 军用飞机或经受权并有明显标识的政府船舶 作为执行行政执法任务的公务船 渔政船可行使紧追权 2 紧追的程序追逐前必须向对方船舶在其视觉 听觉所及距离内 发出视觉 听觉的停驶信号 如对方船舶仍不停车 才可追逐 追逐必须从追逐国的内海 领海 毗连区或专属经济区内开始 应持续不断地追逐 直至公海 该被紧追船舶进入其本国领海或第三国领海时 追逐应立即终止 如追逐过程中 中断追逐 紧追权也即终止 八 船舶海上防污 1 防止船舶海上油污的有关规定 1 对于l50总吨以上的油轮和400总吨以上的非油轮都应备有油料记录薄 装置油水分离器 对油水分离器和排油控制装置应处于良好状态 定期检查间隔不得超过5年 2 在离岸12海里之内排放物的含油量不得超过15ppm 12海里之外不得超过100ppm 而且船舶应在航行中排放 瞬时排放率每海里不超过60升 离岸 除特殊规定外 指领海基线算起 2 防止船舶海上废弃物污染的有关规定 1 生活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包括厕所 小便池的排放等 离陆地4海里内不得排放生活污水 离陆地4海里外可排放经消毒的生活污水和固体已粉碎的废弃物 离陆地12海里外可排放未消毒的生活污水和未粉碎的废弃物 2 防止船舶拉圾的污染一切塑料制品 绳网 塑料带 不准倒入海中 距岸25海里内禁止会漂流的物品倒入海中 距岸12海里内禁止将食品废弃物和一切其他垃圾 包括纸制品 破布 玻璃 金属 瓶子 陶器等倒入海里 粉碎后小于25毫米的垃圾可在距岸4海里之外倒入海中 3 关于 2001年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 InternationalConventiononCivilLiabilityforBunkerOilPollutionDamage 2001 该公约于2008年11月起生效 我国已加入 于2009年3月9日起对我国生效 该公约要求1000总吨以上的国际航行船舶都应持有该国海事局签发的 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 中国船舶进入外国港口 应持有该证 进入中国港口的外国船舶亦应持有该证 4 有关海洋环境污染的管辖关于来自船舶的海洋环境污染涉及到船旗国 港口国和被污染的沿海国的职责 1 船旗国 各船旗国必须根据有关国际防止海洋污染的规则和标准 制定法律和规章 确保其船舶予以遵守 包括船舶设计 建造 装备和人员配置 一旦其船舶违反国际规定和标准 船旗国在不妨害港口国和沿海国的执行规定情况下 应设法立即进行调查 对被指控的违反行为提起司法程序 2 港口国 对自愿进港的船舶 如在港口国的内水 领海 专属经济区造成污染的 可进行调查 有充分证据时 可提起司法程序 进港船舶不论其在何处发生违反国际规定和标准的行为 造成污染 只要被污染沿海国家或船旗国提出进行调查的请求 港口国应予以调查 其调查记录应转交船旗国和被污染的沿海国 并可提起司法程序 3 沿海国 沿海国可对通过其领海 违反行为的船舶进行实际调查 如有充分依据 可按该国的法律提起司法程序 包括扣押船舶 如在专属经济区内违反有关法律和规章 沿海国可要求该船提供识别标志 登记港口 上次和下次停泊的港口 其他必要有关的资料 以确定其违反行为 确已造成重大污染或污染的威胁 该船又拒不提供资料的 或提供了显然不符实际的资料 沿海国可就其违反行为的事项对该船进行实际检查 在有充分证据条件下 可按沿海国各法律提起司法程序 包括扣留船舶 第二部分联合国大会就禁止在公海从事大型流网作业的决议和执行一 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和执行1 第46 215号决议1991年12月20日联合国第46届大会通过的 关于大型大洋性流刺网捕鱼活动及其对世界大洋和海的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 的除重申1989年第44 225号和1990年第45 197号决议外 号召国际社会所有成员 到1992年12月31日各大洋和公海海域 包括闭海和半闭海 全面禁止大型流刺网作业 2 中美合作和执行联大第46 215号决议的谅解备忘录美国政府于1992年12月向中国政府建议在北太平洋联合登临检查 1993年9月签署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有效合作和执行1991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第46 215号决议的谅解备忘录 3 我国政府对执行联大第46 215号决议的有关规定农业部于1990年 1993年颁发了 关于从1990年11月起停止审批公海大型流网渔业项目 关于重申禁止在公海使用大型流网作业的通知 规定是 1 对违规的渔船应没收网具 渔获物和非法所得 并处以60万至12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拒不接受上述处罚的 渔业主管部门可以扣押 没收渔船 2 吊销船上所有职务船员的职务证书 3 对违规渔船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 4 建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200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局又发布了 关于加强北太平洋鱿钓渔业管理的通知 重申上述各项规定 第三部分公海渔业的管理与关于制止IUU捕捞问题一 公海渔业的管理1 公海捕鱼自由根据公海自由的原则 所有国家都有权由其国民在公海上捕鱼的自由 但所有国家都应承担 公约 规定的义务 均有义务为其国民采取 或与其他国家合作采取养护公海生物资源的必要措施 包括设立分区域或区域渔业管理组织 遵守其有关规定和措施 2 区域性渔业机构 各大洋的分布RegionalFisheryBodies WorldOceancoverage 全世界现有国际渔业组织 40个组织 其中内陆水域有6个 太平洋有13个 印度洋有4个 大西洋有13个 其他有4个 中国参加的有9亇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 CCAMLR 国际捕鲸委员会 IWC 中白令海狭鳕养护和管理公约 CCBSP 美洲间热带金枪鱼委员会 IATTC 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 WCPFC 南太平洋区域渔业管理组织 SPRFMO 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 NPFC 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 IOTC 大西洋金枪鱼养护国际委员会 ICCAT 3 执行协定199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 执行1982年12月10日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有关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协定 执行协定 UNIA 对公海渔业的管理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 执行协定 生效以来 有关区域渔业组织和沿海国正在根据 执行协定 的各项规定 调整和修改其原有的管理措施或制定新的规定 因此 执行协定 已成为21世纪公海 远洋渔业管理中最主要的国际渔业法律 1 对严重违法行为作出具体规定 即 1 未持有船旗国颁发的有效许可证进行捕鱼 2 未按区域组织的规定 提供准确的渔获量数据和有关数据 或违反该组织的渔获报告规定 严重误报渔获量 3 在禁渔区或禁渔期内捕鱼 或在未获得区域组织的配额或超配额的捕鱼 4 直接捕捞限制或禁捕的种群 5 使用违禁渔具 6 伪造或隐瞒渔船的标志 船名或注册号 7 隐瞒 篡改或销毁有关调查证据 8 多次违法行为 综合构成严重违反养护和管理措施的行为 农业部颁布的 远洋渔业管理规定 第二十九条对远洋渔业企业 渔船或船员违法行为也作出11条规定 1 未经农业部批准擅自从事远洋渔业生产 或未取得 公海渔业捕捞许可证 从事公海捕捞生产的 2 申报或实施远洋渔业项目时隐瞒真相 弄虚作假的 3 不按农业部批准的或 公海渔业捕捞许可证 规定的作业类型 场所 时限生产 或使用禁用的渔具 渔法进行捕捞 或非法捕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 4 远洋渔船未取得有效的检验 登记和其他船舶证书 或不符合远洋渔船的有关规定的 5 违反本规定招聘或派出远洋渔业船员的 6 妨碍或拒绝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的 7 不按规定报告情况和提供信息 或故意报告和提供不真实情况和信息的 8 拒绝接纳农业部派出的观察员或妨碍其正常工作的 9 不按规定填报 渔捞日志 的 10 发生涉外违规事件 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11 依法应予处罚的其他行为 二 关于制止IUU捕捞的背景1 IUU捕捞是指非法捕捞 不报告捕捞 不受管制捕捞的简称 最早是由南极海洋生物保护委员会 CCAMLR 提出的 据统计 IUU渔获物全球每年约有1100 2600万吨 20 产值1亿欧元 2 FAO1995年通过的 负责任渔业守则 第4条中的规定制定一项全球行动计划 有效地处理包括 方便船旗 渔船等的IUU捕捞问题 3 FAO于2001年通过 关于预防 制止和消灭IUU捕捞国际行动计划 简称 国际行动计划 IPOA 推动成员国和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