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政复议法 第一节行政复议概述 一 行政复议的概念行政复议 实际上是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的一种行政执法活动 这种活动通过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进行矫正和纠正 有效地保护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行政复议法 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 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 适当性审查 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二 行政复议的特征 行政复议所要解决的是行政争议 行政复议主要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 并附带审查相关抽象行政行为 但不审查行政法规和规章 行政复议主要采用书面审查方式 三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一 合法性原则1 主体合法2 程序合法3 依据合法4 决定合法 二 公正原则 三 公开原则 四 及时原则 五 便民原则 四 行政复议制度 一 一级复议制度 二 书面复议制度 三 听证复议制度 四 和解 调解制度 第40条规定 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 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自愿达成和解的 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书面和解协议 和解内容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 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准许 第50条规定 对行政自由裁量权不服和行政赔偿 补偿不服的行政复议案件 复议机关可以在自愿 合法的原则下进行调解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有关规定 第二节行政复议范围 一 可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可以申请复议 二 可复议的抽象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第26条规定 依照行政复议法第七条的规定 申请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不合法的 可以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同时一并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申请人在对具体行政行为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时尚不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的 可以在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前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三 不可复议的案件 一 人事处理案件 二 民事纠纷调解案件 四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 行政复议法 第5条规定 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 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 一 选择型 即由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之间自由选择 在选择了行政复议后对复议决定不服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二 选择兼终局型 即由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由选择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但选择了行政复议后不得再提起行政诉讼 如 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 与 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即是如此规定的 该模式部分构成了司法最终裁决的例外 三 复议前置型 即行政复议是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 又称复议前置 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 必须先行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不服复议的 再行起诉 未经复议不得起诉 如 游行示威法 以及 行政复议法 第30条第1款就是这样规定的 该模式坚持了司法最终裁决的原则 但需要注意的是 复议前置必须由法律 法规作出规定 四 复议终局型 即行政复议决定为终局决定 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只能申请复议 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且行政复议决定产生最终的法律效力 如 行政复议法 第30条第2款规定的应当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进行行政确权的专属权力 享有这些专属权力的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为终局决定 行政相对人不得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节行政复议参加人 一 申请人二 被申请人 一 申请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 直接申请复议的 该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 二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名义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 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申请人 三 法律 法规和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行政复议的 该组织是被申请人 四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行政复议 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 五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决定的行政机关被撤销的 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 指因与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通过申请或者复议机关通知 参加到行政复议中去的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三人在行政复议中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三 第三人 第四节行政复议机关 一 行政复议机关的概念 一 行政复议机关的概念和特征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是行政复议机关 二 行政复议机关的类别一类是政府 一类是政府部门 乡 镇人民政府一般不会成为行政复议机关 因其已是最低一级政府 且不设工作部门 故没有行政复议职责 国务院一般不作为行政复议机关 只有在申请人对省级政府或者国务院部门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服而选择申请国务院裁决时 国务院才在行政复议裁决的意义上成为特殊的行政复议机关 市辖区政府设立的街道办事处等派出机关一般不能成为行政复议机关 在政府部门这一类行政复议机关中 一般情况是州 市以上政府部门 即州市政府部门 省级政府部门 国务院部门可以成为行政复议机关 县级政府部门一般不会成为行政复议机关 因其已是最低一级政府部门 但是 设立了可以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派出机构的县级政府部门 可以成为行政复议机关 例如县公安局设立的公安派出所可以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较轻的治安管理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 因此县公安局可以成为行政复议机关 二 行政复议机关的确定 一 确定行政复议机关的一般规定1 对部门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规定由申请人选择 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 对政府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规定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二 确定行政复议机关的特殊规定 1 垂直领导部门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 对省以下垂直领导部门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规定3 对省部级行政机关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规定 行政复议法 第14条规定 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4 对派出机关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规定向设立该派出机关的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5 对派出机构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规定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 法规或者规章规定 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6 对授权组织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规定对法律 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分别向直接管理该组织的政府或者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7 对共同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规定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向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8 对被撤销机关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规定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向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第五节行政复议机构 一 行政复议机构的概念行政复议机构 是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的法制机构 二 行政复议机构的职责 行政复议法 第3条规定的职责是 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 查阅文件和资料 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 拟订行政复议决定 处理或者转送对本法第7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 对行政机关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处理建议 办理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应诉事项 法律 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三 行政复议人员 以往的行政复议人员 是指行政复议机构或者政府及其部门法制机构的人员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出台后 行政复议人员的概念有所规范 即经过考试考核而取得行政复议资格的人员为行政复议人员 该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第4条规定 专职行政复议人员应当具备与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相适应的品行 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并取得相应资格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法制机构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 第六节行政复议程序 一 申请与受理 一 复议申请1 申请行政复议的条件2 申请复议的期限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 有法律法规规定的从其规定 3 复议申请书申请复议也可以口头申请 口头申请的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行政复议请求 申请复议的主要事实 理由和时间 二 复议申请的受理 收到复议申请后 5日内 对申请书进行审查并作出如下处理 1 对符合申请复议条件 且没向法院起诉的 应当决定受理 2 对不符合申请复议条件的 依法决定不予受理 并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理由 3 对于复议申请请求内容有欠缺的 依法决定发还申请人并限期补正 4 对于复议申请符合 行政复议法 规定 但不属于该机关管辖的 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复议机关提出 二 审理与决定 一 审理方式复议采用以书面审理为主 其他方式为辅的审理方式 二 审理依据1 事实依据 2 法律 法规 规章依据 三 复议决定 1 行政复议决定期限受理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决定 法律规定少于60日的 从其规定 经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 最多可延长30日 但需要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2 行政复议决定的类型决定维持 确认违法和要求其履行法定义务 撤销决定 变更决定 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3 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责令其限期履行 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决定变更由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节行政复议法律责任 一 行政复议机关 机构的法律责任无正当理由不受理的 不依法转送 作出决定的 不履行职责和拒绝改正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 记过 记大过的行政处分 经责令不改 造成严重后果的 给予降级 撤职 开除的行政处分 二 行政复议机关 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为徇私情而弄虚作假不履行职责或不依照法定程序履行职责其他渎职行为 玩忽职守的 依法给予警告 记过 记大过的行政处分 情节严重的 给予降级 撤职 开除 构成犯罪的 追究刑事责任 三 被申请人的法律责任 被申请人不提出书面答复或不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 依据和其他材料的 未重新或违反规定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 阻挠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申请行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维修施工合同范本
- 灯具买卖全款合同范本
- 卫生护理合同范本
- 矿山监控施工合同范本
- 餐厅店面股份合同范本
- 公积金组合贷款合同范本
- 锅炉采购简易合同范本
- 建筑木工材料合同范本
- 委托劳务公司合同范本
- 包车合同范本
- 港口基础设施监测技术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
- 全国中学教师《初中数学》说课教学比赛-主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一等奖课件
- 2024年工会财务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6个英语字母描红练习(素材)-小学英语
- DL∕T 686-2018 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
- 2023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中外民歌欣赏(高中音乐课件)
- Revit-基础教程课件
- 大学美育(第二版) 课件 第五单元:书法艺术
- 消防工程技术咨询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